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爆炸案
巴厘岛爆炸案是指发生在2002年10月12日印尼巴厘岛的,由伊斯兰祈祷团 发动的一起恐怖袭击案件。
2002年10月12日晚上11点05分,印尼巴厘岛库塔海滩的帕迪酒吧内的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引爆了一枚炸弹,几秒后,藏在一辆白色三菱L300面包车内的第二枚汽车炸弹被引爆。45秒后,第三起爆炸发生在巴厘首府登巴萨市中心,距离美国领事馆约100米。爆炸造成房屋倒塌,并引起大火,最终导致202人死亡,其中包括88名澳大利亚人、23名英国人和7名美国人。经过调查,印度尼西亚警方和安全专家分析指出,来自马来西亚的两名“伊斯兰团”重要头目很可能是这起爆炸案的幕后元凶。伊斯兰祈祷团”领袖、穆斯林教士被认为是爆炸案的幕后主使。2003年8月,总计有34名嫌犯陆续被审判。
巴厘岛爆炸案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死伤最大的一次恐怖袭击案件,是世界恐怖主义的一大罪证,被认为是继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最为严重的恐怖活动。巴厘岛爆炸案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它对印尼的股市、汇市、旅游业等都造成了很大冲击,而且对于正努力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的其他东南亚国家也造成沉重打击。在反恐斗争方面,2002年的巴厘岛爆炸案促使印度尼西亚政府第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反恐理念,印尼开始实施强硬措施,积极防范未来恐怖势力袭击,制定《反恐政府条例》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行为法》,这有利于印度尼西亚国内反恐斗争发展。在国际上,巴厘爆炸案改变了印尼民众反对政府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的态度,使印尼政府能够加强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反恐"合作。印尼在调查巴厘岛爆炸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协助,巴厘岛爆炸案在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加大反恐的力度,反恐斗争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事件背景
巴厘岛旅游业繁荣
印尼巴厘岛有数万座大小神庙,文化艺术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巴厘岛环境安宁祥和,以治安良好闻名于世,当地居民依靠旅游业为生,每年吸引包括澳大利亚人在内的近300万名外国游客前来度假,为印度尼西亚和巴厘岛地方政府获取了大笔外汇。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一群年轻的澳大利亚冲浪者发现了巴厘岛库塔海滩后,几十年间,巴厘岛一直是澳大利亚人的热门度假目的地。库塔海滩位于巴厘岛西南海岸,距离爆炸发生地不远,库塔海滩是巴厘岛游客集聚最多的热闹地区,爆炸案正是发生在库塔海滩一年中最繁忙的旅游时期之一。
印尼恐怖主义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境内出现了一些极端和暴力的团体。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发“9·11事件”,这对东南亚的暴力极端组织网络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国历时一年的反恐战争非但没能彻底摧毁“基地”组织,“基地”组织反而加强了与世界各地极端组织的合作,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制造和扩散针对西方国家的恐怖活动。2001年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逮捕极端组织“伊斯兰祈祷团”的一些恐怖分子,两国都认为其在印度尼西亚拥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起初,许多印尼人并不认为伊斯兰教极端分子是一种威胁,反而认为美国主导的全球“反恐”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针对穆斯林的战争。此外,印尼国内主要的极端组织有“伊斯兰之家”“伊斯兰祈祷团”“圣战军组织”“东印尼圣战者”“伊斯兰国”“国家帮助者社区”等。由于主流穆斯林将极端伊斯兰团体视作穆斯林社会的一部分,政府为获得主流穆斯林的支持而对极端伊斯兰组织采取纵容态度。
伊斯兰祈祷团
