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又称仪仗大队,简称三军仪仗队、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戍部队。是一支以执行仪仗司礼任务为主的礼仪部队。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象征国家或军队的最高礼仪。

中国第一支仪仗队诞生于1946年。1949年10月,警卫营的一连改为仪仗连。195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同年11月12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来华访问,新组建的中国仪仗队迎来建队后第一位外国元首。1956年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的代表“三军形象、国家尊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诞生。198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由营级编制升级为团级编制。1986年1月,仪仗队又改称仪仗大队,并一直沿用至今。2014年5月,首批仪仗女兵正式亮相。截至2020年11月27日,仪仗大队圆满完成任务4800余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9·3”胜利日大阅兵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90周年;朱日和阅兵;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支援任务等。

1992年3月,仪仗大队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2020年7月29日,为表彰仪仗大队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典任务,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记一等功

发展历程

组建初期

1946年2月25日,周恩来张治中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共同签署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军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为欢迎美方代表和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到延安市,中共中央决定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抽调500名年轻、精干、军事仪态好的官兵组建仪仗队,中国第一支仪仗队就诞生了。1946年3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陪同马歇尔在延安机场停机坪检阅了这支仪仗队。这支诞生于特殊年代的仪仗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执行迎接外宾的任务。受阅后,这支仪仗队随即解散,官兵们又回到原部队,担负起保卫延安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底,毛主席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警卫团将警卫营的一连改为仪仗连,担负外国大使呈递国书时的仪仗任务。同年10月16日,仪仗连首次出现在苏联驻中国大使向毛主席递交国书的仪式上。1952年3月,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中央警卫队中选调一批骨干,开始组建中国仪仗队。195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完毕。这时仪仗队员均来自隶属陆军的警卫团,所以此时的仪仗队称作陆军仪仗队。又因该仪仗队是营级规模,所以又叫仪仗营。同年11月12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来华访问,新组建的中国仪仗队迎来建队后第一位外国元首。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仪仗司礼部队第一次换着新式礼服,样式为当时的军官礼服。

正式诞生

1956年,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的代表“三军形象、国家尊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诞生。1957年9月,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改定仪仗队执行队长报告词,沿用至今。1959年1月,北京卫戍区成立,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北京卫戍区负责首都各项仪仗司礼任务的组织工作。

恢复阅兵

1981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1983年9月,仪仗营正式改称仪仗队。1984年,仪仗队启用新的礼宾用枪。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时,举行隆重的国庆阅兵。10月1日,大阅兵当天,三军仪仗队179人组成军旗方队,138人担负标兵任务。军旗由三军仪仗队军旗手高擎,引导受阅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此举打破了以往由解放军军事学院扛军旗的惯例。

发展壮大

198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由营级编制升级为团级编制。1986年1月,仪仗队又改称仪仗大队,并一直沿用至今。1992年3月2日,仪仗大队获得“军旅标兵”荣誉称号。同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三军仪仗大队单独执行司礼任务时,开始分别使用本军军旗。同时,三军仪仗大队一律换着新式礼宾服装。10月4日,南非非国大主席威尔逊·曼德拉访华欢迎仪式上,仪仗大队执行队长、分队长第一次使用了军刀。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三军仪仗大队把五星红旗第一次高高升起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的上空。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暨新式服装发放仪式在京举行。仪仗大队第五次礼服改革。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残奥会在北京召开,“三军仪仗队”成功担负了开幕式升旗任务。

迈出国门

2010年9月,解放军仪仗部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2011年6月2日,参加意大利国庆65周年暨统一150周年阅兵。同年7月5日,中国三军仪仗大队第二次建制式在委内瑞拉建国181年来最大规模的阅兵式上亮相。2011年6月2日,由3名仪仗官兵组成的中国国旗组,赴意大利首都罗马,参加意大利国庆65周年暨统一150周年阅兵。

新增女兵

2014年2月,仪仗大队在原北京军区所属部队现役官兵中选拔了30名女仪仗队员,其中包括3名军官、27名士兵。这批女队员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9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身高均在1.73米以上。同年5月12日,土库曼总统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来访的欢迎仪式上,13名女仪仗队员正式亮相接受检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批女仪仗队员。8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仪仗大队新式礼宾服于当日正式启用穿着。仪仗大队军乐团换发新式礼宾服,新增仪仗大队女礼宾服和军乐团行进演奏服等品种。8月19日,仪仗大队换着新式礼宾服首次担负仪仗司礼任务,欢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华。

