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放牛坪村
渝北茨竹镇放牛坪地处华蓥山脉中段,海拔920米,放牛坪梨园的海拔落差达250米,山上山下,梨花层层叠叠,呈现立体奇观。距渝北区城区43公里,放牛坪景区东临十里荷花走廊,北接华蓥山佛教圣地,西靠偏岩镇和金刀峡风景区,南靠南天门森林公园。
古老相传,天宫辟暑大王私自下界,二郎神杨奉旨捉拿。他睁开天目扫视,只见华蓥山脉南天门一带妖气缭绕,料定辟寒大王藏身于此。于是,摇身变作白发老太,来到南天门寄居一农家。他一边替人放牛,一边寻找,终于发现犀牛精藏匿于牛栏洞里。二郎神在农家夫妇的帮助下,一举收服法术高超的犀牛精。出于感恩,二郎神答应农家两个要求:一是让没儿没女的农家有了儿女,且儿孙满堂,幸福昌盛。二是此地缺水,留犀牛精在牛栏洞内喷吐清泉,滋养这方子民。乡众感谢感谢神灵庇护,集善款在此修建犀牛阁和望牛亭,此地遂名放牛坪。
历史沿革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社长陈安阔突然打起了荒山的主意,想种果树挣点油盐钱。他请来西南农学院专家进山考察,确定了种梨树的规划。
1986年冬天,1000多村民齐聚放牛坪,开荒山建果园。
放牛坪人真的靠种梨子挣回了油盐钱。可放牛坪地势偏,到最近的乡镇步行最快也要约3个小时,村民卖梨子半夜两点多就得动身,因此他们修建了15公里的出山公路。
放牛坪人开出的荒山、栽上的梨树越来越多,1993年起更是大规模种植,面积由最初的20亩渐渐扩大到现在的14000多亩,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村民也由背梨下山卖变成坐等商贩进山买。
1993年,村支部决定兵分三路为实现富民目标开拓前景。一路,由村支部书记带队,到区里有关部门寻求支援;一路,远赴外地请农科技术专家,给村指明发展方向;一路,发动全村党员和干部挨家挨户讲道理、摆事实,让群众认清开荒建园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通过村支部一班人的辛勤努力,区里的支持争取了,专家远程也来了,村民的心也暖了。
1994年,经专家鉴定,村里的土壤极适合种梨。听闻这一信息,村支部立即着手谋划开荒建梨园的各项工作。但不少村民认为梨不是主食卖不出去,光花力气不来钱,种了也白种。一时间,消极情绪在群众中悄然滋长。党支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到各社各队做动员工作,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那些日子可真不好受,我没少挨白眼,甚至责骂”。党委书记陈安奎这样说道。经过党支部一干人等耐心说服,分析。终于,村里的调子齐了,大家同心协力,感到又有了奔头。
开荒建园一实施,村支部就精心组织,逐家逐户落实面积,公开公平,使大伙儿心里都亮堂堂的。开荒期间,村支部着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风里雨里都吃住在荒山,常常很长一段时间不回家,党员的行动给村民做出投工投劳的榜样,使全村老少齐心协力主动力战荒山,短短几个月就开垦荒山千余亩。随后,他们又修建沙26个,水平沟8000米,灌水水渠9000米,山坪塘14口,蓄水池108口,完成土石方75.6万立方米等水果基地水系配套措施。很快,荒山已是沙梨遍插。
梨树含苞,孕育着希望,但是该村地势偏僻,山高坡陡、社队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给梨的销路形成了障碍,这样把梨卖出去呢?村支部也在思索产销网络如何形成?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改变这制约祖祖辈辈致富的交通环境。”村支书一声令下,全村老少齐上阵,投资投劳新修村级公路15.5公里,新装程控电话40门,实现了社社通公路、通电话,梨不的销售有了基础,再也会出现捧着金子喝不上稀饭的情景了。党员陈安伦开荒60多亩,仅梨一项收入年均就达2万元左右。谈到村支部的修路政策,他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村支部带领我们没日没夜的修路,我这60多亩梨怎么销,心里可真还没底呀!”
