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军节度使
元和元年(806年)。以鄂岳观察使韩皋为鄂、岳、蕲、安、黄等州节度使,设置武昌军,即为武昌军节度使。“元和四十八藩镇”之一。
相关记载
鄂州市虽然于方镇之列,但因那时的交通地位,不像近现代通了铁路的武汉市乃是“九省通”这么重要,军事上的重要性则是比不过江陵县。故而,武昌军置立不久,就遭撤除,撤了再置,再置又撤,撤时久而置时暂,几次三番,直至唐亡。
历史沿革
李适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韩皋担任鄂岳蕲都团练观察使。李纯元和元年(806年),韩皋升职为鄂岳蕲安黄节度使,设置武昌军,与之同时,撤销奉义军节度使(贞元十五年,设置安黄节度使。贞元十九年,改为奉义军节度使),由韩皋担任武昌军节度使。
元和三年(808年),郗士美接替韩皋。
元和五年(810年),吕元膺接替郗士美;这时,朝廷撤销武昌军节度使(根据《新唐书·卷六十八·方镇表五》),吕元的官职乃是鄂岳都团练观察使。
元和八年(813年),柳公绰接替吕元膺。
元和十一年(816年),李道古接替柳公绰。
长庆四年(824年),崔植接替崔元略。
李湛宝历元年(825年),牛僧孺接替崔植之时,恢复武昌军节度使。
大和五年(831年),再次撤销武昌军节度使,崔郾担任鄂岳安黄观察使。
大和九年(835年),高重接替崔。
到了李晔天元年(904年),杜洪据有鄂岳等地,拥兵自重,被朝廷封为武昌军节度使。天祐二年(昭宗死后,哀帝沿用天祐这个年号),杨行密部将刘存攻陷鄂州市,杀死杜洪。再过了二年,李柷禅位给朱温(朱全忠,五代十国后梁太祖),唐朝被后梁政权取代。
大员政绩
元和三年春季至元和五年冬季,高平市郡公郗士美主政武昌军。那时,武昌军是个岛渚相连、凹凸不平的水乡泽国,一边是浩浩大江,一边是众多湖泊。这个处于江湖之间的城市,驻军三万,当然,还得加上官姓、吏、工、商以及军人家属,总人数应该至少是三万的翻一番,六万以上;其中,官、吏是很少数的,相关的工、商人数也不会很多,军、民是绝大多数的。
郗士美上任之后,以一年的时间,适应环境,顺应并抚慰官吏军民。到了第二年,方才有所作为。主要乃是平整城内土地,削凸凹,扩宽街巷、道路,调整城市建筑布局,拆陋屋,造新房,重新建立射侯军容佐、牙门料将院、门佐六院这些官署,把军人居住之处移到东门之外,选择开阳高旷之地,造了十五所营房(共三千间)。于是,瓦鳞鳞,檐盈盈,轩门对开,欲呀风雷。
吕元膺(鄂岳都团练观察使)
吕元膺也是个很有佳誉的名宦。他知人善任,曾经提拔守城者为大将。因为,守城者忠于职责,不许吕元膺擅自深夜登城(《新唐书·卷八十七·吕元膺》:“拜鄂岳观察使。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右曰:中丞也。对曰:夜不可辨。乃还。明日,守者为大将”)。当然,治鄂的实绩,吕元膺是比不过郗士美的。
柳公绰(鄂岳都团练观察使)
接替吕元膺的柳公绰,则是颇为知权制变,爱抚鄂军家属,使鄂军勇于报效,打了些胜仗(《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柳公绰》:“九年,吴元济据蔡州叛,王师讨伐。诏公绰以鄂岳兵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率赴行营。公绰曰:朝廷以吾儒生不知兵耶。即日上奏,愿自征行,许之。公绰自鄂济湘江,直抵安州,李听以廉使之礼事之。公绰谓之曰:公所以属鞬负弩者,岂非为兵事耶?若去戎容,被公服,两郡守耳,何所统摄乎?以公名家晓兵,若吾不足以指麾,则当赴阙;不然,吾且署职名,以兵法从事矣。听曰:唯公所命。即署听为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候,三牒授之。乃选卒六千属听,戒其部校曰:行营之事,一决都将。听感恩畏威,如出麾下。其知权制变,甚为当时所称。鄂军既在行营,公绰时令左右省问其家。如疾病、养生、送死,必厚给之。军士之妻治容不谨者,沉之于江。行卒相感曰:中丞为我辈知家事,何以报效。故鄂人战每克捷”)。
牛僧孺担任武昌军节度使期间,最大的政绩是重建了鄂州城。鄂州城墙原为夯土筑板而成,每年都得修缮,需要十几万钱,牛僧孺将城墙改为砖砌,用了五年时间(《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牛僧孺》:“江夏城风土散恶,难立垣,每年加板筑,赋青茆以覆之。吏缘为奸,弊绵岁。僧孺至,计茆苫板筑之费,岁十余万,即赋之以塼,以当苫筑之价。凡五年,墉皆,蠹弊永除”)。
崔郾(鄂岳安黄等州观察使)
崔郾治鄂,主要的政绩,是制造蒙冲小舰和相应的武器装备,上下千里,捕平江湖盗贼(《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崔》:“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郾修治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其次,是严法峻诛,对于犯罪者绝不宽大处理(《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崔邠》:“治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