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馍是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等地的特色面食,由圆形厚饼炕至两面焦黄而成,起源于北宋末年,距今有近900年的历史。
壮馍相传最早叫“状元馍”,后来就叫成了状馍。因以前人们不识字,后来又演变成“强壮”的壮,意思是说,吃了它可以强身健体,所以,称之为“壮馍”。也有传说为水浒好汉所吃的馍,所以叫“壮馍”,又名“好汉饼”。
壮馍形如圆月,直径约40厘米,皮分4层,约两厘米厚。馅以鲜羊肉或者五花肉为主,以葱、姜、菜蔬、小磨香油以及花椒、八角等多种调料搅拌而成。
食物起源
据《滑县志》记载,壮馍起源于北宋末年距今有近900年的历史,相传当时金兵要攻打东京汴梁,抗金一线的士兵承受非常大的城防压力,一场大战下来消耗的体力和能量都非常惊人,为了能让战士吃饱,八里营一带的群众发明了壮馍这个食品,既便于携带,又美味营养。“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油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这首歌谣描写的就是美食八里营壮馍。
顾名思义,壮馍,壮者也。有民谚为证“上面烘,下面烧,女人吃了不撒娇,男爷们吃了好杠腰”。壮馍是干粮中的巨无霸,其“味”之香、其“劲”之足,非亲口品尝,难知滋味。
壮馍在已经遍布在中原地区,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来自哪里,但公认的是,壮馍是汉人饮食的一部分。
一说壮馍是由原来的“死面”的“炕大饼”逐步发展为各种形式,有薄厚之分,有原生正宗的炕大饼,也有带馅的馅儿饼。
二说壮馍的老祖宗是陕西关中地区的锅盔,逐步改良成各种形式的。
三说壮馍就是大饼,至于加馅儿的那些都不是馍了。
从壮馍的制作来看,“炕大饼”应为中原面食的制作手法,其中山西省、陕西省等地盛产壮汉,吃大饼至今仍然是那里的重要饮食习惯,窑洞里面的干粮便于贮存,也压饿,这是从饮食上的推测;而从语言上推测,一方面,在江苏徐州市,那里的壮馍也被老徐州叫做锅盔,锅盔本是关西平原的食品,厚如平锅,故名,二者差别是厚薄的差别,徐州壮馍比较薄,大约3厘米厚,便于分割销售、啃咬方便;另一方面,隋朝从山西附近老鹳窝有大批的移民到徐州北的沛县一带(沛县为徐州辖,距离市内80公里),逃荒途中带上锅盔作为干粮的这一史实可以佐证壮馍源自锅盔,而在隋朝大迁徙中又有了不同的变种。
食物制法
壮馍原料:
牛肉(或羊肉)、粉条(或粉皮)、面粉
壮馍调料:
壮馍做法:
1、面粉1/3用开水烫匀,冷却后和成烫面团,2/3用清水和成面团,然后将两种面团和在一起,揉匀,醒30分钟。 2、牛(羊)肉切成绿豆大小的粒,用刀粗略剁成肉馅;粉条(粉皮)用温水浸泡回软,切碎;葱、姜分别切碎。 3、牛(羊)肉馅、粉条(粉皮)、葱、姜,加盐、料酒、酱油、五香粉、味精、香油拌匀成壮馍馅。 4、面团揉匀,擀成圆片,放上拌好的馅,包裹好,做成厚度5-6cm、直径约60cm的圆饼,放平底锅中用小火半煎半烙(就是比一般烙的方法用油多些),两面金黄时即可。其他河南小吃 5 把面块分成每块重约600g的面剂,推擀成直径约22cm,厚3cm的圆形饼,上勤翻转,俗称“三翻六转”,烙得火均匀,皮色微鼓时即熟,周围并有菊花形的毛边。
注意事项:
面团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面杖,一头固定,一头坐在身下,用身体的重量压擀面杖,以此重压手工揉制面团,俗称此法被形象化为“腚踹面”。面的讲究是重要的,必须是新麦面,韧性足,以少去皮的白面为佳。
