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椰子在生长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黄椰子共有22属600余种,主产亚洲热带。共有120属,1100种,泛热带分布。

正文

名称 : 黄椰子

别称 : 散尾葵宽边黄粉蝶椰子

学名 :  黄色 palm

名由 : 由于树干、叶柄、叶片均为黄褐或黄绿色而得名

分布 :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的外来种

分类 :  单子叶棕榈科

干丛生,圆筒形如竹干,干、叶柄、叶片均为黄褐色或黄绿色,高3~8公尺,干径约9公分,偶有分枝,环节显著。羽状复叶丛生干顶,长椭圆形,小叶线形,全缘,有三条显著的主脉,叶柄、叶鞘均呈黄色。雌熊同株,雄肉穗花序作圆锥状,花带绿色,浆果金黄至紫黑色。叶片可供插花。适合盆栽、庭园树或行道树

5月上旬至7月下旬 属阳性植物,通常日照需充足 生性喜高温多湿,耐寒耐阴,适合生育适温约摄氏度22~32度。以含腐植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用播种法或分株法繁殖,春至夏季为适期。

详细介绍

黄椰子的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引种栽培广泛,在华南地区可作庭园栽培或盆栽种植,其它地区可作盆栽观赏。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较耐阴,畏烈日,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黄椰子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国内不宜采集到,多从国外进口。常规的多用分株,于4月左右,结合换盆进行,选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旧盆土,以利刀从基部连接处将其分割成数丛。每丛不宜太小,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否则分株后生长缓慢,且影响观赏。分栽后置于较高湿温度环境中,并经常喷水,以利恢复生长。

黄椰子盆栽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它蘖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盆栽时,因较原来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扎根。5-10月是其生长旺盛期,必须提供比较充足的水肥条件。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秋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黄椰子喜温暖,冬季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较安全越冬,若温度太低,叶片会泛黄,叶尖干枯,并导致根部受损,影响来年的生长。它喜半阴,春、夏、秋三季应遮阴50%。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如果环境干燥、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红蜘蛛介壳虫,故应定期用8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

黄椰子枝条开张,枝叶细长而略下垂,株形婆娑优美,姿态潇洒自如,是著名的热带观叶植物。它较耐阴,适合于室内绿化装饰。一般中小盆可布置客厅、书房、卧室、会议室等,可供较长期观赏。在较阴暗的室内连续观赏1-2个月,仍可保持较好的观赏状态。大株种植于木桶,布置于大楼门厅、大堂等处,可体现热带凤光。

特性与特征:黄椰子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较耐阴,畏烈日,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越冬最低温要在10℃以上。原产地可高达3~8m。茎干光滑无毛刺,上有明显叶痕,呈环纹状,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叶面滑细长,羽状复叶,亮绿色,长40~150cm。小叶及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小羽片披针形,长20~25cm,左右两侧不对称,叶轴中部有背隆起。花小,金黄色,花期3~4月。茎干光滑无毛刺,上有明显叶痕,呈环纹状,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

分布状况:黄椰子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世界各热带地区多有栽培。我国引种栽培广泛,在华南地区可作庭园栽培或盆栽种植,其它地区可作盆栽观赏。

繁殖:可用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国内不宜采集到,多从国外进口。常规的箯多用分株,于4月左右,结合换盆进行,选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旧盆土,以利刀从基部连接处将其分割成数丛。每丛不宜太小,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否则分株后生长缓慢,且影响观赏。分栽后置于较高湿温度环境中,并经常喷水,以利恢复生长。散尾葵怕寒冷,怕强光曝晒,以免灼伤叶片。散尾葵喜半阴环境,春、夏、秋三季应遮去50%左右的阳光。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夜间温度应在15℃以上,白天25℃左右较好。若长时间低于5℃,必然受冻害,甚至死亡。在生长季节,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和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湿度。冬季应保持叶面清洁,可经常向叶面少量喷水或擦洗叶面。生长季节每月施肥1~2次。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并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为宜。盆栽黄椰子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岩及基肥配制成培养土。每2~3年春季换盆一次,施上基肥。换盆时,应清除枯枝残叶,还应根据生长情况,剪除过于密集的株丛,以利于信株丛的萌发,保持优美的盆栽姿态。

黄椰子盆栽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它蘖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盆栽时,因较原来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扎根。5-10月是其生长旺盛期,必须提供比较充足的水肥条件。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秋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黄椰子喜温暖,冬季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较安全越冬,若温度太低,叶片会泛黄,叶尖干枯,并导致根部受损,影响来年的生长。它喜半阴,春、夏、秋三季应遮阴50%。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如果环境干燥、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红蜘蛛介壳虫,故应定期用8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

用途:株形秀美,多作观赏树栽种于草地、树荫、宅旁,也用于盆栽,是布置客厅、餐厅、会议室、家庭居室、书房、卧室或阳台的高档盆栽观叶植物。在明亮的室内可以较长时间摆放观赏,在较阴暗的房间也可连续观赏4~6周,观赏价值较高。

