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4弹道导弹(俄文:РС-24 Ярс;别名: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英文:RS-24 Yars ,北约代号:SS-27 Mod 2)是俄罗斯研制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的研制机构是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
2002年该导弹开始研制,而该导弹的机动型于2010年服役,井基型则于2014年投入使用。2015年5月,在俄罗斯纪念苏德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RS-24弹道导弹首次向外界展示。2023年4月,俄罗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进行了RS-24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2024年3月,俄导弹部队当天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了搭载可分离弹头的RS-24弹道导弹的发射训练。4月,俄罗斯举行红场阅兵彩排,RS-24弹道导弹洲际导弹现身。10月29日,在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演习期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向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发射了RS-24弹道导弹。
RS-24弹道导弹采用三级结构,一级直径为1.81米,二、三级为1.61米,整体基于“白杨”M导弹的设计理念。其壳体由芳纶复合材料制成。导弹长22.6米,射程约12,0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49吨,搭载4至6个核弹头,每个弹头的当量为15万至30万吨三硝基甲苯。此外,该导弹采用速燃发动机结合液压驱动的柔性摆动喷管。导弹配有“惯导+GLONASS”导航系统,精度较高,采用了多弹头分导装置和现代突防技术。RS-24既可井基部署,也可通过MZKT-79221型运输车实现机动发射。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俄罗斯幅员辽阔,森林覆盖面积达88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1%,隐藏在森林中的、可机动的陆基机动战略弹道导弹一直是其战略威慑力量的“杀手锏”。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开始逐渐淘汰“白杨”M导弹。俄罗斯军事专家尤里·科努托夫表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淘汰该型导弹与美国部署的新型海基“宙斯盾”导弹有关,因为“宙斯盾”反导系统能够拦截发射后处于助推阶段的“白杨”M导弹。RS-24弹道导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研发过程
2002年,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在“白杨”M导弹基础上开始研制“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沃特金斯克机械制造厂负责生产,2007年5月,进行首次全弹飞行试验,此后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11月成功进行2次飞行试验。
装配历程
俄罗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自2009年12月开始部署RS-24弹道导弹,作为54卫戍导弹师的一部分,该导弹系统最初被配置在克拉斯内·索森基的第27卫戍导弹军团下的第一个导弹团内,开始进入“实验性战斗值班”。2010年11月30日,战略导弹部队总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宣布,战略导弹部队将逐步从“白杨-M”单弹头导弹移动系统换装为携带多弹头的RS-24弹道导弹移动系统。
2010年12月,RS-24弹道导弹的第二个团在特伊科沃导弹师正式服役。2011年3月4日,特伊科沃师的第一个装备RS-24弹道导弹的导弹团投入战斗值班,团内包括两个2009年至2010年交付的RS-24导弹师,共计6套RS-24系统。同年8月3日,特伊科沃导弹师的第三个RS-24弹道导弹团开始战斗值班,至此第一个完整的三团制RS-24弹道导弹团正式成型。
2011年12月7日,特伊科沃导弹师的第二个RS-24弹道导弹团作为移动指挥所及一个导弹营的一部分,进入实验性战斗值班。此外,2011年12月俄罗斯国防部消息显示,到年底,特伊科沃战略导弹师的第二个RS-24弹道导弹团也将进入战斗值班。
到2014年,俄罗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计划继续扩充RS-24弹道导弹的部署,卡拉卡耶夫司令于2014年10月宣布部队在当年已接收9套发射装置、6枚RS-24移动导弹和2枚井基导弹,并预计在年末前再接收3套发射装置及8枚导弹。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RS-24弹道导弹总体结构与“毛白杨”M相似,采用三级结构,一级直径为1.81米,二、三级直径均为1.61米。RS-24弹道导弹的壳体采用杂环化合物芳纶材料制造,较“白杨”与“白杨”M有显著改进,既减轻了整体质量,又在保持强度的同时提高了装药比。基于芳纶纤维的聚合材料制成的壳体可以提升燃烧室的工作压力,并减小喷管组件的尺寸和质量。理论上,俄罗斯的杂环芳纶纤维在强度和模量上优于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动机中使用的凯夫拉49纤维。壳体采用连续缠绕工艺制造,导弹上的电缆在缠绕壳体时直接缠入壳体内。通过改善燃料组元的机械特性和优化装药结构,RS-24弹道导弹显著提高了填充体积系数。
