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城是中国的一处古迹,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化里村西南200米处。

滕州市驸马城

驸马城遗址

滕市驸马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化里村西南200米处,一个岭子似的高台,俗名“城顶子”或者“城岭子”,实是一个西周东周至汉代的古文化遗址。且现已被定为“滕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见《滕州市文化志》]

该高台遗址,面积达60000平方米,占地一百余亩,东西300米长,南北200米宽。城址的南面临一条古河道,今已变为一条小溪流。这样的依河的高地,很适合古人的居住条件。

遗址北面也是一处东西洼地,应该是古河流冲刷而成。而明初所立的“化里村”就是在这个“洼地”上。2007年版《滕州市界河镇志》载“化里村,建于明代初期。相传燕王扫北时,该村百姓纷纷从军,燕王赞为‘风化之里’,村由此得名‘化里’。”,该村的乡亲们皆介绍说“化里村”本为“洼里村”,1982年城乡地名统计时美化谐音改名。可见志载非实也。

旧时,驸马城曾3米余高,是一个近似长方形的高台。生产队时期因为坦土种地,今至略高于周围田地,东部渐平,西半部高于西面平地一米许。

传说,此城址是古代的驸马城。

驸马城传说

关于“驸马城”的来历,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古代某位皇帝有一位美丽公主,他很疼爱她,总想在她嫁人时给予一个惊人的嫁资。待到公主出嫁时,皇帝就把一个富饶的城市作为陪嫁,带给了她的丈夫“驸马”,同时也算是给“驸马”的一个城邑。让他们小两口以后生活安逸,无忧无虑。

但传说中的驸马为何人?哪一位皇帝的驸马?何时所建城?这些皆是不清,也已无从查考。

还有相传,金灭北宋以后,完颜宗弼女婿夏金武来滕州市,相中此地所建。

驸马城是一处古代遗址

经实地考察,遗址上的古文化遗存陶片,尤其丰富,有红陶绳纹鬲足,灰陶罐、灰陶豆、灰筒瓦等。

依据古人生活的文化载体“陶片”等,又经文管部门的曾数次考察、探掘过,基本上可以断定该“驸马城遗址”,为西周公国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先人所生活的遗址。

驸马城是一处古代遗址,且附近有传说中的“观星台”。

哈尔滨市驸马城遗址

驸马城遗址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杨树乡,1995年6月6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为金朝古城址,当地俗称"驸马城"。

驸马城遗址地处坡地,北高南低,整个城址地势高于周围,城内及城外东、西、北三面均是耕地,南城垣外侧紧靠居民住宅。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1496米。东墙长约275米,残高约3米;南墙长约457米,残高约2.5米;西墙长约297米,高约2米;北城垣长467米,残高约3.5米,基宽5~6米。城垣为夯土版筑,东西城墙中间各有一门址,均附筑瓮城。角楼3处,分布于东南角、西南角和西北角,现在西北角角楼高于城垣0.5米,其它两处略有突出。马面现存10处,分布在东、西、北三面城垣,南城垣马面已无法辨识。

城址东南1公里马神庙屯北侧500米的转山子曾出土过著名的"承安宝货"银锭,城内外曾发现较多的金朝砖瓦、钱币及瓷片等。现城址内布纹瓦残片及青砖碎块随处可见。

驸马城建于金代早期,金后未见详细文字记载。曹廷杰在《金会宁府考》中认为,此城是金代驿路兀室郎君宅,即会宁头铺。是金初上京通往长春州泰州市而进入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驿站。在其一侧尚有当年古道的遗迹。

根据驸马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可以看出该城在当时金上京通往中原的要道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