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蟹爪兰属

蟹爪兰属

蟹爪兰属(拉丁学名:Zygocactus),别名蟹爪属、仙人指属,是石竹目仙人掌科的一属。蟹爪兰属所有物种的原生地均在巴西。

蟹爪兰属的物种有圆形的茎段,上面覆盖着刺座和小刺。花色艳丽,花瓣倒伏,呈放射状或双边对称,其花通常为鲜亮的粉红色和白色的复色。果实为小浆果

2019年2月22日,蟹爪兰属植物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

名称由来

蟹爪兰属的属名以法国的仙人掌爱好者Frederic Schlumberger命名。

蟹爪仙人掌属是一个有少数几个物种的附生仙人掌科,该属的蟹爪兰被称为世界知名的“蟹爪兰”。该物种在商业上大规模生产,在西方国家通常以“圣诞仙人掌”的名义出售。

形态特征

蟹爪兰属的物种有圆形的茎段,上面覆盖着刺座和小刺。花色艳丽,花瓣倒伏,呈放射状或双边对称,其花通常为鲜亮的粉红色和白色的复色。果实为小浆果

分布范围

蟹爪兰属所有物种的原生地均在巴西。

生活习性

以蟹爪兰属植物蟹爪兰为例,蟹爪兰属附生类仙人掌,喜半阴、湿润。土壤需肥沃的腐叶土、泥炭、粗沙的混合土壤,pH值5.5~6.5。其在生长期适温为18~23℃,开花温度以10~15℃为宜,但是不能高于25℃或低于10℃,否则影响开花。

繁殖方式

蟹爪兰属植物蟹爪兰为例,其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播种繁殖。

扦插繁殖

选择健壮、肥厚的茎节,切下1-2节,放阴凉处2-3天,待切口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基质为比例4∶1的泥炭和沙,插床温度为15-20℃。插床湿度不宜过大,以免切口过湿腐烂。插后2-3周开始生根,4周后可盆栽。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比扦插繁殖生长势旺,开花早。常在5-6月和9-10月进行,砧木用量天尺虎刺花,需大盆栽培的选用食用仙人掌。接穗以2-3茎节为宜,下端削成鸭嘴状,与砧木的楔口接合,用消毒的牙签插入固定。一般一株砧木可接3个接穗,每个接穗相距120度。嫁接后植株放半阴处养护,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如嫁接后10天内接穗仍保持新鲜硬挺,即已愈合成活,需精心养护,1个月后嫁接成活植株可转入正常管理。

播种繁殖

蟹爪兰需人工授粉后才能结果。常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22-24℃,播种基质用泥炭、腐叶土、粗沙的混合土壤,播前需高温消毒。蟹爪兰种子播后,盆口盖上玻璃,以便保持盆土湿度。播后5-9天发芽。幼苗生长较慢,应谨慎管理。

栽培技术

以蟹爪兰属植物蟹爪兰为例,繁殖后的新枝,可用12厘米普通塑料盆或吊盆栽培,每盆栽植3株。栽后正值夏季,室内应保持通风凉爽,温度过高或空气干燥,对茎节生长均不利,有时发生茎节萎缩死亡。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秋季增施1-2次磷钾肥。嫁接新枝,在浇水、施肥时,注意不溅污嫁接愈合处,以免发生腐烂。当年能开花20-30朵,培养2-3年后一盆能开上百朵。扦插植株,一般栽培2-3年后需重新扦插更新。蟹爪兰开花时,室温不宜高,以10-15℃为宜,花期可持续2-3个月,单花一般开放1周后凋萎。花期不要随便搬动,以免断茎落花。花后出现一般较短的休眠状态,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待茎节长出新芽后,再行正常肥水管理。若花后浇水量过大,根系容易腐烂、停止施肥,待茎节长出新芽后,再行正常肥水管理。若花后浇水量过大,根系容易腐烂,茎节萎缩死亡。蟹爪兰如需要提前开花应市,可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进行8小时的短日照遮光处理可提前1个月开花,进入市场。

养护

蟹爪兰属植物蟹爪兰为例。

水肥管理

蟹爪兰喜肥,但必须要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一般于9月开始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已经形成花蕾且花蕾数量较多时,要经常对叶面喷施磷钾肥,防止花蕾脱落。同时,在花蕾形成后不可大水浇灌,浇水量要较平时减少50%,待花蕾开放后再稍稍增加水量;孕蕾期也不可浇水过多,防止落蕾、烂根。

生长期管理

除夏季需要放置在荫棚内养护外,蟹爪兰在春季、秋季应尽量多见阳光,冬季必须保持足够的阳光,以积累养分。为使植株着花均匀还应每5~6d原地转动花盆1次,显蕾后不能再随意进行搬动,否则会引起严重落蕾。

病虫害防治

蟹爪兰属植物蟹爪兰为例。蟹爪兰常发生炭疽病腐烂病和叶枯病危害叶状茎,特别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病严重。发病严重的植株应拔除集中烧毁。病害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旬喷洒1次,共喷3次。介壳虫危害严重时,叶状茎表面布满白色介壳,使植株生长衰弱,被害部呈黄白色。如被害植株较轻,可用竹片刮除,严重时用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杀。

物种保护

2019年2月22日,蟹爪兰属植物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

主要品种

蟹爪兰

形态特征

蟹爪兰是附生肉质灌木,无叶。茎无刺,茎是扁平形,多分枝,常悬垂,老茎木质化,稍圆柱形,幼茎及分枝均扁平;每一节间矩圆形至倒卵形,长3-6厘米,宽1.5-2.5厘米,鲜绿色,有时稍带紫色,顶端截形,两侧各有2-4粗锯齿,两面中央均有一肥厚中肋;窝孔内有时具少许短刺毛。花单生于枝顶,玫瑰红色,长6-9厘米,两侧对称;花萼一轮,基部短筒状,顶端分离;花冠数轮,下部长筒状,上部分离,愈向内则筒愈长;雄蕊多数,2轮,伸出,向上拱弯;花柱长于雄蕊,深红色,柱头7裂。浆果梨形,红色,直径约1厘米。

花期

蟹爪兰的花期为11月至翌年1月。

果期

蟹爪兰的果期为2-5月。

产地分布

蟹爪兰原产南美巴西,中国有引进,各地均有栽培。全球热带亚热带常见栽培。

主要价值

蟹爪兰节茎常因过长,而呈悬垂状,故又常被制作成吊兰做装饰。蟹爪兰开花正逢圣诞节、元旦节,株型垂挂,适合于窗台、门庭入口处和展览大厅装饰。但因为饲养方式的关系,有些蟹爪兰被调控在十月开花。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蟹爪兰已规模性生产,成为冬季室内的主要盆花之一。

参考资料

Zygocactus.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05

仙人指属.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05

蟹爪兰属.爱仙园官网.2025-03-05

植物新品种权.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3-05

蟹爪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技推广服务平台.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