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向东,毕业于中欧中国工商管理学院EMBA,现任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个人业绩

打造中国一流生物制药企业

深圳商报社

柴向东的人生可分为两站,第一站是大学,第二站就是海王。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毕业后,1989.09-1991.11,在法国法兰西学院超分子化学试验室攻读博士,师从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恩教授1991.11-1997.12,吉林大学化学系任副主任、教授。在他的努力下,海王生物第一次承担了国家海洋863项目,并按期完成了项目工作,通过了验收。由于其优秀的科研成就,当选为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并荣获“深圳市留学青年回国创业之星”,“深圳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2.1),是国际华夏医学学会会员。

【本报讯】(深圳商报社记者胡佩霞)在内地企业登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创业板难度日增的情况下,海王英特龙经过三年磨砺,新近修成正果。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柴向东是位中法联合培养的化学博士,也曾受训于中欧中国工商管理学院EMBA班。近日在记者专访中他称,用上市融到的7800万元资金建造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仅是第一步,海王英特龙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

打造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基地

记者:海王英特龙上市是不是因为缺钱?

柴向东:应当说海王英特龙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海王英特龙从2001年开始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正在研制中的产品均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上市是这个公司一成立就设定好的目标。

记者:这次融资主要用途是什么?

柴向东:这次融资7800万元,主要用于建造流感疫苗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位于宝安光明高新技术生物园区,今年2月已经奠基,这也是市政府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这个基地预计明年6月建成使用,可年产1000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毫无疑问,这将是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

疫苗产业前途无量

记者:为什么将流感疫苗作为主攻方向?

柴向东:我们曾参与过深圳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起草,当时在研究我市生物制药主攻方向时,大家第一个提出的就是疫苗。原因很简单,自从100年前路易斯·巴斯德发现狂犬疫苗后,疫苗已成为人类征服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有利工具。疫苗先后攻克了天花、霍乱、小儿麻痹等多种可怕的疾病。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以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水平不断提高,效果好、副作用低的疫苗不断问世。疫苗防预范围已经扩展至人类的许多常见疾病,比如胃癌疫苗、帕金森病疫苗,甚至肥胖疫苗,种类最多的就是肿瘤。据介绍,在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的临床疫苗项目达上百个。按照人类基因组测序研究结果推测,人类的正常寿命应远较现在的高,有报道称可达1200岁,在延长未来人类寿命的努力中疫苗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疫苗产业可谓前途无量。

做大企业一定要找大蛋糕

记者:据说海王的干扰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期间很是火了一把,为什么没有选中SARS、乙肝等人们更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柴向东:当SARS发生后,公司的研究人员也有主张主攻SARS疫苗的,但我们判断SARS病毒变异的规律人们远无法预测,还应攻流感疫苗。所以在SARS发生当年海王英特龙出资1300万元从辽宁省一家研发机构购买了第三代流感疫苗也称人亚单位疫苗的专利技术。后来钟南山院士发表讲话说防SARS应先防流感,这就更坚定了我们的选择。

另外,这几年我在企业工作的最大体会是,要做成大企业一定要选择蛋糕大的产品,选定了大蛋糕产品,即便是在市场上左冲右杀下来一部分企业也可存活。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市场看,美林证券曾经有一个估计,全球疫苗的发展速度不会低于20%,目前全球的市场规模达近百亿美元,其中流感疫苗最大,约20亿~30亿美元,预计2008年全球流感疫苗使用量将达到100亿美元。

记者:据说流感疫苗需要不断注射,否则就不能达到防治流感的目的。是这样吗?

柴向东:是的。因为流感疫苗一年一换。每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流感传播规律确定当年生产流感疫苗的病毒毒株,从入秋至第二年春季接种。世界各地的流感病毒科均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流感病毒毒株生产的。这也正是我们选定流感疫苗的理由之一。

中国流感疫苗已引起世界关注

记者:市场对中国企业生产的流感疫苗认可度怎样?对于生物制品中国老百姓是不是还有点崇洋情结?

柴向东: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人是偏爱洋品牌,可是我告诉你,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洋人也十分欣赏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最近欧洲就有人来跟我谈流感疫苗合作意向。因为在欧洲流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准备进入政府计划免疫疫苗,也就是老百姓打流感疫苗政府买单,在同等质量下政府自然要考虑成本。中国很多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的还是第一代全病毒灭活苗,这种产品国家已经规定禁止在12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使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当然无法与洋品竞争。路易斯·巴斯德的流感疫苗是第二代技术裂解型疫苗,是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的老大。如果海王英特龙年产1000万人份的疫苗投入市场当然会对巴斯德构成威胁。现在海王英特龙已引起了巴斯德公司的重视,并与我公司建立了联系。

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国际化

记者:香港特别行政区预测明年二三月会爆发流感,中国政府要求各地做好预防工作。但如果流感没有大爆发,您觉得海王英特龙会不会步入一个相对疲软的发展阶段?

