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景站(英文:Lai King Station)位于新界葵青区荔景,是港铁荃湾线与东涌线的转车站。该站设有4个月台,并以两个岛式月台排列,全部月台均装有月台幕门。
基本介绍
荔景站位于香港新界葵青区荔景山,是港铁荃湾线和东涌线的转车站。站内有4个月台,以两个岛式月台排列,全部月台都装有月台幕门。
值得注意的是,和荔枝角站一样,由于铁路最初是由日本的西松建设建造,而且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版机都用日本的字型,所以地铁站的名字就用了日语汉字的「」(部下面3个刀字),而不是香港常用的「荔」字(艸部下面3个力字)。
又有另一种说法是,地铁早年根据康熙字典茘是正体,荔是俗体,所以地铁系统内所有带茘字的站名和出口指示都是刀而不是力。
车站结构
荔景站是一个架空、地底混合模式车站,部分建于荔景山中,部分建于山外。向青衣站、葵芳站一方路轨以天桥接驳,向南昌站、美孚站一方路轨则为隧道。
车站楼层
车站月台
荔景站现设有4个月台,并以两个岛式月台排列,全部月台均装有月台幕门。每当特殊情况时,往荃湾方向的上行线列车将会以该站作为临时的终点站。届时,前往葵芳站至荃湾站的乘客将须要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
而下层月台兴建东涌线时被扩阔,而家可以睇到原有嘅1号月台边缘(而家系东涌线4号月台)。而家下层月台中间由车头至车尾嘅无柱空间就系车站未扩建嗰阵一号月台嘅位置。
由于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港铁公司选取了这个车站作为港铁荃湾线及东涌线的交汇点,因此将车站改建为跨月台转车站设计,兴建新的L3月台,荃湾线往荃湾列车改行此月台;而原有L5月台层则扩阔,保留原有荃湾线往中环方向轨道并加建东涌线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方向的轨道。
车站大堂
车站商店及自助服务
车站出口
A - 荔景山路
A1 - 荔景山路、亚斯理卫理小学、陈南昌纪念中学、祖尧天主教小学、祖尧、制衣业训练中心、社区会堂、民政事务处、玛嘉烈医院、救世军荔景院
设有失明人士引导径往返地面
A2 - 贤丽苑、新家庭社区教育、下葵涌分科诊所、荔景天主教中学、荔景邨(日景楼方向)、荔景体育馆、岭南钟荣光博士纪念中学、悦丽苑、仁济医院暨浸大中医诊所
A3 - 荔景邨(仰景楼方向)、香港小童群益会、社区结合保健中心
B - 货柜码头
货柜码头、海员之家
C -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荔景评核中心
贤丽苑(停车场)、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荔景评核中心、荔景浸会老人中心、荔景邨(日景楼方向)
设有升降机及失明人士引导径往返地面
邻接车站
荔景站是港铁荃湾线及东涌线的中途站,是一个跨月台转车站。乘客可以利用此站进行跨月台转乘,往返香港岛、九龙油尖旺区、九龙西、新界西及离岛区。
车站概览
利用状况
港铁荃湾线通车初期,因荔景站邻近荔景山各大屋邨,而且该区的巴士服务品质欠佳,因此荔景区居民逐渐改用港铁进出市区及荃湾,客量一直保持平稳。东涌线通车后,该站变成荃湾线及东涌线的跨月台转车站,因此令该站成为交通枢杻,每日均有大量来往葵芳至荃湾与港岛西市区及由大屿山岛往返旺角等区的乘客于该站转车,亦有部份需要上落两层月台的学生因为有特惠车资而弃用巴士,改为用港铁往来。
从荔景站乘坐东涌线往香港岛所需时间较少,因此现时港铁建议乘客利用东涌线前往香港岛,但东涌线的班次相当疏落(非繁忙时间平均8至10分钟一班),由于此原因及需在香港站步行至中环站才能转乘港岛线,因此需转乘港岛线前往香港岛东区的乘客利用港铁荃湾线过海会比较方便。而港铁为方便乘客选择合适的路线到港岛,荃湾线列车由葵芳站开往该站途中,车长会作出人手广播提示下一班东涌线列车往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开出时间,而于2009年3月,港铁录制了预录广播,取代车长读出的广播。
接驳交通
九巴
30、42、45、46、46S、46X、57M、61M、269M、N241
新界专线小巴
46M - 浩景台 ↔ 荔景站(循环线)
47M - 华景山庄 ↔ 荔景站(循环线)
405 - 长亨 ↔ 荔景站(循环线)
其他路线:90M、91A、93、313、407
车站名称
