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闽汉九合影业出品的“陈靖姑文化”首部电影作品《临水夫人陈靖姑》,在福州市举行了启动仪式。据介绍,该片由姜郎导演执导,并拟邀请两岸三地顶尖制作团队和多位一线明星加盟。在启动仪式后,摄制组将正式开始探访陈靖姑的足迹。

据介绍,经过1200多年民间传诵,被尊为“妇幼保护神”的陈靖姑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共同的民间文化现象之一。据统计,陈靖姑信众已经达到8000万人,遍及福建省浙江省、台湾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剧情简介

唐末年间陈靖姑,为民除害医病、扶危解难、救产保胎、送子护婴,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年仅24岁就因脱胎祈雨去世。在古田遇难后被民众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是民间传说中的女神。深得闽江流域、台湾和东南亚民众崇敬。

影片导演

给片将由姜郎总导演,姜导为电影拜访了多处陈靖姑文化圣地,日前正在操作期间。

姜郎,华人电影导演、编剧,著名制片人,世界电影学者,字响雨、江南响雨。导演作品:《魔卡》《江南细雨丝》《美丽从心》《感恩的心》《凤求凰》等。浙江人,5岁开始学字画,12岁后在杭州市生活,岁18进美术院校专攻油画,得各路艺术前辈悉心教诲。一心做自己能够做的和想做的事,视电影艺术为人生目标,人称鬼才导演。98年学习电影创作,在世界各地拜师学艺,参加过几十部电影幕后主创。

据姜郎自己说,因为学习了陈靖姑的资料以后,她现在也是个十足的陈靖姑信众。

影片编剧

给剧本为姜郎导演和林种编剧共同创作剧本。

林种,男,1944年出生,国家二级编剧、获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原福建省宁德市剧目工作室主任、戏剧家协会主席。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先后创作戏曲剧本《孩子剧团》、《野草情》、《烛光》、《网瘾少年》、话剧剧本《厂长》、电影文学剧本《炭窑火光》、电视剧本《苦渡》等十余个。其中《孩子剧团》获1992年全国儿童剧评奖一等奖、199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围奖,并应邀赴京参加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与此同时还创作小品、小戏、小音乐剧《山村来客》、《浪花上的坚守》、《链接未来》等数十个,以及文艺创作论文若干篇。

启动仪式

11月6日下午15时,具有真情实感,饱含传奇色彩的中华千年女神首部“陈靖姑文化”电影《临水夫人陈靖姑》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市举行。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宁德市政协副主席陶敏辉、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等一百多位单位领导、企业负责人,数十家媒体应邀出席启动仪式。

出品单位

福建闽汉九合影业有限公司(PhoenixLegend FilmsCo.,Ltd)隶属九合影视团队、姜郎工作室旗下专业影视制作公司。闽汉九合影业主营业务为电影、电视剧的投资、制作与、宣传、发行,是国内的新秀影视传媒机构。

公司名称:

福建闽汉九合影业影业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

FuJiang MH9H FilmsCo.,Ltd

经营范围:

院线电影|电视剧|企业电影|福建省一县一片

相关新闻

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俗文化复兴、反映“妇幼保护神”陈靖姑故事的电影《临水夫人陈靖姑》在榕启动。

陈靖姑公元905年出生于仓山区下渡,卒于公元928年,民间传说其年少时即能降妖除魔,扶危救难。公元928年,福建大旱,民不聊生。为拯救百姓,陈靖姑不顾自己已怀胎三月,毅然脱胎祈雨。上苍为之感动,降下甘霖,但陈靖姑因劳饥渴而死。当地人民感念陈靖姑的恩德,建临水宫纪念她。经千余年传诵,陈靖姑已成为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民众共同的文化信仰,陈靖姑信仰蕴含着奉献、执著、坚强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与精神内涵。据统计,全世界现有陈靖姑信众8000万人,临水宫有5000多座。《临水夫人陈靖姑》由福建闽汉九合影业有限公司摄制,集结两岸三地的一流电影人,其中“台湾新电影最重要代表人物”侯孝贤任总顾问。该片由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林种主笔编剧,其创作了《孩子剧团》《烛光》《网瘾少年》《厂长》等数十部影视剧本,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围奖。此外,影片由“鬼才导演”姜郎担纲,其执导的《魔卡》《江南细雨丝》《感恩的心》《凤求凰》《江南细雨丝》等多部作品备受专家好评。

据福建闽汉九合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毅透露,陈靖姑一角将邀请著名演员出演,陈靖姑的丈夫刘杞由人气男星担纲。

