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聪

刘聪

刘聪(?-公元318年),字玄明,又名载,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匈奴人,汉赵(前赵)开国皇帝刘渊第四子,汉赵第三位国君,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至西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在位,谥曰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刘聪辅佐父亲刘渊建立汉赵政权(也称前赵)。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刘聪杀死兄长刘和登上帝位。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派兵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制造“永嘉之乱”。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汉赵军队攻破长安,俘虏司马邺。通过先后攻破洛阳、长安并俘虏和杀害晋怀帝、晋帝,刘聪灭亡了晋朝,推动了“五胡乱华”的历史,同时刘聪荒淫无度,宠信奸,残害忠良。东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刘聪去世。刘聪死后宠臣靳准作乱,刘聪被掘墓、焚烧祖庙。

生平

佐父开国,两攻洛阳

刘聪是刘渊的第四子,母亲张夫人。刘聪年幼聪明好学,十四岁通经史,熟读《孙吴兵法》,善书能文,著有百余首诗、五十余赋颂,十五岁习武,能拉三百斤的弓,臂力惊人冠绝一时。二十岁的时候刘聪在京师(洛阳市)一带游历,广结名士,后被新兴知府任命为主簿,又升任骁骑别部司马、右部都尉。刘渊被晋朝刘乂司马颖封为北单于时,封刘聪为右贤王,刘渊被刘宣等推举为大单于时,又封刘聪为鹿蠡王。

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称帝,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前赵”),改元永凤,第二年改年号为河瑞

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刘渊命刘聪和王弥一起领命进攻洛阳,刘聪等先打败了西晋驺摇司马越派出的曹武、宋抽、彭默等人的抗击,又在宜阳县打败了平昌公司马模从长安派出的淳于定、吕毅等的征讨部队。接连的胜利使刘聪骄傲轻敌,遭到西晋弘农太守垣延诈降后的夜袭而兵败。当年冬天,刘聪、王弥、刘曜刘景等再次率骑兵五万攻打洛阳,呼延翼带步兵随后,汉赵大军在黄河南打败晋军。刘聪进驻西名门,遭到西晋护军贾胤夜袭,刘聪手下将领呼延颢被杀士兵溃败。刘聪撤军向南,先到洛水后又驻扎在宣阳门,刘曜和王弥分别驻扎在上东门和广阳门,刘景攻击大厦门。刘聪亲自到嵩山祈祷祭祀,此时司马越派兵攻打汉赵军,斩杀了留守的呼延朗,同时留守的刘厉怕受到责罚跳水自杀。见此形势,王弥建议刘聪退兵,同时朝中宣于修之也建议退兵,最终刘渊下令刘聪撤军。司马越又派薄盛等人追击王弥,在新汲打败王弥。

弑兄登基

晋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生病,做身后安排而封诸王,其中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齐王宋武帝为大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北海王刘乂为抚军大将军、司隶校尉。后刘渊病逝,太子刘和继位。

刘和性情猜忌不实施恩德。当时宗正呼延攸、侍中刘乘、卫尉王悦,或对不得刘渊重用而不满,或与刘聪不和,几个人便密谋怂刘和要尽早处理手握兵权的三个藩王(刘裕、刘隆、刘乂)和大司马(刘聪),刘和认同,随即招来安昌王刘盛和安邑王刘钦商讨。刘盛反对针对三个藩王的行动而被杀,刘钦惧怕只得从命。壬午日,刘锐、呼延、刘乘、田密/刘璿等分四队人马分别攻击刘聪、刘裕、刘隆、刘乂。田密和刘璿带着刘乂冲关投奔刘聪,刘聪有所准备得以保全,刘裕、刘隆被杀。刘聪带兵反攻,在光极殿西室杀了刘和,将刘锐、呼延攸、刘乘等斩首示众。在群臣劝说刘聪登基,刘聪开始推举刘乂,众大臣及刘乂又坚持请刘聪继位,刘聪便以“刘乂年长后还位”为说辞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光兴,尊刘渊妻单氏为皇太后,刘聪的母亲张姓为帝太后,分封王公大臣。

永嘉之乱和灭亡西晋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刘聪派遣呼延晏出兵,与王弥刘曜石勒会师进攻洛阳市,围困洛阳至“人皆相食”。至洛阳破城后,汉赵纵兵抢掠,并将晋怀帝、惠帝羊献容及六玺带到平阳。刘聪改年号为嘉平,封晋怀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平阿公。之后刘聪又封晋怀帝为会稽公,并在宴席上以君臣身份对话,提及往事及晋朝宗室相残(八王之乱)羞辱他,怀帝的顺从使刘聪很满意,将小刘贵人赐给晋怀帝封为会稽国夫人。之后一次在光极前殿酒宴中,刘聪逼晋怀帝斟酒,光禄大夫庾珉、王俊等人见状大哭,刘聪对此十分厌恶。有人举报庾等人谋划去平阳支持刘琨,刘聪借此毒死晋怀帝并杀了庾珉、王俊,同时恢复刘夫人的贵人身份。同年,刘聪派赵染、刘雅去长安攻打西晋南阳郡王司马模,晋绥军战败司马模投降,赵染将司马模交给刘粲,刘璨杀了司马模和他儿子司马黎,将其他俘获官员送到平阳。刘聪封刘曜车骑大将军等职位,镇守长安晋朝雍州刺史特等带兵围攻长安,刘曜接连败仗,只好掠夺数万人口后退回平阳。

