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萨尔战役
布克萨尔战役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巴拉纳西拉贾巴尔万特·辛格、孟加拉纳瓦布米尔·卡西姆、奥德纳瓦布舒贾·乌德·道拉,和莫卧儿帝国皇帝沙阿拉姆二世领导的联军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斗发生在比哈尔领土内的布克萨尔,位于恒河河岸,距离巴特那以西约130公里(81英里)处。对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来说,这是一场具有挑战性的胜利。
1765年,通过《阿拉哈巴德条约》,这场战争得以结束。被击败的印度统治者被迫签署该条约,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德瓦尼权利,允许他们代表莫卧儿皇帝从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地区征收税收。这使得该公司拥有巨大的经济控制权,使他们能够通过财政政策来开发该地区的资源以谋取自身利益。
简介
英国方面派出7,072人,其中包括857名欧洲人、5,297名印度佣兵以及918名印第安骑兵。而莫卧儿帝国和孟加拉联军这方则估计约有四万人到六万人。由于三个联军成员的缺乏协调,再加上一次致命的判断错误,导致他们陷入混乱。英国损失了847人,但是他们夺取了133枚炮弹和1百万印度卢比。莫卧儿帝国自此亦成为英属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附庸,名义上存在至1858年。
根据其他资料,由莫卧儿、奥德纳瓦布和米尔·卡西姆组成的联军约有10,000人,被由7,000人组成的英国军队击败。米尔扎·纳贾夫·汗指挥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右派,并率先在黎明时分向赫克托·蒙罗少校发起进攻;英国军队在20分钟内列队并扭转了莫卧儿帝国的进攻。但到中午,战斗结束,舒贾·乌德·道拉引爆了大量火药车和三个巨大的火药库。蒙罗将他的军队分成各个列,并特别追击了莫卧儿大宰舒贾·乌德·道拉,后者过河后炸毁了他的船桥,从而抛弃了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和他自己团的成员。米尔·卡西姆也带着价值300万印度卢比的宝石逃走,后来在1777年死去。
历史学家约翰·威廉·福特斯克声称,英国的伤亡总数为847人:欧洲团的39人死亡和64人受伤,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士兵中有250人死亡、435人受伤和85人失踪。他还声称,三个印度盟友有2,000人死亡,更多人受伤。
另一来源称,英国方面有69名欧洲人和664名印度士兵伤亡,而莫卧儿帝国方面有6,000人伤亡。胜利者俘获了133门火炮和超过100万卢比的现金。战斗结束后,蒙罗决定协助马拉塔人,他们被描述为“好战的种族”,以其对莫卧儿帝国及其纳瓦布和迈索尔的无情和坚定的仇恨而闻名。
战后影响
布克萨尔战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塑了殖民地印度的政治格局。战后,权力动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为英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在击败孟加拉纳瓦布、奥德纳瓦布和莫卧儿皇帝这三位主要统治者的联军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北部的主要势力。这场战斗标志着莫卧儿帝国政治控制的终结,因为公司继续巩固其对广阔领土的影响力。
沙阿拉姆二世向英国投降,舒贾·乌德·道拉则西逃。整个恒河流域都处于公司的控制之下;舒贾·乌德·道拉最终投降。176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准从孟加拉·比哈尔征收税收。最终,1772年,东印度公司废除了当地统治,并完全控制了孟加拉·比哈尔省。这场战斗暴露了印度统治者之间固有的弱点和分歧。这进一步加剧了印度政治权力的分裂,为英国帝国主义铺平了道路。
此外,布克萨尔战役及其后果引发了印度人民的愤怒和抵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压迫政策和经济剥削导致了随后几十年内的许多起义和反抗,尤其是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些起义是由于对英国统治和其剥削性做法日益增长的不满而引发的。布克萨尔战役对殖民地印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巩固了英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削弱了印度统治者的权威,并为未来的叛乱埋下了种子。这场战斗及其后果在塑造印度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将近两个世纪的英国统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