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缘是国内第一档大型跨文化传播纪实故事节目。

节目简介

节目放眼全球,以缘为纽带,深度讲述中国与世界各种各样精彩的结缘故事。

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发展,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外文化的碰撞交融,真正做到连接中外,沟通世界。

播出时间

亚洲版(北京时间)

首播时间:周日 22:00-22:30;重播时间:周一 03:15-03:45、周一 06:30-07:00

欧洲版(北京时间)

首播时间:周一 03:30-04:00;重播时间:周一 13:00-13:30、周日 07:30-08:00

美洲版(北京时间)

首播时间:周一 11:30-12:00;重播时间:周一 17:00-17:30

节目列表

塞尔维亚女孩的功夫梦

她的曾祖父曾是黑山国王,她作为一名人类学博士,她的梦想却在中国少林寺,她的家族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舞步女孩的奥运梦

在距离中国8000公里以外的温莎古堡,一位中国女孩身着盛装,骑马前行,来看她如何在英国追梦。

安泽的世园会之旅

长城脚下,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了一位外国姑娘前来探秘。上海合作组织荣誉日让人难以忘怀,它展现了多样文明,并与绿色发展紧密相连。安泽县在探秘了上合园后,又开启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新的探秘之旅。这一次,她来到太平洋岛国联合展园,认识并尝试演奏了斐济的传统乐器——拉力鼓;体验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用来加工当地作物的工具。

学霸合唱团的中国发现

乐小虎是一个已经在广州市生活了12年的洋歌手,他与一群初到中国的弗吉尼亚大学生一起,在北京和苏州市完成了《中国缘》歌曲的改编。同时,他们意外邂逅了许多有趣的中国人,如身手矫健的中国老人,精通多国语言的中国售货员,还有苏州评弹大家邢宴春,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者俞玖林。这一路多姿多彩,让小虎和大学生们惊喜不已。

百岁老人伊莎白

伊莎白,已经是103岁高龄了,作为外籍教育家和人类学家,2019年9月29日,她荣获了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最佳搭档

一次偶遇后,他们开始结伴扶贫,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心意相通,谢万举和卢森堡扶贫志愿者尼克多年来风雨同舟,帮助贫困户脱贫。

克罗地亚拳王在苏州

在苏州地标“东方之门”下,一场中西混搭的拳击比赛正在紧张进行中,这场比赛的举办者是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拳王马国伦,身为欧洲拳王,马国伦为何来到中国办比赛,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妮卡的青岛新生活

来自俄罗斯莫斯科的妮卡,2009年曾作为交换生来到中国,并在青岛大学留学一年,一年后妮卡回到莫斯科,开始从事广告行业。她用六年的时间,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广告公司总裁,然而财富和地位的到来,却并不能给她带来内心的快乐。2015年,妮卡卖掉自己的广告公司,返回中国。

合唱团的苏州新音符

2019年3月份,美国歌手乐小虎带着弗吉尼亚大学的合唱团,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进行江南音乐采风之旅。这次带着弗吉尼亚合唱团来苏州,乐小虎揣着一个为时已久的心愿——2018年,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小虎,创作了歌曲《中国缘》,他一直希望在歌里加入一些中国传统音乐。

开路

一个外国扶贫志愿者投身于中国的扶贫事业,一个原本离开了家乡的村主任,回来坚守小山村,扶贫志愿者和村主任齐心协力,让原本贫困的山村逐渐走向富裕。看陈德文与艾丽娜如何携手脱贫。

寻找江永女书

格鲁吉亚女孩美娜是长沙市最具知名度的外籍摇滚女歌手。年轻的她对中国的民俗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一直希望将东西方音乐融合,创作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通过音乐,中西文化又一次交融,美娜也与女书村的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爱咔一家的崂山情缘

爱咔,来自乌兹别克斯坦,24岁,刚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30年前,她的爸爸在山东省留学,从济南市坐着火车游遍了中国,写下《这就是中国》这本书,她希望自己也和爸爸一样走遍中国。

爱上亳州

拉脱维亚主持人安泽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只为寻找最美乡村,一位事业受阻的新手养殖户四处奔波,只为给空巢村庄带来希望,安泽在亳州市的村庄记录下美丽的风景与勤劳养殖户的故事。安泽为了写一本关于中国乡村发展的书,来到好友佟志鸿的老家安徽州,为了让安泽更深入地了解亳州的药都文化,佟志鸿带安泽来到了华祖庵,追根溯源,从亳州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开始了解。

