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东荔枝

广东荔枝

广东荔枝,是荔枝的品种类型之一,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有80多个县市种植,以广州市市郊、东莞市增城区从化区中山市新会区、花县等地最多。

广东荔枝有百余个品种,如增城荔枝、糯米糍、妃子笑荔枝、三月红、黑叶、桂味、圆枝荔枝、电白白蜡、丁香、槐枝等。增城挂绿为品种之一,其果皮暗红带绿色,宛如有绿色丝带缠绕,故名。古为贡品,其果肉晶莹洁白;厚0.6~1厘米;肉质爽脆,甜带微香;可食部分占70.8~74.5%;营养丰富,每100毫升果汁饮料中,含维生C13.4~26.4毫克。增城县西园有一株400多年历史的挂绿,果农据此截枝嫁接和育苗移栽,现已扩种于该县增江朱村街永和街道等6个区。

随着科研和生产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广东荔枝的种植面积增长很快,但目前广东荔枝的生产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品种布局不尽合理、产期过于集中、果实保鲜贮运技术及销售环节未能与生产同步发展、果园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普遍欠缺水利灌溉条件、耕作水平较落后、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不平衡、大面积荔枝生产的栽培管理仍普遍较粗放、产量低而不稳。

简介

荔技又名丹荔大荔县、锦荔等。呈心状形,果径2~4厘米,果皮鲜红、紫红色,少数青绿、青白色,外壳有鳞斑状突起,果肉如凝脂,味香浓脆甜,汁多有蜜味,内有深褐色核。荔树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性喜高温多湿,光充足,花芽分化期需低温干燥,以士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土壤和冲积土为佳。苗木繁殖有压条、嫁接、实生插等方法,5~8月果实成熟,不耐贮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糖类、金白质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高,宜鲜食,亦可制作罐头、果干、蜜饯、果汁饮料果酱及果酒等。核可入药,为收敛止痛剂。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云南省、四川台湾等省区,有“果中皇后”之美称。

其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产我国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中“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的果王荔枝,特别是俗称“双味糯米糍”的品种,核尖小,肉芳洌清甜,完全可以想象苏轼“日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真情流露的满足样子。

荔枝属常绿乔木,野生树高可达30m,胸径1m。树皮灰褐色,不裂。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2~4对,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花小,无花瓣,成顶生复总状花序。果球形或卵形,熟时红色,果皮有显著突起小瘤体,种子棕红色,花期3~4月,果5~8月成熟。喜光,喜暖热湿润气候及富含腐殖质之深厚、酸性土壤,怕霜冻。我国荔枝品种有100多个,广州市就有60多个,盛产于广州从化、增城区二市和市内几个城郊结合区。

荔枝以果形别致、颜色悦目、果肉状如凝脂,甘软滑脆、清甜浓香、色味具佳而著称,优良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荔枝增城荔枝等,而以淮枝数量最多,大约占总产量的七八成。

荔枝品质则以桂味和糯米糍最佳。桂味以肉脆清甜诱人,而糯米糍则以核小肉厚汁多味浓著称。旧以"笔村糯米糍"、"罗岗桂味"、"增城挂绿"号称"荔枝三杰"。三杰中以"增城挂绿"至为珍贵,历来被朝廷列为贡品。"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现存活在增城区荔城街道挂绿园的那株挂绿树是挂绿荔枝品种的老祖宗,有400多年树龄,高5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几代的挂绿子孙树种,共100多株,在增城几个乡种植。

荔枝营养丰富,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在每百毫升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成分。荔枝不仅是鲜食佳果,还可烘制成荔枝干、罐头,浓缩成为果汁、酿酒、煮荔枝胶等。

品种

据调查,广东荔枝有一百多个品种品系和优良单株,整理核对的有六十二个品种。

1.主要生产品种有:三月红、圆枝荔枝、电白白腊、桂味、黑叶、双味糯米糍、香荔、淮枝(潮汕地区大宗的凤柁品种与广州市的淮枝,基本上是同物异名)、增城荔枝、含笑(旧名妃子笑荔枝)、上书怀(旧名尚书怀)等。

2.少数优良品种有:头花猪屎豆(原变种)、小丁香、小汉、广州龙荔、大塘博、小金钟、拥军荔(旧名将军荔)、蜜糖罂、灵山香荔、脆肉荔、香枝、雪淮子、犀角子、锦壳、焦核荔、鹅蛋荔、八宝香等。

3.一般生产品种有:七月熟、大肉、大红、大糙大早)、进奉、青壳、六月雪、风吹、布袋、白腊子、红皮、塘、圆果无核荔、广元红(旧名朱槿)、娘喜(旧名阿娘鞋)、宋香、丽仔、金刚锤、玫瑰露、绝怀子、高州进奉、秤砣、甜岩、紫娘喜、扳谷子等。

