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
东源县是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邻龙川县、五华县,南接河源市源城区和紫金县,西连龙门县、新丰县,北靠和平县、连平县,地处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总面积4070平方千米,全省县域面积第二大县。辖20个镇、1个民族乡,截至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86839人。
东源县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已探明储量有10类32个矿种,主要矿种为铁、稀土、萤石、碳酸钙、瓷土、花岗石等。动物种类有164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水鹿、苏门羚及白鹇等。旅游资源包括万绿湖风景区、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热龙温泉度假村等。地方特产有东源板栗、上莞仙湖茶、万绿宝酸萝卜。新丰江、东江及205国道、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梅龙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汕头-昆明高速公路贯穿东源县境南北。
东源县曾被评为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等。
历史沿革
早期
河源县在战国时期属楚。秦、汉、三国、两晋时,均属龙川县地,归南海郡管辖。南朝齐永明元年(483),龙川析地置河源、新丰县二县,仍属南海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析南海郡置梁化郡(即惠阳梁化),河源改属梁化郡辖。
隋开皇十年(590),改梁化郡置龙川郡(治今龙川佗城)。隋开皇十一年(591),省龙川,并入河源县,为循州属。后循州被多次改名和复名。南汉大宝元年(958),改旧循州治为祯州,河源属祯州辖。
宋天禧五年(1021),改祯州为惠州。宣和二年(1120),改惠州为博罗郡。绍兴三年(1133),复称惠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惠州升路,河源属惠州路辖。明洪武元年(1368),惠州路改为府,河源属惠州府辖。
民国2年(1913)到民国25年(1936),河源先后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东江行政区、东江善后委员公署、东江绥靖委员会公署、广东第四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民国29年(1940),第四区行政专员公署由惠州移驻河源。民国38年(1949年9月30日止),改称第六区行政专员公署。
近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源先后隶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专员公署、惠阳地区专员公署。1959年3月,惠阳地区被撤销,河源属韶关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63年7月,恢复惠阳地区,河源又划归惠阳地区管辖。
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河源撤县建市,将原河源县东埔镇、埔前镇、源城镇和高埔岗农场3镇1农场划为源城区,其余24个乡镇划为郊区。
1993年11月8日,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建立东源县,县城设在仙塘镇木京村。经省民政厅批准,2002年撤销久社镇,其辖区划归黄田镇;2003年撤销三河镇和黄沙镇,其辖区划归船塘镇。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东源县是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邻龙川县、五华县,南接河源市源城区和紫金县,西连龙门县、新丰县,北靠和平县、连平县,地处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辖区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66.6千米,总面积4070平方千米,全省县域面积第二大县。
地形
东源境内有22.67万公顷丘陵山地,耕地面积2.01万公顷。其中水田15300公顷,沙坝地4700多公顷。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60%,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目嶂、缺牙山、桂山、燕子岩、鱼峰、蝉子顶、五指山7座,其中以黄村镇与五华县、龙川交界的七目嶂为最高,主峰海拔1318米。
水文
东源县河流、水库水面占10%。主要河流为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那坑山,干流全长480公里,流经东源县流域面积3378平方公里。其次为东江一级支流新丰江,黄村河、曾田河、康禾河(又名红岗水)和久社河5条,东江二级支流叶潭河和船塘河2条。
东源县境内(含新丰江水库)水域面积3.6万公顷。其中宜渔面积3万公顷。有库容139亿立方米的新丰江(万绿湖)的优质水,有年均流量82.3亿立方米的东江水,为深圳、东莞、香港等地提供充足的优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全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22.36万千瓦,至2010年,已开发17.8万千瓦。
气候
东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4.5℃。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5~345天。年积温约77700℃。年均降水量1567~2142.6毫米,主要降水时间集中在4~6月。
资源
矿产资源:东源县已探明储量有10类32个矿种,主要矿种为铁、稀土、萤石、碳酸钙、瓷土、花岗石等。其中萤石矿储量588万吨,主要分布在仙塘到吉、久社李树坑等地;铁矿储量1984万吨,主要分布在半江镇茅岭大钟山,黄村镇鹿坑、流水径,涧头镇大往,叶潭镇狮子嶂,上莞镇百坝,船塘镇新寨,柳城镇下坝等地;白陶土(高岭土)5000万吨,主要分布在仙塘、黄村、康禾、叶潭、曾田、久社、船塘等处;花岗石1.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上莞镇;石灰石1亿吨以上,上莞镇、骆湖镇较集中。
热矿水资源:分布于东源县境内东北的热矿水资源有26处,以中温热水为主,属重碳酸钙低矿化水,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其中黄村镇温泉水温高达84摄氏度,于1997年开发利用。