菲利普的成都生活

2013年4月蓉欧班列开通,这是成都到波兰罗兹的第一趟列车,波兰小伙菲利普产生了来中国看一看的想法,但他没想到的是来到成都市后就“走不脱”了。6年来,因为喜欢成都这座城市,菲利普也说得一口地道的“成都话”,而他开始学成都话的原因,是因为听到了一首成都的方言说唱

我家的奥运故事

成博然,来自芝加哥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成博然作为境外媒体记者参与了多项赛事的采访拍摄工作。当年的采访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位叫曹秋平的姑娘,而因为奥运,他们最终喜结良缘。

我们的抗疫生活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了14亿中国人民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群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选择携手面对,共克时艰,用积极的行动,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抗疫故事。

我在中国当机长

为了开上大飞机,克里斯蒂·安娜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飞行员这个职业为无数人羡慕向往,但是要成为一名大飞机的驾驶员并不容易,对于女飞行员来说难度更大。已经驾驶空中客车A320长达十几年的安娜,最近想转开大飞机空中客车A330

大庆的光明使者

波波娃·莉莉娅来自哈萨克斯坦,是大庆市眼科医院的首席眼科专家。1998年,58岁的波波娃·莉莉娅,作为组长带领俄罗斯友谊大学专家组的眼科医生们来到大庆,一待就是21年。在这21年以来,她诊治了将近35万名患者。2005年,她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国政府友谊奖

洛克菲勒的中国艺术之旅

他是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成员,他到中国画家家中做客,学习书法和汉语,痴迷于中国文化,他让他的家族与中国结缘。

中国路上的洋工程师

他是中国高速路上的外籍工程师,他是中国交建公路虚拟系统的拓荒人,历时一年多,他凭借怎样的毅力拿下国际赛事金奖。离家近十年,他对家人又有怎样的亏欠。

网红洋教授的实验课

他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洋教授,他是踏着改革春风来到中国的知名化学家,由教学到科研再到科普,他迈出的每一步都紧扣中国时代发展的脉搏。

老桑的小村故事

桑国亚就职于美国天普大学,是该校法学院的助理院长。1991年,还在上大三的桑国亚只身一人来到了中国学习汉语,成为了一名南京大学的留学生,在此后的三十年里,一直从事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工作。

“一带一路”上的建设者

2020年1月4日,来自中国交建海外项目的十名外籍员工齐聚北京,他们刚刚被授予中交集团十佳外籍青年员工的称号,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建设者,他们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只为共建更美好的家园。

希望之“路”上的师徒情

帕米卡是一个曾对中国一无所知的斯里兰卡小伙,他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一带一路”让他和一个远赴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

白龙马的北京生活

法国女孩达科塔·范宁5岁时跟着父母定居北京,如今已经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在北京生活了8年的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叫“白龙马”。热爱马术的她,即将参加一场大型马术障碍赛。 

我在古村过腊八

耶果是中文10级的“洋学霸”,凭借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成为了天津卫视的外籍主持人。他是热爱曲艺的“洋徒弟”,学习相声10年,每天仍坚持早起苦练基本功。当这样一位外国小伙,来到历史悠久的中国古村落,会发生怎样的碰撞。来自乌克兰的耶果,2010年来中国,他跟着相声演员丁广泉学习相声,会说一口相声的耶果经常参加综艺节目,这一次他被雪峰文化研究会民俗分会的会长邀请来参加腊八节节。

我在中国的导游梦

一位美丽的哈萨克斯坦女孩来到了黎族村落,她想要成为一名导游的心愿让她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的陕北行

阿根廷姑娘安达是一名歌手,她知道延安市是中国很有名的革命圣地,她千里迢迢来到延安学艺。她在这里扭起了“胜利秧歌”,吃到了“有故事的菜”,还学会了制作当地的美食。

外籍医生阿马尔的传奇人生

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难忘经历让阿马尔从小对中国心生感激,90年代末他见证了怎样的中国,这次疫情他为何会再次对中国刮目相看。

来自刚果的西安人

英勇来自非洲刚果共和国,30岁,是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他和程渤智因为一首歌结缘,但在英勇的心里,始终对程渤智有着一丝歉疚。

卢卡的麻辣人生

意大利小伙卢卡放弃了外交官职位,留在四川省创业,怀揣着美食梦想,他吃辣椒,做豆瓣,成为了麻辣专业户。他探访重庆小面店,老茶馆,寻找那些代代相传的老味道。

军歌里的记忆

1949年10月1日,隆重的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举行,天安门广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阅兵,伴随着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脚步,激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响彻天安门上空,为这首歌谱曲的人名叫郑律成,他生于朝鲜半岛,于1950年加入了中国国籍。