伊斯兰祈祷团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以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为旗号,将印度尼西亚作为其大本营。印尼独立后,这一组织便转入地下活动,70年代才再度公开露面。其早期目标是推翻当时的苏哈托领导的右翼威权政府,但随着该组织和“基地组织”展开越来越多的合作,其攻击目标渐渐转向西方国家。这一组织拥有庞大的网络和暴力记录:马尼拉火车爆炸案,以色列驻新加坡大使馆爆炸事件,在菲驻印尼大使馆引爆炸弹等,都是伊斯兰祈祷团的骨干分子所为。被判处终身监禁的“巴厘岛爆炸案”主谋之一阿里·伊姆隆(Ali Imron)宣称,“伊斯兰祈祷团”并未事先得知“9·11”事件,但从中获得了大量灵感,他们甚至曾计划在事件发生一周年的日子发动攻击,因时间不够才作罢。根据阿里的供述,“伊斯兰祈祷团”原先计划攻击新加坡港口海军舰艇,看到“9·11”造成数千人死亡的规模后,他们才将注意力转向了以印度教为主要本地族群的旅游圣地巴厘岛。尽管只有少数的“伊斯兰祈祷团”成员参与了“9·11”事件,但大多数“伊斯兰祈祷团”成员都被“9·11”的“成功”所震惊。“9·11”之后数年,两个组织继续互相支持,“巴厘岛爆炸案”背后就有“基地组织”的资金支持。
事件经过
2002年10月12日晚上11点05分,在巴厘岛库塔海滩的帕迪酒吧内,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在他的背包中引爆了一枚炸弹,导致许多顾客立即逃到街上。几秒后,第二枚威力更大的炸弹在对面的萨里俱乐部外被引爆,这枚炸弹藏在一辆白色三菱L300面包车内。爆炸造成俱乐部房屋倒塌,并引起大火,附近商店及车辆也在爆炸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45秒后,在巴厘首府登巴萨市中心,距离美国领事馆约100米处发生第三起爆炸,这起爆炸只造成轻微损害,无人员伤亡。这三起爆炸案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
爆炸发生后,37岁的新西兰摄影师波尔向英国广播公司(BBC)讲述了他亲眼看到的情况。他说,爆炸发生时,旅馆的窗户被震坏,上层楼的屋顶被震翻掉落,天空弥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浓烟。波尔带着摄影机前往现场时,萨里酒吧完全陷入火海中,对街的帕迪酒吧也是烈焰腾腾,人们四处奔逃。他说,看见了好几具尸体,地上还有残缺的手脚和肢体,他看了现场情况后心里很难受,无法继续拍下去。他说:“12年的报道生涯中,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
一位逃过此劫的法国27岁游客说,他当时在离爆炸点100米处,先是听到一声轻轻的爆炸,几秒钟之后便是一声巨响。当地电力中断,四面陷入漆黑,在熊熊的火焰映照下,游客从房屋里跑出来,身上着火,要不就是血淋淋的,还有人捧着断手或拖着断脚逃出,当时每个人都在尖叫,周围尽是烟尘。
爆炸现场,死者的尸体大多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辨别身份。幸存者因爆炸而迷失方向,许多人流血过多、严重烧伤或四肢缺失,大声呼救。当地医院人满为患,无力救治数量过多的伤员。
伤亡人数
爆炸中的受害者大多是澳大利亚人,此外还有来自、、法国、瑞典等其他国家的游客和俱乐部的巴厘岛员工。巴厘岛爆炸案最终导致202人死亡,其中包括88名澳大利亚人、23名英国人和7名美国人,另有209人受伤。
调查与逮捕
2002年10月15日,印度尼西亚警方在巴厘岛库塔爆炸案现场,展开盘问目击者与搜寻犯罪证据的调查工作。警方封锁整条街的交通,向50多名爆炸案目击者问话,但未逮捕任何人。调查人员带着照相机、铁锹与棍棒,在发生汽车爆炸案的现场搜寻证据与尸体残骸,并在现场设立了一个机动实验室,采取行动确保爆炸案现场证据免遭破坏。警方将烧焦的尸体残骸找到以后即被送到实验室进行脱氧核糖核酸分析以确认死者身份。此外,澳大利亚与日本专家也在现场搜寻恐怖分子使用的炸药证据。
据警方分析,巴厘岛爆炸案是由汽车炸弹引起的。炸弹被安在一辆停放的汽车里,但汽车已被炸成碎片无法确认汽车属于何人。爆炸在地面上留下的弹坑很深,破毁范围广,由此可以断定炸弹中含有“高爆炸药”。
之后印度尼西亚警方调查证实,认为这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自杀式恐怖袭击,在3名自杀袭击者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恐怖网络。印尼警方和安全专家分析指出,来自马来西亚的两名“伊斯兰团”重要头目很可能是这起爆炸案的幕后元凶。袭击者使用了“专业”的自杀式腰带,通过手机引爆,3名袭击者都使用了非常“专业”的自杀式腰带,炸弹由TNT炸药和钢珠制成,通过手机引爆,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造成巨大的杀伤力。警方认为至少还有3名恐怖分子目前仍然潜伏在巴厘岛上,安全部门全力调查和追捕嫌犯,两元凶浮出水面,来自马来西亚的两名“伊斯兰团”重要头目胡辛和托普的嫌疑最大。
2002年10月19日,印度尼西亚警方正式逮捕了涉嫌多宗恐怖活动的曾被多个国家指控为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教祈祷团的幕后主脑阿布·巴希尔。