动植物资源:东源县内动物种类有164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水鹿、苏门羚及白鹇等,还有人工驯养的东北梅花鹿;植物种类800多种,主要是松杉、竹等。松脂资源132200公顷,年产优质脂松香8000多吨。
行政区划
2002年,东源县辖22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顺天镇、上莞、曾田、柳城、义合、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黄沙、三河、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族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镇、灯塔镇、骆湖镇、船塘镇、顺天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258个行政村、29个社区居委会,属客家文化地区。
领导班子
人口
按卫健部门常住人口统计口径计算,2022年东源县出生人口2600人,出生率为5.73‰;死亡人口2800人,死亡率为6.18‰。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86839人,按城乡类型分,城镇人口95796人,乡村人口491043人;按人口性别分,男性301890人,女性284949人。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6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52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31元,同比增长5.2%。东源县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大县,设有1个民族乡、5个民族村,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少数民族人口14000余人,以畲族为主,还有零星外地迁入的壮族、瑶族、满族等。
经济
综述
2023年,东源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816785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1195万元,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01056万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4534万元,同比增长3.2%。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38937万元,同比增长9.5%。税收165224万元,同比增长32.7%。
农业
东源县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玉米、小麦、蚕豆、豌豆等。水稻常年种植面积达26667公顷。
2022年,东源县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491799万元,同比增长7.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2425万元,同比增长8.0%。全年新增或投产农业项目158个,其中种植类项目93个:蔬菜19个,水果38个,茶叶3个,花卉盆栽1个,板栗1个,经济作物10个,粮食21个。养殖类项目65个:生猪21个,家禽25个,渔业19个。农业产品产量整体稳定。全年大豆产量1507吨,同比增长8.8%;花生总产量22607吨,同比下降0.4%;甘蔗产量26241吨,同比下降5.6%;水果产量42132吨,同比增长5.6%;谷物产量150117吨,同比增长0.7%;茶叶产量2262吨,同比增长5.2%;畜牧业肉类总产量43058吨,同比增长17.4%;水产品产量12462吨,同比增长7.7%。农业生产条件保持稳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06601亩,农业柴油使用量7992吨,化肥施用量(折标量)13867吨,农药使用量334吨。
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末,东源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个。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331万元,同比增长1.1%,增幅比全市(2.4%)低1.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26503万元,同比增长3.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95个百分点。建筑业稳步增长。年末,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1个,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53459万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6270万元,同比增长3.0%。
工业方面,全县共谋划产业发展平台达100km²(包括40km²的县城工业园、20km²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20km²的蓝口产业园集聚区、20km²的乡镇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已开发面积约17.2km²。其中,盐东共建产业园是省级高新区,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以及全市承接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新材料产业园争创省级先进材料(钨钢)特色产业园。农业方面,东源成功上榜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灯塔盆地农高区全域位于东源境内,全县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丝苗米、板栗、茶叶、蓝莓、生猪)、农业龙头企业150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0家),拥有河源市唯一的农业类主板上市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力争农业总产值2023年达60亿元、2025年进入百亿级梯队。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东源县投资市场降温,行业投资发展不均衡。年末,全县在库投资项目264个(含房地产项目),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131个,新入库项目中五千万以上项目34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20.0%,降幅比全市(-29.3%)低9.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7.7%,增速比全市(-16.9%)高54.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同比下降52.9%,降幅比全市(-49.1%)高3.8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市场疲软,成交量明显下降。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5.7%;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3%。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务
