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萨烈士旅(英文名:Al Aqsa Martyrs' Brigades,阿拉伯语名:كتائب شهداء الأقصى),又称阿克萨旅,是隶属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军事组织,成立于2000年10月。
阿克萨烈士旅成立之初叫阿克萨营,后规模扩大到旅。初期的阿克萨烈士旅成员多来自未经充分训练的非正规小队,装备主要是私人的小型武器。随着反抗运动的深化,该组织开始强化其军事力量。2002年3月,阿克萨烈士旅被美国列入“外国恐怖组织”名单。至2002年4月“防卫盾”行动前夕,阿克萨烈士旅已发展至数千人规模,其秘密行动小组广泛潜伏于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的难民营之中。2006年4月,阿克萨烈士旅成员占领巴自治政府内阁大楼,抗议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的政府拒绝给他们提供额外津贴和在安全部队的提升机会。2010年,包括阿克萨烈士旅在内的12个武装组织发表声明,强调要对以色列发动新的袭击。2024年2月,阿克萨烈士旅武装人员在加沙城宰通地区、汗尤尼斯阿迈勒社区与以军士兵发生交火,并用冲天炮等袭击了以军车辆及士兵集结地。
阿克萨烈士旅是一个松散而灵活的军事组织,主要力量在纳布卢斯和拉马拉,在西岸其他城市和加沙地带的难民营里也有其分部机构,各个地区的阿克萨烈士旅组织相对独立行动,并有行动权,直接负责对以目标的袭击行动。
发展历程
2000年10月12日,数百名身着黑色面罩的法塔赫—坦齐姆组织成员,在约旦河西岸的纳布卢斯地区举行准军事游行,在城市广场举行的仪式上,其领袖纳赛尔·艾维斯正式宣布了阿克萨营的诞生,这是一支由武装民兵构成的队伍。初期的阿克萨烈士旅结构相对松散,成员多来自未经充分训练的非正规小队,主要依赖个人持有的小型武器进行作战。他们穿着便衣,行动多集中在路边对犹太定居者或偏远以色列国防军哨所的突袭,成效有限。阿克萨烈士旅总部设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和拉姆安拉。
随着反抗运动的深化,该组织开始强化其军事力量。一方面,建立了由经过良好训练的17军成员构成的特别战斗小组;另一方面,则构建了以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蓝衣”警察及内务部情报人员为核心的情报部门,该部门负责情报搜集、行动计划制定、内部安全监控、内奸排查及防止敌对方渗透等工作。此后,阿克萨烈士旅进一步扩展其组织结构,增设了两个专项部门:军事后勤部门,负责武器弹药及各项支援的供给;以及自杀式爆炸行动特别小组,该小组招募到包括女性在内的众多自杀爆炸志愿者。
2002年3月,阿克萨烈士旅被美国列入“外国恐怖组织”名单。至2002年4月“防卫盾”行动前夕,阿克萨烈士旅已发展至数千人规模,其秘密行动小组广泛潜伏于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的难民营之中。各战斗小队常以在反以斗争中牺牲的知名“烈士”的名字命名。次年6月30日,阿克萨烈士旅被迫宣布暂时停火。同年7月19日,阿克萨烈士旅成员绑架了约旦河西岸杰宁市市长。2004年,阿克萨烈士旅指责法塔赫组织没有将其纳入巴勒斯坦决策层,不能保护他们免受以色列的镇压。同年11月,亚西尔·阿拉法特逝世后,该组织一度改名为“阿拉法特烈士旅”,誓言要继承阿拉法特遗志,继续战斗。后来,他们又恢复了原名。2006年4月,阿克萨烈士旅成员占领巴自治政府内阁大楼,抗议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的政府拒绝给他们提供额外津贴和在安全部队的提升机会,随后,他们在巴安全部队劝说下撤离。
2010年,包括阿克萨烈士旅在内的12个武装组织发表声明,强调要对以色列发动新的袭击,强烈反对与以色列进行和谈。2015年5月,阿克萨烈士旅的蒙面武装人员在加沙地带进行军事训练。2023年12月,以色列军队包围汗尤尼斯,地面攻势已蔓延到加沙地带南部。哈马斯的武装派别卡桑旅表示一直在加沙地带的所有地区与以色列军队作战。此外阿克萨烈士旅等组织也发布了打击以军的视频。次年2月,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下属武装派别阿克萨烈士旅宣布,阿克萨烈士旅武装人员在加沙城宰通地区、汗尤尼斯阿迈勒社区与以军士兵发生交火,并用冲天炮等袭击了以军车辆及士兵集结地。
组织架构
阿克萨烈士旅的核心力量根植于纳布卢斯与拉马拉,同时,分支机构也延伸至西岸其他城市及加沙地带的难民营之中。阿克萨烈士旅是一个松散而灵活的准军事机构,它没有统一的指挥首脑,设有“军事部”和“安全部”两个平行的部门,其中“军事部”直接负责对以色列目标的袭击行动,其成员按其生活居住的地区分成为多个独立行动小组,这些小组享有自主权,能够迅速决策并执行作战计划。“安全部”负责袭击行动的策划以及阿克萨烈士旅的内部安全事宜,比如一旦发现某个“叛徒”或者“内奸”,该部门并不采取私下处决的方式,而是选择将其移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处置。
意识形态
阿克萨烈士旅并非一个极端化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团体,而更倾向于一个植根于世俗的民族主义运动组织。它与诸如“哈马斯”“杰哈德”等伊斯兰教极端组织的政策存在根本性差异。“哈马斯”等极端组织坚持通过武力手段对抗以色列,终极目标为消灭以色列,并在约旦河至地中海之间构建一个伊斯兰化的巴勒斯坦。
