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侠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1984年7月7日),原名张树棠,河北献县侯陵屯村人,因曾获得过中正剑,故有“佩剑将军”之称。民国时期西北军将领,1949年后曾担任林业部副部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克侠年少时就读于北京汇文小学、天津市汇文中学。1923年,他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1924年,张克侠前往广州市,担任陆军讲武学校教官、队长。1926年,担任冯玉祥部学兵团团副。1927年至1928年,张克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特别党员”,开始了长期地下工作的革命生涯。1930年,在张自忠部任师参谋长。次年,考入南京陆军大学。1933年5月,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市组织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任同盟军的高级参谋、干部学校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前,任国民党第29军副参谋长,随后参加了卢沟桥抗战。抗日战争期间,张克侠历任第六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副参谋长、第59军参谋长、第33集团军参谋长和副总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1948年11月8日,与何基沣一起率部起义,对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起义后,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军长兼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50年,他才公开了共产党身份。随后,他主动请求参加祖国建设工作。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曾担任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林业部副部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84年7月7日,张克侠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张克侠在抗日战争中利用中国国民党将领的身份和与冯玉祥的连襟关系,一方面更好地贯彻执行共产党的团结抗日;另一方面,他尽力创造条件,从各方面直接和间接支持掩护地方党的工作。并创办了自忠中学,进行抗日和进步思想的教育,培养了不少革命、进步人才。在解放战争中,他积极参与对国民党将领的策反工作,策动了郝鹏举起义;并相继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张克侠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将领,而且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0年10月7日,张克侠出生于河北献县侯陵屯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小学、天津市汇文中学。1916年,他为抗议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政府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愤而投笔从戎,考入北京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担任黄埔教官
1918年,还在上军校的张克侠与李德璞结婚。1921年,张克侠考入北洋政府创办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张克侠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在宋哲元的第二十五旅任见习军官。半年后,因为得了结核病,不断吐血,他不得不离开军队回家疗养。
1924年秋天,经李德璞精心料理,张克侠病愈。随后他冲破重重风险到达广州市,先后在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任少校科员兼任陆军讲武学校教育副官及队长。此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他接触了不少共产党员,受到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并写信对冯玉祥积极宣传革命道理。1925年,北伐开始,北伐军以讲武学校毕业学员为骨干,编成两个营,他担任了第一营营长。1926年9月,冯玉祥将军领导下的西北军(北伐初期称国民军),响应北伐,他返回西北军任学兵团团副。
成为秘密党员
1927年春,张克侠在李德全的支持下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期间,他与共产党员左权、张存实(振亚)、李翔梧(相武)等关系密切。张克侠认识到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指导革命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推翻旧社会,他甚至多次提出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恰在这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考验。蒋介石叛变的消息传到了莫斯科,约瑟夫·斯大林一气之下断绝了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像张克侠这样的国民党中级军官,被共产党组织拒之门外。
1928年暑假,苏联共产党决定把国民党的学生以及非共产党学生分批送回中国。张克侠回国之前,共产党组织派人认真地和他谈了话,指出,他的入党问题在莫斯科暂时解决不了,回国后仍可申请,并郑重地告诉他,和他一同回国的张存实,会向党组织汇报情况,希望他回国后继续争取。张克侠回国后,一度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部参谋,随后即调任张自忠的二十五师任少将参谋长。
1929年5月,在冯、阎反蒋的中原大战之初,张克侠突然接到张存实的一封信,约他到上海市会面。7月间,张克侠抵达上海滩,见到了接头人董健吾牧师,并于两天后见到了张存实。张存实和李翔梧(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成为张克侠的入党介绍人,接受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及军事部长周恩来的直接单线领导,在西北军中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后遵照党的指示重返西北军,被任为张自忠师的参谋长。
