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殷

刘殷

刘殷,字长盛,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人,东汉光禄大夫刘陵玄孙,十六国时期前赵名士、官员。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过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弱冠之年,便已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各家之言,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世之志,节俭而不鄙陋,清约而不孤高。

原文内容

[晋]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而不言,食不饱者一旬矣。殷怪而问之,王言其故。殷时年九岁,乃于泽中恸哭,曰:“殷罪衅深重,幼丁艰罚,王母娘娘在堂,无旬月之养。殷为人子,而所思无获,皇天后土,愿垂哀。”声不绝者半日,于是忽若有人云:“止,止声。”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焉,因得余而归,食而不减,至时,堇生乃尽。又尝夜梦人谓之曰:“西篱下有粟。”寤而掘之,得粟十五钟,铭曰“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殷。”自是食之,七载方尽。时人嘉其至性通感,竞以谷帛遗之。帝辛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司空、齐王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参军,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王母娘娘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曾子所以辞齐大夫,良以色养无主故耳。”宣子曰:“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冥感,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张姓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时柩在殡而西邻失火,风势甚盛,殷夫妇叩殡号哭,火遂越烧东家。后有二白鸠巢其庭树,自是名誉弥显。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色养,敕所在供其衣食,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伦位,孙秀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及朱榑�辅政,辟为大司马祭酒。既至,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世祖以大圣应期,先王以至德辅世,既尧舜为君,稷契为佐,故殷希以一夫而距千乘,为不可回之图,幸邀唐虞之世,是以不惧斧之戮耳。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然圣迹稍粗,严威滋肃,殷若复尔,恐招华士之诛,故不敢不至也。”�奇之,转拜新兴知府,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永嘉之乱,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殷恒戒子孙曰:“事君之法,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夫犯颜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姬奭咨商之义,下念鲍勋触鳞之诛也。”在聪之朝,与公卿恂恂然,常有后己之色。士不修操行者,无得入其门,然滞理不申,藉殷而济者,亦已百数。

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俱兴,北州之学,殷门为盛。竟以寿终。

《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译文

刘殷字长盛,是新兴人。高祖刘陵,是汉光禄大夫。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过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曾祖母王氏,在隆冬时想吃堇菜而不说,有十天的时间吃不饱。刘殷感到奇怪而问她,王氏告诉他原因。刘殷当时只有九岁,就到泽中恸哭,说:“刘殷我罪孽深重,自幼遭受丁艰之罚,王氏曾祖母在堂,没有旬月之间的奉养。刘殷我身为人子,而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皇天后土,希望降下哀怜。”半天哭声不绝,这时忽然好像有人说:“停,停声。”刘殷停下哭声往地上看,就见地上长出了堇菜,于是挖了一斛多回家,吃了也不减少,这时节堇菜生长已尽。有曾经夜里梦见有人对他说:“西篱下有玉蜀黍属。”醒来后去挖,得到十五钟草谷子,上面有字写到“七年有一百石粟米,赐给孝子刘殷。”从这时起吃粟米,七年才吃完。当时的人嘉赏他的天性感应神灵,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而不辞谢,只说等以后富贵了将要报答。

未成年,就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各家之言,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世之志,节俭而不鄙陋,清约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乡人亲族无不称赞他。郡中任命为主簿,州中征召为从事,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不就任。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任掾,征南将军羊祜征他任召参军事,都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是个识达之士,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刘殷说:“当今这二公,是晋朝的栋梁。我正希望成为架屋子承瓦的椽子,不依靠他们,那能成事呢!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曾子之所以推辞齐大夫,确实是因为家中无人和颜悦色的供养父母啊。”张宣子说:“你所说的话,哪里使用人所能懂得的呢!从今之后,你将成为我的老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张宣子,是太原市的豪族大姓,家中富有财产,他妻子生气说:“我女儿年方十四。姿色才智如此,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却急忙的把她嫁给刘殷!”张宣子说:“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告诫他女儿说:“刘殷至孝感动冥神,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大大的发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张姓性情也很婉顺,侍奉婆母王氏以孝闻名,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到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毁身体,几乎丧命,当时王氏的灵柩停放在家中而西邻失火,风势很猛,刘殷夫妇在灵前叩头痛苦,于是火越过他家烧到东边的邻家。后来有两只白鸠在他家的庭中树上筑巢,从此名誉更加显著。

