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戴云湍蛙

戴云湍蛙

戴云湍蛙(学名:Amolops daiyunensis)是蛙科湍蛙属的一种特有的两栖纲,2009年,戴云湍蛙从香港瀑蛙的次定同物异名中恢复了有效性。

形态特征

成体:雄蛙体长49mm,雌蛙体长55mm左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短,盾状,突出于下唇;吻棱棱角状,颊部略向外倾斜;鼻孔位于吻眼中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眼间距略大于上眼睑宽;鼓膜小,隐约可见;无犁骨齿;舌宽圆,后端有缺刻。

背面皮肤较光滑。自上眼睑后半部向体侧延伸至胯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疣粒;褶明显,枕部两侧略隆起;前臂及跗、踱外侧皮肤粗厚;跗部腹面有长而宽厚的皮肤腺,表面光滑,灰黑色,其远端到达内、外踱突部位;跗外侧缘之宽厚腺体成棱状,并布满细刺粒;肛孔上方及胫跗关节背面常有细刺粒。腹面有扁平疣

生活时背面橄榄绿色,散有不规则浅色斑纹;四肢背面有深色宽横纹;腹面乳黄色。液浸标本背部有不规则的黑酱色斑块,斑块间有分散的灰白色斑点;上唇缘有不规则的浅色斑纹;四肢背面有较宽的黑色横纹,前臂及股、胫、跗各有3—4条;股后方有大小不一的前色斑;腹面乳白色或乳黄色,咽喉部及胸部有少量黑斑。

分布范围

戴云湍蛙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福建省,包括德化县南靖县诏安县永定区等地。此外,也在江西省贵溪市有分布。

生活习性

该蛙生活于海拔700~1 400m的山溪或其附近。成蛙常攀附在溪岸边石上或瀑布中急流处的岩壁上。捕食多种昆虫、蚁类、蜘蛛目等小动物。繁殖季节为4~7月,卵群产在急流处岩洞内的石壁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卵片距水面1 m左右,但水花经常飞溅到卵片;雌蛙可产卵196~253粒。蝌蚪栖息在河流处的石块上。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