新风采

2015年5月9日,仪仗大队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同年6月27日,受解放军报新媒体邀请,20多名网友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亲身感受官兵的训练生活。这是仪仗大队首次向网友开放。9月3日,仪仗大队女兵首次亮相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次日,仪仗大队女兵首次亮相海外。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着新式礼宾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军乐团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隆重举行。从正步起始线到停止线的96米,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分秒不差、步步铿锵,整齐的枪线、帽线、腿线组成了一幅整齐震撼的图画。2020年,十集纪录片《大国仪仗》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深度展示了中国仪仗队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仪仗大队平时执行任务分为3种规格:第1种规格是最大阵容,由151人组成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国家首脑;第2种规格是由127人组成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高级将领;第三种规格是由101人组成单军种仪仗队,用来迎接外国军队的单军种司令。此外,仪仗大队还担负着外国领导人向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重大活动升旗的仪仗任务。

选拔标准

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优秀的新兵中挑选。1960年代开始,改为从全国各地征选。队员身高必须在180~190厘米之间,体重80公斤左右,五官端正、目光有神,气质与身体协调性要好。最重要一点,仪仗队队员的政治条件,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政审,报名者所有的亲属都在政审范围之内,完全没有问题才能通过。征兵过程中,一名普通战士只有一张政审表,而选拔一名仪仗队战士则需要几十张政审表。中国仪仗大队选拔的条件是身高要求在1米95到2米之间,在体型、相貌、气质、文化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条件。

入选仪仗大队女兵方队,除了要满足普通女兵的征兵要求外,还有更加严格的标准。例如,身高要在1米73以上,相貌要端正,等等。除了身高、相貌之外,学历和专长也是入选标准之一。首批女仪仗兵9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此外,由于需要挂枪接受检阅,仪仗女兵不光要形象气质佳,还要在力量上、耐力上经得住考验。

训练内容

立正训练

立正作为基本要求,每个人在立正时需要做到“三睁一挺”,即挺膝、挺胸、挺颈,睁即是睁眼。仅睁眼一项,即要求战士们黑眼珠始终保持在中央,注视前方保持40秒眼睛不眨。普通人正常的眨眼频率约在5至10秒。

军姿训练

军姿上,仪仗兵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他们的军姿要体现出威武、挺拔的优秀军人形象,在训练时,个人不仅要做到三挺一顶一收--挺胸、挺膝、挺颈、顶头、收腹;单排面做到头线、手线、枪线、腿线、胸线、帽线“六线合一”,使排面“横看一堵墙、侧看一条线、纵看一个人”。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地站立3个小时以上。“三挺一睁”,即挺膝、挺胸、挺颈和睁眼,这是仪仗兵练成合格军姿的基本要求。仅睁眼一项,即要求队员们的黑眼珠始终保持在眼中央位置,注视前方保持40秒眼睛不眨(普通人两次眨眼之间的间隔约为5~10秒)。在练眼神时,队员们经常是对着100W的灯泡,一瞪就是十几分钟,瞪得双眼直流泪。

正步训练

正步是仪仗大队的基本步伐是必修课目,而人的步幅有大有小,仪仗大队员们却要固定在75厘米,并且要做到“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正步走是仪仗大队的基本步伐和最基本的训练,同时也是对他们体力和耐力的培养与锻炼。踢正步时,要求“踢腿生风、落地砸坑”,队员们要在小腿上绑5kg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百次、上千次。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7双皮鞋,每一个士兵脚上都有磨破的伤痕。每一个仪仗大队队员一年的训练行程都要超过8000千米,在服役期间所练正步的路程相当于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数万次的端枪、托枪和长年穿马靴踢正步,有30%的队员患过颈椎病、腰椎病,80%的人患过静脉曲张,100%的人脚上长过鸡眼等。

表情训练

在仪仗大队中,表情是对内在气质修养等多方面的检验。要求队员们的黑眼珠始终保持在眼中央位置,注视前方保持40秒眼睛不眨(普通人两次眨眼之间的间隔约为5~10秒)。在练眼神时,队员们经常是对着100W的灯泡,一瞪就是十几分钟,瞪得双眼直流泪。为了练眼功,他们经常迎着阳光、盯着灯光、瞄着火光练,练到双眼风吹不眨、沙打不迷、虫叮不闭,行注目礼3分钟不眨眼。听觉上要做到“百足一个音”,口号清晰响亮、气势恢宏;

