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恒
杨子恒,1964年出生于中国甘肃省,生物学家,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院士,伦敦大学RA Fisher统计遗传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算与进化生物学中心主任。
1984年杨子恒从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专业,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从事进化和统计遗传学教学研究工作,历任讲师、高级讲师、教授;200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是获此殊荣的首位大陆旅英华人;2010年担任伦敦大学学院遗传进化与环境系R.A. Fisher统计遗传学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顶尖”。
杨子恒主要从事分子进化、分子系统学、群体遗传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统计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1964年11月1日,杨子恒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龙头村,父亲杨益当过小学教师,家中兄妹4人,他排行老二。6岁进入银滩小学就读,初中就读于离家8公里的通渭县马营中学。
1980年9月,以定西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大二时参加甘肃省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第一名。1984年7月获得农学学士。
1987年,获得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专业硕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担任讲师。
1989年,进入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得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担任讲师,同年进入剑桥大学动物科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92年-1993年)。
1993年,进入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动物科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92年-1994年)。1994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分子进化与遗传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1994年-1995年)。
1995年,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1995年-1997年)。
1997年,在伦敦大学从事进化和统计遗传学教学研究工作,历任Galton实验室生物系讲师(1997年-2000年)、进化遗传学高级讲师(2000年-2001年)、统计遗传学教授(2001年-2010年)、R.A. Fisher统计遗传学教授(2010年-)。
2005年,杨子恒加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外创新团队。
2006年,当选为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院士,是获此殊荣的首位大陆旅英华人。
2007年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杨子恒教授出任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担任伦敦大学学院遗传进化与环境系R.A. Fisher统计遗传学教授。
2015年,入选国家“顶尖”,是中科院引进的唯一一位顶尖人才。
2016年10月09日甘肃农业大学杰出校友杨子恒院士与广大师生座谈交流。
2017年,进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至2018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子恒的研究方向包括物种分化时间的贝叶斯估计,遗传密码子替换模型和适应性进化的检测,近缘物种种间、种内资料的分析,物种识别等。他提出大量的用于分析分子水平上进化过程的统计模型和计算算法,对分子系统学的成熟有所贡献,他开发的PAML软件被广泛使用。
截止到2015年,杨子恒出版专著两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据LabTimes杂志2006年统计,他是英国进化生物学界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
出版专著
代表论文
1.Zhu T,dos Reis M,Yang Z.2015.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ncertainty of divergence 时间 estimation under relaxed molecular clock models using multiple loci. Systematic Biology 64:267-280.
2.dos Reis M, Zhu T, Yang Z. 2014. The impact of the rate prior on Bayesian estimation of divergence times with multiple loci. Systematic Biology, 63:555-565.
3.Yang Z, Rannala B. 2014. Unguided 物种 delimitation using 脱氧核糖核酸 序列 数据 from multiple loci.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31:3125-3135.
4.Zhang C, Rannala B, Yang Z.2014.Bayesian species delimitation can be robust to guide tree inference 误差Systematic Biology,63:993-1004.
5.Z.Yang,Molecular Evoluti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牛津布 University Press,Oxford,England,2014),512pages.
6.Yang Z.,Rannala B.2012.Molecular phylogenetic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Nature Review Genetics 13:303-314.
7.Yang Z.and B.Rannala.2010.Bayesian 物种 delimitation using multilocus 序列 数据 PNAS 107:9264-9269.
8.Yang,Z.2007.PAML 4:Phylogenetic analysis by maximum likelihood.摩尔Biol.Evol.24:1586-1591.
9.Yang,Z.,W.S.W.Wong,and R.Nielsen.2005.Bayes empirical Bayes inference of amino acid sites under positive selection.Mol.Biol.Evol.22:1107-1118.
人才培养
2005年杨子恒加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外创新团队队后,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博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培养学生信息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杨子恒是国际进化生物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开发的用于分析分子水平上进化过程的统计模型和计算算法被国际学术界所广泛采用,开发的PAML和BPP等软件被广泛使用,对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系统生物学学会评)
参考资料
我校杰出校友、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杨子恒教授为师生作报告.甘肃农业大学.2017-12-24
动物研究所海外创新团队成员杨子恒当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2017-12-23
我校杰出校友杨子恒院士与广大师生座谈交流.甘肃农业大学新闻网.2022-01-06
ZihengYang 2017–2018 Helen Putnam Fellow.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Harvard University.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