病害:黄椰子叶尖和叶缘在生长期间出现干焦,主要原因:①空气过于干燥。黄椰子喜较高的空气湿度,空气过于干燥时会引起叶片的焦尖与焦边。应在整个生长期间每天向叶面及周围环境喷水3~4次,以提高空气湿度。但休眠后应停止浇水。②日照市过强。黄椰子在5~9月间喜半阴的环境,阳光直射时会出现叶片发黄和焦尖、焦边等现象。在此期间应置于荫棚或大树底下,避免阳光直射。③盆土过干。黄椰子在生长期间,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盆土长期偏干时,由于植物的生长得不到所需要的充足水分,叶尖及叶缘便会干焦。④盆土过湿。并非是盆土中只要有水,植物便能吸收利用。盆土过湿时,由于影响了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并导致植物体内缺水而出现叶片的焦尖与焦边。⑤施肥过浓。施肥过浓会引起植物根部细胞的反渗透现象而使植物失水,程度较轻时会导致叶片的焦尖与焦边,严重时则会造成烂根死亡。

在10℃时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6℃以下时,就需移入室内防寒保暖,室温需保持在8℃以上。移入室内后,要放置在有光照处,室内装有空调等取暖器的,应远离些。否则枝叶易被烘焦。如遇到天气转暖或出现下雨时,不要轻易搬出室外晒太阳或淋雨,以免受冷后而患“感冒”。当室温出现20~25℃以上高温时,应开启门窗,以调节温度,换气降温。如果室温过高并闷热,亦会造成部分叶片发黄并脱落。

叶斑病

【症状】:①鸡冠花叶斑病(又称褐斑病),侵染叶片、叶柄和茎部。叶上病斑圆形,后扩大

呈不规则状大病斑,并产生轮纹,病斑由红褐色变为黑褐色,中央灰褐色。茎和叶柄上

病斑褐色、长条形。

鱼尾葵叶斑病(亦称黑斑病)。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大或病斑连片呈

不规则大斑块,边缘略微隆起,叶两面散生小黑点。

③君子兰叶斑病(枯斑病)。叶上有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病斑,周围有退绿圈

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

【发病规律】:

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鸡冠花

花褐斑病夏秋(8-9月)病重,鱼尾葵叶斑病夏季高温病重,君子兰叶斑病春、秋发生,

但温室中四季均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

②轮作(温室内可换土)。

③不宜对植株喷浇。

④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0-600倍液(50%的1000倍、40%胶悬剂600-800倍),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

、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

抗药性。

相关介绍

棕榈科(Palmae)

单子叶植物纲槟榔亚纲的一科。乔木或灌木,树干不分枝,有些种类攀援而多刺;具大型掌状或羽状叶片,常聚生于树干的顶端。茎单生或丛生,地上不分枝(海菲棕属除外)。

叶螺旋状排列,羽状或掌状分裂;叶鞘常具网状纤维(棕衣);有时具利刺;花序佛焰状,常由大型苞片紧包被,两性或单性;花被具花萼和花冠,3裂瓣;雄蕊通常6;子房上位、1~3室,有时4~7室,心皮3,离生或仅基部合生;核果浆果,不开裂,肉质,具核,纤维质或坚果状,内果皮坚硬。有210属28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热带地区。巴西是世界上棕榈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有28属100余种,主产云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的一些温暖地区也有分布。棕榈科下分为9个亚科

刺葵亚科。仅刺葵1属,17种。分布于非洲、亚洲海枣是热带干旱地区的重要植物,是西亚、北非的重要食品,常见于沙漠绿洲,有生命之树之称。干果中东输入,称伊拉克枣。

贝叶棕亚科。31属,360余种。分布于热带各地及地中海地区;大部分具掌状叶的棕榈都属于该亚科,不少种类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最常见的用途是叶片供编织各种器具;叶鞘纤维作填充物等,如中国广东产的蒲葵,长江流域出产的棕树。

糖棕亚科。产热带非洲、亚洲,共6属40余种,产于非洲的海菲棕,又称非洲棕榈酒椰,是非洲内陆草原地区重要经济植物,花序可取汁酿酒和做饮料。特产于印度洋塞舌尔群岛的海椰子的果实,是植物界最大的,每果重达30余千克。

④鱼尾葵亚科。产亚洲和大洋洲,3属38种。鱼尾葵产热带东南亚,幼嫩茎尖可作蔬菜,树干髓心可制淀粉,中国南部也产。莎木分布于亚洲湿热地区,果实煮熟后可食用,花序轴产糖汁,中国南方也有分布。

鳞果亚科

共有22属600余种,主产亚洲热带。本亚科出产多种重要经济产品,如省藤为东南亚地区重要藤类资源,供编织各种精美家具、器皿,茎长达200余米,中国南方也产。藤血竭为著名的血竭原植物,其果实可提取红色树脂,作中药血竭或染色颜料用。西谷椰子产东南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树干髓心可制成小西米西米)作主粮用。

椰子亚科。共22属640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各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椰子广泛栽培于世界湿热地区,特别是海岸地区,果实为重要水果、食用油料;果皮为填充纤维,中国南方也产。油棕原产西非热带,种子富含油脂,为棕榈油来源,云南省广东省有栽培。

槟榔亚科。共有120属,1100种,泛热带分布。槟榔为亚洲热带重要药材和咀嚼品,男女老幼皆用之,有护齿、助消化、杀虫脒之效;中国云南、广东有栽培。王棕属植物的幼嫩茎尖可作蔬菜;大王椰子树是热带普通的观赏树木。

水椰。1属1种,即水椰,分布于亚洲热带、大洋洲,北延至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常生长于海湾泥沼地带或在红树林中混生;常有胎生习性;果肉可食或以盐渍后食用;花序轴流出汁液可制饮料;叶供编织、盖房等。

⑨象牙椰亚科。3属15种。分布于美洲热带。象牙椰子果实称为植物象牙,用于制作工艺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