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丁香

大丁香

大丁香是海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儋州市和庆美万新村、琼山区水果研究所、海南省农垦总局选育的荔枝品种。果皮红色,果肉乳白色,果肉质地细嫩,较脆,味清甜,具香气,大丁香属晚熟大果型荔枝品种,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

形态特征

树姿较开张,紧凑;树势较强,新梢抽发能力强;树冠半圆头形,主干灰褐色,叶片中等大,长披针形,叶缘微卷或波浪形,叶尖尾尖,叶基楔形,色浓绿,有光泽,嫩叶紫红色,小叶一般3对,根系发达庞大花序较大,属聚散花序,圆锥状排列,较疏散,分布稀疏花朵柄长,雄花花蕊一般6对,雌花雌蕊发达;结果母枝以秋梢为主,果大,单果重可达35g,平均果重25g左右,歪心形或心形,果肩宽且平整,果顶圆形,果柄斜生在果蒂部中,果皮红色,龟裂片大,裂片峰钝尖,缝合线明显果肉厚,乳白色,质地细嫩、较脆、不流汁、清香可口,品质佳果肉与种子之间有空隙。

生长习性

荔枝喜光,要求长日照、23—26℃为生长最适温度,日平均气温达17℃以上新叶开始伸展,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长,-4℃时发生冻害,花期气温低于 8℃时花药不开裂,但 1月份花芽分化的关键季节大丁香,需15℃以下零度以上的低温。生长结果期一般需水分较多。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p H值4 5—6)砂壤土为宜。壮年结果树枝条每年抽梢3—4次,形成浓荫的叶层,花芽在早春抽生的新梢顶部腋芽中形成,雌雄花同株异熟。雌花授粉受精卵后约70—90天果实成熟。

该品种适应性广,耐旱性中等,但忌浸。结果“大小粒”明显,易感叶斑病,果实发育中后期生理落果较严重。适宜在排水条件好、日照充足、通风透气的果园种植。

产量表现

大丁香经厦门市漳州市、福清、宁德市等地多年多点试种,嫁接苗定植3年后株产可达1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

选择通透性较好、排灌良好、坡度在25度以下,阳坡面风小或背风的山地或平地建园。种植株行距4米×4—5米,以培养矮化、枝干分布均匀的开张性半球形树冠为佳。控冬梢促花、适当剪穗减少花量,注意克服大小果、裂果等现象。

认定意见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意见:大丁香属晚熟大果型荔枝品种,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龙海区);产量高;适应性强;果肉质地细嫩,较脆,不流汁,味清甜,具香气,焦核率高,品质中上;田间调查,主要病害发生为害程度均低于乌叶、南天竹。适宜福建省荔枝产区种植,生产上注意防治病虫害。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

参考资料

大丁香.大丁香.2024-10-15

大丁香.大丁香.2024-10-15

荔枝品种--大丁香.豆丁网.2024-10-15

荔枝品种--大丁香.农博数据.2024-10-15

海南省十大特产.博雅特产网.2024-10-15

大丁香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大学网.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