宁波湾
地处浙江省宁波市的象山港中部,奉化段,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狭长形半封闭的海湾特点,形成避风性能良好的天然风情海港,常年风平浪静,水清面蓝,青山抱海,岸线向阳,犹如“海上月湖、浙江三亚”,被称“宁波湾”。港湾一般水深10-20米,最深处达60米,这里是东海近岸海域唯一的常年性清水区。
宁波湾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沿湾陆域隶属宁波市奉化区滨海湖、裘村镇、松三镇,总面积287平方公里,区域生态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文化缤纷。海域内水产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达320余种。东海中的三大著名渔港之一,被农业部命名为桐照村,也被称为“宁波市百年渔港”的“桐照渔港”就在宁波湾,“宁波湾小海鲜”以其味道鲜美成为客的最爱。
宁波湾文化底蕴深厚。湾区内赋予了“天妃平安文化、船帮渔俗文化、长寿生态文化、浙东地区民俗文化、民国红色文化”等五大文化特色。
未来,宁波湾沿湾将重点布局“二区二城二港”六大特色功能板块,海陆空联动,文商旅互动,健康、美丽、绿色交融,全面打造“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建设“长三角滨海旅游目的地”。
2016年底,宁波湾区域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绿色发展中国试点”,成为联合国确立的全球唯一落实2016-2030年后千年计划“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实践样板区。
地理环境
宁波市湾位于北纬29°,东经121°,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侧,属宁波市奉化区辖地,依入海口顺序沿岸有奉化区松岙镇、裘村镇和莼湖街道三个建制镇(街道)。整个湾区命名为“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
地图位置
宁波湾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内。宁波湾交通优势明显,公路车程3小时能通达长三角所有城市,是宁波城市旅游圈的中心节点,距宁波市中心、机场、铁路客运站、东钱湖度假区、梅山国家级保税港、象山影视城、宁海温泉景区、溪口镇(蒋氏故里、弥勒道场)风景区均为半小时左右车程。还可与普陀山连接海上航线,旅游船观光航程仅为一小时半。
气候条件
宁波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夏季一般最高温度在35°C左右,冬季最低温度在0°C左右。港域内海几乎可常年性开展各项水上休闲活动,全年≥8级及以上风力天数多年平均为8.8天,雾日为13天,开展水上活动正常时间超过300天及以上,是长三角地区最宜居的滨海度假胜地。
自然资源
鱼种资源
宁波北仑区近海和外海是我国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东海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食用、药用或宜于增养殖的优良品种和潜在品种计190种。
湾内既有马鲛、高鳍带鱼、鲈鱼、鮸鱼、鲳鱼等典型的海洋性鱼类进港索饵和繁殖洄游,又有黑棘鲷、褐鮋、鱼、魣属等定居性鱼类和弹涂鱼、杜鳗、锯缘青蟹等滩涂穴居性等十几种可钓鱼蟹。它们在不同季节可形成四季钓获或起捕体验的基本条件,是开展游钓产业的基础性鱼种,还有增殖数量较大的近岸小海鲜如虾、蟹、贝藻类生物。
宁波湾四面环山,淡水入海量大,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独特的咸淡水交汇成就了饕客最爱的“宁波湾小海鲜”。宁波湾的海鲜嫩漂、肥满、鲜美、色艳、口味独特,风味独具,最常见的海鲜有蟹、虾、短带鱼、鲳鱼、鲈鱼、口足目、奉、弹涂、望潮等。在具体方法上,蒸、炖、白煮见长,煎、炸、烹、生、脍、糟、酱、醉俱会。讲究鲜、嫩、软、滑,保持原汁原味,做到咸、鲜、香统一。此外,还有时令特色。例如马鲛鱼。味道最好的时节是清明节前后几天,过了这个时节,味道就大不一样。宁波湾的海鲜美食极具代表性,它的色香味意形样样具备,尤其是它的民俗性和文化性,是一道独特的海洋渔文化风景。湾内有“中国第一渔村”桐照村,湾区也是“中国牡蛎科之乡”。