2002年10月20日,警方指出发生在的爆炸血案是由三个炸弹造成,警方称当时一枚炸弹放在“帕迪”夜总会内,另两枚放在附近的“萨里”俱乐部门外。
2002年10月30日,负责巴厘岛爆炸案的调查人员公布了三名印尼男子的画像,他们涉嫌制造了炸弹袭击事件,这三幅画像由两处调查小组的负责人同时公布。大爆炸发生时,许多本地人及外国人看到这三名嫌犯,画像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绘制的。警方指出三名嫌犯不是爆炸案的执行者就是指挥者,但以执行者的可能性较大,三人发动的炸弹袭击炸死了19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外国人,三名嫌犯的年龄介于20岁至30岁之间,其中两人可能是人,另一人的出生地不详,这三人都被列为正式通缉要犯,他们的画像已送往全国各地的警察局。调查人员表示涉及10月12日炸弹袭击案的嫌犯可能有6至10人,现在通缉的仅是这个犯罪集团中的三人。
2002年11月5日,警方说他们逮捕了两名男子,此二人参与炸弹袭击的三名嫌疑人中的其中两人相像,其中一名28岁的男子是在使用伪造身份证试图登上飞往马来西亚的班机时被拘留的,另外一人是在雅加达被捕的。警察宣布他们已经得知三名爆炸案涉嫌者姓名和所在地。警方将三名与上个月巴厘岛爆炸案涉嫌者的画像公布于众,调查小组到警方怀疑的嫌疑人躲藏地带进行调查。
2002年11月6日,印尼警方逮捕阿姆罗兹。10日,印尼警方在阿姆罗兹位于的住所内搜出爆炸物,并确信10月12日制造巴厘岛爆炸事件的汽车炸弹就是在其住所组装完成的。阿姆罗兹承认自己是巴厘岛爆炸案的犯罪团伙成员,并负责安放炸弹和组织实施爆炸。
2002年11月21日,警方在雅加达附近逮捕了巴厘岛爆炸案的实地指挥者伊马姆·萨穆德拉。
2003年1月14日,巴厘岛爆炸事件主调查人称警方又抓获了两名巴厘岛爆炸嫌疑人,其中一人是主嫌疑人阿姆罗兹的弟弟,这两名嫌疑人名字分别为阿里伊姆兰和,1月13日他们在的一个岛上被抓获,落网的两个人均在被通缉的人员名单上,截至2003年1月14日还有11个嫌疑人仍未被缉拿归案。
2003年6月30日,印度尼西亚警方宣布,涉嫌策划实施巴厘岛爆炸案的一个军事组织的副指挥官伊德里斯于6月12日在苏门答腊岛被抓获的,伊德里斯同其他恐怖犯罪嫌疑人关押在一起。
2011年初,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嫌犯奥马尔·帕特克于在巴基斯坦北部被捕并被引渡回印度尼西亚的,美国先前悬赏100万美元缉拿帕特克。
2020年12月10日,印尼警方在苏门答腊岛逮捕了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的高级头目祖尔卡纳恩,在巴厘岛袭击案发生时,祖尔卡纳恩恰好担任“伊斯兰祈祷团”的军事指挥官,此后他一直是印尼最重视的通缉犯之一,已逍遥法外近18年。
审判与执行
2003年8月6日,被控安装炸弹的主嫌,有“微笑杀手”之称的阿姆罗兹被印尼法庭判处死刑,这是在巴厘岛爆炸案中被捕的嫌犯中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在警察秘密提审和公开审判中,阿姆罗兹表现嚣张,对死难者没有丝毫的内疚,反而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2003年9月8日,为巴厘岛爆炸案提供资金的两名从犯分别被判处15年监禁,这是印度尼西亚法律中的最高监禁年限。这两名嫌疑犯否认曾向制造爆炸案的恐怖分子提供了2.5公斤的黄金做活动资金。但印尼法庭明确指出,这两人“明显”是有罪的,因其向恐怖分子提供了资金。
2003年8月12日,印度尼西亚检察署向雅加达地方法院起诉伊斯兰祈祷团头目阿布·巴希尔。在长达200页的诉状中,检察署以“叛国罪和违反移民规定”等罪行,要求法庭判处巴希尔15年的监禁。2006年6月,巴希尔获释。2011年6月,雅加达一家法院又宣判,巴希尔“鼓动他人向恐怖主义活动提供资金罪名”成立,判处他15年监禁。2019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证实,总统佐科·维多多“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已同意提前释放现年81岁的巴希尔。截至2003年8月,总计有34名嫌犯陆续被审判。
2003年9月10日,印尼法庭判处巴厘岛爆炸案主谋之一的武装分子伊马姆·萨穆德拉死刑。控方在法庭上指出,萨穆德拉除了制造巴厘岛爆炸案外,还具体负责其所在组织“伊斯兰祈祷团”的人员招募和资金支持工作。
2012年6月21日,印尼雅加达地方法院宣布,巴厘岛爆炸案嫌犯奥马尔·帕特克恐怖主义罪名成立并被判处20年监禁,印尼检方之前要求判处帕特克终身监禁。奥马尔·帕特克也是因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受审的最后一名疑犯。
相关争议
涉案者获释
2014年5月,在巴厘岛在2002年和2005年发生炸弹袭击事件中,涉案的36名恐怖分子获得释放,尚有上百名涉案者1年内也将获释。参与巴厘岛2002年炸弹攻击的犯人中,有近50人是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祈祷团成员,多人被判6年至1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已获释的囚犯包括召募炸弹客、被判16年徒刑的阿布杜。此事引发各方不满。来自雅加达的恐怖主义专家苏拉胡丁对此表示,其他还在牢里的恐怖分子应该不久后就会获释。苏拉胡丁说,根据他的判断,或许还会有50至100名涉案者2014年和2015年就会获释。当年炸弹袭击中的幸存者布列顿表示,歹徒都应该受到谴责,并称“这些行凶者仍可且偷生,他们甚至还可能再次制造炸弹袭击。”
