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益智仁

益智仁

益智仁,别名益智子、摘艼子,姜科山姜属,为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

益智仁在夏秋季由绿变红时采收,淘洗过后晒干或低温干燥后生用或炒制取仁。

益智仁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睡的功效,常用于尿失禁尿频、小腹冷痛、脾寒早发性射精遗精等症。

形态特征

益智仁呈集结成团的种子,呈椭圆形,为三瓣,中有隔膜,去壳碾压后多散成不规则的碎块或单粒种子,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质硬,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断面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生长特性

益智仁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荫蔽,不耐寒,耐贫瘠,忌积水,忌高温,适宜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生长于阴湿林下。

分布区域

益智仁在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均有分布。

采集方法

夏秋季益智仁由绿变红时采收,采摘成熟果实后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炮制及作用

炮制

1.生用: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去外壳,用时捣碎。

2.炒黄:取生品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壳呈焦褐色,果仁呈黄色,取出研去壳。

3.盐炙:取生品,用盐水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100千克益智仁,用盐2千克。

炮制作用

1.生品:燥性较大,温脾止泻,摄涎唾为主。

2.炒黄:去燥性。

3.盐炙:引药入肾,增其暖肾固精,固气,涩精作用。

功效主治

益智仁具有温脾、暖肾、固气、涩精的功效,主治脾肾体寒、腹痛腹泻,或肾气虚寒所致的小便频数尿失禁遗精、白浊,或中焦虚寒所致的慢性泄泻及口中唾液外流而不能控制者。益智仁含有芳香油黄酮多糖等营养成分,有延缓衰老、健胃、减少唾液分泌的作用。

处方用名

益智仁处方命名还有益智、生益智、盐益智、炒益智这几种(处方写益智,益智仁,取盐炙)。

药性归经

益智仁辛、温,归脾、肾经。

用法用量

入煎剂,用量为3~10g。

药用禁忌

一切燥热证及尿黄赤而且尿道疼痛的小便频数者不应使用。

相关配伍

(1)桂圆干螵蛸散中益智仁与桑螵蛸两药相使配伍,既补且涩,共奏益肾助阳、固精收敛之功,用于肾阳虚亏虚所致的遗精滑精、尿失禁尿频等。

(2)分清饮中益智仁与茯苓两药配伍,可增强温肾壮阳、健脾利湿、固精缩尿作用,用于下元节虚冷、气化功能失调之小便淋沥不畅、小便混浊及脾肾阳虚腹泻等。

(3)缩泉丸中益智仁与乌药、山药三者配伍,可增强温肾助阳、健脾敛气、止遗缩尿之功,用于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等;脾气虚弱之涎唾不摄。

(4)益智仁与党参两药相使配伍,可增强暖肾补脾、益气摄唾之功,用于中焦虚寒之涎唾过多、涎水自流等。

参考资料:

中成药应用

(1)健脑丸:功效健脑益智,养心安神。主治用脑过度、记忆减退、神经衰弱、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烦易倦、畏寒体虚、身亏腰痛。

(2)混元丸:功效健脾益肾。主治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胃虚弱引起的体质软弱、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饮食少进、遗尿便澹。

养生药膳

山药益智仁扁豆粥

材料:山药30克,扁豆15克,大米100克,益智仁10克,冰糖10克

做法:①大米、益智仁均泡发洗净;扁豆洗净,切段;山药去皮,洗净切块。

②锅置火上,注水后放入大米、山药、益智仁,大火煮至米粒开花。

③放入扁豆,改用小火煮至粥成,放入冰糖煮至溶化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参考资料:

现代研究

益智仁主要含有倍半萜、二苯庚烷黄酮芳香油、甾体及其糖苷等成分,具有缩尿、改善认知能力、抗菌、抗肿瘤、改善糖尿病症状等作用。益智仁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盐炙可除去喇叭茶醇这一潜在的毒性倍半萜类成分。益智仁提取液对番泻叶所致的小鼠腹泻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为其止泻的机制之一。益智仁石油醚部位具有缩尿作用,盐炙能增强其作用。

参考资料

..2024-12-17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20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20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