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纪念馆
林散之艺术馆是为了纪念“草圣”林散之先生而建立的专题性艺术馆。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1898年生于浦口区,1989年病逝于南京。他的书法,楷、隶、行、草无不精能,自成一家,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称为继二王、怀素、王铎之后我国草书艺术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有“一代宗师”、“当代张旭”之誉。如果说在当代草书实践中,林散之为飘逸之美,那李志敏则为苍茫之美,两者风格迥异、刚柔互补,凸显“南林北李”的双峰对弈。
他在诗歌、绘画艺术上同样有着极高的造诣。其多方面艺术成就,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李志敏等名家的高度评价。逝世后不久,先后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家”和“千年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名扬海内外。
建筑特色
林散之艺术馆设计为园林风格,占地三千八百平方米,绿草茵茵的庭院里主馆、副馆和学术馆三个以茅根为顶,粉墙红窗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主馆名之为“江上草堂”,内藏先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百余幅,大多为草书精品;他生前所作写生画稿及诗作手稿则保存于副馆内;值得一提的,是庭院里有几株史前时代的树木遗骸--硅化木默然伫立,与杜鹃同沐春光,与翠竹共享冬雪。联系草堂内先生晚年自述中曾以“散木”自号,然而散木不朽,便可一窥此艺术馆设计者的匠心了。
林散之是当代“张芝”。步入馆内,便有翠绿的墨池映入眼帘,似有墨香阵阵扑鼻,使人心生许多感慨。向右弯便是一百多米的碑廊,黑色花岗石制成的书碑镶嵌于上,林散之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牵人眼目,即使外行看热闹的,也能感到书法的遒劲和飘逸。“张旭”的草书气势奔放,跌荡疏狂,独步当今,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赞为“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纪念馆在山林之间,山上多竹,四季常青,象征着林散之先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风骨。占地面积一万两千多平米的纪念馆在翠绿的竹海中,恬淡脱俗、质朴自然,给游人一种尘襟尽涤、俗虑俱消的感觉。
曲径通幽,花香阵阵,引游人走到“散之山房”,这是主展厅,陈列着林散之书画精品400多幅。书法作品最大的是整张丈二宣纸书写的自作诗,最长的是7米多的手卷,最令人称奇的是一幅“江浦春修图”,画的是江浦县人民兴修水利,图长237.5厘米,宽33厘米,画中有635人,30条牛,40余头驴,53间房屋,木船27艘,轮船2艘,形态各一,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透着蓬勃的活力,让人赞叹不已。早知赵朴初先生誉林散之为诗、书、画“三绝”,但久闻不如一见。
站在半山腰上的“散之山房”放目,可见别有韵味的白马亭、连理亭和爱雨轩,挑檐飞角,青瓦覆顶,与主体建筑浑然一体,在花草树木的衬托下,如林散之先生风格各异的画,似有凝重、舒淡、空灵、朦胧之墨趣,那流动的气韵让游人驰骋想象。
文化活动
相关人物
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是江浦县林山乡人,他一生潜心艺道,不倦求索,在诗、书、画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赵朴初先生誉其为“三绝”。特别是他的草书气势奔放,独步当今,启功先生赞叹“林老写字真如大鹏展翅”;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访华时称“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先生生前热爱祖国,情系家乡,亲自将书画珍品210幅捐赠给江浦。林散之艺术馆是中国草书大家,有当代张旭之称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陈列馆。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一生酷爱山林,早年受益于书画大师黄宾虹,他每遇山水佳境,必登临、吟咏、图貌之,得写生画稿八百余幅,诗作二百余首,尤精于书法。他六十岁起始作狂草,却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誉海内外,有一代宗师之誉,代表作有草书《中日友谊诗》、书法以《金顶》、草书《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先生生前曾十余次放歌采石,心仪先贤,素有“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的愿望,因此,在他百年之后,马鞍山市为他设馆于采石公园内,以遂其愿。
主要景观
景点介绍
林散之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市江浦区县城北风景秀丽的求雨山上。纪念馆建于1988年元月,占地面积一万两千多平方米。馆内主展厅—散木房陈列着林散之先生书画精品400多幅,书法作品中最大的是整张丈二宣书写的自作诗,最长的是7米多的手卷,少些自作诗13首;书法碑廊长100多米,用黑色花岗石职称书碑镶嵌于上;求雨山书画院为两层建筑,是培养书法人才及举行书法学术研讨的场所;两个小展室、碑亭、水、墨池等检出挑檐飞角,青瓦覆顶,与主体建筑浑然一体。
价值意义
影响作用
草圣林散之纪念馆环境优美,藏品丰富,每年吸引数万名海外游客前来观光,日益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书法艺术的重要渠道,成为国内外书画界人士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重要场所,成为浦口区、南京乃至江苏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景区特点
被誉为书法“革圣”的林散之先生故乡为南京市江浦县,在其生前喜爱的求雨山建造了这座“林散之书画陈列馆”。白粉墙、紫砂筒瓦、栗色柱梁、花格长窗、青石踏步,一座古朴典雅的山庄掩映在苍松翠柏的向阳坡上,体现了林老古朴、清雅、刚直的个性。
馆舍平面布局采用传统的二进四合院形式,封闭性较好,便于布展收藏。主展馆位子中轴线上,各组建筑顺应地形起伏跌宕,非对称式布局而构图均衡,庄重朴实而又透出活泼通灵。馆内那看不尽的匾额碑刻,使人置身于中国文化艺术的浩瀚海洋中.具有文化公园的特点。展馆功能分区明确,参观、休憩、接待、培训、工作各区互不干扰。游客步行道起伏变化,步移景异,颇具情趣,旨在创造一种高雅意境,同时兼顾雅俗共赏,成为中国书法的普及之园。
地图
林散之纪念馆地图。
获得荣誉
2021年8月,入选江苏省2021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
参考资料
通知公告 关于公布2021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名单的通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