身卧敌营建奇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克侠考入南京陆军大学。1933年4月,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市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张克侠被冯玉祥委任为军官学校校长,这期间,张克侠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毛泽东的著作,提高了广大学员的抗日热情。其间,校友张子华作为北平地下党成员,多次会晤冯玉祥,协助其共同组建同盟军。5月,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张克侠利用陆军大学放暑假的机会赶赴张家口支持冯玉祥的爱国抗日行动,并任同盟军的高级参谋、干部学校校长。后由于日蒋勾结、内外夹击,抗日同盟军遭受失败,张克侠同志又回到陆军大学。1936年12月,张克侠被授陆军步兵上校。1937年七七事变前,张克侠任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北平市失陷的前夕,张克侠获悉日军即将不战入城的重要情报,他便及时通知了刘清扬、张友渔、杨秀峰等人,使万余革命志士、抗日骨干安全转移,免遭日军毒手。七七事变后,张克侠先后担任冯玉祥的第六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副参谋长等职。
1938年,张克侠又随冯玉祥将军前往武汉。在武汉期间,张克侠同志与当时的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取得联系,按照党的指示在中国国民党军队中积极开展抗日工作。同年,张克侠任五十九军参谋长,后任三十三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等职,转战在山东省、河南省、湖北一带。他所到之处,对当地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日军队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对坚持团结、抗战、进步起了极大作用。在此期间,他还创办了自忠中学,进行抗日和进步思想的宣传教育,培养了许多革命、进步的人才。1942年1月,张克侠晋升为陆军少将。1945年,蒋介石将三十三集团军改为第三绥靖区,张克侠被任命为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根据共产党的指示,主动积极地在第三绥靖区上层人物中开展了反对内战,反对独裁,揭穿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阴谋的斗争。并在策划郝鹏举部起义前,亲自带郝鹏举去面见陈毅。1946年夏,冯玉祥被迫出国“考察”,张克侠借机到南京送行。通过联系,受到周恩来同志的接见和指示,
1948年9月,张克侠晋升中将。随后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对张克侠产生了怀疑和戒备,为夺他的兵权,指令他住在徐州市,不许前往绥靖区总部所在地贾汪区。张克侠摆脱了敌参谋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陈继淹的监视,及时赶到贾汪,与何基沣一起,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即1948年11月8日率五十九军两个师、七十七军一个半师二万三千余官兵,在贾汪、台儿庄区防地举行起义。这次起义,开放了台儿庄一带运河上的通道,敞开了徐州的东北门,使人民解放军得以直捣徐州,并切断黄百韬的退路,对取得准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的嘉勉。张克侠率部起义后,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军军长,并兼任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长。
转业工作
1950年3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关于张克侠党籍问题的决定》,认为“张克侠同志虽然在中国国民党军队工作,但1929年入党以来,一贯与党保持联系,设法为党工作,并有成绩,故其全部党籍,应予承认”。同年,张克侠请求参加绿化祖国的工作,转业到地方,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农林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森林工业管理局局长、中央林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并兼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分党组书记等职。曾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他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张克侠同志担任林业部门的领导工作后,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在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有计划采伐和节约木材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在他担任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期间,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知识分子的政策,团结了广大的科学技术人员,为建立和健全中国林业科研体系和发展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遭受迫害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克侠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但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他敢于坚持原则,坚持没有中央指示绝不签字交权,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粉碎“四人帮”后,他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仍然积极工作,撰写革命回忆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遗产。1984年7月,张克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7月18日,张克侠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主要成就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张克侠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参加了卢沟桥抗战。他在得到日军不战而入的重要情报后,及时通知刘清扬、张友渔等共产党员,使万余名革命志士、抗日骨干得到安全转移。抗日战争期间,张克侠任国民党第五十九军参谋长、三十三集团军参谋长、副司令等职,转战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等地,对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军队给予大量支持,对团结抗战起到很大作用。此外,他利用自己的身份,为贯彻执行共产党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方针,在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各派系之间做了大量弥合工作,并尽力创造条件,直接和间接支持掩护地方党的工作。