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司马邺司马邺在长安继位,年号建兴。刘聪派刘曜和乔智明、李景年、赵染等攻打长安。西晋大都督曲允据守黄白城,虽屡次败给汉赵,却未失守。而后,赵染带骑兵绕过黄白城袭击长安,在渭城区战胜晋军并杀将军王广,趁夜在长安外杀掠后撤回。刘曜被麹允击败,撤兵平阳。后来,刘曜驻扎渭,赵染驻扎新丰。西晋派出索綝从长安出发攻击赵染,赵染不听从鲁徽建议轻敌战败,反将鲁徽杀死。

西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刘聪建成太庙而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元。此后,刘聪派刘曜陆续多次带兵攻打长安,最终于西晋建兴四年(316年)攻破长安,晋愍帝出城投降,在平阳被刘聪封为光禄大夫、怀安侯,西晋事实上灭亡了,刘聪改年号麟嘉。西晋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十月,刘聪打猎时让晋愍帝作为车骑将军,军装持戟在前开路,围观百姓中有西晋的故老抽泣流涕,刘聪十分不满。后来宴会,刘聪又让晋愍帝斟酒洗酒杯、服侍更衣如厕等,在座晋朝老臣很多都失声抽泣,其中尚书郎辛宾抱着晋愍帝痛哭,刘聪杀了辛宾。十二月,晋愍帝被杀,年仅18岁。

执政荒淫残虐

刘聪对大臣独断残暴。例如:鱼蟹供应不足,左都水使者王摅被处死;未完成温明/徽光两殿的建设,将作大匠靳陵被处死;中军王彰进谏批评刘聪的游猎无度,刘聪大怒就要处死他,因太后张夫人绝食和刘乂、刘粲的劝谏才得以赦免;陈元达劝谏阻止他为刘英(刘英)建造宫殿,刘聪也要将其妻子全家一并处死,刘皇后手写奏疏劝谏,刘聪才消气并向陈元达致歉。

刘聪亲近奸佞。在位后期,刘聪将军国大事交给刘璨,自己不再朝见大臣,亲近中常侍王沈等人,甚至在后宫宴会嬉戏三日不醒。刘聪还听信谗言将宦官们忌惮的特进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和田、少府陈休、左卫卜、大司农朱诞等都杀了,并将进谏此事的侍中卜干贬为平民。太师刘易及大将军刘敷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王延等也纷纷上奏劝谏并弹劾王沈等人,刘聪却不以为意还把奏表给王沈等看,以至陈元达忧愤自杀。

刘聪好色。在登基初期与其父刘渊的皇后、刘乂之母单氏私通,同时纳了刘殷两个女儿和四个孙女以至“六刘之宠倾于后宫”,在樊氏被封皇后时,除了四位皇后外还有七人“佩皇后玺绶”(“时四后之外,佩皇后玺绶者七人”),设置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对后宫的赏赐也数额巨大。刘聪立中常侍王沈的养女为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进谏刘聪:从麟嘉年开始荒淫无度,甚至要一个婢女作为六宫妃嫔之主,玷污庙堂遗祸社稷。刘聪大怒将他们处斩,行刑时几人仍痛斥王沈、靳准。刘聪之后又立中常侍宣怀的养女为中皇后。靳皇后(月光)有淫乱行为,被陈元达参奏,刘聪无奈废了靳氏(靳氏羞愧自杀),却因此记恨陈元达。

刘璨与靳准阴谋陷害刘乂造反,并将氐羌的十余个酋长诬陷成刘乂的同党。刘聪下令杀了刘乂一向亲近同时受靳准和宦官们怨恨的大臣、官属,废刘乂为北部王。而后刘粲指使靳准偷偷杀了刘乂

骄奢而亡,死后遭乱

东晋太兴元年(汉赵麟嘉三年,公元318年),刘聪死,谥号昭武,庙号烈宗,其子刘璨继位。后来靳准作乱,带兵攻入皇宫,将刘姓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杀了,还挖了刘渊、刘聪的坟墓,烧毁了他们的聂氏宗祠

家庭人物关系

评价

晋书记载,刘聪幼年聪明好学,擅长诗书兵法,且善射箭。

司马光评价刘聪:骄傲自大荒淫放纵,残暴不近人情(“矜夸淫纵,残暴无亲”)。

历史学家陈序经评价“刘聪继位后,淫酗残忍,对政事逐渐荒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