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马营中学
通渭县马营中学1957年8月由第一任校长罗天象选址创建,地处310国道北侧,南临牛谷河畔,北依东山之脚,东顾“锦屏晚照”,西望“华川芳草”,四周开阔,交通便利,适宜办学。1958年9月,通渭县政府正式揭牌命名为“通渭县第二中学”,并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1977年学校被更名为“通渭县马营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学校简介
马营中学是一所县属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建成于1957年8月。曾几度更名,分别为“通渭县第二中学”、“通渭县马营农业中学”、“通渭县马营公社中学”,1970年1月更名为“通渭县马营中学”,占地面积17271平方米,建筑面积2784平方米,农场基地1005平方米,图书资料3000册,固定资产47万元。周围与四乡接壤,地势优越,交通方便,生源广阔。校内设三处一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七个教研组、17个教学班。目前有教职工75名,其中本科学历10名、专科52名,有学士的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1名,中学一级教师6名,中学二级教师33名、中学三级教师19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县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在校学生1000名,(其中初中10个班550人,高中7个班450人)。
目前,学校占地50亩,有教学班28个,学生1857人,教职工115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市骨干教师6人,市教学能手及教学新秀4人,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的10人。学校机构齐全,教学设施齐备,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教师队伍素质过硬,全体学生勤奋苦读,学校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办学思想
数年来,全校教师按照“厚爱、严管、民主、科学;激学、励教、求真、务实”的办学思想,以“文明、礼貌、勤奋、求实、上进”为校训,发扬三苦精神,狠抓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素质教育;多方筹资、全力营造育人环境;日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取得显著的成绩。自建校以来,培养初高中毕业生8230名,输送大中专生310名。1994年因高考成绩突出受到县教育局表彰奖励,1995年被县委政府评为“县级精神文明单位”。学校档案管理达省三级标准。学校受省、地、县、局表彰的先进个人有30多人次。
办学成绩
自建校以来,有1000多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其中有80多人已获得硕士学位,有15人获博士学位,有30多人次分别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原“省园丁”奖获得者、前任校长王旭泽同志2007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受到教育部的表彰奖励。值得一提的是,原我校72届高中毕业生并在李发昌同志现任甘肃省体育局副局长;78届高中毕业生、科学家、杨子恒博士当选为2006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首位华人院士。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绩骄人,贡献突出,为母校迎得了较高的声誉。多年来,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1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教研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安全文明学校”。2003年通渭县委县政府将马营中学列为高初中剥离学校,计划用三年时间逐步完成对马营中学高初中的剥离,将原马营中学设为独立高中,在马营镇西头马营粮管所对面新修建一所学校为马营初中,隶属于马营学区,从2003年9月秋季开始,到2006年6月结束,逐步完成了高初中剥离任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