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潘巧云

潘巧云

潘巧云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人物,生于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所以起名叫巧云,在第44回首次出场。

潘巧云起先嫁给一位王姓押司,结果两年多王押司就死了,守寡一年有余,再嫁州两院押狱杨雄。但杨雄因公务繁忙,经常在衙门当值,疏冷了潘巧云。不想潘巧云耐不住寂寞,与和尚裴如海勾搭成奸。却被干小叔子石秀石秀识破,经过一番博弈之后,最终被杨雄和石秀在一个清寒的冬日杀害于翠屏山上。

潘巧云是一个注重生活品位和生活细节的精致美人,每次出门前必定要打扮的非常得体。依仗杨雄对自己的宠爱,将杨雄玩弄于股掌之间。关于潘巧云这一角色,后世有诸多作品,如京剧 《翠屏山》,1940年王引导演的电影《潘巧云》,1949年上海大方书局出版的《石秀与潘巧云》。

形象设定

身份设定

刘倩云是一屠夫之女,虽然父亲是杀猪的,但她却是一个注重生活品位和生活细节的精致美人,每次出门前必定要打扮的非常得体,而且要丫譽也打扮的漂漂亮亮。她和裴如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本是天生一对。改嫁给杨雄后,虽然衣食无忧,但丈夫因公务的关系“一个月到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使她夜夜独守空闺,过着守活寡般的生活。

名字来源

刘倩云生于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那天,正好是乞(七)巧节,所以起名叫巧云。

性格特点

潘巧云是本乡人,熟晓杨雄的性格,依仗杨雄对自己的宠爱,玩杨雄于股掌之间。情感长期被压抑,得不到宣泄。她不遵守“三纲五常”,不恪守“妇德”;情动后甚至大胆到不顾忌石秀而与和尚情话绵绵,更无视佛法在报恩寺与和尚共枕欢娱。《水浒传》以潘巧云生动传神的笑容来展现其性格特征,以潘巧云的一笑一哭戏剧化地写尽了其淫荡、狡、虚情假意的性格特征。此外,潘巧云的情感丰富细腻,按照《水浒传》中王婆“初嫁从身,再嫁从心”的社会逻辑,前夫王押司身故后,寡妇美人潘巧云再嫁杨雄而非裴如海,自然有其情义所在。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潘巧云起先嫁给一位王姓押司,结果两年多王押司就死了,守寡一年有余,再嫁蓟州两院押狱杨雄

借机偷情

王押司去世两周年时,潘巧云邀请报恩寺的僧人裴如海来家中做法事。当时,杨雄因公差在身,便委托石秀代为照看家中。然而,潘巧云却趁机与裴如海眉来眼去,暗送秋波,这一切都被石秀看在眼里,他心中虽然愤怒,但并未向杨雄透露。斋醮科仪结束后,潘巧云借口还愿,与父亲潘公一同前往报恩寺。裴如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引导他们参拜三宝,在地藏菩萨面前进行忏悔。事后,裴如海邀请他们共进斋饭,品茶聊天。随后,他又将他们引入一个小隔间,备上酒肴。裴如海为了与潘巧云偷欢,特地准备了烈酒以对付二人。潘公因年老体衰,不胜酒力,醉后被两个和尚送入静房休息。裴如海则趁机以看佛牙为名,将潘巧云引入自己的卧室,两人共度春宵。

偷欢过后,两人在床上商议如何保持长久的关系。于是,潘巧云收买侍女迎儿,让她每晚在后门守候。若杨雄不在家,便设香桌,烧夜香,作为暗号。裴如海也收买了一个报晓头陀,让他在五更时分到潘巧云家后门敲打木鱼,大声念佛,以防他们偷情后沉睡不知时辰,被人发现。就这样,两人的奸情持续了一个月。

事情败露

然而,石秀却发现了潘巧云和裴如海偷情的这个秘密。他注意到每晚五更时分总有头陀叫佛,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在头陀叫佛的时候,他起床从门缝里偷看,终于发现了潘巧云和裴如海的奸情。天明后,石秀将此事告诉了杨雄。

杨雄原打算与石秀一同捉奸,却临时被知府叫去喝酒。喝醉回家后,潘巧云为他除去头巾和巾帻。他大骂潘巧云,酒醉中走漏了消息。潘巧云不敢回话,只是服侍杨雄睡觉;二天凌晨时,杨雄酒醒后口渴,潘巧云便起床舀水服侍杨雄。潘巧云反诬石秀挑逗她,哭诉石秀趁她洗脸时从背后伸手摸她的胸。杨雄听后大怒,对石秀产生误解,将石秀赶出家门。然而,石秀并未走远,他趁夜将头陀和裴如海杀死并剥了他们的衣服。

