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膀胱

膀胱

膀胱(urinary bladder),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通常正常成年人的膀胱容量平均为350~500ml,其最大容量为800ml。

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体形,分膀胱尖、膀胱体、膀胱底、膀胱颈四部分。膀胱前方为耻骨联合,二者之间称膀胱前隙或耻骨后间隙,在此间隙内,男性有耻骨前列腺韧带;女性有耻骨膀胱韧带,该韧带是女性在耻骨后面和盆筋膜腱弓前部与膀胱颈之间相连的两条结缔组织索。男性膀胱的后方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毗邻;女性膀胱的后方与子宫阴道相毗邻。膀胱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新生儿膀胱的位置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膀胱位置较低。

膀胱常见疾病有膀胱肿瘤、膀胱结石、膀胱损伤等。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无痛性全程血尿。膀胱结石的临床表现为排尿时剧痛、尿频、尿流中断和脓、血尿等。膀胱损伤的临床表现为膀胱挫伤时仅有下腹不适,小量终末血尿等。膀胱破裂则有严重表现,临床症状依裂口大小、位置及其他器官有无损伤而不同。

形态结构

形态特征

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体形,分尖、体、底和颈四部。膀胱尖朝向前上方,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称膀胱底。膀胱尖与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男性与前列腺底、女性与盆膈相毗邻。

结构与组成

膀胱内面被覆黏膜,当膀胱壁收缩时,黏膜聚集成皱襞称膀胱襞。而在膀胱底内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两个输尿管口之间的皱襞称输尿管间襞,膀胱镜下所见为一苍白带,是临床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在男性尿道内口后方的膀胱三角处,受前列腺中叶推挤形成纵崤状隆起处称膀胱垂。

位置与毗邻

膀胱前方为耻骨联合,二者之间称膀胱前隙或耻骨后间隙,在此间隙内,男性有耻骨前列腺韧带;女性有耻骨膀胱韧带,该韧带是女性在耻骨后面和盆筋膜腱弓前部与膀胱颈之间相连的两条结缔组织索。此外,间隙中还有丰富的结缔组织与静脉丛。男性膀胱的后方与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毗邻;女性膀胱的后方与子宫阴道相毗邻;男性两侧输精管壶腹之间的区域称输精管壶腹三角,借结缔组织连接直肠壶腹,称直肠膀胱筋膜。膀胱空虚时全部位于盆腔充盈时膀胱腹膜返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此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施行穿刺术,不会伤及腹膜和污染腹膜腔。新生儿膀胱的位置高于成年人,尿道内口在耻骨联合上缘水平。老年人的膀胱位置较低。耻骨前列腺韧带和耻骨膀胱韧带以及脐正中襞与脐外侧襞等结构将膀胱固定于盆腔。这些结构的发育不良是膀胱脱垂与女性尿失禁的重要原因。

相关检查

膀胱镜是内镜的一种,外形与尿道探子相似,包括镜鞘、窥镜、处置和输尿管插管操作器(桥)以及闭孔器4部分,并附有电灼器、剪开器和活组织检查钳等附件。

适应证

1.诊断:通过检查窥镜可以观察到膀胱内情况;通过输尿管插管窥镜,可向输尿管插入细长的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分别搜集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培养;静脉注入靛蓝胭脂红溶液,观察两侧输尿管的排蓝时间,可以分别估计两侧肾功能(正常注药后5~10min排蓝);经导管向肾盂或输尿管注入30%泛影葡胺造影剂,施行逆行肾盂造影术,可以了解肾、肾盂和输尿管的情况。

2.治疗:如膀胱内有出血点或乳头状瘤,可通过膀胱镜用电灼器治疗;膀胱内结石可用砾石器来碎后冲洗出来;膀胱内小异物和病变组织可用异物钳或活组织钳取出;输尿管口狭窄,可通过膀胱镜用剪开器剪开(或用扩张器进行扩张)。

禁忌证

1.尿道、膀胱处于急性炎症期不宜进行检查,因可导致炎症扩散,而且膀胱的急性炎症充血,还可使病变分辨不清。

2.膀胱容量过小,在60ml以下者,说明病变严重,患者多不能耐受这一检查,也容易导致膀胱破裂。

3.包茎尿道狭窄、尿道内结石嵌顿等,无法插入膀胱镜者。

4.骨关节畸形不能采取截石体位者。

5.妇女月经期或妊娠3个月以上。

6.肾功能严重减退而有尿毒症征象、高血压而且心脏功能不佳者。

相关疾病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多为恶性肿瘤,占95%,常见的有移行上皮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性癌,男性多于女性。膀胱肿瘤分为上皮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两大类:由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主要有移行上皮细胞癌、腺癌及鳞状上皮细胞癌,前者占95%;非上皮性膀胱肿瘤包括血管瘤、淋巴瘤嗜铬细胞瘤等。膀胱肿瘤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其次为两侧壁,发生在顶部者极少见。

临床表现:血尿可以是间歇性或持续性的,无痛性全程血尿。

治疗:膀胱肿瘤的治疗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及临床过程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表浅的膀胱肿瘤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多发的肿瘤可分次切除。TURBt方法无切口,可反复进行,对患者打击小,术后恢复快,在当前国内外普遍被采用,几乎可以取代膀胱部分切除术。TURBt总的5年存活率约为70%,只有10%~15%发展为浸润性癌而需积极治疗。TURBt后肿瘤易复发。一般都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预防复发。常用的药物有卡介苗(BCG)、丝裂霉素羟喜树碱、阿霉素等。

膀胱结石

病因病理:膀胱结石常继发于下梗阻性肾病前列腺增生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有肾结石下落、膀胱异物和膀胱憩室形成等。

临床表现:排尿时剧痛、尿频、尿流中断和脓、血尿等。

治疗:原则上既要去除结石,又要纠正成石原因。

1.体外冲击波砾石

2.手术治疗:

(1)经尿道机械、超声波、液电波、激光、弹道气压碎石。碎渣经膀胱镜取出。

(2)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适用于结石过大、过硬、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等。取石同时也能处理原发病变。

膀胱损伤

病因:膀胱损伤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及手术性损伤,其中80%为闭合性损伤。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分膀胱挫伤和膀胱裂伤两类。膀胱挫伤最常见,损伤程度轻,局限于黏膜或肌层,膀胱壁未破裂,有血尿,但无尿外渗。膀胱裂伤即膀胱壁破裂,尿液外渗到腹膜腔或腹膜外膀胱周围。

临床表现:膀胱挫伤的患者仅有下腹不适,小量终末血尿等。一般在短期内症状可逐渐消失。膀胱外破裂时,主要表现有下腹痛,血尿及排尿困难或不排尿。腹膜内破裂会引起弥漫性腹膜刺激症状,如腹部膨胀、全腹压痛、肌紧张、肠鸣降低和移动性浊音等。膀胱与附近器官相通形成尿瘘时,尿液可从直肠、阴道或腹部伤口流出,往往同时合并尿路感染

治疗:膀胱挫伤无须手术。腹膜外破裂,应在耻骨上腹膜外探查膀胱,找出破裂部位,必要时切开膀胱前壁寻找裂口,用可吸收线将裂口缝合,然后缝好膀胱前壁,最好放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腹膜内破裂治疗同腹膜外破裂一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