4.优良单株有:解放红、东红、红球、苏舟荔、贵谷、长果无核荔、黄丁香、惠东双季荔等。

增城挂绿

增城区挂绿为增城独有特优珍稀品种。清代广东新语》称“挂绿者,红中有绿或在于肩或在于腹”,“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又崔弼《珍帚编》载“增城荔枝出增城沙贝,荔枝中第一品也,蒂旁一边突起稍高谓之龙头,一边突起稍低谓之龙尾,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故名”。其正宗为西园挂绿,自清康熙帝起列为贡品,宣统《增城县志》称“挂绿一种,近以县城西门外西园一株最为名贵,价值桓十余倍于其他”。该西园古荔树龄已300余年,并以其枝条繁育出第二、三代新树620株,广栽于增城区各地。今存者为1979年古树枯死时由技术人员抢救由树基部发芽更生出的新树,经培养已成为挂果6年的大树。其果实龟列片近于平坦,裂片峰毛尖或稀疏的细而尖的突起,裂纹与缝全线均明显;果肉乳白色,晶莹光鲜,所含水分较少,质地爽脆,有冰糖味,清甜带微香。增城荔枝肉质特别爽脆,清甜有微香,品质极优,是荔枝最佳品种之一,果实较耐贮藏。但产量较低,核稍大。

水晶球:水晶球是增城名贵品种之一。荔城镇槎冈村有一株450龄的老树。清宣统《增城县志》载:“槎冈水晶球一种亦美,量不减挂绿”。八十年代初,小楼镇九益大队一私人果园由槎冈老树取枝条繁植了一批水晶球小树很有希望,其如三江镇福和镇、荔城镇、沙埔镇、中新镇等均有小量栽种。肉质爽脆、清甜,核小、品质甚优,座果率高、丰产。很有推广价值。

糯米糍

糯米糍是增城区主要优良品种之一。八十年代发展最多,1998年种植面积3,9050亩,占荔枝种种植面积的21.97%,分布于全市各镇。以永和镇贤江村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糯米糍有“红皮大糯”(称红壳)和“白皮小糯”(称白壳仔)两个品系。前者果大,皮色鲜红;后者果较小,皮色浅红;品质以前者为优。该品种果大、肉厚、味浓甜、核小,风味佳。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体质荔枝干。耐旱性强,丰产,但大小年夜结果显著,且易裂果。

桂味

桂味是增城区主要优良品种之一,特别近年发展最多,已成为全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51710亩,占荔枝总面积的28.54%,分布最广,全市均有栽培。桂味有果皮鲜红的“全红”桂味和果肩上有墨绿色斑的“鸭头绿”桂味两个品系,品质以后者上乘。桂味清甜可口、爽脆有香味,品质极佳,适应性强,山地、平原均能生长良好,大小年结果较明显。

妃子笑荔枝:妃子笑主要早熟优良品种,1998年种植面积41,210亩,占荔枝种植面积的123、19%。各镇均有栽培,尤以沙埔、中新镇、福和、朱村镇最多。果树长势壮旺,树冠疏散,枝条粗硬,叶片细长;花序大,花枝细长;果大,近圆形或卵形。果皮淡红带绿,皮薄,裂片峰细密,锐尖而刺手,缝合线不甚明显。果肉乳白色,多汁清甜有香味。3月中旬~4月上旬开花,6月上、中旬果熟。妃子笑果大,肉厚、色泽鲜艳,核小、爽甜、品味优良,最宜鲜食。

犀角子

犀角子为中熟种。栽培数量不多,荔城街道廖村、金星村等地有少量栽培。其特性与妃子笑荔枝相似,但叶片妃子笑稍大。植株生势旺盛,枝条粗壮;叶长椭圆状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叶缘略向内卷;果长卵形或长心形,果皮暗红带绿;果肉白蜡色,肉质软滑,多汁,味甜有香味;3月开花,6月下旬果熟。该品种果大、肉厚、核小,品质、风味好,但花量大,座果率较低,丰产、稳产性较差。

雪怀子

雪怀子是增城区最迟熟荔枝品种。除新塘南安村有较大面积栽培外,荔城区、福和、派潭镇中新镇朱村街等镇亦有少量种植。该品种生势壮旺,枝条粗壮。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果大,歪心形。果皮栗色,皮薄易剥;果肩微耸,一边高一边低;肉白蜡色,肉质爽甜。果实着色较早,鲜红时仍未成熟,深红才完熟,这时风味方佳。3月下旬~4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熟。雪怀子座果率高、迟熟、丰产、稳产,肉质结实,耐贮藏,质优。宜鲜食、制罐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