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位于宜阳县三乡村的光武庙是东汉明帝即位后下诏兴建的皇家庙院.刘秀在此降服了声势浩大的赤眉起义军十万余众,从此奠定了东汉二百余年的帝王基业.该庙是降伏赤眉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性建筑。此外还有潢川光武庙。
潢川光武庙
庙有3层殿堂,前殿3间,共有阎罗王、南海观音;中殿3间,并排立着28尊罗汉;后殿3间,西间供奉牛王爷,东间供着刘秀的三位姑娘,中间是光武帝刘秀高大泥塑像。
东侧有偏殿3间,为娘娘殿。民国初处庙被冯玉祥部队焚毁,今庙台尚存。
宜阳光武庙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州区,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 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南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
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
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李隆基、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建庙原因年代
西汉丧于新朝,但王莽不善政事,没当几天皇帝,便至天怒人怨,群雄并起。刘秀举于南阳郡,赤眉起于阡陌,两支最强大的义军,东成西就,扼东据西。
刘秀,在长期的征战中,礼贤下士、善于用人,更兼沉稳练达,已具君王之象。樊崇,猛于作战,乏于谋略,这便注定了赤眉的灭亡。
建武二年,冯异受命用计将赤眉引诱至宜阳,还和赤眉约定了决战的日子和地点。忠厚老实的农民军,就这样中了计,最后投降了汉军。
建武三年,樊崇带领一支十几万的大军向宜阳县进发。刘秀带领大队人马去支援耿弇,驻扎在新安的汉军也赶了过来。
三路大军以逸待劳,把赤眉军围困的没法动摇。樊崇没有办法,只得投降光武。
答应不杀樊崇的刘秀,还是害怕十几万赤眉再生变故,赤眉归降后,没有几个月的工夫,就拿罪名杀了樊崇。从此,刘秀算是坐定了皇帝的位子,开始了他的光武中兴。
当年刘秀降赤眉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宜阳汉山脚下。
刘庄为了彰表这个重要事件,就在汉山之颠修建了这个光武庙。光武庙虽迭经新朝旧代,但仍枉然于汉山。
历史相关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州区,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南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
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李隆基、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光绪《宜阳县志》
余按:樊崇之兵,实起于王莽天凤五年,地皇三年始以“赤眉”为号,破廉丹诛之,于是汉宗室之兵遂起于陵矣。更始元年,崇来降,既而逃归。二年复西归长安。
光武建武元年春正月,进至渭南市,夏六月,进至华阴。秋九月,入长安。冬十二月,杀淮阳王。
二年春正月,大掠长安,西入安定北地。秋九月,发掘诸陵,复入长安。
邓禹战不利,帝遣将军冯异入关,征禹还京师,敕曰:“慎无与穷寇争锋,赤眉无谷,自当东来。
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谦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冬十二月,三辅大饥,赤眉东出,帝谴侯进屯新安,耿弇屯宜阳。
又敕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县。”冯异与赤眉遇华阴市,遂战,破之。
三年,异与禹与赤眉战,败绩。冯异复与赤眉约期会战,大败赤眉于彻底。贼众东走,帝勒军宜阳,降之。即今立庙之所也。
吁,帝英勇明断,折笞寇之言至是验矣,岂在穷兵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
恭惟圣朝海宇宁谧,鼓不惊,居者无输馈之劳,行者无征战之苦。昔之变乱服色,昼战夕战;今其子孙饱食暖衣,耕田凿井,熙熙攘攘,不知帝力之何有,顾不胜欢。
服民得以安其居,则神得以享其祀。余固因其请,历叙当时之艰苦,始知今日之太平为可乐也。
自今以往,稚歌咏舞蹈,非特有以事神,益知感慕盛德于无穷焉。
光武庙记(《宜阳县志》)二
宜阳县县治之西九十里,有镇曰“三乡”,唐属福昌,即古宜阳也。治之西北,山高数仞,古柏苍然,汉光武之庙在焉。建武三年,光武降赤眉于此,明帝即位,遂诏立庙,历代咸无纪述。其有碑碣可考者,重修殿庭于周显德五年,复作寝殿于景德三年而已。我朝至元二年,里人蔡顺复增修之,作山门,辟道,缔构完壮,结周密,东西二庑,寝御之所,娱神之庭,后土娘娘之祠,撤其朽腐,加以丹黝,焕然一新。迄今十有六年,日修月,惟恐废坠。余为县令寓此,乃请为文记之。
余按:樊崇之兵,实起于王莽天凤五年,地皇三年始以“赤眉”为号,破廉丹诛之,于是汉宗室之兵遂起于舂陵矣。更始元年,崇来降,既而逃归。
二年复西归长安。光武建武元年春正月,进至渭南市,夏六月,进至华阴。秋九月,入长安。冬十二月,杀淮阳王。
二年春正月,大掠长安,西入安定北地。秋九月,发掘诸陵,复入长安。邓禹战不利,帝遣将军冯异入关,征禹还京师,敕曰:“慎无与穷寇争锋,赤眉无谷,自当东来。
又敕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县。”冯异与赤眉遇华阴市,遂战,破之。三年,异与禹与赤眉战,败绩。冯异复与赤眉约期会战,大败赤眉于彻底。
贼众东走,帝勒军宜阳,降之。即今立庙之所也。吁,帝英勇明断,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验矣,岂在穷兵黩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
服民得以安其居,则神得以享其祀。余固因其请,历叙当时之艰苦,始知今日之太平为可乐也。自今以往,稚耋歌咏舞蹈,非特有以事神,益知感慕盛德于无穷焉。
参考资料
光武庙.携程.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