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坚(1786年-1853年),字树蕃,号艮甫,江苏吴县人,清代词人、诗人和政治人物。代表作品有《昙云阁诗集》等。
人物概述
曹楙坚,字树蕃,号艮甫,是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1832)进士,改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历官湖北按察使。太平军起,佐守武昌区孤城,城破,死于乱军中。著有《昙云阁诗集》、《昙云阁词钞》、《音集》。
个人作品
从陶制府游法起寺
曹楙坚
连山中断潟湖,逾岭东瞻碧居。
天向谷中开世界,人来云外讶钟鱼。
山灵不厌鸣驺客,石壁今看擘藓书。
更拟垂纶临绝峤,高公岛上眺储胥。
——《云台新志》卷九
[作者简介]
[导读]
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四月二十四日,陶澍以阅伍至海州,重登云台山,曹楙坚时以刑部主事随行(同行者尚有师亮采、陈文述、谢元淮、许乔林、王梦龄等);四月二十六日,陶宫保阅兵东海,遂登高公岛眺望,曹楙坚等人又随行(见陶宫保云台山题名及高公岛题名)。陶制府,即谓陶澍,“制府”犹言“制台”,明清时为总督的别称。曹楙坚在随陶宫保登高公岛前,先同游法起寺,而作此诗。法起寺,在宿城山中,为云台山古刹之一,相传寺畔的峰石塔建自汉代,寺中多银杏,大逾合抱,皆千年物。
诗为七律。首联先写越岭东望法起寺的奇观。“岭”,指宿城八景之一的金刚岩;“绀碧居”,谓红青相映的法起寺。佛经说佛国土的色相为绀青,因此僧寺亦称为绀园、绀宇、绀坊。颔联再写刚至法起寺的见闻。上句写所见,由于宿城山凹,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与外界隔绝,故有世外桃源之称;下句写所闻,“钟鱼”谓寺中飘来击钟三丝敲鱼的声音,“鱼”谓鱼鼓,即木鱼。颈联接写随同陶制府来寺观赏的情景。“鸣驺”,谓贵人驾车出行,“客”在这里专指陶宫保;“擘藓书”,分开苔藓植物而写的大字。尾联进层抒写将往高公岛悬崖上钓鱼、回望法起寺的景象。“纶”(读“仑”),钓鱼用的丝线;“储胥”,宫观名,张衡《西京赋》有“既新作于迎风,增露寒与储胥”之句,这里代指法起寺。全诗由远至近,由实而虚,描画生动,境界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