荔景站的“荔”字(下方为三个“力”字)于站内范围被写成“茘”字(下方为三个“刀”字)。有指由于铁路最初建造时由日本的西松建设建造,而且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制版机都采用日本的字型,所以站内的名称用了日语汉字“茘”,而不是香港常用的“荔”字(艸部下3个“力”字)。但是实际上地铁早年根据《康熙字典》以“茘”为正,“荔”为俗,因三个“刀”组成的“”字粤音“黎”,是“茘”字声旁,而三个“力”组成的“劦”字读音“协”,与“茘”字读音不合,所以地铁系统内所有带茘字的站名和出口指示都从刀而不从力。
分界争议
葵青区南面以呈祥道为界,一些被人视为九龙的地区,如华荔邨、荔欣苑、荔湾花园、华丰园等位于荔园原址的住宅以及九华径及钟山台一带,都是全属于新界葵青区。反而位于上述地区以西的清丽苑则属于九龙深水埗区。
荔景区居民概念争议:
由于荔景邨(包括由丽瑶、祖尧及玛嘉烈医院一带),过往未取消电话地区字头时是跟九龙区的“3”字区域,居民早已根深固,在写地址时常常把荔景、葵芳等写成九龙荔景、九龙华景山庄、华员邨等并不罕见,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电话公司只是商业机构。最切实的是九龙不可能建有丁屋,但葵青区仍存有丁屋。
配套设施
学校/教育机构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荔景评核中心
亚斯理卫理小学
荔景天主教中学
匡智张玉琼晨辉学校
社会服务机构
香港小童群益会南葵涌综合服务中心(荔景中心)
南亚路德会荔景阅读中心
救世军荔景院
万国宣道浸信会荔景浸信会白普理长者中心
康乐县设施
儿童游乐场
休憩场公园
社区设施
下葵涌分科诊所及特殊教育服务中心
荔景社区会堂(民政事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管理)
荔景体育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
荔景邮政局
下葵涌分科诊所
商业设施
贤丽苑商场(由领汇管理)
酒楼
快餐店
便利店
街市
停车场
车站历史
兴建及命名
荔景站前身系 货港站,本来打算服务当时起紧嘅葵青货柜码头。後来香港房屋委员会计划喺货柜码头对开山坡兴建「丽景邨」(今荔景邨),车站移至现址并改名 丽景站。最後屋邨喺落成时定名「荔景邨」,站名亦改为茘景站,成为通车时正式使用的站名。
月台吊板
• 有别于一般前地铁地底车站的月台布局,初期该站月台顶部的乘车资讯是以红底(与该站色系一致)白字显示,并跟其它地底车站的白底黑字不同(另一例外为大窝口站),直至九十年代两站月台统一安装白底黑字吊板为止。
• 荔景站的东涌线扩建部份由前香港港铁公司委托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跟港铁荃湾线部份一样由西松建设株式会社建造,东涌线正式落实兴建时,荃湾线需要兴建转车站,否则乘客要坐毕全程或加剧弥敦道挤迫情况,到达位于香港岛的香港站才能转换到其他路线。由于香港国际机场核心计划,地铁公司选取了这个车站作为荃湾线及东涌线的交汇点,因此将车站改建为跨月台转车站设计。
• 东涌线扩建部份
• 荔景站1号月台在东涌线通车前是与2号月台以岛式月台同层。后来因要兴建新月台以供转乘东涌线,于是在原有车站旁兴建新月台及大堂,并于1997年7月2日将原有1号月台搬到大堂上层。在搬迁新月台期间,由于要兴建由美孚站爬升至上层月台的管道,往荃湾方向的列车暂时使用美孚站与荔景站之间的侧线行车,而接驳主线与侧线的道岔比较迂回,因此当列车行经道岔时会比较摇晃。地铁便利用车厢广播提醒乘客紧握扶手,直至列车转用上层新月台才取消有关广播。原有1号月台路轨部份于1997年7月2日后被封闭及填平成为4号月台候车部份,4号月台路轨部份位于原1号月台路轨部份旁,新1号月台位于4号月台侧上方。
• 现时可以看到原有1号月台边缘(现为东涌线4号月台)。现时于下层月台中央由车头至车尾的无柱空间就是车站未扩建时的1号月台所在位置。此外,港铁保留了前1号月台以北的前港铁荃湾线北行高架路段,但拆卸路段上的电缆及连接主线的道岔,使列车永久不能驶进该路段。而无柱空间(以往之路轨处)尽头的紧急出口即通往该废弃路轨。
• 另外在荔景站以南设有唯一一条接驳东涌线、机场快线及迪士尼线与其他市区线的转线轨,供工程车或非常特殊的车务调动使用,例如市区线在2001年抵港的韩制列车和2011至2013年间抵港的中国制列车,把上述列车由小蚝湾车厂调往九龙湾车厂,另外在2008年起,迪士尼线的列车每3年须用手动驾驶由小蚝湾车厂驶往九龙湾车厂大修。
上下车站
列车班次
相关信息
参考资料
荔的解释|荔的意思.汉典.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