RS-24弹道导弹的控制系统采用液压驱动的柔性摆动喷管,取消了“白杨”导弹的栅格尾翼,以减少空气阻力。其喷管部件的锥形喷口和喷管口由碳-碳材料制成,弹头整流罩则由有机材料构成。
RS-24弹道导弹的固体酒精、弹药和壳体由俄罗斯联盟两用技术中心研制;喷管组件由位于彼尔姆的火花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导弹战斗部的氢弹由萨洛夫的全俄核物理研究中心研制,自动爆炸装置则由莫斯科的图霍夫造化研究所设计和制造。
动力系统
RS-24弹道导弹的一级发动机采用蛋白石高能燃料(苏联编号T9-BK-8E),这种含有HMX的HTPB高能推进剂在真空中比冲为280秒,平均比冲约为257秒。与美国同级燃料相比,该推进剂的能量稍逊色(如美国“和平卫士”导弹一级发动机的真空比冲为272秒,而二级含HMX和HTPB的推进剂真空比冲可达295.2秒)。二、三级发动机均使用含氢化铍的AP-65高能燃料,真空比冲高达296.6秒,达到HTPB燃料的高能水平,海平面比冲约为250秒,真空比冲最大为290秒,装药比为0.92。RS-24弹道导弹使用速燃发动机,允许在大气层内关机,从而规避敌方天基卫星的侦察。
制导系统
RS-24弹道导弹采用“惯导+卫星”的组合导航系统。惯导系统由俄罗斯自动化软件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以弹载计算机系统和陀螺稳定平台为基础,借助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无线修正。高速陀螺仪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新型计算机系统功率也有所提高,抗核爆稳定性加强。安装在陀螺稳定平台上的测控设备可实现方位角自动判定,借助安装在运输发射装置上的地面指挥仪可保障对目标的准确定位。
分导装置
RS-24弹道导弹借鉴了俄罗斯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的分导级和分导式多弹头方案,突防能力相比“白杨”和“白杨”M进一步增强。根据公开资料推测,RS-24弹道导弹的分导级可能采用固体酒精,利用推力调节实现弹头的机动和分导,具备分导逻辑,确保子弹头在打击距离和散布区域上得到动力优化配置。此外,弹头具备飞行方向和高度的机动能力,但由于投掷质量较小,分导级的燃料量可能限制其大范围机动。分导弹头的投放方式可选择依次或同时投放。
部署方式
RS-24弹道导弹的部署方式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安装于发射井中,移动式通过MZKT-79221 16轮运输车进行发射。该运输车由白俄罗斯明斯克轮式牵引车厂生产,具备出色的行进和越野能力,最大涉水深度达1.1米,续航距离可达500公里,公路速度最高为45公里/小时。
MZKT-79221运输车搭载YaMz-847型12缸V型柴油发动机,具备四冲程涡轮增压,并结合气体和液体冷却系统,功率达588千瓦。车身配有液压气动式独立悬挂系统,适应多种地形测试,包括-50℃气温和45°陡坡。运输车拥有两间独立的驾驶室,分别布置在弹体和发动机两侧,采用玻璃纤维材质,左驾驶室可容纳2人,右侧驾驶室可容纳1人,内部装配过滤和通风系统、加热器、通信设施及换气系统。
MZKT-79221运输车配有惯性导航系统并配以卫星修正,支持在行进过程中自动确定发射装置的坐标。此外,车载发射装置还包括以下系统:
上述资料来源:
战斗部
RS-24弹道导弹射程达12,000公里,采用固体推进剂,起飞重量约49吨,投掷质量约1.2吨,命中精度约为150米。导弹全长22.6米,最大直径1.8米,最多可携带6个核弹头,每个弹头当量为15万至30万吨三硝基甲苯当量,装配了现代化的突防装置。
RS-24弹道导弹与“白杨”M和俄罗斯布拉瓦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同由俄罗斯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研发,并继承了“白杨-M”的设计理念,具备高机动性和速燃助推能力。它还采用了“布拉瓦”导弹的分导装置和多弹头分导技术,携带4-6个高精度、低当量核弹头,呈小半径圆锥形,具有小张开角和低电磁反射信号,以进一步提升突防效果。
技术特点
RS-24弹道导弹具备强机动能力。其导弹系统采用单车集成发射模式,搭载在MZKT-79221轮式发射装置上,具有良好的越野和涉水性能,可在复杂路况中快速到达野战发射阵地。当前,俄罗斯还在开发具有更强机动性的陆基导弹系统,使其能迅速转换发射位置,并能从俄罗斯各地发射。RS-24弹道导弹的快速响应能力极强。据报道,导弹从运动状态到进入发射阵位只需约7分钟的准备时间,即可进入发射状态。RS-24弹道导弹还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为应对未来可能的核对抗作战环境,导弹设计了专门的抗核防护措施,以提升其关键部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采用了针对核爆“蘑菇云”的机动飞行模式。
RS-24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出色。采用速燃助推技术,缩短主动段飞行时间,增加对手预警探测的难度。此外,导弹采用分导多弹头技术以及主、被动突防技术,大大提高了突防概率,生存突防能力较“毛白杨”M导弹有明显提升。其抗核攻击能力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上述资料来源:
