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拉丁学名:Idesia polycarpa),别名斗霜红、椅桐、椅树、水冬桐、蓼草、椅,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植物。其生于海拔400-2500米的低山区的山坡、山洼等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通常集中分布于海拔900米至海拔1400米的山地。其分布于朝鲜、日本的南部。在中国分布于甘肃省南部、河南省南部、台湾北部和西南三省等17个省区。
山桐子属糯米椴;树皮淡灰色,不裂;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或为宽心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粗的齿,齿尖有腺体,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有白粉,沿脉有疏柔毛。花单性,黄绿色,有芳香。浆果成熟期紫红色,扁圆形,果梗细小;种子红棕色,圆形。其花期为4-5月。果熟期为10-11月。
山桐子的果实可提取食用油,其果及种子中含有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及一些微量元素。山桐子味辛,性平。其有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骨折,骨结核,狂犬咬伤。山桐子是集观树、观叶、观花、观果于一体的综合性观赏型乔木树种和城乡绿化优良树种。其还具有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山桐子属糯米椴,高8-21米;树皮淡灰色,不裂;小枝圆柱形,细而脆,黄棕色,有明显的皮孔,冬日呈侧枝长于顶枝状态,枝条平展,近轮生,树冠长圆形,当年生枝条紫绿色,有淡黄色的长毛;冬芽有淡褐色毛,有4-6片锥状鳞片。叶薄革质或厚纸质,卵形或心状卵形,或为宽心形,长13-16厘米,稀达20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基部通常心形,边缘有粗的齿,齿尖有腺体,上面深绿色,光滑无毛,下面有白粉,沿脉有疏柔毛,脉腋有丛毛,基部脉腋更多,通常5基出脉,第二对脉斜升到叶片的3/5处;叶柄长6-12厘米,或更长,圆柱状,无毛,下部有2-4个紫色、扁平腺体,基部稍膨大。
山桐子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黄绿色,有芳香,花瓣缺,排列成顶生下垂的复总状花序,花序梗有疏柔毛,长10-20稀(30-60-80)厘米;雄花比雌花稍大,直径约1.2厘米;萼片3-6片,通常6片,覆瓦状排列,长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3毫米,有密毛;花丝丝状,被软毛,花药椭圆形,基部着生,侧裂,有退化子房;雌花比雄花稍小,直径约9毫米;萼片3-6片,通常6片,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2.5毫米,外面有密毛,内面有疏毛;子房上位,圆球形,无毛,花柱5或6,向外平展,柱头倒卵圆形,退化雄蕊多数,花丝短或缺。浆果成熟期紫红色,扁圆形,高(长)3-5毫米,直径5-7毫米,宽过于长,果梗细小,长0.6-2厘米;种子红棕色,圆形。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山桐子分布于中国的甘肃省南部、陕西南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南部、台湾北部和西南三省、中南二省、华东五省、华南二省等17个省区。
生长习性
山桐子生于海拔400-2500米的低山区的山坡、山洼等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通常集中分布于海拔900米(秦岭以南地区)至海拔1400米(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地。中性偏阴树种,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不同分布区的山桐子顶芽均具有适应冬季寒冷干燥的冬休眠特性,具有广域的气候适应特征。其生长适宜温度15~28℃,日照80%~100%。在年降水量在500~2000毫米、年均气温12.0~18.0℃条件下均能生长。高冷地或中高海拔生长良好,平地夏季高温生长迟缓或不良。山桐子的花期为4-5月,果熟期为10-11月。
繁殖方式
山桐子的繁殖方式以播种育苗为主,也可以扦插、嫁接、组培等方式育苗。确保播种苗繁育成功的关键是种子的有效低温处理技术(5~15℃湿润处理20~80天,因种源而异);扦插育苗以春季根插为主,使用2~3年生实生苗根段截成10厘米长、0.5~3厘米粗的插穗直插即可。
人工林营造应选择坡度不大于25°的低山半阳坡或阳坡,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上,土壤pH在6.5~7.5,排水良好的地区;采用块状、带状梯田或穴状整地;苗木选择1~2年Ⅰ~Ⅱ级苗,春秋两季栽植,不同地区可根据气候做适当调整;栽植密度为(4~6)米×(4~6)米;裸根苗或长途运输后,可采取蘸泥浆、生根粉处理等措施。园林绿化大苗移栽要求带土球,适当修剪树冠,保留顶芽。
