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威廉·柯特比(Albert William Ketèlbey,1875年8月9日-1959年11月26日),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凯特尔比擅长取材东方及异国情调的曲子。不论欧洲中东远东、甚至非洲,都是他取材的地方。科特比的音乐在20世纪20年代末成为畅销品,他也成为了英国第一位百万富翁作曲家。代表作有《波斯市场》《心灵苏醒》等。

人物生平

亚伯特. 科特比生于英国伯明翰 〈 Birmingham 〉的阿斯顿〈 Aston 〉,父亲是位雕刻师,从小学钢琴, 11 岁时已能上台演奏。虽然有惊人的演奏天赋,但科特比却不愿在钢琴演奏事业上着墨,反而偏好作曲。

13 岁已完成其钢琴奏鸣曲,因而获得英国三一学院“Triple College”的奖学金,前往伦敦习乐。在进入伦敦的音乐学院后,便开始展现过人的音乐创作天赋,他用本名发表严肃作品,用笔名Raoul Clifford发表轻松的沙龙作品,他另有一个笔名Villa,Villa和Clifford都是他出生地附近的街名。音乐院毕业后,开始在三一学院担任讲师,也为出版商将管弦乐改编成钢琴音乐,或者将钢琴音乐改编成管弦乐。柯特比同时精通管风琴、长笛、大提琴双簧管竖笛等,且曾经担教堂的管风琴师。他能在乐团里面演奏多种乐器,尤其东方乐曲对他的启发最大,这后来也成为他的标志。柯特比甚至曾经在当时的音乐奖学金上胜过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柯特比在一家伦敦的剧院担任指挥后,便开始大量创作。不久便声名大噪,成为当时叱咤风云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轻松普及的音乐,这些音乐被用作无声电影的伴奏或是舞蹈伴奏。他的成功使得他能够放弃剧院的工作。在沃德维尔剧院担任音乐总监期间,他为小型管弦乐队做编曲,这段时期使他学会了写流畅和受欢迎的音乐。他还在无声电影中写音乐取得了巨大成功,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有声电影的出现。

二十世纪起,柯特比转而创作管弦乐小品,一九一五年在参访一间圣方济会的修道院后,完成其成名作《在修道院的庭园》(In a Monastery Garden),音乐呈现了伴著鸟鸣声的平和画面,最后在钟响中由男声合唱垂怜经(Kyrie)般的曲调,听众相当容易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他的早期作品以传统古典风格而受到好评,但以轻音乐作品而闻名。他的轻音乐作品《波斯市场》(1920年)、《中国寺庙花园》(1923年)和《埃及神秘之地》(1931年)等在印刷品和唱片上成为畅销品。

有一次柯特比在皇家音乐会上演出自己的作曲时,乔治五世来晚了,没有听到开始的曲子,因此柯特比在中间休息的时候重复了这个曲子。他对英国场景的赞美同样受欢迎:例如《伦敦人组曲》(1924年)以其伦敦生活场景,以及他为皇家活动创作的仪式音乐。在他的鼎盛时期,他的作品经常被录制,近年来他的大部分作品已经被收录在CD中。

柯特比也在其它一些领域工作,比如在知名的出版社里担任音乐编辑以及任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音乐经理数年。他经常被说成是英国的首名百万富翁作曲家,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1929年《Performing Right Gazette》按照作品演奏次数列表 使他成为“英国当今最伟大的作曲家"。

科特比的知名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下降,他的独创性也在下降;战后的许多作品都是对旧作品的重新制作,他的音乐越来越被英国广播公司忽视。1949年,他搬到怀特岛度过退休生活,并在家中默默无闻地去世。自他去世以来,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了重新评估;在2003年BBC广播节目《您最喜爱的百首曲目》的一项调查中,《草地上的钟声》被评为有史以来第36受欢迎的曲目。在2009年普罗姆斯音乐节的最后一晚,乐团演奏了他的《在修道院的庭园》,以纪念科特比逝世50周年,这是他的音乐第一次被包括在音乐节的结尾。

个人生活

虽然凯特尔比曾经和一位女歌手结婚,两人婚姻很长,也很幸福,但是却没有任何子嗣。妻子死后凯特尔比再婚。凯特尔比晚年在英国度假胜地怀特岛写作及玩台球。

音乐曲目

《波斯市场》(In a Persian Market)

《波斯市场》是科特比作品中最出名的一首,描写波斯市场上,喧闹杂沓的情景,全曲可分为八个乐段:

1.骆驼队的来临:由弱而渐增强的轻快旋律,渐渐形成市场热闹的场面,其中间或还可听到骆驼的铃声。

2. 传来乞丐哀求施舍的声音:由男声合唱一段低沉有力的曲调,呢喃着“慈悲啊,阿拉的神”反复多次,这是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音乐。

3.美丽的公主坐轿来到:在竖琴轻柔的伴奏下,出现优美而细腻的旋律,曲势逐渐增强,象征公主仪仗的辉煌。

4.观看魔术师和玩蛇者的表演:魔术师主题俏皮而活泼,衬托出一种奇特的神秘气氛,接着弄蛇者的主题,充满了波斯风味与异国情调。

5.酋长行列经过市场,表演中断:玩蛇者的主题忽然被宏伟的铜管乐器打断,酋长行列经过市场,但立刻远去。

6. 再听到乞丐的求乞声:男声合唱慈悲啊,阿拉的神,但只一次便停止。

7.公主准备回宫:公主主题再现,由强渐弱的曲势表示公主从市场离去。

8.骆驼队逐渐远去,市场复归宁静:开头的进行曲再现出来,但也逐渐减弱,这时远远的犹可听见公主的主题,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终于不见。

《在埃及神秘的土地》( Inthe Mystic Land of Egypt)

藉由柯特比的音乐旋律描绘出神秘的埃及尼罗河的水流潺潺漫延、驼队的商人和着铃铛穿越沙漠,众人合唱伟大的土地,让人从音乐中跟着神游美丽神秘的埃及。

《中国寺庙的庭院》( Ina Chinese Temple-Garden)

这些一听就懂的轻松且充满异国情调的管弦轻音乐,使科特比大受欢迎。尤其在描绘中国的异国风时加入了锣声启开众人的念诵歌声,时而歌颂时而咏叹,表达出 . 寺庙内庄严肃穆之情。

《在修道院庭院》( Ina Monastery Garden)

这曲音乐首先呈现鸟鸣声,让人联想修院中的宁静与平和,最后在钟响中由男声合唱垂怜经( Kyrie )的曲调,除了显现赞美天主的祥和之气,更传达出修院内无车马喧的安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