军刀训练

仪仗大队最特殊的要数持刀礼节。军刀礼是迎宾礼节中的最高礼节。持刀礼节是从1992年开始采用的。仪仗大队使用的持刀礼节是参照国际惯例设计的,包括拔刀、撇刀、立刀、托刀、举刀、刀入鞘等6个动作。持刀礼节与仪仗队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仪仗大队特有的韵味。1.65公斤重的指挥刀,要在8秒内连续完成拔刀至刀入鞘7个动作,全凭右手腕力支撑。刀入鞘是军刀礼中最难的环节,在眼睛不看的情况下,要把1.15米长的指挥刀准确插入仅3毫米宽的刀鞘里。

军服

早期军服

新中国刚刚成立,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16日,中国迎来了第一位外宾,苏联驻华大使尼古拉·罗申。罗申要正式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当时,临时组建的仪仗队由于时间紧,来不及做礼服,为了显示仪仗队的威武雄壮,决定上身着缴获的日军呢料军衣,下身着马裤,脚蹬马靴,头戴钢盔,手持带刺刀三八式步枪

1953年6月29日,仪仗队正式成立之初,处于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困难时期。仪仗队的服装却与其他部队无异,衣服布料为棉平布,颜色为草绿色,左胸佩戴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胸章,仪仗用枪为苏式762步枪。

55式礼宾服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军军服也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开始设礼服常服,简称55式军服,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仪仗队就是从这次军服改革开始配发礼服的,其样式为当时的军官礼服(佩戴有军徽)。55式仪仗队礼服式样与士兵常服相同:陆、空军上衣为立翻领,单排五粒扣,两个上贴袋,紧袖口。但军帽与士兵不同,不是船形帽而是大檐帽。海军为水兵服水兵帽。仪仗队礼服颜色:陆军棕绿色,海军上白下蓝,空军上绿下蓝。仪仗队礼服面料为毛哔叽,与校官礼服和将官夏常服用料相同。

65式军服

1965年6月1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取消,仪仗队礼服也即废止,改为统着三军常服。仪仗大队在经历了第一个10年礼服时期后,迎来的却是长达近20年的没有礼服的时代。仪仗队也改穿和全军一样的65式军服,戴解放帽,全红五角星帽徽和领章;陆军和空军颜色未变,仍为全绿和上绿下蓝,海军改成了全灰色。

1974年5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装进行改革,恢复1955年式样,仪仗队海军战士恢复水兵服水兵帽

83式礼宾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不断出现在世界礼宾场上,检阅他国的仪仗队。1983年7月,总后有关部门传达军委领导同志的指示:“仪仗队服装不够威武,要更美观一些。”1983年8月1日,仪仗大队正式配发新式礼宾服。从此也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服装改革的序幕。半个月之后,新式礼服第一次亮相礼坛。新的仪仗队礼宾服,陆、空军仪仗队队员戴大檐帽;海军战士戴水兵帽,干部戴大檐帽。帽顶和帽墙有标志军种的牙线和帽墙丝带。三军的帽徽均为圆形,正中有“八一”字样的五星,外围是麦穗和齿轮,海、空军分别加衬铁锚和飞翅图案。陆、空军礼宾服上衣为立翻领,袖头外侧有标志军种的牙线和两道黄线。海军战士着披肩式水兵服。海军干部服与陆、空军相同。三军礼宾服裤中缝处均有标志军种的牙线和两道黄线。仪仗队礼宾服陆军为棕绿色;空军上衣为棕绿色,军裤为藏青色;海军上衣为白色,军裤为藏青色。仪仗大队员均佩戴肩章。新式服装用料是毛涤混纺凡尔丁。

89式礼宾服

1988年10月1日,为配合实行新的军衔制,全军换装87式军服。1989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批准了仪仗大队礼宾服,并决定由原总后勤部按批准的样式组织生产。新的仪仗大队礼宾服是在87式军服基础上设计的,服装款式和颜色与87式军官礼服基本相同。陆海空三军夏服均为开领,前襟四粒扣,上衣两个带贴条的胸带和两个挖袋;裤子为小囊式马裤。海军士兵夏服为水兵服。三军冬服款式与夏服相同。大衣为开关领,前襟双排六粒金属扣,两个平袋盖的挖袋,后背有腰带,中间有两粒金属扣,后背下端开衩。冬夏服均配马靴。夏服材料为70/30毛涤混纺凡尔丁。陆军为米黄色,海军为本白色,空军为天蓝色。冬服及大衣材料为70/30毛涤混纺礼服呢。陆军为海蓝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为宝蓝色。新改革的礼服第一次脱离了当时现行军服的样式,颜色由原来的三种改为六种,区分了军种,结束了陆海空军混色的模式。与军衔制相适应,仪仗队佩戴军衔肩章:队长佩戴中校肩章,分队长佩戴上尉肩章,士兵佩戴中士肩章。