据悉,影片计划明年8月与观众见面

首部反映“陈靖姑”传奇故事的电影《临水夫人陈靖姑》在福州市正式启动。该片由姜郎执导,剧组将在福建省浙江省两地取景拍摄。影片计划2015年底上院线。

陈靖姑传奇故事有许多文字记载,这部电影剧情是什么?据姜郎介绍,故事是从陈靖姑年少时讲起。年少时,陈靖姑到闾山学道教法术,相传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24岁那年闽大旱,为救百姓,她不顾自己怀胎三月,毅然“脱胎”祈雨。而正当陈靖姑祈雨时,邪恶的白蛇前往陈府将胎儿吃掉。陈发现后,愤怒追杀,白蛇精逃入古田临水洞,她拼尽最后的气力腰斩蛇精。天空终于降下甘霖,而陈靖姑却因劳瘁饥渴而死去……

电影《临水夫人陈靖姑》将在明年初开机。启动仪式后,剧组开始探访陈靖姑的足迹,在福建省选景。对于拍摄陈靖姑这样有很多信奉者的电影,姜郎也做好被吐槽的准备,“拍得好,大家都好。拍不好,千夫所指!”(海都记者吴开兴)

人物介绍

陈靖姑,小名陈十四,福建省汉族民间称之娘奶、奶娘、夫人奶、陈靖姑、陈奶夫人、顺天圣母等。陈靖姑是汉族民间信仰之一,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传说唐朝李儇年间,观音菩萨为帮助泉州市刺史手下的承造官造桥筹钱而与吕洞宾斗法,遗下吕纯阳白发一丝,化为白蛇。菩萨知道其会危害人间,滴血向西北弹送至福州南台(即今仓山区)下渡地方陈家投胎为女以收服妖蛇,又令之前偶然投中菩萨的溺死鬼来世为古田县教官刘勋之子并与菩萨滴血转世之女结为夫妇。详见《闽都别记》第二一回。

古田临水宫陈靖姑信仰

古田临水宫坐落在福建省古田县大桥镇,大桥镇在唐代称作临水,这里距离古田县城39公里。临水宫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内外信众公认的"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宫殿。据史料记载,陈靖姑于唐朝大历年间,也就是公元700多年前出生在福州市下渡,她的丈夫刘杞是古田县人。相传陈靖姑曾经到闾山学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24岁时毅然施法祈雨抗旱,为民除害而献身于古田临水。陈靖姑死后英灵得道,成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当地人感念陈靖姑的恩德,建造临水宫纪念她。因陈靖姑当初在当地为民众救产、保胎、送子大家都尊称她叫“大娘奶”(方言中大母亲的意思)。

历代帝王对陈靖姑都进行加封敕赐,五代十国王审知的三十六个嫔妃死后成为陈靖姑的三十六婆官,并且树碑纪念;南宋淳祐年间,理宗帝追赐陈靖姑为"慈靖夫人",赐额"顺懿";清爱新觉罗·弘历封赐陈靖姑为"太后"。陈靖姑是福建省民间百姓尊崇的一位女性。"莆田市妈祖古田县有靖姑。"妈祖林默娘和临水夫人陈靖姑生前都做过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事;她们去世后,一个成了"海上保护神",一个成了"妇幼保护神"。陈靖姑的信徒有8000多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省、台湾和东南亚国家。

建在山坡上的临水宫,飞檐翘角,重重叠叠,就象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宫。宫门顶上嵌挂着的是南宋赵昀皇帝

御赐的"古田临水宫"匾额。临水宫占地3000多平方米。全宫设有前、后、左、右四个分殿。前殿有两重仪门,前殿大院内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正殿。走进前殿,古代辉煌的艺术令人眼花缭乱。正殿是木构架式与抬梁结构,两边的钟鼓楼,是双层阁楼,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正殿有一副对联:我本无私,毕竟代天行化;人毋求媚,当思惟德是馨。正殿的神下,体态魁梧的文臣武将分列两旁,另有四尊类似金刚的守护神两两相对,神态威武。整个正殿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临水宫的主持黄光辉介绍说,临水宫始建于唐贞元八年,经过历代重修扩建,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他说:

"当时最初是农民为了纪念陈靖姑娘娘建了一个小庙,后来威望大了,皇帝知道了又封她临水宫。陈靖姑娘娘的庙在唐朝的时候就是一个小庙,经过历代皇帝一直加封给我们陈靖姑,临水夫人,一代一代把她封得越来越大,庙宇慢慢的扩建。最后一次就是光绪年间,皇帝封我们顺天圣母皇太后的时候,把这个庙宇盖大了。爱新觉罗·旻宁封我们陈靖姑娘娘为皇太后,所以我们临水宫的建造都是按皇宫的建造,左右排六部神像,下面古戏台,旁边文武百官。"