2022年末,东源县等级公路39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5.5公里,一级公路5.5公里,二级公路148.4公里,三级公路519.2公里,四级公路3150.6公里。水路运输持续稳定。2022年末,全县拥有旅游船舶24艘,2132客位;客班船5艘,400客位;客运快艇8艘,80客位;普通货船2艘,净载重312吨。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0146万元,同比增长3.0%;电信业务总量28464万元,同比增长23.1%。
市场消费
2022年,东源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164万元,同比下降0.2%,降幅比全市(-2.5%)低2.3个百分点。年末,全县在库限额以上商贸业单位38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15个(批发业9个,零售业6个),全年实现销售额171108万元,同比下降21.3%;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23个(住宿业9个,餐饮业14个),全年实现营业额11702万元,同比增长12.6%。
对外经济
2022年,东源县完成进出口总额50.90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全市(-20.6%)低1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7.8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全市(-21.4%)低18.0个百分点;进口总额3.1亿元,同比下降43.6%,降幅比全市(-17.2%)高26.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009万元,同比增长57.4%,增幅比全市(7.3%)高50.1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2年,东源县完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26830万元,同比下降5.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5%;全县组织税收收入124535万元,同比下降48.5%,剔除留抵退税还原后税收收入169233万元,同比下降31.1%。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1912766万元,同比增长1.0%,增幅比全市(5.1%)低4.1个百分点;金融系统贷款余额2173255万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全市(5.1%)高14.8个百分点。保险业保持平稳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主要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3091万元,其中人身保险11769万元,财产保险11322万元;各项赔款及给付7815万元,其中人身保险1959万元,财产保险5856万元。
交通
东源县交通以陆路为主,水路为东江河及新丰江水库。境内有京九铁路和赣深高铁等2条铁路,有赣粤高速公路、河梅高速、汕头-昆明高速公路和河惠莞高速公路等4条高速,有G205、G236等2条国道,与广州市、深圳直线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身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县城与市区实现交通同城一体化,自西向东有粤赣高速、G205国道、东源大道、东江大道、东环路五条主干道与市区无缝对接。
社会
教育事业
2022年,东源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9%,义务教育巩固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1%;基础教育校园总数162个,其中幼儿园64个、小学68个、初中25个、高中3个、特殊教育1个、专门学校1个;基础教育班数总计1934个,其中学前教育411个、小学974个、初中336个、高中204个、特殊教育5个、专门学校4个;全县在校学生67682人,其中学前教育11947人、小学29820人、初中15353人、高中10413人、特殊教育86人、专门学校63人;当年毕业生总数17797人,其中学前教育4800人、小学5366人、初中4841人、高中2778人、特殊教育12人。
学校如下表:
文旅、卫生和体育
东源县2022年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12场次,送书下乡活动9场次,举办“喜迎二十大砥砺前进”暨第27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系列活动53场次,博物馆临时展览或巡回展览13场次,书画展览7期,戏曲进校园、进乡村80场次;开设公益培训班46个,覆盖人数约3000余人;捐赠图书共2116余册;创作声乐套曲7首;组织举办“奋进新时代·舞动新东源”东源县首届广场舞大赛,参与群众约2000余人,网络直播总点击播放量达27万人次以上。共接待旅客158.06万人次,同比增长7.4%;完成旅游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6.6%。2022年末,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356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21个,其他卫生机构332个;实有医疗床位共计2353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68人,其中执业医师398人、执业助理医师351人、注册护士1044人。建成县体育馆并成功承办2022年第七届广东省女子篮球联赛;开展男子篮球联赛、青少年乒乓球赛等全民健身活动。
环境保护