由于山桐子树冠呈分层形,树冠通风透光良好,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林木抚育。但采用矮化密植模式经营能源林或木本粮油经济林时需要进行适当修剪整形。春季造林定植后,第1年进行平茬或在30厘米高处截干促其成活、抽生高干壮苗,形成健壮侧枝,然后任其自然生长3~4年,形成3~4层轮生枝,树高4~6米后进行去顶截干,形成侧枝发达均匀分布树冠呈圆锥形的种实生产林;如果苗木质量较好,春季造林后可以不平茬,任其自然生长3~4年后再进行去顶截干。
栽培技术
圃地选择与处理
山桐子的幼苗容易因为强光的照射而受到伤害,所以在选择幼苗种植的圃地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证该地为一半阴凉一半光照。并且在选择的圃地上要进行仔细的翻耕,为幼苗的移栽奠定基础。
播种及后期管理
山桐子种子非常小,一般利用沙藏种子播种。注意防止种子露出土面。之后持续的喷湿处理。
苗期管理
幼苗生长时期,适当的药物喷洒,防止真菌以及细菌的感染,针对苗木易发病症进行提前的预防。同时保证植物的供水充足,以及定期的施肥和补肥。
病虫害防治
在山桐子幼苗生长的时期,很容易就会受到害虫的侵害。一定要按照规定,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生长环节喷洒合适的农药,有效的防止病虫的危害。冬季可以在土壤中撒克制蝼蛄的药粉,从根本上防止害虫的滋生以及繁衍。
水分管理
幼苗的生长是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的,一旦水分供应不足,那么幼苗内部的细胞就无法伸长,幼苗也就难以完成生理反应。所以一定要做好水分的补充,通常山桐子的水分补充一般都是土壤能够用手握成团状,松开之后又能够散开,这样才是最为适宜的水分的补充。并且对于幼苗的水分补充也要考虑到气候和温度的影响,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
施肥管理
当山桐子的幼苗长到一定的程度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合适的肥料补充,根据气候以及植物的生长的特点,按照叶面积的比例确定合适的施肥量,定期进行施肥。
修剪整修
山桐子属于观赏性的树种,需要在生长的过程中将整体的枝叶进行修剪,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和树木生长的规律进行详细的系统科学化的布局。正常的山桐子都是分层生长的,所以在最后的修剪的时候要利用植物生长的规律。确定主枝和侧枝,使得整棵树显得非常的挺拔美观,这就达到了修剪的最终目的。另外在生长的过程中,一些横生出来的枝叶要及时的清理和修剪,防止因为树木枝叶过于茂盛而影响美观。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山桐子果实内含丰富的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微量元素,果实提取的油是一种纯天然的木本食用油,属于高端保健油品,山桐子被誉为“树上油库”。
营养价值
山桐子油在提取及精炼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副产物,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及脂肪,同时含有钙(Ca)、磷(P)、氮(N)等微量元素。
药用价值
山桐子味辛,性平。其有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骨折,骨结核,狂犬咬伤。
观赏价值
山桐子是集观树、观叶、观花、观果于一体的综合性观赏型乔木树种和城乡绿化优良树种。
生态价值
山桐子叶片能吸收大气中的SO2,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山桐子树适宜用作行道树、庭院树、公园树及城乡绿化树种,可种植于城郊别墅、庭园、校园内,具有美化环境的效果。
经济价值
山桐子的木材松软,可供建筑、家具、器具等的用材,为山地营造速生混交林和经济林的优良树种。其花多芳香,有蜜腺,为养蜂业的蜜源资源植物。其果实可生产生物柴油。其种子含油量29%,属干性油。种子油可制肥皂或作润滑油,亦可作桐油代用品,制油漆。山桐子油也是是生产动物饲料、果园施肥、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主要变种
参考资料
水冬桐.inaturalist官网.2025-03-24
山桐子.植物智.2025-03-24
山桐子.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24
山桐子-名称分类.植物智.2025-03-24
山桐子.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3-24
县领导带领考察组赴四川省考察学习山桐子产业项目.南漳县人民政府.2025-03-24
毛叶山桐子.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24
毛叶山桐子.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2025-03-24
长果山桐子.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24
长果山桐子.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2025-03-24
福建山桐子.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24
福建山桐子.LBG 00050954.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