古田县当地人对陈靖姑的了解

【陆上女神陈靖姑的美丽传说】

陈靖姑,又称陈夫人、临水夫人、顺懿夫人、通天圣母、顺天圣母、陈太后、等,是福建省地区最有影响的信仰女神之一。

据统计,从唐朝至今,陈靖姑信仰遍及福建、浙江省、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信仰者达八千万人,每年到古田临水祖宫请香、还愿、参观的信徒游客约十万人次。

据专家研究认为:被尊为“妇幼保护神”的陈靖姑,经过千年的汉族民间传诵,已成为海峡两岸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汉族传统文化现象之一。这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深刻的思想、道德、伦理、信仰等价值,涉及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

临水宫的正殿里供奉着临水娘娘陈靖姑的神像,据《闽都别记》记载这是陈靖姑的肉身坐化而成。那么,临水娘娘是从哪里来的呢?

临水宫山门前的台阶,第一段为18阶,第二段为24阶,据说那是人们对陈靖姑生平的纪念:因为她是18岁从福州市嫁到古田县,24岁死去的。

据史料记载,陈靖姑生于公元905年,卒于公元928年。陈靖姑年少时曾经到闾山学道教法术,相传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24岁那年福建省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为拯救百姓,陈靖姑不顾自己已怀胎三月,毅然脱胎祈雨。而正当陈靖姑祈雨时,当地邪恶的白蛇精和长坑鬼前往陈府盗胎并将胎儿吃掉。陈靖姑回陈府发现后,愤怒追杀。长坑鬼趁机逃走了,白蛇精被追了进古田临水洞,陈靖姑拼尽最后的气力腰斩蛇精。天空终于降下了甘霖,而这时的陈靖姑却终因劳瘁饥渴而死去。当地人民感念陈靖姑除妖祈雨的恩德,建造临水宫纪念她。直到今天当地还保留了许多神话传说中有关陈靖姑留下的遗迹。

“这个就是当年咱们陈夫人追杀长坑鬼的时候留下的脚印,这个大一点的是长坑鬼的,他是男鬼嘛,对吧,这个陈夫人是三寸金莲,所以她的脚印很小。这个正要追到的时候,这长坑鬼那么一跳就往上蹿,一直蹿到咱们南平市武夷山上去了,当时没有办法把它杀掉。但是,老百姓对为民除害的陈夫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个你看,百姓路过这个地方,都在这个地方点了很多香火来祭奠她。”

在香火鼎旺的临水宫正殿,神龛中供奉的陈靖姑神像眉清目秀、神情慈祥,神像坐位底下有一个不见底的碗口大洞,传说白蛇精原来就住在洞中,经常出没,并化为美女伤害百姓。临水夫人斩杀白蛇精后坐蛇头而羽化,从此白蛇精再也无法出洞伤害人间了。

人们还传说,陈靖姑仙逝后,人们出于对她的怀念和爱戴,争相保留她的肉身,曾先后要将陈靖姑真身迎回福州市罗源县,不过都未能办成,因为陈靖姑的肉身神像不管有多少人、花多大力气都无法搬动一步。人们说,这是因为陈靖姑临终时有过"坐镇蛇妖永保众生"的誓言,她生怕离开后蛇妖出洞害人,所以一千多年来临水夫人肉身神像一直坐镇洞口。

陈靖姑神像咫尺相对的是古戏台。该戏台飞檐翘角,木雕精美,流光溢彩,风格独特,专家称可与清代慈禧宫中的古戏台媲美,并被列入《中国戏剧志》精品戏台名录。

千百年来,每逢正月十五陈靖姑的生日,这里就会上演陈靖姑祈雨斩蛇的闽剧,几经沧桑,久历风雨,老戏台依然光彩照人,陈靖姑的故事代代相传。凝神相望,顿觉古戏台好像一个时光老人,看人间花开花落,任天上云卷云舒,但不变的仍是平常心、自然情。以平常心做利民之事,虽不求名却名垂千古,这也许是陈靖姑留给人们的启迪?那么,陈靖姑与蛇妖同归于尽了,那逃跑了的长坑鬼呢?

据考证,历史上确有陈靖姑其人,但为什么一个地方性的人物传奇,不仅能千余年传而不衰,而且终于成为护佑一方的女神呢?

