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峰,男,1972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第十六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讲席教授。
1980年至1988年,邵峰在流均镇读完小学、初中。1988年至1991年,邵峰就读于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中部。2005年,邵峰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2011年,邵峰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同年,邵峰实验室找到了细胞内的第一个受体分子——识别细菌鞭毛蛋白;2014年,邵峰实验室又发现了两个新的受体——针对内毒素和另一类细菌外毒素的感知蛋白。2015年,邵峰实验室又发现了这些受体下游促使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蛋白质,为败血症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次年,邵峰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会士;2019年,邵峰当选为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2022年9月27日,邵峰凭借在细胞焦亡(pyroptosis)领域的原创性发现获得2022年度威廉·科利奖。2023年9月2日,获得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邵峰是国际感染与免疫学家,长期研究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在肿瘤免疫领域,首次发现细胞焦亡可诱导机体产生高效的抗肿瘤免疫活性,领导细胞焦亡领域快速成为国际科学前沿的热点。
邵峰先后荣获霍华德·休斯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周光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3年,邵峰作为首位大陆本土科学家荣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80年至1988年,邵峰在流均镇读完小学、初中。1988年至1991年,邵峰就读于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中部。1991年,邵峰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1996年,邵峰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邵峰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3年邵峰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5年,邵峰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2015年,邵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embo的外籍成员;次年,邵峰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会士(Fellow);7月11日,邵峰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前沿讲座”,为国科大学子们带来了题为《Cytosolic anti-bacteria immunity: sensing and execution》的报告;2019年6月,邵峰在微生物和免疫科学领域的成就被授予其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
2019年9月7日,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获得“生命科学奖”;9月21日,邵峰获得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024年6月13日,邵峰做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杰出讲坛,以“ Pyroptosis and Innate Immunity: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s Potentials ”为题展开了一场学术报告,并与现场师生亲切交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邵峰是国际著名感染与免疫学家,长期研究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邵峰在抗细菌感染领域,鉴定了多个具全新活性的病原菌毒力因子;在炎症和免疫领域,发现多个针对细菌的免疫受体分子,并首次鉴定了免疫受体下游促发细胞焦亡的关键执行蛋白Gasdermin,进而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的概念;在肿瘤免疫领域,首次发现细胞焦亡可诱导机体产生高效的抗肿瘤免疫活性,领导细胞焦亡领域快速成为国际科学前沿的热点。
邵峰实验室主要致力于研究病原菌如何感染致病和宿主免疫如何识别和清除入侵病原的分子机制,已发现、鉴定了3个识别细菌主要模式分子的重要免疫受体/感知蛋白,形成了细胞质抗细菌天然免疫识别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为细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邵峰实验室把目光聚焦于细胞内的受体研究。2011年,找到了细胞内的第一个受体分子——识别细菌鞭毛蛋白;2014年,他们又发现了两个新的受体——针对内毒素和另一类细菌外毒素的感知蛋白。2015年,他们又发现了这些受体下游促使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蛋白质,为败血症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
人才培养
邵峰每年只招两个学生,有合适人选的话也会招一名博士后。从这个实验室走出去的博士、博士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在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顶级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毕业后绝大部分到国内、国外的一流高校研究所深造,已经有几位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在实验室,邵峰除了赶写文章,还会和学生一起做研究,包括指导实验设计、解决实验问题、分析结果。周一下午安排学生作工作总结报告,周二、周三上午分别与两组学生和博士后开半天学术分享会,大家展示原始数据、分享新发现和问题并讨论。周五下午花半天讨论他人文章。此外,邵峰还针对个别实验单独开会,解答学生问题、讨论后续实验方向。
发表论文
邵峰实验室已发表论文50多篇,被国际同行引用4000多次。邵峰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研究成果多次被权威专家和学术杂志重点评述。
以上仅收录部分内容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项目荣誉
社会评论
邵峰平时不苟言笑,其实脾气很温和,有时也会和学生们开玩笑。唯一发脾气的时候,就是看到我们的实验仪器摆放得不规整、实验习惯糟糕,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学生李鹏 评)
邵峰思想纯洁,积极进取,学习认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有钻研精神。有独特的见解,在学习上有较大的潜力可挖。邵峰“有创造精神”,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班主任汪时俊老师 评)
无论以哪种标准,他都是一颗学术明星。他发表的科研文章,在其领域内极少有人与之媲美。(博士生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研副总裁Jack Dixon 评)
邵峰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评)
参考资料
2012国家杰青基金建议资助名单公布.科学网.2024-05-30
代表名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024-11-06
邵峰.北京市科技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2024-11-04
2019未来科学大奖公布:邵峰获生命科学奖|科学奖|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_新浪科技_新浪网.新浪网.2022-02-17
邵峰:淮安的骄傲 淮中的自豪.邵峰:淮安的骄傲 淮中的自豪.2024-11-04
走近中国最年轻的院士:生活节奏还是照旧.人民日报.2024-11-04
【学会动态】热烈祝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死亡研究分会会长邵峰院士获2022年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澎湃新闻.2024-11-04
13位科学家获颁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青年科学奖.今日头条-中国科学报.2023-09-05
邵峰博士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邵峰博士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24-11-04
2015中科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 含12名外籍院士.新华网.2024-11-05
邵峰研究员做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前沿讲座”讲述病原细菌和宿主的故事.邵峰研究员做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前沿讲座”讲述病原细菌和宿主的故事.2024-11-05
邵峰等四位科学家获2019未来科学大奖.www.chinanews.com.2019-09-08
2019年“求是奖”揭晓.news.sciencenet.cn.2019-09-22
邵峰院士做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杰出讲坛.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11-04
邵峰博士.邵峰博士.2024-11-04
【为所庆55周年做学术报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博士.【为所庆55周年做学术报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博士.2024-11-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新华网.2024-11-04
科学网—我国七人获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科学网.2024-11-04
邵峰等四位科学家获2019未来科学大奖.中国新闻网.2024-11-04
对话邵峰院士:我的难处是要不断鼓励和说服学生—新闻—科学网.科学网.2024-11-04
30人!首批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百家号.2024-11-05
58人上榜!首批“新基石研究员”诞生,最年轻者38岁.百家号.2024-11-05
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揭晓 16位科学家获奖.新华网.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