而今,十几年过去了,在村支部带领下,全村开荒建园7000余亩,栽梨树45万余株,总投工20余万个,投资30多万元,昔日的荒山已变成了重庆市最大的伏季水果基地之一。看到村民的笑靥,村支部一班人打心眼里高兴,但他们也明白,自个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们针对一些地方村民富了,“家”却散了;大家富了,“拳头”松了的现象,提出抓好自身发展,建立村社大家庭思路,决定提高党员、村民素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升华村民思想生活档次,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凝聚民心。村里人的腰包鼓了,自然就想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村支部根据大家的要求成立了联防队,加强节假日和晚间巡逻,使全村多年无治安和刑事案件发生。针对村大人稀、联络与交流极为不便的实际,村支部又想出新点子:“修建新村”。于是,在村支部多方争取资金并与村民积极协商下,一个有6242米四通八达的石板路、330平方米的村支两委办公楼,完善的医疗、商店、加工厂等配套设施,通电通水的新村建立起来了。目前,已有40余户农民入住,新农村的昂扬风貌正初步显现。抓治安,修新村,村民是聚在一起了,但要让大家共处一地、和和睦睦、相互关心、安居乐业,建立村社大家庭还远远不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至关重要。村支部坚持计划生育不放松,成立实用技术培训班,举办绿色证书培训班……可以说,这每一项活动都凝集着村党支部一班人的辛勤汗水。通过他们的努力,村里风气正了,干起事来精神更足了,难怪村里人一谈到党支部就翘起大拇指。
“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村党支部还原地踏步可不行。”陈安奎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强调加强村支部自身建设,创造一个提高素质、壮大队伍的好环境。抓学习,坚持每月班子学习制、一年一度的农村党员培训制,提高了村支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抓示范建设,建成1个区级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基地,2户区级党员电教示范户,10户镇级党员电教示范户,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抓党员发展,自2001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发展新党员6名,壮大了党员队伍,合理改善了党支部结构。
心血没有白费。在党支部带领下,放牛坪村多次被评为区文明村,村党支部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党支部、“五好”党支部,党员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每项工作都走在村民前面。一个以村支部为核心,党员抱成团,村民齐参与,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现在放牛坪已经是集娱乐休闲供给为一体的模范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放牛坪村与半边月村、中兴村、大面坡村、花六村、自力村、玉兰村、花云村、茨竹村、三江村、金银村、新泉村、中河社区、同仁村、竹峰社区相邻。
行政区划
政治
梨园村党总支书记刘有虎;负责梨园村党总支全面工作,主要抓好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社会事务等工作,驻五组。
2.梨园村党总支副书记陈华,负责党建、纪律监督、人事管理、主要抓好经济发展、协助村委会抓好其他工作,驻六组。
3.村民委员会主任邱兴明;负责村民委员会全面工作,主要抓好经济发展、财务管理、社会事务、安全稳定等工作,驻二、三组。
4.村文书陈勇;除本职分工外,主要抓好内务管理、财物、户籍、文档、卫生、村建、国土、林业报表等工作、驻村七组。
5.综治两委委员干部刘明华;除本职分内工外,主要负责地方武装、统战、专业合作社等工作、驻八组。
6.社保员两委委员谭作秀;除本职分工外,主要负责组织工作、党费收缴、卫生、科协、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账务管理等工作、驻四组。
7.计划生育专干陈宏梅;除本职分工外,主要负责妇联、团组织工作、文卫、宣传等工作、驻一组。
经济
茨竹镇放牛村、涧桥村、卫星村三村共789户,人口2763人,总建园面积6913亩,栽植梨树40多万株。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新修公路15.5公里,安装程控电话50门,实现了社社通公路、通电话,修建了村办公楼,新村建设基本形成,水系全面配套。为创名牌扩大知名度,实施“科技兴果”,让果农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市场意识,建立了高标准示范片300亩,举办了绿证培训5期,培训人员达300多人,为改良土壤结构大力种植绿肥,高桩嫁接更换了老品种,2000年投产面积2500亩,试花挂果1000亩,产果80余万公斤,实现收入150余万元。
放牛坪优质梨:渝北区最大优质梨生产基地———放牛坪万亩梨园基地,现有梨园1.4万多亩,年产梨3000多吨,产值600多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826元,是种梨前的近三倍。200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100元,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300元。