残忍被杀

杨雄得知裴如海的死讯后,猜到是石秀做的,问他此事,石秀自然毫无隐瞒。杨雄闻知事实经过,给石秀赔礼道歉,并要杀潘巧云。石秀说:“只依着兄弟的言语,教你做个好男子。”石秀建议说东门外有一座翠屏山,十分僻静,不如骗取潘巧云上山,把这是非问得明白,再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第二天早晨,杨雄回家以到城东岳庙还愿为由,实则是将潘巧云及侍女迎儿骗至翠屏山与石秀对峙。但潘巧云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还打扮得整整齐齐。期间,杨雄在买香纸雇轿子时又到店里与石秀约定后者事先在半山僻静处等待。行至翠屏山一处古墓,杨雄招呼走了轿夫,随后石秀携带腰刀、棍棒出现。石秀与潘巧云对质,那妇人飞红了脸,无言可对。石秀飕地掣出腰刀与杨雄说道:“此事只问迎儿!”迎儿在杨雄的逼迫下如实说出了潘巧云与裴如海如何偷情的情实,潘巧云见瞒不过,也只好承认了与裴如海的奸情。盛怒的杨雄也在石秀的怂之下杀了迎儿,然后将潘巧云的衣服全部剥光,绑在树上。他先割了她的舌头,然后将其残忍杀害,又取出潘巧云的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

关系设定

形象分析

登场形象

黑覺賢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轻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翘尖尖脚儿,花簇簇鞋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更有一件窄湫、紧挡挡、红鲜鲜、黑稠稠,正不知是甚么东西。

情欲不满

潘巧云成了“淫欲”的化身。少女时代她就钟情于裴如海;嫁与王押司没过两年,丈夫去世,她不甘寂寞再嫁杨雄;见到石秀她又被触动了“芳心”;而明知“我的老公不是好惹的”,冒死她也要与裴如海偷情,似乎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宣泄情欲。

有恃无恐

潘巧云于家中斋戒素服,招的是少年僧人(何况岳丈之干儿),祭的是潘巧云的前夫亡灵,而杨雄并无怨言。也许杨雄明知潘巧云的心思,故意对她有所松疏,使她有机会与其他男人相处,从而使潘巧云得以宣泄被压抑已久的情感,维持二人现有状况,这样至少不会失去潘巧云。但这样的推测是以杨雄对潘巧云的极端宠爱为基础的。

形象起源

河北省香河县五百户镇潘姓大族,据族中一位潘姓老人描述《水浒传》里的潘巧云就是该村人物,不过真实的潘巧云并不是个水性杨花的女子。施耐庵之所以在《水浒传》里写出坏女人潘巧云,在五百户镇有一个传说:“施耐庵曾在潘家客居,那时农民对文人不理解,认为他们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也许由于受到了冷遇,施耐庵便把不满转嫁在书中的两个坏女人身上。”

另据大连理工大学讲师梁海考证,在《水浒传》中对于潘巧云的描写,施耐庵大书特书她与裴如海如何策谋又如何勾搭成奸、偷情寻欢等等,石秀、杨雄几成陪衬。这样安排根本目的完全在于刺激读者的兴趣。也体现出了儒家重于教化与市民重于娱乐的两种文学观在作者内心深处的融合与冲撞。

衍生作品

影视作品

电视剧

电影

图书作品

书籍

画集

戏剧作品

京剧

 《翠屏山》是一出取材于《水浒传》第四十回的京剧曲目,讲述了杨雄、石秀结拜,杨使石开设肉铺。杨妻潘巧云与僧裴如海私通,为石所见,告杨雄。杨雄醉归,潘巧云及迎儿反诬石秀戏己,杨雄不察,与石秀绝交。石秀与潘巧云反目,愤而离去,乘醉夜杀裴如海,杨雄始悟,定计诓潘巧云及迎儿至翠屏山,勘问奸情,石秀逼杨杀死巧云等的故事。

剧本

人物评价

“想当年如海在家,巧云未嫁,春光烂漫,兄妹为之,亦今日至上之恋爱。(潘巧云)为王氏妇为杨氏妇,而实未尝一日忘其干哥也。”(张恨水评)

潘巧云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是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改嫁杨雄之后又没有得到自己期盼中的幸福婚姻,更因杨雄忙于公务对她的疏冷而出轨,正是这段出轨,让她成了传说中的“四大淫妇”之一,而事实上,潘巧云出轨的对象正是当年对她旧情难忘的初恋情人裴如海。潘巧云的死,不是让人想到败坏伦理道德,而是如悲情韩剧一样的让人心生怜悯。(中原网评)

潘巧云在情爱生活中,现代意义上的爱情是缺失的;只有遵守当时道德规范的“自由”,而并无身体性爱的自由,她们的性爱和身体是专属于男人的。(怀化学院讲师张家国评)

参考资料

..2024-02-24

五百户镇 潘家得罪施耐庵?(图).北方网.2024-02-24

京剧《翠屏山》选段系列教学.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4

..2024-02-24

..2024-02-24

..2024-02-24

..2024-02-25

..2024-02-25

..2024-02-25

国际经济法网--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官方站点.国际经济法网.2024-02-24

潘巧云有个好爸爸.搜狐网.2024-02-24

十分钟读完《水浒传》:108将简介与结局!.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4

水浒传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2-24

水浒传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2-24

杨雄与石秀 (2010) 7 .2.1905电影网.2024-02-24

潘巧云 潘巧云 (1940).豆瓣电影.2024-02-24

石秀.豆瓣读书.2024-02-24

..2024-02-24

【组图】新版《水浒传》 四大玉女变身欲女颠覆演出.中原网.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