因为陈靖姑自己实际上是死于产难,所以传说她临死的时候发誓“吾死后不救世人产难,不神也!”,英灵升天之后,她补学了救产、保幼之术,成为了"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

我们看到,她的故居和临水宫之间有一座桥,当地老人们说在古代这曾是一座美丽的木质廊桥,四周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当地百姓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从这座百花桥来到人间的,是临水夫人陈靖姑送他们来的,所以想生男孩的人家就在百花桥请一朵白花回家,想生女孩的就请一朵红花回家,虽然这座桥已经多次重修过,但这个风俗一直没有改变。

还有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妻,也会来到临水宫向陈靖姑祈祷,然后从神像前请一只小鞋回家放在枕头下,来年如果生了孩子要来答谢陈靖姑,并且再做一双新鞋放到神像前,就这样,神像前的小鞋来来往往,人世间的生命也来来往往。

陈靖姑是18岁出嫁,24岁牺牲在古田县临水,自那时起,福州市所有的县市,包括古田和外省的,女子年龄18岁和24岁,绝对不嫁,要么提前,要么退后,因为她们不愿意犯陈夫人的冲。

在当地汉族民间传说中,陈靖姑归天成为神仙以后,法力无边,她为世人“医病、除妖、扶危、解厄、救产、保胎、送子、决疑”,妇女儿童有什么灾难都会去求她,就这样,陈靖姑成为了天下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且,一切人都是从婴幼儿长大成人的,所以这位庇佑人们降生和成长的女神,理所当然地便被天下人视为共同的母亲了。

福建省许多地方,妇女从知道自己怀孕起,便在房中供奉陈夫人神位,或挂陈夫人神像,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礼敬,以祈胎安、产顺。一旦临盆,做婆母的就不断地在神位前诵念,祈求奶娘保母子平安。

汉族民间,陈靖姑被百姓们敬称之为“大奶”、“奶娘”、“娘妈”、“夫人妈”,所有的敬称都跟母亲有关。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且万能的,只有在“母亲”的护佑下,才不受任何侵害,那么,来自这种对母亲神的崇拜,是否就是陈靖姑信仰的内蕴呢?

我们看到的,是临水宫的道长在给一户人家的孩子主持过关仪式,企求陈夫人保佑孩子平安长大,在古田及附近地区,不满16岁的孩子都要在仪式中祈求“过关”。

陈靖姑信仰及其在汉族民间的祭祀活动,不是空洞性的东西,而是具有实际性的行为,并表现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无论是祖庙的“请香”、“接火”,还是家庭中的祈祷邪,都与人们的生命礼俗关系极为密切;大到公众性、社区性的抵御天灾、排大难,小到护产收惊,它都与社会群体生活息息相关,是民众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观陈靖姑这一伟大女神的产生,她给历史上社会经济并不发达的福建省贫苦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抚慰和力量,女神出世,成为千百年来民众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据说,闽中多蛇,陈靖姑亲手种植了“夫人草”,让人们在被蛇咬伤时随采随治。

2009年10月23日,古田县临水宫管委会与台湾顺天圣母协会联合举办“福建宁德古田临水宫祖庙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巡游活动将环游台湾全岛,前后历时13天。该活动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宁德市继2008年300多位台胞跨海直航来到陈靖姑文化发祥地古田临水宫朝拜后的一个最大赴台交流团组,它标志着陈靖姑民俗文化已成为两岸文缘一家亲的重要见证。

23日一早,位于古田县大桥镇中村村的临水宫祖庙举行了盛大的起驾仪式,欢送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出巡台湾。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当地信众以及来自浙江省福州市长乐区、美国、东南亚等地的信众数千人到现场送行,台湾顺天圣母协会理事长彭来也赶到古田县迎接。在起驾仪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敬神请神舞,舞蹈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俗的核心内容请香接火仪式,表现了陈靖姑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道教科仪活动和表演大型送神舞《临水情》——“三十六宫婆”身着雍容华贵的盛唐礼服载歌载舞给陈靖姑送行,她们用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了顺天圣母陈靖姑与“三十六宫婆”间的姐妹深情,展示了陈靖姑民俗文化的特殊魅力。表演仪式结束后,顺天圣母陈靖姑金身乘坐八抬大轿,在声势浩大的仪仗队的护驾下,徐徐步出临水宫,沿途成千上万的信众拥戴着陈靖姑金身祭拜,现场香火缭绕,鞭炮齐鸣,气势壮观;巡游活动还在古田城关举行绕境游活动,祈祝国泰民安、繁荣进步。全城数万群众在大街两侧列队欢送,或焚香朝拜、或燃放鞭炮、或挥舞鲜花,祝愿陈靖姑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顺利成功。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临水夫人陈靖姑.临水夫人陈靖姑.2021-07-30

中华千年女神首部电影《临水夫人陈靖姑》启动.中国新闻图片网.2014-11-20

“陈靖姑”故事搬上电影 《临水夫人陈靖姑》福州取景.闽南网.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