仪仗大队第一次使用了军刀。军刀设计人员采用中国传统制刀的模式,并有意比法国现用的指挥刀宽了3毫米,比泰国日本瑞典的指挥刀宽得更多。刀鞘上设计了一条盘绕而上的龙,既保持了民族传统特色,也区别于其他国家。阳光下,刀光耀目,进出刀鞘铮铮有声,使人神采倍增。

07式礼宾服

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暨新式服装发放仪式在京举行。仪仗大队第五次礼服改革。仪仗大队身着新式礼服、高擎着八一军旗走在13支新式服装展示方队的最前列。新式仪仗礼宾服既与07式军官礼服保持了基本统一,又凸现了仪仗礼宾服的特点。07式仪仗礼宾服,基本上与07式军官礼服保持了统一,又凸现了仪仗礼宾服的特点。包括大檐帽、春秋礼宾服、冬礼宾服、大衣、高筒皮靴和配套服饰。样式上,军官和陆、空军士兵上衣为平驳领、单排4粒扣,袖口设三道金黄色装饰条;海军士兵上衣为套头式水兵服;裤子为小囊马裤,裤侧缝设金黄色装饰条;大衣为双排6粒扣开关领。颜色方面,陆军由过去的棕绿色改为松枝绿。海军和空军的军服颜色改动较小,分别由藏青、蓝灰加深为深藏青、深蓝灰,使三军色调更加协调。肩章版面颜色,陆空军改为和军服颜色相同的本色,即陆军为松枝绿,空军为深蓝灰,海军仍为黑色。用料方面,春秋礼宾服军官为毛涤哔叽,海军士兵为防透凡立丁;冬礼宾服军官为毛涤加厚哔叽,士兵为仿毛加厚哔叽;大衣为毛绒混纺大衣呢。

14式礼宾服

2014年8月1日,仪仗大队新式礼宾服正式启用。2014年8月19日,在欢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访华的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新装亮相。换发的新式礼宾服是调整改进后的第六次换装。新式礼宾服在样式、用料、颜色和标志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和整体优化,新增了仪仗队女礼宾服、夏礼宾服和军乐团夏仪式演奏服、行进演奏服、宴会演奏服等品种。14式礼宾服是在07式礼宾服基础上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传统和民族特色进行调整改进的,在样式、用料、颜色和标志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式设计,但还不能称作新一代礼宾服,毕竟只是进行了许多局部调整和改进,可以看作07式礼宾服的改进版或增强版。调整改进后的仪仗大队礼宾服分性别、军种和官兵,包括春秋礼宾服、夏礼宾服、冬礼宾服三类,共18个品种,供执行国家和军队重大礼仪任务穿着。新增女礼宾服,是针对仪仗大队增加的女兵方队设计,为了体现女队员的特点,样式为裙服,戴卷檐帽、穿长筒皮靴,颜色、用料、标志服饰与男仪仗队员相同,相对来说质地薄更易舒展。

礼仪用枪

56式半自动步枪

56式半自动步枪成为礼宾用枪,装备到三军仪仗队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1956年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制造的步兵武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和56式自动步枪班用机枪、56式自动步枪统称56式枪族。不过,国旗护卫队的佩枪是在军工厂专门定做的礼宾枪,没有击发装置,外观更加美观。

56-1式半自动礼宾枪

2008年4月15日,国旗护卫队更换新型56式自动步枪镀铬礼宾枪。新型礼宾枪是在原“56式半自动礼宾枪”基础上改进的,又称56-1式半自动礼宾枪,保留了56半所有的功能,连准星座表尺部分依然是黑色的,只是其他暴露的金属表面都经过了镀铬处理,光亮得可以照出人影,枪身延长了10公分,这是为了搭配军人1米9的身高。该枪使北京西山机械厂生产。新枪刺刀是56式扁刺刀,铝合金材质,比标准的56扁刺刀长100毫米,表面镀铬。仪仗大队的礼宾枪是真枪,它是可以击发的。有人认为礼宾枪里面没有击发系统,那是片面的说法。没有击发系统的56半礼宾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武警使用的,仪仗大队还没有换成这样的礼宾枪,依然用着有击发系统的礼宾枪,可以正常射击的,只是把击针取了下来,由兵器室集中保管。