海岛及滩涂
宁波湾海域岛屿主要有:大列山、小列山、缸爿山、双德山、夹城岛、单城岛、南沙群岛、凤凰山、悬山岛等24个。岛屿类型相对富有特征,有相当的利用价值。宁波湾内滩涂不多,但富有特征。滩涂坡度小,涂质细软,环境稳定,除浙江船厂沿岸的象山县港口门外,主要分布在狮子山口、杨村、桐照、栖凤沿岸。
岸线情况
湾区沿海岸线全长约61km,包括陆域岸线和岛屿岸线。其中深水岸线12km,军事特殊岸线8km。
文化活动
湾内有缸爿[pán]山海岸湿地(木槿)保护区和横江生态湿地(鸟类)保护区,又被称为小龙女居住的地方“天妃湖”是东海船帮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传说中“东海福地”起源地和“天妃海神娘娘”的平安文化发祥地。
主要景观
旅游特点
宁波湾区域生态环境独特。拥有山、海、田、城、古道、古村、老街、老镇、渔港、小岛、湿地、浅滩等全要素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陆域背山面海,坐北朝南,滨海田园,丛山复岭,有耕地6万亩,林地24万亩,最高山岭496米。海域风平浪静,水清面蓝,青山抱海,犹如“海上西湖、浙江三亚”。
此外,区域内还有4A级景区——黄贤森林公园、浙江江南造船、中国第一渔村、军港、浙东滨海红色旅游、南岙长寿村、吴江文化村、马头民俗村、王家山古村、横江缸爿山湿地等一批现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天妃文化是宁波湾最核心的文化特色资源。湾区中的内海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天妃湖”是天妃平安文化发祥地,成为“东海福地”的起源地。
2016年,奉化区全面统筹宁波湾沿海三镇联动,以湾区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为依托,确立“三维开发”理念,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健康美丽”原则,构建“全域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格局,打造“宁波滨海旅游休闲区”,推进“联合国绿色发展中国试点”。
①海上引领性开发。
以海岸观光专线为骨架串联,突出海上联动先行,把沿海中线南部作为引领项目发展区,使之成为未来长三角独具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示范区。重点布局“二区二城二港”六大特色功能板块,包括:滨海科技创新示范区、阳光海湾旅游度假区、裘村横江新城、松岙凤凰新城、宁波百年渔港、国际帆船新港。
②路上利用性开发。
利用湾区中各有乡愁韵味的美丽村镇、文化名村、生态古村,以及产业资源、山地风貌,点线结合,串点成线,构建乡村旅游休闲带,营造区域内村村是景点、处处是风光的文旅休闲环境。重点推进沿海中线迎宾线、大埠至栖凤海岸观光线,以及舍至南岙线、黄檗属至金峨线、楼隘至岭下线、莼湖至裘村线、阎家至杨村线、曹村镇至黄贤线、下陈至同山线(工业文创)等生态风情线建设。突出扮靓以黄贤为龙头,莼湖老街、松岙古街、五百岙、石沿、马头、石盆、吴江区、南岙等特色文化村落和传统街区。
③山上保护性开发。借助全域200多公里的古道修复,重点打造莼湖茭湖、银杏研究所、河泊所与裘村黄贤片区的山上生态景区,以及裘村甲岙至松岙街横、王家山山上风车岭景区的联动保护与开发。推进茭湖和王家山二个山上古村落主题文旅项目建设。严格管控海上小岛生态保护与开发。
综合评价
宁波湾既有丰富的自然及特色的人文资源,又有传统渔港及现代船港依托,旅游功能内涵突出。宁波都市圈及长三角区域,又具有客源市场充足、政策环境宽松、对外开放度高等创新优势。因此,宁波湾是华东地区发展滨水休闲产业最理想的地方,有条件成为宁波市旅游新亮点,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参考资料
春赏宁波系列⑤ | 这些绵延的海岸线,才是宁波春天的蓝海.网易.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