2022年,东源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8%;新建规划饮用水源保护区2个,10个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提升20个百分点、优良率保持100%;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新丰江水库、东江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Ⅰ、Ⅱ类,新丰江水库总氮下降0.07mg/L,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全部达标。能源总量同比下降14.5%,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0.1%,单位GDP电耗同比下降10.8%。
社会福利
2022年,东源县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17个。五保对象2479人,供养标准农村为每人每月970元,城镇为每人每月1386元,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2853.90万元。全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有7466户18125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7142户17383人,城镇低保对象324户724人。农村低保标准606元,城镇低保标准866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10639.93万元。
文化
语言
河源话属于客家话语系的次方言,流行区域包括源城区、东源县。操河源话区域的各乡镇之间的方言也有不少差异。如埔前、黄村、叶潭等镇的方言与主流客家话(粤台片)差别不大,但黄村方言却有翘舌音。河源市区(包括东源县的仙塘、义合、久社、康禾和新港等镇)的方言声调变化比较大,东源县河西(包括船塘、上莞、漳溪、三河、黄沙、顺天镇、双江、涧头、灯塔、骆湖和曾田等镇)的方言声调较平。
民间艺术
醒狮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区。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等县市。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遂溪醒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
舞龙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在元宵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时,龙跟着绣球科做各种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追龙
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追龙”活动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按习俗连续追“火炬龙(明龙)”三天(农历正月十一日、十二日、十三日),“追龙”期间族人舞龙狮,众人手持火炬筒跟随。破晓时分,村民欢聚一堂从追龙广场出发到接灯亭接花灯,在此起彼伏的锣鼓声中,迎接花灯返回聂氏宗祠并完成上灯;暮色降临时,村民们有序排队领取火把,一支追龙队伍“火炬龙(明龙)”登场。火炬龙(明龙)从新轮村文化广场开始舞动,烟花、鞭炮随着火炬龙一路行进,沿途村民点燃鞭炮,喜迎火炬龙的到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丁财两旺。2022年,东源县上莞镇新轮村“追龙”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堆猪肉
河源市东源县灯塔村,有一项独特的民俗—堆猪肉。凡是一年里有添丁的家庭,都要把猪肉堆到一座几米高的铁塔上,然后在猪肉塔(当地人叫“肉大”)的外围贴上红纸、绑上红绳、插上红花,寓意着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孩子步步高升。
民俗节日
捕鱼节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中联村村民在每年的大年初三,均会如期举办一年一度的“捕鱼节”活动。活动开始后,捕鱼队伍跳入鱼塘,拉网捕鱼,捕到的鱼归村民个人所有,捕到的塘鱼越多,寓意当地村民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
蓝大将军出巡节
“蓝大将军出巡节”是东源县漳溪畲族乡蓝姓畲族独有的传统节日。相传,有一年农历四月初九,外敌入侵。蓝大将军带领手下“五路兵马”英勇杀敌,凯旋归寨,一路巡游。当时景宁畲族杀牛宰猪犒劳将军,载歌载舞庆祝了一天一夜。后来,蓝姓畲民为了纪念蓝大将军胜利归来,把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定为“蓝大将军出巡节”。2018年,“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东源板栗
东源板栗果实皮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油亮,涩皮薄易剥离,果仁饱满、浅黄色,味香甜、肉质糯性,生食、炒食皆宜。东源板栗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地域保护范围:覆盖东源县下辖的船塘镇、灯塔镇、骆湖镇、顺天镇、仙塘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漳溪畲族乡共计21个乡镇,258个行政村、26个社区居委会。
上莞仙湖茶
东源县上莞镇有5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所产仙湖茶色正味厚,清香甘醇,是远近闻名的茶叶特色小镇。上莞镇茶叶种植面积近2万亩,每年出产茶叶400吨,占全镇农业生产总值70%以上,“仙湖茶”已发展成为上莞镇农业支柱产业。
万绿宝酸萝卜
万绿宝酸萝卜是广东河源的一大特色品牌食品,以山区绿色无污染的新鲜萝卜为原料,采用独特配方,结合传统工艺,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不但充分地保留了新鲜萝卜的天然风味,而且集甜、酸、辣于一身,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开胃、解酒除腻等功效。
旅游景点
万绿湖风景区
万绿湖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距广州市200公里,距深圳市180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因处处是绿,四季皆绿而得名。万绿湖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9亿立方米,有360多个绿色岛屿。万绿湖自1995年开发旅游,目前开发的景点有万绿湖、水月湾、龙凤岛、镜花缘、客家风情馆、万绿谷,面积共有11.5平方公里。2002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评为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2020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东江画廊风景区