外宾访华

朝鲜首相

1953年11月11日,朝鲜首相金日成率领代表团访华乘专列抵达中国安东(今丹东),成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第一位外国国家元首。此时东北地区已比较寒冷,仪仗队官兵均戴棉帽、穿棉服。

印度尼西亚总统

1956年9月30日,时值国庆节前夕,在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艾哈迈德·苏加诺的仪式上,身着新式礼服的三军仪仗队接受了苏加诺总统和毛主席的共同检阅。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

1957年9月27日,匈牙利总理卡达尔率领政府代表团、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率领议会代表团同时访问中国。按照预定计划,匈牙利总理卡达尔首先到达,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迎接;之后,费林格主席抵京,由刘少奇委员长迎接。两位领导人乘坐的飞机全部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仪仗队要连续完成两场迎宾任务。因两国领导人乘坐一架飞机,于是,外交部临时决定:原定的两个阅兵式、两个分列式改为两个阅兵式、一个分列式,对两位元首一次报告。时任执行队长王立堂在报告了卡达尔总理后,忘记了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的名字,按照周恩来总理意见,仪仗队当即改了报告词,后续执行队长的报告词改为:“总统阁下,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你检阅!”直到今天,三军仪仗队仍然沿用改过的报告词。

苏联领导人

1959年9月30日,时任苏联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赫鲁晓夫率领苏联党政代表团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庆祝典礼,毛泽东主席亲自到机场迎接。检阅三军仪仗队完毕,赫鲁晓夫询问毛泽东主席:“这些仪仗兵穿的是什么料子的衣服?”毛泽东回答:“他们穿的是与将军服装一样的布料,样式也差不多。”赫鲁晓夫更惊诧了:“仪仗队士兵怎能和堂堂的将军共着同样的衣料?”毛泽东主席幽默地说:“因为这支部队的素质与将军差不多。”两位大国领袖禁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柬埔寨国家元首

1960年12月15日,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抵达北京,首都40多万群众夹道欢迎。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国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车站迎接。此时正值冬季,仪仗队员外穿大衣,但仍戴大檐帽。

1970年夏天,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他的民族团结政府被安排在北戴河区工作。与他日陪夜伴的,正是三军仪仗队。由于北戴河区187号驻地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但是当西哈努克港一家来到这里的时候,仪仗战士们已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美国总统

1972年2月21日,仪仗队经历了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迎接第一个踏上新中国国土的美国总统。当1972年2月21日11时27分,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乘坐“1976年精神号”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机场上没有红地毯,也没有欢迎群众,由371人组成的仪仗队,更显得引人注目。这次也是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仪仗队伍。后来,尼克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得笔挺。”

南斯拉夫领导人

1975年10月13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杰马尔·比耶迪奇访华,由邓小平副总理陪同,在机场上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津巴布韦共和国总统

1983年8月15日傍晚时分,南部非洲的使者、津巴布韦共和国总统卡南·巴纳纳访问中国。随着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三军仪仗队由军旗引导,端枪昂首正步以分列式走过检阅台,接受巴纳纳总统的检阅。这也是分列式在“文革”期间被取消之后的第一次恢复使用。

朝鲜领导人

1984年5月14日下午4点,三军仪仗队突然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礼宾司紧急通知,立即赶往东北图们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执行仪仗司礼任务。因金日成出访苏联,乘火车途经中国,按照外交礼仪,中国要在入境和出境城市组织有仪仗队的迎送仪式。仪仗队必须紧急出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专列到达之前,赶到中朝边境的图们市,迎接完后还要赶到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市,将金日成送出国境。同年9月,邓小平陪同金日成检阅三军仪仗队。

英国女王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检阅了中国三军仪仗队。事后,女王告诉有关人员,希望有一位这样的士兵作为她访华期间的礼宾卫士。当女王到达上海市后,见到一位士兵,身高足有1米85,身着礼服,手持钢枪,威武大方,双目熠闪光,平视着遥远的海面。当女王走近他的时候,士兵向她恭敬地举枪敬礼,动作干练而迅捷,这位年轻的士兵就是解绿江