巴厘岛爆炸案20年后,2022年12月7日,巴厘岛爆炸案的炸弹制造者奥马尔·帕特克获得假释,此举引发澳大利亚不满和遇难者家属的反对。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表示,对于在袭击中失去亲人的澳大利亚人来说,这将是“艰难的一天”。
各方反应
国家
印度尼西亚方面
2002年10月13日,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一份政府声明,对这起明显针对外国人的系列爆炸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并称恐怖主义是一个现实危险,它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梅加瓦蒂表示,印尼政府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对付已对全球构成威胁的恐怖主义活动。当天中午,印尼总统梅加瓦蒂与情报单位首长和部分内阁部长举行了紧急会议。随后,梅加瓦蒂事发后亲自前往巴厘岛视察袭击情况。当被问及这起事件是否与“基地”组织有关时,她并没有做出否认,而只是说:“我们将继续调查,很快将水落石出。”
2002年10月14日,印尼政府就巴厘岛爆炸案对“基地”组织表示谴责,并称将采取强硬措施打击恐怖主义。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马图里·阿卜杜勒·贾利勒向新闻界发表讲话时首次把矛头直指“基地”组织。他说,巴厘岛爆炸案与“基地”组织有关,并表示相信“基地”组织在印尼确实存在。
2002年10月17日,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表示:“维护印尼的安全和秩序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普通印尼人的义务”,并表示“旅游业尤其需要安全的环境,发生在印尼观光胜地巴厘岛的爆炸事件表明,和平与安全对旅游业至关重要”。
澳大利亚方面
2002年10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代表所有澳大利亚人表达对此次爆炸事件的愤怒、悲伤。他说澳大利亚目前掌握的全部情报都表明这是一次恐怖袭击事件,而且恐怖分子不会善罢甘休,因此反恐斗争必须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
2002年10月13日,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说,“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次恐怖主义袭击,是对外国利益发动的一次协同袭击行动。”唐纳说,澳大利亚空军正在向巴厘岛运送医疗物资和救援人员,并准备将部分受伤的澳大利亚人接回国内救治。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和安全机构也表示将协助印度尼西亚方面对爆炸案展开调查。唐纳还警告澳大利亚人近期内不要前往巴厘岛旅游度假。
2002年10月17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及副总理安德逊和反对党领导人科利安乘飞机出发到印尼巴厘岛,为死难者举行追悼纪念活动。次日,霍华德由印尼警察总长及地方与澳大利亚官员陪同,巡视巴厘岛恐怖爆炸现场。他表示,这种恐怖袭击行动可能还会发生。
俄罗斯方面
2002年10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爆炸案发生后分别致电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和澳洲总理霍华德,对巴厘岛的恐怖袭击造成大量伤亡表示哀悼。普京在致梅加瓦蒂的信中指出:“事件再次表明国际社会必须更紧密地协调行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他在致霍华德的信中说:“国际恐怖主义一次又一次地给世界各地的文明社会以可怕的教训,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世界各地都必须与国际恐怖主义进行真正全面的不妥协斗争”。
美国方面
2002年10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爆炸案发生次日发表声明,对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的爆炸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并许诺美国将协助调查这一事件。布什说,爆炸事件是“旨在制造恐怖和混乱的懦夫行为”,他呼吁全世界勇敢面对恐怖主义这一全球性威胁,统一行动起来,打击这种以滥杀无辜为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恐怖行为。同日,美国驻印尼大使博伊斯指斥事件是“卑鄙的恐怖行径”,并促请印尼当局加强反恐。
