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联奎(1751年-1822年),字紫垣,号静生,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出生。他是清代乾隆中期进士,戴复古后裔。戴联奎曾任庶吉士、编修,历任赞善、中允、左庶子等职。后来,他成为内阁学士、洗马、詹事、殿试读卷官、左都御史等职务。戴联奎还曾担任文颖馆署总裁、会试大总裁等职务。
戴联奎在清朝政治生涯中,曾任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两位皇帝的帝师。他治经学,有清廉品格,不交结权贵,拒绝和珅之请。戴联奎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和《明鉴》。他在清朝汉族中官阶最高,是清朝汉人中官阶最高的一位。道光二年(1822年),戴联奎去世。
个人简介
戴联奎20岁时至京师(北京),随邵晋涵攻读经学。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中顺天府解元,次年殿试取进士,授庶吉士,3年后升为编修。当时奸臣和珅掌政,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意欲聘其为子丰绅殷德之师,戴联奎坚持不就。因此近二十年未能晋升。1796年(清嘉庆元年)后升任内阁学士,历任礼、兵、工、户部侍郎。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升左都御史。次年任礼部尚书。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爱新觉罗·颙琰将东陵,兵部失落行印,戴联奎降为太常寺卿,未满1月,改命“督浙江省学政”。次年复兵部尚书职务,因病未能赴任。戴联奎先后“典试”云南省、江西省,督学安徽、浙江,任经筵讲官、会试大总裁。其门生多居显要官职,但他平生以诸葛武侯为师,“清节自励”。1822年(爱新觉罗·旻宁二年)殁于浙江任处,奉旨归葬于如皋县张草港(今东陈镇尚书村)。曾为嘉庆、道光两位皇帝的老师,道光二年戴联奎殁于浙江任上,道光皇帝悲痛万分,追封恩师“光禄大夫”(一品),下谕赞赏戴联奎“性行纯良,才能称职”,宣旨戴联奎葬于如皋东陈镇,并调和珅之墓石像生等祭品修建墓地,后世称“戴家堂”。
任职
历官内阁学士,左都御史,礼部、兵部尚书。治经学,有清节,不交结权贵,拒和珅之请。曾督浙江学政。道光元年卒。
参考资料
左都御史如皋戴联奎 性行纯良 才能称职——中共南通市纪委南通市监委网站,江海清风网.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