南非非国大主席

1992年10月4日,南非非国大主席威尔逊·曼德拉访华,在欢迎仪式上,仪仗队执行队长、分队长第一次使用了军刀。

土库曼斯坦总统

2014年5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现女仪仗兵身影。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

2014年08月19日,在欢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访华的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军乐团穿着刚刚换发的新礼宾服首次亮相。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欢迎仪式上,在雄壮的国歌声中,151名最大阵容的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伍中飒爽英姿的13名女仪仗队员正式亮相,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批女仪仗队员。随着女仪仗队员的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女礼宾服也进入公众视野。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

2018年6月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改革后的国事访问欢迎仪式当天首次启用。仪仗队总人数由此前最大规模时的151人增加到224人。相比以前13名女兵与男兵混合编队,55名女兵组成的单独方阵“可以更好地展现女兵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重要阅兵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年来,共举行15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阅兵。1984年10月1日,是国庆35周年阅兵式,也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大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任阅兵总指挥,军委主席邓小平检阅了部队。大阅兵当天,受阅部队全部着新式军服(85式),三军仪仗队179人组成军旗方队,138人担负标兵任务。军旗由三军仪仗队军旗手高擎,引导受阅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此举打破了以往由解放军军事学院扛军旗的惯例。

199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大典,是中国在20世纪最后一次大阅兵,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分列式开始后,在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护卫下,17个徒步方队和25个机械化方队,在嘹亮的歌声中依次走向天安门广场。

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仪仗大队207名仪仗队员组成史上最大阵容亮相,方队中首次增加了51名女仪仗队员。方队按陆、海、空军顺序从前至后,分别为男仪仗队员陆、海、空军各3排,尔后为女队员陆、海、空军各1排,共12排,每排17人;此外,旗手1人,护旗手2人。仪仗队员着陆、海、空三军礼服,除旗手高擎"八一"军旗外,其余队员均挂95式自动步枪。此次仪仗队军乐团也首次出现女兵。

2015年阅兵的护旗方队,三军仪仗队在规模上是新中国成立后阅兵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个男女混编的仪仗护旗方队。

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隆重举行。从正步起始线到停止线的96米,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分秒不差、步步铿锵,整齐的枪线、帽线、腿线组成了一幅整齐震撼的图画。

对外交流

墨西哥阅兵

2010年9月,应墨西哥国防部邀请,由解放军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选派36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方队,今日从上海市启程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这是仪仗大队第一次成建制走出国门。

意大利阅兵

2011年6月2日,由3名仪仗官兵组成的中国国旗组,赴意大利首都罗马,参加意大利国庆65周年暨统一150周年阅兵。

委内瑞拉阅兵

2011年7月,由23名官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赴委内瑞拉,参加该国独立200周年阅兵庆典。

俄罗斯阅兵

2015年5月0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上午10点,参加纪念苏德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的112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整齐列队,进入莫斯科中央军事博物馆展览大厅。俄国防部代表洛吉诺夫上校将“1941-1945年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勋章”佩戴在受勋官兵左胸。5月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纪念苏德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中国军人首次参加了俄罗斯红场阅兵。由102名官兵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伴着诞生在烽火岁月中苏联名曲《喀秋莎》的旋律,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行进在红场上。这次红场阅兵是中国仪仗大队第5次走出国门,也是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仪仗兵着第6代礼兵服亮相。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首次彩排在莫斯科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红场参加彩排,“中国排面”亮相莫斯科街头,唱响《强军战歌》《歌唱祖国》等。

俄罗斯表演

2015年9月5日,仪仗大队女兵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第八届国际军乐节,此次仪仗大队女队员的枪操表演编排了177个队列动作,伴随《壮哉征程》《半个月亮》《士兵的荣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四种配乐旋律,行进440步,总时长12分钟。

巴基斯坦阅兵

2017年3月,受巴基斯坦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第一次参加了巴7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国三军仪仗队亮相巴基斯坦国庆日阅兵的大幅照片,几乎垄断了巴基斯坦主流报刊头版。

