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礼,深圳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87年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4年调至深圳大学任教至今。

研究方向

华人政治(行政)文化与政党政治,重点研究新加坡政治与李光耀思想。

主要贡献

一.论文

1. 苏联东欧对其所处社会主义阶段认识的变化,独立,1987年第5期《求实》;

2.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权与反特权现象的思考,独立,1989年第3期《党校论坛》;

3. 关于灌输教育问题的思考,第二作者,1990年第1期《长白学刊》;

4. 现代化·现代化客体·现代化方式,独立,1990年第2期《实事求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5年第5期《社会主义研究》全文转载;

5. 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二元结构的认识与思考,独立,1990年第6期《湖湘论坛》;

6. 坚持改革开放的整体性和主体性原则,独立,1990年第6期《实事求是》;

7. 我国的现代化与自由,独立,1990年第6期《理论导报》;

8. 双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与现代化目标,独立,1990年第6期《党校科研信息》;

9. 我国新时期对于人的教育理论的缺陷及其改进与建设,独立,1991年第2期《理论导报》;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中改进我国新时期的“人的教育”,独立,1991年第11期《党校科研信息》;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1年第4期《教育学》全文转载;

10.从目标和方式两方面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独立, 1992年第8期《理论导报》;

11. 特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新形式,第二作者,收录在《市场经济与特区党的建设》,1993年海天出版社

12. 制约与自由的发展轨迹,独立,1995年第4期《特区理论与实践》;

13. 行政文化概念浅析,独立,1996年第2期《深圳大学学报》;

14. 从革命到改革的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创新,独立,1996年5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2期《改革研究动态》全文转载;

15.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危机及其克服,独立,1996年第3期《社会主义研究》;96年第5期《特区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6 年第7期《中国政治》全文转载;

16. 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理解政治,独立,1996年第4期《求实》;

17. 关于提出“市场社会主义”概念的思考,第一作者,1997年第10期《社科信息》;

18. 社会主义的旗帜与内涵,第二作者,1997年第7期《特区理论与实践》;

19. 邓小平政治智慧论析,第一作者,1997年第4期《深圳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20. 常识与共识——“南方谈话”的政治哲学,独立,1997年第5期《社会科学》;

21. 从“南方谈话”论邓小平的政治智慧,第二作者,1998年第3期《学习与探索》;

22. 关于民主内涵的逆向思考,独立,1998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走出民主内涵的几个理论误区,独立,1998年第4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8年第9期《中国政治》全文转载;

23. 创新社会主义内涵的方法论议,独立,1999年第6期《求实》,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9年第8期《社会主义研究》全文转载;

24. 中国现代化:客体、特征、实质,独立,1999年第6期《人文杂志》;

25.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行政学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二作者,1999年第5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6. 思想政治教育:同情性理解传统之后的反思,独立,1999年第6期《理论与改革》;

27. 理性在政治中的作用及运用,独立,1999年第3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8. 新加坡廉政之道的全方位剖析,独立,2000年第3期《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1月7日《文摘报》摘要转载;

29. 一分为三:邓小平的新思维,第一作者,2000年第9期《求实》;

30. 儒家伦理教育的同情性反思,第二作者,2000年第12期《开放时代》;

31. 从革命到建设的政治转型与创新,独立,2001年第2期《社会主义研究》;

32. 新加坡的理念: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独立,2001年第4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33. 行政活动中道德与理智的不同指向及作用,第二作者,2001年第4期《开放时代》;

34. 民本的阐释及其与民主的会通,独立,2002年第2期《政治学研究》;

35. 领导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及现代化,第一作者,2002年第6期《理论探讨》;

36. 当代中国政治的实践理性精神,独立,2002年第3期《深圳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第9期《中国政治》全文转载;

37. 探析李光耀的儒家价值观,独立,2002年第6期《社科与经济信息》;

