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印
李章印,男,1965年1月出生于山东莘县,是一位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现象学诠释学和科学与宗教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9年1月—2002年7月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
2002年8月起任教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现象学-诠释学;对宗教和科技的现象学-诠释学研究。
著作
(1)《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独著,43.3万字。
(2)《自然的沉沦与拯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独著,16万字
(3)《宗教与哲学:西方视域中的互动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合著,撰写7万字。
论文
(1)海德格尔《黑皮书》是反犹的吗?《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1.5万字,第一作者(与严登庸合著)
(2)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当代意义,《河北学刊》2015年第6期,1.2万字,独著
(3)为什么要以更古老方式重新解读亚里士多德四因说?《外国哲学》第29辑,1.2万字,独著。
(4)如何理解佛教的因果思想?《闻是佛学研究》创刊号,独著,1.4万字。
(5)从2012末日恐慌看布尔特曼“去神话化”的意义,《中国诠释学》第11辑,独著,1.5万字。
(6)对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重新解读,《哲学研究》2014年第6期,独著,1.1万字。
(7)为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辩护——驳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哲学》2013年第5期,独著,1.4万字。
(8)谢文郁:《道路与真理——解读\u003c约翰福音\u003e的思想史密码》,《哲学门》第27辑,独著,8千字
(9)如何理解和解释世界?《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独著,1.3万字。
(10)学者与工匠的结合意味着什么?《中国诗坛》总第3期,4千字,独著。
(11)关于“去神话化”问题(R.布尔特曼/文,李章印/译),《世界哲学》2012年第1期,独译,7千字。
(12)海德格尔、启示和上帝话语(节选)(P.C.霍奇森/文,李章印/译),《世界哲学》2012年第1期,独译,1.1万字。
(13)沉思核电——从福岛核事故开始,《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1.2万字,独著
(14)海德格尔的“缘-由-引发”因果性,《世界哲学》2011年第4期,独著,1.2万字。
(15)海德格尔的源始诠释学,《中国诠释学》第8辑,独著,1.5万字。
(16)约纳斯对海德格尔的敌视和误解,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独著,1.5万字。
(17)跳出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新需要,《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独著
(18)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兴起,《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独著
(19)科学不是信仰,《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25日第5版(科学与人文),独著
(20)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现象学思考,世界佛教论坛丛书《佛教·文化·科学·慈善》(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3月,独著。
(21)对Το γαρ αυτο νοειν εστιν τε και ειναι的重新解读,《世界哲学》2007年第6期,独著
(22)现象学诠释学的科学编历史学纲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11期,独著
(23)自然科学如何是诠释学的,《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6期,独著
(24)如何进行现象学的基本训练,《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独著
(25)经典现象学家对科学认识发生过程的考察,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独著
(26)对自然科学的诠释学解读与自然科学诠释学,中国诠释学第3辑,独著。
(27)探照灯与数学因素——对波普尔与海德格尔科学诠释学思想的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独著
(28)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独著
(29)认识与情绪——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分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独著
(30)苦问一种困惑,求答一片希望,《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2期,两人合著
(31)科学是如何产生的——一种存在论的考察,《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独著
(3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生存,《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独著
(33)学之境——对一种本真学习观的探讨,《河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3期,独著
(34)海德格尔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6期,独著
(35)人类对自然的研究如何导致对自然的理解越来越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3期,独著
(36)自然·科学·环境,《读书》2000年第3期,独著
(37)踏上追思自然之途,《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3期,独著
(38)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2期,独著
(39)德国有机论自然哲学,《自然哲学》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独著,4万字。
(40)易——意的外化与复归,《易学心知》论文集,华夏出版社1995,独著
(41)主体的高扬与超越,《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独著,
(42)卡尔·雅斯贝尔斯的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4期,独著
(43)关于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10期,独著
(44)自然哲学的复兴需要转换范式,《自然哲学》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独著
(45)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安徽教育科研》1994年第5期,独著
(46)大科学时代教育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
科研项目
(1)项目名称: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的认识论和生存论分析(双主持)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项目类别:重大项目 起止时间:2016-2019年
项目来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起止时间:2011—2017;
(3)项目名称:现象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主持)
项目来源:雪庐基金
项目类别:横向合作项目;起止时间:2010—2017
(4)项目名称:“宗教与哲学互动关系研究”
之子项目“海德格尔:神学中的哲学和哲学中的神学”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项目类别:子项目 起止时间:2007-2013年
(5)项目名称: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
项目来源:教育部985二期创新基地项目“宗教、哲学与科学”
山东省“泰山学者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类别:子项目 起止时间:2005—2009年
(6)项目名称:现象学诠释学视野中的科学(主持)
项目来源: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
项目类别:青年项目 起止时间:2003—2006年
教学成就
课程
现代西方哲学(本科生)
当代欧陆哲学(硕士生)
现象学与中国古学(硕士生)
现象学与中国古学研究专题(博士生)
西方哲学:真理与方法(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