张克侠利用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和与冯玉祥的连襟关系,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方针,在国民党二十九军中各派系之间作了大量的弥合工作;另一方面,他尽力创造条件,从各方面直接和间接支持掩护地方党的工作。并与新四军联系和送去医药等急需物资,对支援这一带党的工作和军队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他还创办了自忠中学,进行抗日和进步思想的教育,培养了不少革命、进步人才。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克侠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其间他积极参与对中国国民党将领的策反工作,在国民党上层人物中开展反内战、反独裁活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阴谋,1945年策动郝鹏举起义成功。1948年淮海战役中,张克侠与何基沣一起,在贾汪区、台儿庄区防地率领三个半师、两万三千余名官兵起义。此次起义,使淮海地区东线的国民党军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使解放军得以乘虚而入,直捣徐州市,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受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嘉勉。张克侠起义之后,任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军长兼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长,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真是良师益友,也是全军之幸。(张自忠 评)
张克侠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外表清秀、高雅、才华横溢,判断准确。给人的感觉是聪敏过人,没有幻想,以坚毅的目光,注视着未来。(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评)
张克侠同志是1924年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入党的老党员、老干部,他热爱祖国、热爱党,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他公开以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身份,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仅是一名卓越的军事将领,而且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张克侠对党的事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作风谦虚谨慎,生活朴素,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深受党内外广大同志的尊敬相爱。张克侠同志在患病期间,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深切期望台湾故旧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张克侠生前多次嘱咐家属,并留有遗嘱,在他身后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他这种移风易俗的革命精神,深受同志们的称赞。(木铁在《佩剑将军张克侠》中 评)
主要作品
家庭生活
在张克侠上军校的时候,由于母亲双目失明,无人照料,经家庭包办,1918年与通州区农家姑娘李德璞结婚。二人育有子女张冰天、张景天。
李德璞早年在北京护士学校读书、工作,并供二姐李德全读书。1924年,因前妻去世,冯玉祥与李德全喜结连理,张克侠和冯玉祥成为连襟。
人物轶事
大刀队的参谋长
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区,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张克侠任参谋长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与兄弟部队一起奉命喜峰口迎敌,由于装备不如日军,张克侠提出了大刀夜袭破敌的战斗计划。他在战前训话中说:“当今国家多难,民族多难,人民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每个爱国军人当以死报国,才不负人民养育之恩!”当夜,由赵登禹率领五百士兵组成的大刀队力战关东军,歼敌逾千,日军骑兵与炮兵部队一夜之间被全歼,打破其不可战胜之神话,此战史称喜峰口大捷。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的五百勇士仅有二十八人生还,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和勇士们的故事,激励了全民族的抗日士气。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1933年4月,蒋介石在南昌市发表了“抗日有罪”的讲话。冯玉祥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市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张克侠被冯玉祥委任为军官学校校长,这期间,张克侠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毛泽东的著作,提高了广大学员的抗日热情。其间,校友张子华作为北平地下党成员,多次会晤冯玉祥,协助其共同组建同盟军。同盟军创立不久便开始了对日伪的连续作战,先后收复康保县、宝昌、沽源县、多伦县等地。然而蒋介石认为同盟军破坏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他一方面封锁经济切断供给,组织十五万人围攻同盟军,另一方面又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使得整个河北省(包括北平市)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