中国方面
2002年10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印尼巴厘岛等地发生的重大爆炸事件表示称:“我们对印尼巴厘岛等地发生爆炸事件并造成大量无辜者伤亡深表关注,对这一暴力事件予以强烈谴责。中国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据目前了解,没有中国公民死伤。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正在进一步核查情况,并提供帮助。”
英国方面
2002年10月20日,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下令白金汉宫下半旗致哀,悼念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案中的所有遇难者。白金汉宫官员强调,英国降半旗是为了纪念世界各地的全部200多名死难者。女王还致电澳大利亚霍华德总理,表示对这场惨案深感悲痛。
国际组织
欧盟方面
2002年10月13日,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丹麦谴责印尼巴厘岛炸弹袭击,并承诺将向印尼提供有关的帮助。声明说,这是让全世界感到震惊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是一宗应该受到最强烈谴责的野蛮、凶残的恐怖主义行为。欧盟主管外交政策官员哈维尔·索拉纳表示,“反恐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下去”。欧洲理事会表示:“各国必须采取行动解决暴力的根源”。
联合国方面
2002年10月14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爆炸案发生后举行紧急闭门会议,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强烈谴责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的多起爆炸事件,在决议中安理会还谴责“发生在其它国家的恐怖主义行为”,将任何国际恐怖主义行为视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安理会还呼吁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联合行动”,协助印度尼西亚缉拿巴厘岛爆炸案的“肇事者、组织者和资助者”。
事件影响
经济影响
汇市、股市遭重创
巴厘岛爆炸案发生后,印尼的外汇和股票市场受到沉重打击。外汇市场恐怖蔓延,投资者因担心印尼盾贬值而大量购买美元,对当地货币形成巨大压力,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一度跌到9360比1,尽管印尼央行和国家银行整顿机构出面干预,也无法挽回印尼盾的颓势。雅加达证券交易所的综合指数一直在走下坡路,2002年10月11日,雅加达股市的综合指数已从年初的500多点下滑到376.46点的低位上。爆炸发生后,雅加达股市在14日重新开盘时,便出现投资者从股市撤离资金的现象,综合指数一路下跌,最终以337.47点报收,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38.99点。
直击旅游业
旅游业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外汇来源,在爆炸案后,印尼的旅游业陷入严重困境,包括澳大利业、美国在内的众多西方国家均劝告国名不要前往印尼旅游,巴厘岛的旅馆的入住率锐减,旅馆业者已申请官方援助。印尼其他旅游点也受到影响,比如首都雅加达和印尼故都日惹。
影响外来投资
爆炸事件影响印尼的外来投资,印尼经济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复苏缓慢,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美国、日本等国经济低迷使印尼的出口贸易一直处于下滑境地,造成了国内部分制造业的萎缩,增大了失业队伍;二是国内外投资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难以再现金融危机前热火朝天的投资景象。在外来投资本来就不活跃的情况下,巴厘岛的爆炸事件增加了外来投资者的疑虑,打击他们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信心。
打击东南亚经济
巴厘岛爆炸案的影响具有广泛性,不仅影响着印尼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正努力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的其他东南亚国家也造成沉重打击。这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业和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至少会增加企业的长期成本。安全及信心成本的增加,促使投资及贸易的成本大幅上扬,也导致部分投资边际收益下降,而它所引起的种种不确定性,又恰是经济学中的最大投资风险之一。