“揉”的学问可大了,多少水,多少面,掺几次,揉几遍,都有讲究。“揉”而“压”之,擀面杖来回滚动,不断加面融合,总之,揉面不把女人的胳膊掺酸,男人的头上冒汗,那便很难做成“壮馍”。制作壮馍也是壮馍的名字的由来之一。
半成品壮馍是厚约1-2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面饼,外部通常有芝麻。
面揉好后,做成平锅型,上撒芝麻,下透“气眼”,型边印上花纹。最后一遍工序是烘焙,这是关键一环。旧时多用木炭烤制,现用大焦烘烤,烘烤时在特制的平锅内,用文火加工,即“放在平锅上 炕”,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心急吃不了好壮馍。要烘得外黄内壮,即外层焦酥香美,内层壮而不硌牙。反正是越有嚼头越好。正宗的壮馍是带细密气孔的厚硬壮馍,外硬内宣,可以吃出小麦的喷香,需要切成三角块售卖食用。
食用方法
旧时徐州市人在过生日时或者其他有意义的场合,让小孩、老人吃两口壮馍,表示身体健壮、日后能长得很壮实。一般只和(牛)羊汤一起搭配吃,叫做羊肉泡馍。这种羊肉汤泡馍的吃法其实说明,不管是吃法还是做法、徐州壮馍系属西北饮食风格。
此外徐州与山东省交界地区也有各种壮馍,其中也有加“油”制作的壮馍,类似“馕”的做法。
各地壮馍
徐州壮馍
徐州壮馍在当地又被称作“锅盔”、“锅拍”、“腚踹面”。用未发酵的面做成。锅盔的叫法与山西锅盔有渊源。唯一的区别是徐州市附近的壮馍相对锅盔较薄3厘米,因为薄,炕的火候也比较透。
郓城壮馍
郓城县名吃之一。壮馍形状椭圆形,长约30公分左右,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羊肉为主,也有素馅的,如鸡蛋、韭菜等,以葱、姜、菜蔬、香油等多种祖传佐料搅拌而成。皮为小麦精粉,经过面板面、馅包装成形后,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盘(铁制)中进行煎炸加工,火候和时间要恰到好处,经几次翻动即成。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传说为水浒壮士所吃之馍,故名壮馍。色泽金黄,外焦里嫩,油而不腻,香酥可口。如果再配以葱白蒜泥,更觉鲜美异常。入选“到山东省最想品尝的100种美食”。与郓城肉盒区别:壮馍呈田径跑道,面皮分四层。肉盒子呈圆形,面皮两层。
濮阳壮馍
河南阳周边的小吃,味道鲜美油而不腻,壮馍分素和荤两种,素的一般馅由粉皮和葱加上一些当地的特色原料制成。荤的是由肉和其他调料制成。作成的形状是圆形和普通的大饼形状差不多。
濮阳县的壮馍最好吃的是羊肉大葱的,趁热,油不算大,但由于是死面,多吃胀肚。濮阳有很多地方可以吃到壮馍,不过最正宗的要数濮阳县城关镇王五辈,县城做壮馍的不少好手都是他的徒弟,老人在当地很有名,包括四牌楼,打着旗号都是王五辈壮馍。
齐鲁水壮馍
此外齐鲁境内有一种馍叫水壮馍。这壮馍与水壮馍的关系,就好像是烙馍与水烙馍的关系。羊肉馆里面可以见到,一般薄软嫩,泡羊汤时味道容易进去。
水壮馍和其他壮馍的不同是,没有“炕”制的做法,另外没有“壮”的含义在内,另外制作上没有了木杠踹的做法。但因为和羊肉汤同时出现在饭桌上,得名水壮馍。吃这个饼得配汤,饼做得非常柔软,蘸上辣椒,咬上一口,再喝上一口汤,或者你就干脆泡到这个汤里,这个感觉出来了,这才叫正宗的单县羊肉汤。
参考资料
舌尖上的济宁 | 金乡鸡蛋壮馍.济宁新闻网.2024-08-04
小伙带400多斤大饼返工送同事 徐州特产之一:壮馍.中华网.2024-08-04
一绝!让百万网红赞口不绝的美食竟然是它!.澎湃.2024-08-04
香脆的壮馍.人民网.2024-08-04
菏泽的味道.m.toutiao.com.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