RS-24弹道导弹继承了“白杨”M导弹的弹道变化与机动变轨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了突防技术。继续使用速燃助推技术缩短主动段飞行时间,使对手卫星预警系统难以探测;在主动段还可利用发动机的柔性摆动喷管执行变轨机动,降低初始段被击中的概率。
此外,RS-24弹道导弹采用了新型突防技术,包括主动电子干扰系统和红外干扰系统,可以干扰敌方反导系统中的光电探测设备或引导控制系统,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飞行稳定性。导弹可能还配备热诱饵弹,以进一步增强突防能力。
基本参数
RS-24弹道导弹基本参数
MZKT-79221导弹运输发射车(TEL)基本参数
服役情况
RS-24弹道导弹的机动型于2010年服役,井基型则于2014年投入使用。2015年5月9日,在俄罗斯纪念苏德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RS-24弹道导弹首次向外界展示。
2021年11月29日,俄罗斯红星电视台公开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进行“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装弹作业。2022年12月,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5日报道,俄国防部发布视频显示,两天内,第2枚固定井基“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在卡卢加州开始战斗值班。
2023年3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启动指挥参谋演习,约3000名军人和300辆装备参加。RS-24弹道导弹在俄罗斯三个地区投入使用,并与中央军区和空天军编队协同进行伪装演练,旨在对抗现代空中侦察手段。
2023年4月12日,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在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进行了RS-24际弹道导弹的试射,训练弹头准确命中萨雷-沙甘试验场的目标。本次试射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导弹的先进战斗装备性能。
2024年3月1日,俄导弹部队当天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了搭载可分离弹头的RS-24弹道导弹的发射训练。导弹顺利击中位于堪察加半岛的靶场的指定区域。4月,俄罗斯举行红场阅兵彩排,RS-24弹道导弹洲际导弹现身。10月29日,在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演习期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向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发射了RS-24弹道导弹。
总体评价
“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俄罗斯陆基核打击的中坚力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评)
虽然RS-24“亚尔斯”并没有俄罗斯一开始说的那样神奇,但我们也必须肯定它对加强俄罗斯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贡献。俄罗斯这些年淘汰或即将淘汰的洲际导弹以多弹头重型导弹为主,而冷战后俄罗斯发展的第一款洲际导弹“白杨-M”配备的是单弹头。在此背景下,“亚尔斯”作为多弹头导弹的加入,可以极大地填补重型洲际导弹退役以后所形成的空缺,从而避免俄罗斯陆基核力量雪崩式的下降。(科普中国评)
不同于隶属俄海军的“布拉瓦”和“青斑”潜射洲际导弹,从陆地发射的“亚尔斯”固体燃料洲际导弹是俄战略火箭军的核心装备之一,它在2007年5月首次发射成功,2010年开始服役,射程可达1.1万公里。相比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此前装备的“白杨M”陆基洲际导弹,“亚尔斯”洲际导弹继承了前者的机动变轨能力,主要改进了弹头设计,并增加了各种主动干扰系统、诱饵反制反弹道导弹等新型技术。(环球时报评)
参考资料
SS-27 Mod 2 / RS-24 Yars.SS-27 Mod 2 / RS-24 Yars.2024-10-31
RVSN Rearmamrnt with Yars ICBMs to be Completed by 2024.russia-news.2024-10-31
俄导弹部队进行“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训练.界面新闻.2024-10-31
俄罗斯举行红场阅兵彩排:洲际导弹现身 正式阅兵将超9000人参与 .海客军事.2024-10-31
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演习期间发射3枚洲际弹道导弹.央视.2024-10-31
俄战略导弹密集“上新”!俄专家:它将成为“北约噩梦”.环球网.2024-10-31
俄国防部:2天内2枚“亚尔斯”导弹开始战斗值班.看看新闻.2024-10-31
“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史上最神秘的镇国重器.科普中国.2024-10-31
俄军连射的三枚洲际导弹是什么来头?.央视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