政治影响
改善社会治安
巴厘岛爆炸案统一了印度尼西亚全国各界对遏制恐怖主义的认识,有利于政府采取统一行动。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新政权靠三个方面的力量支撑,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支持,二是军队支持,三是广大民众包括广大穆斯林的支持。军队是维护国防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支柱,梅加瓦蒂总统是军队最高统帅,她放慢了军队的改革,增加国防开支,改善军队待遇和福利,社会治安逐步稳定,军队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有所改善。
激化印尼政治势力矛盾
巴厘岛爆炸案激化了印尼政府高层间的矛盾:梅加瓦蒂总统和政治与安全统筹部长尤多梭诺态度明朗,政府支持任何对付恐怖主义的行动;副总统哈兹和司法与人权部长马素德拉态度暧昧,甚至同情伊斯兰教极端组织。在巴厘岛爆炸案发生后,在政府应采取坚决措施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上,政治与安全统筹部长尤多梭诺与副总统哈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两派矛盾加剧。
反恐斗争
印度尼西亚国内反恐斗争发展
2002年的巴厘岛爆炸案促使印尼政府第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反恐理念,印尼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改变对极端势力的态度,开始实施强硬措施,积极加强防范未来恐怖势力袭击的能力建设。在发布一系列有关全面打击恐怖主义的声明后,印尼政府制定《反恐政府条例》。2003年,基于该项条例,国会通过并出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行为法》,这是印尼自建立以来第一部成文的反恐怖主义相关的法律,为缉捕恐怖分子与极端主义者提供了相关依据和行动指南。同年,国务院反恐怖主义协调员办公室为国务院外交安全局实施一项800万美元的反恐援助方案进行规划,在印尼国家警察内组织、培训一个反恐部队。此外,巴厘岛爆炸案还加剧了伊斯兰教教主流派与极端派的矛盾,主流派两大宗教社团伊斯兰教师联合会和穆罕马迪亚发布声明,表示同意对伊斯兰极端组织采取果敢的行动,这促进主流派与极端派划清界限,有利于印尼国内反恐斗争发展。
促进国际反恐合作
巴厘岛爆炸案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死伤最大的一次恐怖袭击案件,是世界恐怖主义的一大罪证。作为穆斯林第一大人口国的印尼是美国"反恐"合作的主要对象,但由于国内民众反对政府支持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所以政府对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持谨慎态度。但巴厘爆炸案改变了民众反对政府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的态度,使印尼政府能够加强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反恐"合作。爆炸发生后,国际社会立即做出反应,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伊斯兰祈祷团列入恐怖组织的名单, 并要求联合国成员国冻结其财产、断绝其资金来源、并拒绝其成员进入或者穿过成员国领土。印度尼西亚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盟国加强合作,加强其反恐制度。印尼在其国际盟友的帮助下,就巴厘岛爆炸袭击迅速发起了一场执法活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执法专家前往印尼,协助调查巴厘岛爆炸案的全过程。除执法领域的能力建设外,国际社会对印尼的援助还包括保护印尼的金融系统免遭恐怖分子利用,美国反恐怖融资机构向印尼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巴厘岛爆炸案在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加大反恐的力度,反恐斗争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关纪念
一周年纪念