我在法国当议员

巴黎十三区是巴黎最多华人聚居区域,被誉为巴黎的“旧金山唐人街”。2008年一位华裔成功当选巴黎十三区副区长,成为巴黎历史上首位华裔副区长,这位华裔名叫陈文雄

法国华裔议员的心愿

陈文雄,祖籍广东普宁,八岁时随父母从柬埔寨移民法国,2008年,41岁的陈文雄踏入政坛,当选巴黎十三区区议员兼副区长,从政九年后,他成功当选法国本土首位华裔国会议员。对陈文雄来说,他踏入政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为法国华人群体做实事。

走进利摩日

陈英泰是法国埃塞克商学院的高材生,他对烧制瓷器情有独钟。他定居法国瓷都,带家人了解利摩日的独特文化底蕴。

我在法国教太极

37岁的中国姑娘徐蓉来自河南郑州,她在法国利摩日教授当地人学习中国太极,而像这样在法国教拳她已经持续了11年。眼下,徐蓉的心愿是想要在法国开办太极文化中心,并且解决场地教课的问题。

保罗的太极情缘

一个地道的法国小伙,花费全部的积蓄在法国教授中国太极,14年的跨国友谊让他与同门师妹有着怎样的梦想。圆梦之路困难重重他们究竟成功了吗。

我的法国创业之路

杨晶是华人设计师,9年的创业之路,他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发展机会,旅法生活20年,他经历了怎样的心酸。在有着法国艺术殿堂之称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举办活动,他又将遇到怎样的挑战。

柯文的巴黎故事

柯文来自贵州省,为了梦想她远赴巴黎。她定居法国27年,历经磨难,饱尝辛酸,在结交了修习少林功夫的法国友人后,他们合作进行精彩演出。

首位访华的法国总统

1973年9月11日,蓬皮杜总统正式访问中国,他是首位访华的法国总统,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亲切会见了蓬皮杜总统。蓬皮杜总统的访华之行,让蓬皮杜家族与中国结下了珍贵的缘分,也让中法两国的关系迈入了新的阶段。

蓬皮杜家族的中国情缘

蓬皮杜是首位正式访华的法国国家元首,蓬皮杜的访华之行让他的家族与中国结下了特别的缘分,蓬皮杜之子来到中国探寻当年父亲的足迹。

功夫女孩玛塔

玛塔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读人类学博士,她的课题是少林功夫和禅宗的关系,她的家庭从祖辈开始,玛塔一家四代都与中国有着割舍不断的缘分,而在2018年4月,玛塔怀着向往来到中国少林寺,在少林寺国际班学习功夫。 

玛塔的少林缘

原本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休假的玛塔,突然接到少林寺的邀请,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玛塔所在的国际班,也获得了一个参与表演的机会,但名额只有一个。从塞尔维亚一回到少林寺,玛塔就开始参加特训。 

我在宜兴的艺术人生

每天早上八点,在江苏宜兴市的街道上都会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外国人,他叫杨慕华,65岁,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他住在宜兴25年了,比大部分中国人还要了解宜兴。

结缘张家界

他们是一支来自乌克兰的交响乐团,他们选择集体留在中国张家界市,中国民乐遇上西方交响乐,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江为教授的后疫情生活

江为,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90后大学教师,2020年1月底,中国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威胁,武汉市封城,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冲击,江为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请战书提交上去,然而他的内心也有挣扎。

留学生阿谢的“生意经”

阿谢,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在北京的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做和上合国家的对外贸易,并在自己的老家吉尔吉斯斯坦成立了外贸子公司。疫情的来袭,阿谢的贸易合作不得不被迫中断。

我的上合生活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来自乌兹别克斯坦,他的家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还和中国昆明有着一段奇妙的缘分。在中国工作的两年里,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这里的每一座城市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丝路青年的上合故事

李明智来自塔吉克斯坦,由于他的父亲曾担任塔吉克斯坦驻中国大使,他与中国结缘。为了能够给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青年人提供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他参与创办了“上合国家青年平台”。

我在大庆当医生

杜申·尼古拉来自俄罗斯,是大庆眼科医院的一名外籍眼科专家,在大庆,杜申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杜申平时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家,一旦工作了就相当较真,现如今,在杜申的指导下,大庆已经有许多眼科大夫掌握了角膜移植手术技术。

播出信息

节目采用“系列纪实片+融媒体演播室+中国缘主题大会”的创新方式,纪实片每集30分钟。2018年将以60集大型季播的形式在CCTV-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重磅推出。

参考资料

大型跨文化纪实故事节目《中国缘》,重磅来袭.央视网.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