白俄罗斯阅兵

2018年7月3日,是白俄罗斯国家独立日,也是白俄罗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首都明斯克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应白俄罗斯国防部邀请,仪仗大队亮相阅兵式。次年7月1日,解放军仪仗大队第二次受邀参加白俄罗斯独立日大阅兵活动。在当地时间7月1日晚的彩排中,96名队员用俄语喊出“中白友谊万岁”的口号,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2024年7月3日,白俄罗斯在首都明斯克举行美国独立日暨庆祝自德国法西斯主义占领下解放八十周年阅兵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抽组仪仗分队应邀参加。这是中国仪仗方队第三次亮相白俄罗斯独立日大阅兵活动,参加本次阅兵的徒步方队由54名队员组成。行进过程中,解放军仪仗队员用俄语喊出了“中白友谊万岁”。

卢旺达军姿指导

2019年3月,应卢旺达军方邀请,仪仗大队的指导组为卢旺达的近2000名军人和警察进行军姿指导,改进受阅队伍队列动作。2019年7月4日,卢旺达解放25周年庆典在卢首都基加利举行。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教官指导,卢旺达军队官兵和警队在庆典阅兵中使用中国队列动作和口令,圆满完成阅兵任务。

墨西哥独立庆典

2023年9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墨西哥独立213周年庆典阅兵式。

越南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

越南国防部邀请,2025年4月下旬至5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抽组仪仗分队,赴越南参加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活动。

其他活动

1992年5月26日,共和国的最后一位元帅聂荣臻逝世,起灵的时候,8名个头均等的仪仗兵,身着崭新的礼服,臂带黑纱,神情庄重和着哀乐的缓缓节奏,抬着安放聂帅遗体的灵柩送上灵车。

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在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的时刻,又担负起一个特殊而神圣的使命。由大队长程志强带领全队官兵赴香港,进行政权交接仪式。

2014年至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还多次完成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任务。

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开始担负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及护卫任务,同时也担负外交礼仪场合的礼炮鸣放任务。2018年1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这是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任务后,首次举行的升旗仪式。

所获荣誉

1992年3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郝卫坚和战友护卫五星红旗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仪仗大队圆满完成系列庆典任务后,2020年7月29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记一等功

影视作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制作的10集纪录片《大国仪仗》,2020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带领观众走近中国仪仗队,感知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大国仪仗》分为《特殊部队》《踏步前行》《军旅标兵》《国家使命》《中国名片》《百炼成钢》《礼炮部队》《升旗仪式》《国旗卫士》《忠诚赞歌》10集,全景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承载着无数共和国记忆的英雄劲旅的光荣历史和时代风采,展现了成立于共和国诞生之初的仪仗大队在60多年的漫长征途中,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

评价

尼克松回忆录》中这样记述道:“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支。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得笔挺。”——尼克松评

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仪仗队的纪律是我陪同总统出访中印象最深刻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中国仪仗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堪称举世无双。"——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评价

参考资料

我是三军仪仗队,这是我的名片[高清] .新华网.2024-01-27

为你讲述仪仗大队鲜为人知的故事 .百家号.2024-01-28

图说行当365——仪仗队.凤凰网河南.2024-01-26

时隔一个月,再访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1-26

喜迎二十大丨解放军仪仗大队开展“红旗漫卷军威壮”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4-01-26

三军仪仗队:世界上最动听的噪音 .中国军网.2024-01-28

..2024-01-28

我军史上首支仪仗队:穿八路军装迎美军上将.中国军网.2024-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中国军网.2024-01-27

组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2】.人民网.2024-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荣立一等功,此处应该有掌声 .百家号.2024-01-27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 给3个单位、5名个人记功.央视网.2020-07-29

我军史上首支仪仗队:穿八路军装迎美军上将 .中国军网.2024-01-26

我军史上首支仪仗队:穿八路军装迎美军上将 .中国军网.2024-01-26

中国仪仗兵,就是这个样! .中国军网.2024-01-26

为你讲述仪仗大队鲜为人知的故事.人民网.2023-12-11

1960年至1983年为什么没有国庆阅兵.中国政府网.2024-01-28

为你讲述仪仗大队鲜为人知的故事【2】.人民网.2024-01-28

新中国国防大事记(1991-1999).全民国防教育网.2024-01-27

祖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新华网.2024-01-30

解放军仪仗方队首次出国 参加墨西哥独立庆典阅兵.中国新闻网.2024-01-27

意大利庆祝统一150周年 中国仪仗队受邀参见阅兵.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4-01-26

首批女仪仗队员正式亮相.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4-01-27

中国三军仪仗队亮相红场阅兵.共产党员网.2024-01-27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次向网友开放(图).新华网.2024-01-27