柴向东:一旦大爆发,生产多少都不够。如果流感不出现大爆发,流感疫苗也会正常增长。下一步我们最关心的就是国际化。目前我们的干扰素印度尼西亚的临床已进入尾声。接下来我们会从亚洲走向非洲、欧美市场海王英特龙正在建设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开始就是按照欧洲的GMP标准设计的,海王英特龙凭着达到国际标准的制造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一定会给股东带来持续长久的回报。

上市条件严格好处多

记者:据说香港创业板要求严了很多,您具体的体会是怎样?

柴向东:其实严了对企业是好事,三年前我们就递交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的申请,近几年与香港的审计师在一起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新的深圳市会计条例要求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应计提50%的坏账,一年以上全部计提坏账,这让我们更注重销售回款。近几年海王英特龙的销售回款率一直在90%以上,这在业内是很高的水平。以前,到创业板上市没有盈利要求,现在要求企业在上市前的近两年必须保证现有产品运作的正向资金流。如果企业有盈利胜算的可能性就会大。比如海王英特龙最近两年的净利润率均已达17%。另外,新的会计准则也明显鼓励企业做长期研发投入。如果进入保险阶段的研发产品其投入可进行无形资本分摊,最短5年最长10年。这种规则对于我们这种注重自主研发的企业当然很好。

记者:你在海王英特龙的股份有多少?您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柴向东:我在海王英特龙拥有5%的法人股,现在我的年薪虽然不高,但从一开始我就不是简单打工者的心态,这种股权结构对我本人很有驱动力。它非常大地支撑了我对事业、财富的追求。海王英特龙这个平台几乎容纳了我的一切理想和追求,我的最大目标就是将海王英特龙打造成中国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

服务组织

深圳市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王生物旗下立足于现代生物技术,致力发展细胞因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产品等生物医药产品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是深圳市重点扶持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海王英特龙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并于2005年9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号:8329)。该公司秉承“健康成就未来”的企业理念,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求发展,依赖高质量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产品、及其强大的科研开发体系,在竞争激烈的全国生物工程制药和流感疫苗研发生产领域中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发展历程和成就

公司最初成立于1994年11月15日,前身为深圳市英特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海王生物于1999年9月15日购入公司90%股权,公司随后于2005年9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8329.HK),是一家从事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细胞因子类治疗性药物和预防用生物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生产和销售两大类产品,其一为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类治疗性药物,包括1998年获准销售的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和2003年获准销售的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公司组建精英研发和销售团队,坚持走专业化道路,使公司迅速进入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在2000至2008年期间通过与40余家代理销售商,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300多家大中型医院,累计销售干扰素逾人币2.5亿元,位列国内干扰素销售额第三;同时,公司干扰素出口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并在巴基斯坦占据第二大市场份额。在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发期间,公司因其生产的干扰素产品对SARS病毒的预防作用,为保卫人生命健康安全做出杰出贡献,得到深圳市府等部门多次嘉奖。

公司另一重要产品为亚单位流感疫苗等流感疫苗产品。公司两个生产车间其中一个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园区内,该基地在2006年曾通过中国GMP认证,并已进行2006-2008年度两个生产季度的亚单位流感疫苗生产,现作为公司专为多种流感疫苗研发的中试基地。基于对国际国内流感疫苗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考,公司于2005年初,在深圳光明高新技术园筹建产能为当前亚洲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同时,公司积极寻找国际合作机会,与世界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经过一年时间的谈判,于2009年6月9日成功签署合资合同。未来合资子公司将以海外英特龙大规模疫苗生产基地为基础,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医药制造界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公司先进成熟的流感及禽流感疫苗大规模生产技术、疫苗佐剂技术及质量管理系统, 在深圳光明区打造具有逾4000万人份/年和大流感流行前疫苗1亿人份/年生产能力的超大规模流感疫苗生产基地。

此合资项目大大提升公司乃至海王生物整体价值和形象,奠定了公司在国内流感疫苗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对母公司海王生物在资本市场的增值起到巨大推动作用。面对当前日益加重的流行病威胁,此举印证了公司管理层正确的战略规划,将为泛珠三角地区的会经济稳定和公众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借助自身优良的细胞因子和流感疫苗业务,公司于2005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的成功上市,并进行海外融资,为公司日后加速发展和国际合作创造了便利和可能。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为每股0.33港元,基本盈利率约27.5倍,总融资额约为7,810港元,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H股股价为1.40港币,H股市值约33,200万港币,总市值约133,480万港币,比发行初期增值3倍多。

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公司将与葛兰素史克深入合作,继续通过合资子公司进行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外,公司拟通过收购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保持公司主营业务的丰富和持续发展,并将一如既往地寻找优秀项目及国际合作机会,巩固在国内生物制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力争早日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从而打造中国未来一流生物制药企业,实现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