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唐长城

唐长城

长久以来,一些人声称唐代没修改长城,但唐代确实修过长城,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太谷区等地,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拒胡长城”不同,建筑这条长城是为了统一战争。

长城背景资料

“北国横亘一青龙,气壮神州万里程。”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特别是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历代修建与坚守的作用与代价如左河水所云“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

唐长城资料

《新唐书·地理志》载:山西太谷区“东南八十里马岭有长城,自平城区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之年废。”现唐长城遗址从马岭关沿马岭向关上(即今社城镇关上村西),由关上至榆社县石源村,再至黄花沟(自然村),再至石会(村)、琵琶窑(村)、焦红寺(村)一带,最后至仪城(辖于和顺县)。

唐朝建立的最初几年,同时并存的还有14个割据政权,其中有一支劲旅就是依附突厥,并自封为皇帝的刘武周李渊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攻占李渊发祥之地太原市(今太原),攻陷山西省大部分地方,威逼渭河平原。唐王朝迅速采取强硬手段,一方面派秦王李世民抵御刘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构筑防御设施,从平城至鲁口的长城由此出笼。

牡丹江市境内有三段古老的古代边墙,始建于唐代渤海国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此段古边墙未见于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根据考古调查,断定边墙是古代的一条军事防线,与长城的性质一样,属长城型山城。这道边墙与当地渤海国早期山城和金朝沿用并修筑的山城相似,据此认为,边墙是渤海国为防止黑水棘鞴而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