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开军

刘开军

刘开军,男,1981年出生,安徽省宿州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教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史学批评史、中国近现代学术史。讲授《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史源学实习》、《中国传统文化原典导读》、《史学论文写作及编辑》等课程。

人物经历

2000年考入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历史学系,2004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2007年,继续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攻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向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和“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称号。2010年7月,进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工作,任专业课教师。

社会活动:

1、2016年6月,成都市机关干部和公务员国学班正式开课。我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史博士后刘开军副教授应邀前往,在成都市政府办公新区在第三办公区的小礼堂主讲课程。国学班约百人出席了学习会。国学班定于每周一晚上授课一个半小时,根据安排,刘开军老师共需授课八次。

此前,刘开军副教授已经应邀主讲了成都市机关干部讲座,得到了相关同志的好评。此次授课,将主要讲述中国《论语》、《春秋》、《韩非子》、《全本史记》、《汉书》等传统典籍及其当代意义,以此来继承古人在国家治理、人生修养、政治智慧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优秀遗产,供与会学习同志进一步知晓、借鉴。

2、2015年11月28日,我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后刘开军老师,应邀来到成都市文化馆(地址:成都市草堂路17号),在市文化馆3楼多功能厅,为听众主讲。11月29日的《成都日报》,以近800字的篇幅,对此事进行了报导。

此外,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网易、中国长江网等网站,均进行了报道。兹转录2015年11月29日《成都日报》的报导。

主讲课程

中国史学史、史源学实习和校勘学。

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学术史、清代历史学批评史。

主要贡献

在《史学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天津社会科学》、《东岳论丛》、《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等各类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共三册,六百万字,龚书铎瞿林东主编,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学术论文

1.《陈垣“史源学实习”教学的魅力与启示》,《学术研究》,2015年第10期

2.《传统史学理论在民国史学界的回响——论刘咸炘的章学诚研究》,《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刘咸炘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明史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3期

4.《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历史》,《光明日报》2015年2月4日第14版

5.《史学批评传统与中国史学的变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期论点摘编)

6.《近代报刊在晚清史学批评演进中的地位与价值》,《江海学刊》201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7.《“史德”范畴的演进与史学批评的深化》,《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8.《晚清新学书目的民族本位史学意识与政治诉求》,《齐鲁学刊》,2014年第4期

9.《坚守史学传统建构当代话语——评瞿林东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历史理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0.《来华传教士与晚清史学批评》,《人文杂志》2013年第4期

11..《李景星〈四史评议〉的学术渊源与史学审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2.《刘咸炘“察势观风”的史学内涵与思想价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年卷

13.《西史东渐中的坚守:刘咸炘的中国本位史学理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1期“史学精粹”论点摘编)

14.《历史批判与现实关怀:清代中期史学家的风俗论》,《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1期

15.《论中国史学史上历史考证与史学批评的融合》,《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6.《学术与学风:清代乾嘉考史学派的史学情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

17.《刘咸炘〈四史知意〉的史学批评理论》,《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8.《“三十而立”:中国史学批评史学科的初步繁荣——〈批判史学的批判〉和〈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读后》,《华中学术》第5辑(2012年6月)

19.《地方特色与通史眼光——〈庆阳通史〉读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0.《乾嘉考史学家论“史以纪实”与作史误区》,《史学月刊》2011年第3期

21.《试探刘咸炘的历史教育思想》,《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2.《刘咸炘〈蜀诵〉的编体例与史学价值》,《蜀学》第六辑(2011年10月)

23.《论20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辛亥革命史撰述上的风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1年卷

24.《吕振羽晚年咏史诗中的民族思想与史学史理论》,《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5.《王鸣盛对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批评》,《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6.《乾嘉时期史学家论史书叙事之美》,《求是学刊》2010年第5期

27.《“二十四史”的刊刻与乾隆皇帝政治思想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8.《略论赵翼与王鸣盛对“前四史”的批评》,《东岳论丛》2009年第5期

29.《近三十年来王鸣盛史学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11期

30.《焦学术交谊二题》,《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1.《论“史权”——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瞿林东葛志毅主编《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2.《继承史学遗产重视学术积累——评〈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9年卷

33.《李则纲古史研究的成就与特色》,《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3辑(2009年4月)

34.《焦竑〈国史经籍志〉的传播及其影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5.《论焦竑史学的经世特点》,《炎黄文化研究》第九辑(2009年4月)

36.《李则纲的史学理论成就》,《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7.《洪业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38.《顾颉刚对“古史辨”的自我反思》,《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主持项目

1.《晚清史学批评的演进路径与成就(1840—191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2.《刘咸炘与民国时期中国本位史学理论的构建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3.《刘咸炘史学思想研究》,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4.《清代中期史学批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参与项目

1.《民国时期史学之研究》(10JJD770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研究》(12JJD77001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有关荣誉

2021年6月刘开军入选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公示的四川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名单。

参考资料

刘开军副教授主讲成都市机关干部和公务员国学班.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6-07-16

刘开军.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6-03-29

四川高校两优一先拟表彰对象公示_四川在线.四川在线.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