在蒋介石和日军的夹击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张克侠带领同盟军军官学校学员组成学生军突围。在突围去陕北地区的途中,学生军被国民党军打散,张克侠辗转回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张自忠师担任师参谋长。
台儿庄大捷
1938年3月3日,日军第五师团向临沂发起进攻。在敌人猛攻下,临沂求援。李宗仁命五十九军驰援。3月12日,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迅速并秘密集结完毕。在战前会议上,张克侠提出了作战方案:五十九军在城外运动作战,与守军互相配合,利用近战、夜战我军之长处,出奇制胜。
1938年3月13日,日军猛烈攻击临沂城,守军坚守不退。14日拂晓,五十九军分数路强渡沂河,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日本陆军第五师团之右侧背。日军已经攻城多时,背后遭到突然袭击,顿时大乱。临沂守军也从阵地杀出,内外夹击,击溃日军。当天下午,日军得到增援后,开始向五十九军反攻。在张自忠和张克侠的率领下,全军血战7昼夜,终将日军击退。此役歼灭日军超过4000人,俘虏600人,缴获大批战利品。临沂攻防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台儿庄区守军,保护了侧翼安全,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佩剑将军
张克侠曾拥有过一柄总长380毫米,刃长255毫米,剑身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六字,剑柄上刻有“校长蒋中正赠”的短剑。此剑名为“中正剑”,是蒋介石为了笼络人心,专门在德国定制的。因张克侠获赠过此剑,故素有“佩剑将军”之称。但蒋介石没有想到,这位“佩剑将军”其实是共产党。
机智脱身,成功起义
在淮海大战即将发起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又特地派出杨斯德(以陈毅司令员代表的身份)潜入三绥区,协助张克侠开展起义准备工作。正当张克侠积极活动,准备在前线策动起义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来到了徐州市。他深入即将展开决战的徐州前线,传达蒋介石旨意。1948年10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各部开始向南移动,徐州外围形势日见紧张。这时,陈士榘参谋长向杨斯德发出指示:淮海战役将在11月8日发起,届时将由七纵、十纵、十三纵从三绥区正面渡运河南进,分隔徐州同黄伯韬兵团的联系。要求何、张部按计划在战役发起时起义,让开运河防线,并力争控制运河上的桥梁,以便确保华东野战军顺利渡河。同时,还研究了联络方式,夜间识别标志、开进路线以及我方几个干部的位置,并决定起义部队联络口令为“杨斯德部队”,夜间反穿棉衣,手电明灭三次;起义后,分两路开向解放区。
此时,张克侠的处境相当困难。冯治安因为张克侠曾多次动员过他起义,也知道张克侠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动员过不少原西北军高级将领起义,所以对张克侠存有戒心,一直令张克侠住在徐州市,不允许张接近部队。此外,不久前李德全通过解放区的电台号召西北军将士起义,加重了冯治安对张克侠的戒备,对其监视更严了。面对这种困难局面,张克侠想,冯治安顽固不化,而起义的时机已经来到,自己必须设法脱身,尽快赶到贾汪,以保证起义的顺利和成功。这时,前方已有了战斗,张克侠便向冯治安提出去贾汪区参加作战指挥,并通过何基沣及五十九军高级将领向冯提出同样要求,冯治安一概拒绝。张克侠严正地对冯治安说明:“前方吃紧,我应该到位,不然,无法向总座交代。”冯治安不予理睬,并想了个主意,把各军长请到徐州市,由张克侠主持开会,讨论作战计划。
1948年11月7日,三绥区高级将领会议在冯治安住处召开,会议由张克侠主持,开了一整天。晚上开会时贾汪来电话找张克侠。开始是何基沣,只说了句有人和你说话,接着便是杨斯德的声音,他催促张即刻到前方去。张克侠一面压紧耳机,一面告诉他们:“现在还在开会,会后争取早去。”陈继淹已有了怀疑,张刚把耳机放下,他就急忙追问什么人来的电话?张敷衍说:“是何基沣的电话,前方很紧张,要我早一点回去。”次日凌晨4时左右,张克侠要来吉普车,带了一个随从,向贾汪区出发。当时,徐州市四周已戒严封锁,等候出入的车辆拥塞在路上。张克侠的车直开到栅门口,哨兵见他身穿军服,又是高级将领,马上开门放行。
张克侠以为走得很机密,但不知陈继淹早已派人监视他。他一出发,陈便知道了。在冯治安楼下住的是冯的随从高级参谋尹心田。半小时后,冯治安全副武装走下楼来,叫尹心田准备汽车去“剿总”见刘峙。尹心田问冯治安做什么。冯治安说:“去报告张克侠开小差的事。”尹心田建议:“最好先打电话到各处,问问张副司令是否在那里,请他回个电话。”这样,冯治安犹豫了,没有立即去报告,给张克侠的脱险赢得了时间。为了稳住冯治安,张克侠到贾汪区后就打电话给他,说:“前方吃紧,我到前方来了。解放军昨晚已开始攻击运河闸了,在这重大战争面前,我必须和我们部队同生死共患难。我希望你也来前方。”冯治安自然是不敢去前方的,于是送了个顺水人情,命张克侠在前方负责指挥。这样,又为起义赢得了时间。
1948年11月8日上午8时,张克侠赶到贾汪总部。何基沣告诉说:“昨夜孟绍濂副军长从徐州市赶回来以后,立即在五十九军军部召集了一个军、师领导干部会议,杨斯德同志出席并宣布了起义计划,解除了一些人的疑虑。”当谈到有些反动分子可能破坏起义时,一八师崔振伦师长拔出手枪说:“谁反对,以手枪对待。”最后,大家完全同意起义,决定8日中午出发,向台儿庄区集结。总部通信官樊增祥把无线电台及电话都已控制起来。此后,禁止任何人去徐州。9日这天,解放军的大部队向台儿庄三绥区驻地开来,知道他们是起义部队后,便迅速向南开去。就在起义当天,华东野战军第一、四纵队由台儿庄附近的万能闸渡过运河,国民党徐州市“剿总”惊惶万状,立即令各兵团向徐州收缩,以图巩固徐州。
影视作品
电影《佩剑将军》剧情是以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事迹为原型,剧中人物名为贺坚,扮演者王尚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张克侠:身在敌营 矢志革命(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人民网.2024-01-19
“佩剑将军”张克侠的党籍问题.凤凰网.2024-08-10
【统战故事】张克侠将军:冯玉祥身边的共产党员.顺庆统战.2024-08-11
《第33军军史》出版座谈会举行.新浪网.2024-08-11
为了可爱的中国:“佩剑将军”张克侠.兵团理论网.2024-08-11
【党史教育】张克侠:敌营中的“特别党员”.澎湃新闻.2024-08-10
汇文人的抗日09:佩剑将军张克侠.北京汇文中学.2024-08-10
张克侠.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17
蒋介石身边的潜伏将军:国军中将竟是中共老党员.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18
张克侠:只要有命令,可以保证随时起义.陕西党建网.2024-08-11
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豆瓣读书.2024-08-11
第33军军史出版.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8-29
佩剑将军.猫眼电影.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