38. 新加坡人的家庭理念,独立,2002年11期《社会》;新加坡“家庭为根”的共同价值观分析,独立,2002年第6期《东南亚纵横》;

39. 新加坡以法治权的系统分析,独立,2002年第8期《东南亚纵横》;

40. 新加坡的“管得严”,第一作者,2002年第6期《城市问题》;

41. 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的领导方式分析,独立,获选为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的“政党政治:模式、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并收入会议论文集;同时收录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2003年5月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42. 非正式规则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第二作者,2003年第3期《社会科学家》;

43. 新加坡执政党“一分为三”的领导思维分析,第一作者,2003年第4期《理论探讨》;

44. 政治文明:实质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的统一,第一作者,8000字,2003年第5期《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法治时代》摘要转载;

45. 从革命到执政: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型,第二作者,2004年第4期《理论与改革》;

46. 民主政治中的妥协原则,第一作者, 2004年第1期《深圳大学学报》;

47. 新加坡“托管式民主”分析,第二作者,2004年第6期《东南亚纵横》;

48. 论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第二作者,2004年第5期《理论学刊》;

49.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思维的实用理性特征,独立,2004年第12期《新东方》;

50.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的政党文化转型,第一作者,2004年第1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2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文转载;

51. 家庭本位的阐释及其与个人本位的会通,独立,2004年第5期《中州学刊》;

52. 人文教育功能的哲、史、文视角,独立,2004年第10期《学术前沿》(香港);

53.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精神,第一作者,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家》,被2005年第5期《新华文摘》“篇目辑览”收录;

54.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独立,《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原文收录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3》,2004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55.从革命到执政的政治文化转型与创新,独立,2005年第1期《深圳大学学报》;

56.金大中民主思想分析,第二,2005年第2期《学术前沿》;

57.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模式分析,独立,2005年第1期《东南亚研究》;

58.新加坡执政党的廉政之道,独立,2005年5月号《党的生活》,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10期《中国共产党》全文转载;

59.非正式沟通的作用分析,第一,2005年第6期《政工学刊》;

60.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例,独立,2005年第4期《社会科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11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文转载;

61.论执政党的执政权威: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独立,2005年第5期《社会科学家》;

6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于新加坡经验的分析,独立,收录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4)》,2005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63.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点,第一,2005年第23期《理论前沿》;

64.和谐行政: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独立,《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广东)政府管理创新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第二册),《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增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

65.执政文化探析,第一,2006年第1期《社会主义研究》;

66.深圳精神的另类解读:以邓小平的观点为视角,独立,2005年第4期《南方论丛》;

67.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哲学意蕴,第一,2006年第2期《江淮论坛》;

68.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特色分析,第一,2006年第1期《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人民观册历史演进,第一,2006年第3期《深圳大学学报》;

70.以法制权: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第一,2006年第6期《学习论坛》;

71.刚柔相济:理性官僚制与中华传统的互补,第二,2006年第4期《江淮论坛》;

72.礼治的阐释及其对法治的补充,独立,鹅湖(台湾),2006年第11期;

7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第二,2007年第1期《中央党校学报》;

74.大学思想素质教育:以儒家王教为视角,独立,载于刘莉主编的《管理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75.新农村建设: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第二,2007年第2期《理论与改革》;

76.公共行政精神回归的时代背景、内在要求及路径依赖,第二,2007年第2期《长沙大学学报》;

77.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第二,2007年第16期《中国成人教育》;

78.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组织新变化,独立,2007年第6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08年第1期转载;

79.行动党何以保持活力与廉洁?独立,2007年5、6月号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党报《行动报》;

80.新加坡政府执行力分析,第一,2008年第1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81.如何解放思想,独立,2008年第1期《特区实践与理论》;

82.学习新加坡建设廉政体系,独立,2008年1月16日《深圳特区报》;

83.借鉴新加坡的和谐之道,独立,2008年1月29日《深圳特区报》;

