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生物力学研究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外固定学组主任委员,我国骨科外固定器疗法和骨科生物力学的倡导者和开创者。北京兴和骨伤医院名誉院长。《中国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华中医学会外治分会高级顾问;台湾中医伤科医学会顾问;台湾长庚纪念医院中医骨伤科临床指导教授;美国匹兹堡第九届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获得者;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获得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资深专家奖获得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退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孟和因病于6月26日在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概况

人物生平

孟和早年曾读私熟,1947年就读于蒙藏学校、北京二中和三十五中,立志从医,即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人民医院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代主治医师。师从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陶甫、尚天裕教授。1970年调入天津医大二附院任骨科主任。1976年,借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骨关节损伤学习班任教,负责创伤骨科的临床和教学,并参与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在新的条件下,恰逢唐山地震,大批伤员急需搬运、抢救和治疗,发明了骨折复位固定器系列,形成了孟氏疗法。发明的骨折复位固定器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所创立的“骨折复位固定疗法”大大提高了疑难骨折、骨病的治疗效果,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水平的进步。

人物事迹

从医50年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

中国著名骨伤专家孟和教授从医50年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2008年5月23日在北京大兴宾馆隆重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泉州正骨医院、天津天铁医院等国内多家骨伤专科医院领导和医学专家,以及来自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众多骨伤科专家与会。

孟和教授是“骨伤复位固定器疗法”——中医骨伤“孟氏疗法”的创立者。他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疗法研究半世纪,所创制的“孟氏疗法”在治疗骨折、骨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海峡两岸以及国际骨伤科界同行的瞩目,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水平的提高。先后有两届卫生部部长钱信忠、陈敏章为他题词肯定。陈敏章题词称他“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孟和曾经参与过当年唐山地震的骨伤医疗救助,多次应邀到台湾进行学术讲座交流,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先生为孟和教授题词“骨科圣手”。在孟和教授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台湾中医骨伤科学会理事长黄慧芬、台湾中国医科大学董事张成国教授等高度肯定了孟和教授坚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的探索创新成果。70多岁高龄的孟和教授表示,当此四川省抗震救灾关键时刻,他的许多学生已经到达抗震救灾前线,他也期望以自己的方式为救助5·12汶川地震伤员贡献一份力量。

获奖成就

1979年获全国卫生科学大会奖,1992年列为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第二批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医药卫生技术成果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6部。受到两届卫生部长的三次题词给与肯定,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评为中西医结合资深专家称号,在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博览会获得INPEX金奖两枚和铜奖一枚。

主要著作

《骨科复位固定器疗法》、《骨伤科生物力学》、《中国骨科外固定博览》、《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膝内外翻防治》、《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治疗学》、《骨伤科微创案例评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