太傅杨骏辅政时,备礼聘请刘殷,刘殷以母老为由坚辞。杨骏于是上表,皇帝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免除他的赋役,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司马伦纂位,孙秀向来崇重刘殷的名望,以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刘殷逃奔到雁门。到朱榑司马�辅政时,征入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到任后,对刘殷说:“先王虚心的征召君,君不来。现在孤征召君,君何故能屈就呢?”刘殷说:“世祖凭着大圣顺应天命,先王以至高的德行李辅国,就是尧舜为君,稷契为辅佐,所以刘殷希望以一匹夫抗绝千乘之使,达到不可改变的企求,幸遇唐虞圣世,因此不畏惧刑杀之罚。现在皇帝凭着神武聪慧,除暴复帝位,然而圣迹初具规模,严威更重,刘殷如果在像以前那样,恐怕要招致华士的诛罚,所以不敢不来。”司马�认为他很奇特,改任他为新兴知府,刑罚明察表彰善美,很有政绩。

碰上永嘉之乱,落到刘聪手中。刘聪欣赏他的才能而提拔他,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事。刘殷常告诫子孙说:“服侍君主之法,应注重婉言劝谏,凡人尚且不能当面斥责他的过失,何况万乘之君呢!冒犯圣颜的祸殃,在与张扬君主的过失,应当上思姬奭咨询商议的道理,下念鲍勋触犯龙颜的诛罚。”在刘聪朝廷中,与公卿恭敬相处,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后面的表情。士人不修养操行者,不能进他的门,然而积压冤情不能申诉,依靠刘殷而得以申雪的,也有上百人。

刘殷有七子,其中五子各教授一经。一子教授《太史公》,一子教授《汉书》,一家之中,七门功课都很兴旺,北方的学业,以刘殷家为盛。最后他高寿而终。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

练习及答案

【注】①颓然:恭顺的样子。②王母娘娘:曾祖母王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而不介 介:孤高

B.州辟从事 辟:征召

C.优诏遂其高志 遂:于是

D.明刑旌善 旌:表扬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竞以谷帛遗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俭而不陋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家富于财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汝其谨事之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期间悲哀超于常人,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从不露齿而笑。为奉养曾祖母王氏,放弃了多次做官的机会,他的孝顺也为当时人所赞赏。

B.刘殷刚成年,就广泛地学习。阅读文诗赋,精通经史。他性情洒脱,有济世的志向,节俭而不鄙陋,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C.征南将军羊祜征召刘殷任参军事,他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不赞 同他的做法,认为刘殷是庸人的见识,但佩服刘殷的孝心和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D.适逢乱世,刘殷多次放弃为官,但齐王司马�辅政时,征入刘殷任大司马军谘祭酒,刘殷应召到任,后又调任新兴知府,政绩突出。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辛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5分)

答:

(2)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5分)

答:

题目答案:

8.C(遂:成全)

9.B(B均为连词,表转折;A介词,把�介词,凭……身份;C介词,在�介词,对于;D语气词,表期望语气�指示代词,那)

10.C(“张宣子不赞同他的做法,认为刘殷是庸人的见识”错)

11.(1)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会报答他们。(“谢”“酬”各1分,大意3分)

(2)如此姿色见识,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你)却怎么就把她嫁给刘殷呢?(“虑”“遽”各1分,大意3分)

历史评价

刘殷幼丁艰酷,柴毁逾制,发三冬之堇,赐七年之粟,至诚之契,义形于兹。王延叩冰而召鳞,扇席而清暑,虽黄香、孟宗,抑为伦辈。其余群子,并孝养可崇,清风素范,高山景行,会其宗流,同斯志也。

参考资料

列传·第五十八章原文.新知网.2022-01-19

晋书.微信读书.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