文化
基地所在地梨园村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等殊荣,致富带头人陈安奎被评为“全国劳模”。
允祁来华蓥山游玩,当时没有什么可以娱乐,地方官员便找来当地的老百姓前来唱歌助兴,歌者声音洪亮,易唱易记,允祁听了很高兴,也跟着唱了起来,从此以后华蓥山地区每年都要举办山歌会。
由此算来,华蓥高腔的历史已长达两百多年。清末1909年华蓥山寺庙主持漆道禄收集整理高腔歌词,其词有腔、有韵,颇为动听,广泛流传于民间,不仅丰富了华蓥山歌,更使其得以光大。漆道禄搜集的华蓥山歌有三百多首,将之称为《华蓥高腔》,主要分布于重庆境内的茨竹镇、大湾、统景、兴隆、木耳、古路、大盛、三圣、三汇镇、偏岩镇及四川广安市的坛同、高滩镇,子中乡等地。
华蓥高腔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逢节日盛会、开业庆典、生日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时,人们总爱来一段华蓥高腔歌来渲染气氛。主要在于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男女爱情,歌唱劳动生产情景,反映社会重大事件等。如在新居落成,祝寿,猜谜,咏叹花、鸟、虫、鱼时演唱,内容十分丰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群唱,也可以一人唱半句,多人帮腔等。且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田间地头、砍柴放牧、农闲农忙,想唱就唱,见什么唱什么,做什么唱什么,形式多种多样。
特产美食
有重庆火锅、渝北梨橙、渝北歪嘴李、重庆火锅底料、水煮鱼等特产。
旅游
放牛坪观光度假区位于茨竹镇梨园村,项目区占地40亩,可领略“压断天下白,占尽人间花”的梨花气势。该项目区海拔850米,紧邻南天门森林公园,森林植被好,气候适宜,年均气温比主城低5℃,适宜发展休闲避暑业。梨园村经过三十多年对梨子基地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黄花梨、长寿梨、丰水梨为主打品种,并筛选出了韩国香梨、新高、黄金等11个拓展品种。茨竹镇依托放牛坪万亩梨园基地,全力打造“春观梨花、夏避酷暑、秋采梨果、冬赏雪景”的乡村旅游胜地。
放牛坪观光度假区是茨竹镇“一城三区一走廊”旅游规划中的观光旅游核心区,是该镇重点建设的乡村旅游项目。首先项目区生态植被良好。该项目区内生态条件优良,空气清新,绿化覆盖率87.8%,森林覆盖率68.4%。依托南天门森林公园森林植被丰富,负氧离子高,适合发展休闲避暑业和农业体验市场及银发旅游市场。其次项目区产业基础成熟。目前该项目区共有优质梨14159亩,建成仙桃基地1000亩,已成为重庆市最大的伏季水果基地之一。引进金色庄园、海林蔬菜等12家企业,采取规模化经营流转土地3000余亩。第三项目区位优势明显。有环山路、茨放路等四条骨干道路,已形成旅游大环线和景区观光小环线,交通非常便捷。最后项目区文内涵含丰富。项目区大力挖掘“梨文化”、“牛耕文化”和“山歌文化”,形成了梨膏、梨膏酒、梨声酒、茨竹土鸡等农特品牌。并逐步完善山门、居民新村、观光亭、摄影台、接待中心等景观设施,现已成功连续三年举办三届“渝北.放牛坪”梨花节和采果节,年接待游客10万人,年递增旅游人数约为20%。
渝北放牛坪首届梨花节于2010年3月22-3月30日举办,由渝北区人民政府主办,渝北区农业委员会、渝北区旅游局及茨竹镇人民政府承办,围绕“渝北放牛坪,梨花醉人游”主题,将举办“梨花飘香”大型文艺汇演、“彩色梨花”观光游、“茨竹杯”象棋比赛、“梨园春色”摄影大赛、放牛坪长跑比赛及品乡村美食等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邀请到著名歌唱家高林生、国家一级演员爱戴及重庆市武警消防文工团等专业团体献上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带来一阵阵欢歌笑语。放牛坪梨花节从2010年至今先后开展了五次特色梨花节节和多次采果节。
周边住宿情况
景区内有农家乐38家,可提供住宿床位500个。
出游季节。一年四季景色大不相同,均有旅游看点。
放牛坪观光度假区农家乐
出游季节
线路推荐
梨花节线路:茨竹场镇养老休闲区→放牛坪观光度假区→卫星湖流域十里荷花观光走廊→华蓥山森林公园生态养生区(游佛文化圣地)
公交线路:两路--茨竹镇(全程40公里)每天上午6点从渝北区63队准时发车(每十五分钟一班)。到达茨竹场镇乘坐农用客车到放牛坪。
自驾车线路:1、机场高速公路210国道(茨竹方向)--茨放路(茨竹收费站左行)--万亩梨园基地。2、机场高速--210国道(茨竹方向)--南天门生态公园(兴隆派出所左行)--万亩梨园基地。3、内环高速--渝邻高速--坛同(坛同高速路口下道)--高摊--中兴(川渝交界处左拐)--十里荷花走廊--万亩梨园基地
停车情况
放牛坪观光度假区内设有2个大型停车场,可容纳近500辆轿车停放。
获得荣誉
• 千佳村
• 中国小康村
• 重庆市文明村
• 重庆市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 先进基层组织建设“五好”党支部
•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群众自治示范村居
• 放牛坪第四届梨花节
• 示范社
• 梨子基地
• 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区
参考资料
每周一图:重庆花“漾”地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