“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西南起自仙塘镇,往东北延伸至柳城镇,全长75公里,覆盖沿东江5个镇(仙塘、义合、黄田、蓝口、柳城)39个村庄,项目总投资约3.4亿元。根据规划,“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将描绘“一带三区多节点”发展蓝图:“一带”是指通过东江两岸75公里生态景观重塑、乡村公路与碧道体系建设、“最东江”水上特色旅游线路设计,打造一条最美“东江画廊”;“三区”指的是以多彩东江文化体验为主题的“归乡东江”片区,以温泉康养度假为特色的“云养东江”片区,以生态农业示范发展为重点的“稻梦东江”片区;“多节点”是指依托东江沿线生态景观资源、旅游景区景点、新农村休闲民宿、滨江网红节点、东江夜游体验等,打造多个激活乡村产业、焕发乡村活力、点亮乡村夜景的“东江画廊”打卡节点。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位于河源市东源县漳溪畲族乡,距河源市区49公里,于2003年建成,景区形成三大旅游特色,一:天然溶洞探秘游。二:畲族风情体验游。三:高山生态休闲游。景区规划占地约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溶洞、侧身岩、燕岩等七个溶洞及畲族文化展览厅、歌舞表演、高山5D玻璃悬索桥、丛林水上漂、丛林玻璃滑道、魔毯等项目组成。
热龙温泉度假村
热龙温泉度假村位于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热龙温泉度假村的地下温泉水储量丰富,日出水量达10000立方米,水温47-96°C的泉眼有十多处。经检测,该地温泉水质为重碳酸硅钠型,PH值7.43,呈偏碱性。其温泉水清澈透明、晶莹爽滑,富含60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已开发利用的温泉中少见的纯天然、无污染优质温泉,被誉为“岭南养生第一温泉”。
代表人物
东源县有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阮啸仙,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中国首席大法官肖扬,中国导弹专家、卫星发射专家张其彬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魅力东源.东源县人民政府.2024-02-13
河源市志下册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4-02-13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行政区划.中国小康网.2024-02-13
县情概况.东源县人民政府.2024-07-30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4-02-13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东源县人民政府.2024-07-30
景区概况.万绿湖.2024-02-13
投资3.4亿元!东源重金打造“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3
【百万公益扶持·景区】河源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3
秋冬粤北,唯有温热——河源温泉“泡汤”指南.百家号.2024-02-13
东源县统计局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东源县人民政府.2024-02-13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4-02-13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4-02-13
东源板栗.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4-02-13
金秋“黄金芽”,仙湖山里茶飘香.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3
万绿宝酸萝卜.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2-13
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全名单公布.央广网.2024-02-13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4-02-13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2-13
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南方网.2024-02-13
河源年鉴2022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4-02-14
县政府领导.东源县人民政府.2024-02-13
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4-02-14
学校信息.广东省教育厅.2024-02-13
醒狮.广东省情网.2024-02-13
舞龙.成都文艺.2024-02-13
广东河源举办非遗活动“追龙” 庆新春.百家号.2024-02-13
广东人能用“二师兄”做多少事情?看完惊呆了….百家号.2024-02-13
东源非遗年 捕鱼过大年.光明网.2024-02-13
河源东源举办“蓝大将军出巡节”,培育少数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品牌.百家号.2024-02-13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2-13
河源市东源县上榜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中国发展网.2024-02-13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4-02-13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4-02-13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2021-11-26
关于2021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候选名单和前八批示范点监测合格名单的公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4-02-13
关于2022年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事项)国家县域商业行动示范县名单的公示.广东省商务厅.2024-02-13
13+15个!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名单公布.广州日报.202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