相比之下,阿克萨烈士旅的奋斗目标与以“巴解组织”为核心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为接近,两者在最终目标上并无显著分歧,即都旨在建立一个独立且民主的巴勒斯坦国。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上,两者存在明显不同。巴民族权力机构倾向于与以色列实现停火、遵循以美国为首的四方机制拟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来逐步推进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而阿克萨烈士旅则主张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争取最终的胜利。
尽管阿克萨烈士旅强调武装斗争作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但其核心诉求并非旨在消灭以色列,而是表达了与以色列和平共存的愿景。其领导层已明确表态,只要以色列能够接受巴勒斯坦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条件,他们愿意开启和平进程。这些条件包括以色列需撤离1967年巴以冲突中占领的所有巴勒斯坦领土、拆除所有犹太定居点、无条件释放所有被囚禁的巴勒斯坦人,以及保障海外巴勒斯坦难民享有“回归权”。阿克萨烈士旅并不排斥“两国方案”,即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两个独立的国家——一个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阿拉伯人国家,以及一个以西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犹太人国家。
行动模式
最初,阿克萨烈士旅以以色列士兵和犹太定居点的定居者为主要袭击目标,频繁袭击以色列检查站,潜入犹太定居点枪杀定居者,伏击定居点外的行人车辆。从2002年初开始,阿克萨烈士旅逐步走上了进行自杀式爆炸活动的道路。他们持枪在以色列城市向行人扫射,招募“人体炸弹”进行自杀式爆炸活动,并在2002年1月开创了由巴勒斯坦女性担任“人弹”的先例,为其他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树立了新的恐怖模式。2002年3月,该组织就实施了4次自杀式爆炸事件。次年1月,该组织在特拉维夫外国劳工集中的地段制造了一起连环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2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在此事件中,有3名中国劳工被炸身亡,6名中国劳工受伤。
阿克萨烈士旅并非孤立作战,它与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伊斯兰圣战组织”及“人阵”在朱代、萨马里亚与加沙地带的分支机构建立了联系,尤其是与“哈马斯组织”的“伊兹阿丁·库萨姆旅”及“伊斯兰圣战组织”的“阿尔·库德斯特别行动队”之间形成了联盟,共同策划针对以色列的敌对行动,包括制定袭击策略、组建联合行动小组实施恐怖袭击、协同采购与运输武器弹药,以及实现情报资源的共享等。其中最典型的合作行动是2001年以色列全国运动会期间,“库萨姆旅”负责提供炸弹,“库德斯突击队”负责领路,而阿克萨烈士旅的两名成员负责把炸弹藏匿于以色列体育馆内,结果制造了一起震惊国际社会的恐怖爆炸事件。
相关事件
2021年9月,包括前“阿克萨烈士旅”负责人祖贝迪在内的6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北部的一所监狱通过水槽下挖掘的隧道越狱,当地人在该监狱周围地区发现“可疑人物”,并认出了前“阿克萨烈士旅”负责人祖贝迪。截至9月11日,以色列警方表示,他们已经抓回其中4人。
参考资料
كتائب شهداء الأقصى: ماذا نعرف عنها؟.BBC.2024-07-10
West Bank shooting leaves 3 dead, 4 hurt.中国日报网.2024-07-10
阿克萨烈士旅沉浮录 靠自杀爆炸起家(图).新浪网.2024-07-05
巴勒斯坦法塔赫下属武装派别称在加沙地带多地与以军进行交火.海外网.2024-07-05
外媒:6名巴勒斯坦人从以色列监狱越狱,包括前“阿克萨烈士旅”负责人.光明网.2024-07-05
阿克萨烈士旅(北景快递).新浪网.2023-11-18
巴武装占领总理府.新浪网.2024-07-05
巴勒斯坦12个抵抗武装欲联合对以色列发动袭击 .中国新闻网.2024-07-05
“阿克萨烈士旅”的过去与未来.光明网.2023-11-18
不满内部腐败阿克萨烈士旅要造反并要退出法塔赫.中国新闻网.2024-07-05
加沙武装人员训练:钻火圈走火桥[1]-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中文网图片频道.2024-07-05
加沙南部战事激烈 以军称包围汗尤尼斯市并进入心脏地带-腾讯新闻.腾讯网.2024-07-05
血染耶路撒冷——“阿克萨烈士旅”大开杀戒.新浪网.2024-07-05
6名巴勒斯坦人用勺子挖地道越狱 以色列抓回4人.看看新闻Knews.2024-07-05
6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从以色列越狱 4人已被抓回.人民资讯.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