2003年10月12日,数以百计的幸存者与来自20国的罹难者亲人从全球各地飞往巴厘岛,参加巴厘岛爆炸发生一周年的纪念仪式。印度尼西亚时间10月12日23时08分,在2002年10月12日恐怖爆炸案发生的准确时间,遇难者亲友和当地民众在爆炸发生地举行悼念活动。当天,澳大利亚政府和澳驻印度尼西亚使领馆在印尼巴厘岛著名的毗湿奴文化公园举行盛大仪式,悼念去年10月12日在巴厘岛库塔海滩萨里俱乐部恐怖爆炸袭击中身亡的88名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印尼总统特使印尼政治、社会和安全事务统筹部长苏西洛·尤多约诺,印尼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协商会议议长穆罕默德·赖斯以及包括遇难者家属在内的澳大利亚和印尼各界人士约2500人参加了悼念仪式。霍华德在致辞中深切哀悼了死难者,并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慰问。苏西洛在讲话中重申了印尼政府的反恐立场,表示对恐怖分子将严惩不贷。
七周年纪念
2009年10月12日,150名澳大利亚人聚集在悉尼的库吉海滩,为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遇难者举行了追思会,并默哀一分钟。此次追思会是继2008年11月3名爆炸案罪犯被处决后,首次为澳大利亚遇难者举行的纪念活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总理里斯在悼念仪式上发表讲话称:“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应该仍然感到愤怒,一部分人仍然深感伤痛,而一部分人至今仍拒绝相信(悲剧发生的事实)。”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这一恐怖主义行为已经给许多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人以及家庭带来了改变”。他表示,自己可以“自信地说”,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为遇难者家属带来的痛苦引发了整个澳大利亚民族的祈祷、关注与反思。
十周年纪念
201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举行巴厘岛爆炸袭击事件十周年纪念仪式,参加悼念仪式的有爆炸案幸存者及遇害者亲属等两千多人。为防止该岛在这一天再次成为遭遇袭击的目标,印尼宣布进入最高安全警戒状态,警方加强了岛内各交通要道的戒备。
二十周年纪念
2022年10月12日,在20年前的巴厘岛爆炸案现场附近,幸存者以及遇难者的家属和朋友们一起祈祷并献上花圈,以纪念巴厘岛爆炸袭击发生20周年。岛上举行了和平祈祷和释放了20只鸟的仪式等活动,爆炸区竖起了纪念碑。“我们的纪念碑提醒每一个人,那里发生了恐怖袭击,我们不希望再次发生。”遇难者的家属尼卢·厄尼亚蒂说。
澳大利亚总领事馆在巴厘岛举行了一场追悼会,人们敬献了花圈,一些与会者拥抱并哭泣,默哀一分钟以纪念那些死去的人。
相关作品
《漫漫天堂之路》
《漫漫天堂之路》(英文名:Long Road to Heaven)是第一部关于2002年巴厘岛爆炸事件的印度尼西亚电影,这部电影从不同角度审视了这场悲剧:一名报道爆炸案审判的澳大利亚记者、一名在爆炸中失去亲人的巴厘岛税务司机、一名在“911”袭击后寻求和平的美国冲浪者,以及被指责应对袭击负责的穆斯林强硬派。
《巴厘岛2002》
澳大利亚流媒体服务Stan发布四集迷你剧《巴厘岛2002》(英文名:Bali 2002),以纪念袭击事件 20 周年。它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不同角色的角度讲述了这场悲剧的故事,不知情的受害者收拾行李开始,准备度过一个梦想假期,但最终却变成了他们最糟糕的噩梦。
参考资料
巴厘岛爆炸案主犯被暂缓释放.中国青年网.2023-11-25
202 people died in the 2002 Bali bombings. This is who they were.SBSNews.2024-01-11
显影|印尼引力.财新周刊.2024-01-12
全球近年十大恐怖袭击案(上).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5
印尼爆炸:已有182人丧生 爆炸由汽车炸弹引起.中国新闻网.2023-11-27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凶手陆续获释引争议.中国新闻网.2023-11-25
Indonesia’s War on Terror.USINDO.2024-01-11
巴厘岛爆炸案主犯化身“反恐漫画”主角.新浪财经.2023-11-22
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嫌犯在巴基斯坦落网.中国日报网.2023-11-25
巴厘岛爆炸案嫌犯被判死刑 最后时刻仍嚣张(图).新浪网.2024-01-10
全球反恐20年|难言胜利的美国与东南亚反恐合作.澎湃新闻.2024-01-10
RESPONSE TO BALI: AN INTERNATIONAL SUCCESS STORY.Columbia University.2024-01-12
梅加瓦蒂: 巴厘岛爆炸事件表明维护安全人人有责.新浪军事.2024-01-02