抗战胜利日阅兵:三军仪仗队首现女兵.中国新闻网.2024-01-27

独家珍藏版!40张军装照带你“穿越”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军网.2024-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大国仪仗 擎旗向前(强军路上) .中国军网.2024-01-28

三军仪仗队将以史上最大阵容亮相胜利日大阅兵 .中国政府网.2024-01-27

我是三军仪仗队,这是我的名片[高清].新华网.2024-01-28

我军史上首支仪仗队:穿八路军装迎美军上将 .中国军网.2024-01-27

接受中美元首检阅 走在三军仪仗队最前面的这个人是谁?.央视网.2023-12-17

三军仪仗队首现30名女兵 中央领导拍板增设.新浪网.2023-12-17

揭秘三军仪仗队:58年3179次任务无失误(组图).凤凰网.2024-01-27

揭秘:三军仪仗队是怎样走到红场阅兵场的 .中国军网.2024-01-28

中国仪仗兵的国家意识 .新华网.2024-01-28

祖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新华网.2024-01-30

解放军仪仗队首次迎宾时身着缴获的日军军衣.网易.2024-01-28

我军史上首支仪仗队:穿八路军装迎美军上将.中国军网.2024-01-26

我军仪仗队礼宾服沿革|最早的还打绑腿、穿布鞋 .中国军网.2024-01-28

组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6】.人民网.2024-01-27

井延坡工作室|大国威仪——我军仪仗队礼宾服沿革.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4-01-27

组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12】.人民网.2024-01-27

组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14】.人民网.2024-01-27

解放军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三军换装 实现量身定做 .中国政府网.2024-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中国军网.2024-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 .中国军网.2024-01-26

国营某军工厂打造我国第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从仿制到超越 .中国军网.2024-01-28

元旦起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开始升国旗 .中国军网.2024-01-28

三军仪仗队使用的礼宾枪是真枪吗?为何总是“咔咔”响?.澎湃新闻.2023-12-17

组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4】 .人民网.2024-01-27

1945-1972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珍闻.新浪网.2024-0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军仪仗队珍闻揭秘.搜狐网.2024-01-27

组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5】.人民网.2024-0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军仪仗队珍闻揭秘.新浪网.2024-01-27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军服:五次变迁展示铁血军魂.新浪网.2024-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 .中国军网.2024-01-28

习近平欢迎土库曼斯坦总统访华 女仪仗兵首亮相.中国新闻网.2024-0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礼服的历史变迁 .中国军网.2024-01-28

我国国事访问欢迎仪式改革后首次启用 .新华网.2024-01-27

彩色超清!重温15次国庆阅兵珍贵画面.中国军网.2024-01-28

经典再现: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 .新华网.2024-01-28

独家珍藏版!40张军装照带你“穿越”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军网.2024-01-28

中国军队跨世纪的风采展示.中国军网.2024-01-28

[血脉长城] 三军仪仗队.新华网.2024-01-28

史上最大规模仪仗护旗方队将亮相 .中国军网.2024-01-28

解放军仪仗方队首次出国 参加墨西哥独立庆典阅兵.中国新闻网.2024-01-26

中国军人最标准的精气神 三军仪仗队是这样炼成的.百家号.2024-01-26

俄国防部授予中国仪仗兵纪念勋章.人民网.2024-01-27

中国仪仗兵,就是这个样! .中国军网.2024-01-28

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央视网.2024-01-26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参加俄阅兵仪式彩排,“中国排面”亮相莫斯科街头.环球时报-抖音短视频.2025-04-30

三军仪仗队女兵首次亮相海外.人民政协网.2024-01-26

巴基斯坦各界盛赞中国三军仪仗队 .中国军网.2024-01-28

不帅出天际,哪敢代表中国?! .百家号.2024-01-28

“中国排面”亮相白俄罗斯!.参考消息.2024-07-02

中国排面!解放军仪仗分队亮相白俄罗斯阅兵式.国际在线-今日头条.2024-07-03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教官指导卢旺达官兵完成解放日庆典阅兵任务 .新华网手机版.2024-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墨西哥阅兵式,网友:不愧是“最帅天团”! .百家号.2024-01-28

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参加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活动.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4-26

中国军力大展示.中国新闻网.2024-01-28

历史时刻!影像记录新年天安门广场首次升旗 .中国军网.2024-01-28

《大国仪仗》:深度立体展示中国仪仗队风采.中国记协网.2023-12-17

纪录片《大国仪仗》——生动诠释中国仪仗队的精神风采.中国军网.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