84.新加坡是如何提高软实力的,独立,2008年2月19日《深圳特区报》;

85.新加坡是如何管理社会的,独立,2008年2月26日《深圳特区报》;

86.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历史演进,第一,2008年第2期《新视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87.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何以保持廉洁,独立,425期《学习时报》;

88.系统论视角下的新加坡公职人员薪金制度,第二,2008年第4期《当代世界》;

89.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改革分析,第二,2008年第8期《东南亚纵横》;

90.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何以“屹立不倒”——基于三重扎根力的分析,第一,《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5)》;

91.人才、文化、制度:新加坡经验与中国之思,2008年第6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92.动态管治理论在新加坡模式中的运用,第二,2009年第1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93.东方国家执政党选拔官员制度比较,第一,2009年第1期《理论探索》;

94.政治理性与东方智慧:邓小平、李光耀思维方式之比较,独立,2009年第1期《深圳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9年第4期《政治学》全文转载;

95.一党独大,仍应随需而变——新加坡人们行动党运作揭秘(上),第一,2009年第11期《南风窗》,2009年第9期《党政论坛》(干部文摘)摘要转载;

96.一党独大的人才保证——新加坡人们行动党运作揭秘(下),第一,2009年第12期《南风窗》;

97.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三重基石,第二,2009年6月(第13卷第3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98.新加坡:“为人民而行动的党”,独立,2009年第8期《同舟共进》;

99.新加坡的王道:东方的理性政治,独立,2009年第7期《绿叶》;

100.新加坡社会和谐是如何造就的?独立,2009年7月1日《人民论坛》;

101. 李光耀评说好领导 独立 决策 2010年第11期;

102.新加坡政府民意吸纳与反馈机制研究 第二 学习月刊 2010年第29期;

103.对腐败低容忍:新加坡窗明几净 独立 深圳特区报 2011年1月25日;

104.论新加坡模式与新加坡式民主 独立 城市观察 2011年第1期;

105. 新加坡如何面对急功近利 独立 人民论坛(总313期) 2011年1月6日,2011年第2期《红旗文摘》转载;

106. 且将“天眼”看发展(随笔)独立 深圳特区报 2011年3月1日;

107.新加坡怎样选用党政人才,独立,光明日报,2011年4月27日;

108.新加坡研究的中国情怀,独立,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7月11日《学习时报》,7月1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全文转载;

109.制度因为可行才好(随笔),独立,2011年8月2日《深圳特区报》。

110.新加坡治贪的硬道理,第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关系研究月刊》第四卷

111.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独立,2011年8月22日《天津日报》;

112.《新加坡:“新、缓、轨、稳”字述一年》,独立,2012年第1期《东南亚纵横》;

113.新型城市化需要“大时空”观,2012年3月12日《广州日报》;

114.新加坡高官降薪始末,第一,2012年2、3期《决策》;

115.新加坡议员接访民众:“我们是向中国共产党学来的”,独立,2012年第6期《广东党建》;

116.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加坡治贪的八条硬道理,独立,2012年11月24日《联合早报》。

二.1995年以来出版主要著作

1. 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独立,2004年人民出版社

2. 移民文化与市场伦理,参与,本人约70000字,2003年6月中国妇女出版社

3. 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独立,2002年6月江西人民出版社

4. 领导学通论,参与撰写,本人约10000字,2001年11月当代世界出版社

5. 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独立,1999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

6. 权力与个性,第一作者, 1999年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

7. 行政文化论,副主编,1996年江西高校出版社

8. 走出周期律——关于腐败与反腐败的思考,副主编,1995年法律出版社

9. 闲话香港,第三编著者,1995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10.鱼尾狮政治学新加坡执政党的治国之道,第一作者,200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11. 新加坡为什么能,独立,200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12. 新加坡研究第一卷,主编,2009年重庆出版集团出版;

13. 鱼尾狮智慧:新加坡政治与治理,第一作者,201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14. 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独立,2011年5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