Australian miniseries revisits 2002 Bali bombings.Nikkei Asia.2024-01-11
Collective memory and crisis: the 2002 Bali bombing, national heroic archetypes and the counter-narrative of cosmopolitan nationalism.Journal of Sociology.2024-01-11
印尼爆炸伊斯兰祈祷团浮出水面 被疑是9-11主谋.搜狐新闻.2024-01-12
印尼爆炸:已有182人丧生 爆炸由汽车炸弹引起.中国新闻网.2024-01-10
血洗天堂 ――印尼特大恐怖爆炸案全景实录.搜狐新闻.2024-01-12
印尼警方对巴厘爆炸案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中国新闻网.2023-12-20
印尼警方对巴厘爆炸案展开抽丝剥茧的调查工作.中国新闻网.2023-11-28
图文:印尼连发爆炸150人死亡 警方查看现场.中国新闻网.2023-11-28
印尼警方认为巴厘岛爆炸事件中共有三枚炸弹.中国新闻网.2023-11-27
印尼警方公布巴厘岛爆炸案三名嫌犯画像(图).中国新闻网.2023-11-28
印度尼西亚警方逮捕巴厘岛爆炸案两名嫌疑人.中国新闻网.2023-11-27
印尼警方指巴厘岛爆炸案嫌犯证据确凿将面临死刑.中国新闻网.2023-11-27
印尼警方宣布抓获巴厘岛爆炸主要嫌疑人(组图).搜狐新闻.2024-01-13
印尼逮捕2名巴厘爆炸嫌疑人 还有11人未归案.中国新闻网.2023-11-27
印尼判处巴厘岛爆炸嫌犯20年监禁.中国新闻网.2024-01-13
外媒:印尼巴厘岛爆炸案一嫌犯逃亡18年后被抓获.光明网.2024-01-13
巴厘岛案两从犯被判15年监禁.中国法院网.2024-01-10
印尼巴希尔被起诉.中国法院网.2024-01-13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主谋将提前获释.环球网.2024-01-13
巴厘爆炸案又一主谋被判死刑 在法庭上态度嚣张.搜狐网.2024-01-10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凶手陆续获释引争议.东南网.2024-01-11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凶手陆续获释引争议.人民网.2024-01-11
巴厘岛爆炸案20周年,印尼释放炸弹制造者激怒遇难者家属.人民号.2024-01-12
中国外交部就印尼巴厘岛发生重大爆炸事件答记者问.新浪网.2023-12-20
血洗美丽天堂 印尼巴厘岛特大恐怖爆炸全景实录.搜狐新闻.2024-01-12
谁策划了巴厘岛爆炸事件? 拉丹姐夫疑为主谋.新浪网.2024-01-12
印度尼西亚政府就巴厘岛爆炸案谴责“基地”组织.搜狐新闻.2024-01-12
澳大利亚总理担心许多本国人在印尼爆炸案中死亡.搜狐新闻.2024-01-12
澳外长称印尼爆炸系"恐怖组织"所为 向国人警告.中国新闻网.2024-01-10
澳大利亚总理飞赴印尼巴厘岛追悼爆炸事件遇难者.中国新闻网.2024-01-12
澳大利亚总理警告巴厘岛可能再发生恐怖袭击.搜狐网.2024-01-12
综述:国际社会纷纷谴责巴厘岛恐怖爆炸事件.中国新闻网.2024-01-02
布什谴责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 并许诺美将协助调查.搜狐网.2023-12-20
图文:英国白金汉宫下半旗向巴厘死难者致哀.搜狐新闻.2024-01-12
英白金汉宫20日降半旗 向巴厘岛爆炸死难者致哀.搜狐新闻.2024-01-12
欧盟谴责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 并愿提供有关的帮助.搜狐新闻.2024-01-12
欧盟谴责巴厘岛恐怖袭击 承诺将提供有关帮助.中国新闻网.2024-01-10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谴责印尼巴厘爆炸案暴行.中国新闻网.2023-11-27
安理会谴责巴厘岛爆炸 呼吁各国帮助印尼缉凶.中国新闻网.2023-12-20
组图:印尼巴厘岛爆炸案一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新闻网.2024-01-12
巴厘岛爆炸周年的哀悼.中国青年报.2024-01-12
澳政府悼念巴厘岛爆炸死难者.搜狐新闻.2024-01-12
澳大利亚举行巴厘岛爆炸案7周年纪念活动(图)——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1-28
印尼纪念巴厘岛恐怖爆炸袭击十周年.RFI.2024-01-11
致202死巴厘岛爆炸案20周年,受害者家属重返现场祈祷.人民号.2024-01-12
Indonesian film takes new look at Bali bombings.REUTOERS.2024-01-12
Long Road to Heaven (Makna Dibalik Tragedi) (2006).IdFilmCenter.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