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
周同,字异之,河南省开封人,毕业于河南省第一中学。他寡言少语,擅文墨。曾任滕州市县(今山东省滕州市)长,与王铭章共守滕县县城,并言“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吾愿开此先例。”
人物经历
1937年,在国民党山东省委主席韩复榘的第三路军二十师任政治部主任,后经二十师师长孙桐萱推荐任滋阳县县长。处理孙的乳母之子贩卖罂粟一案,被免职。中国国民党专员梁仲华深爱其才,派任至专员公署任视察员。
同年冬,滕县县长位缺,经梁仲华的推荐,周同任滕县县长,适逢日寇渡黄河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下,韩复率十万大军不战而逃。
1938年初,日军第十师团已达两下店一带,从晋东调鲁的川军还未来到,滕县城危在旦夕,民众纷纷携眷逃亡。滕县县长周同,为稳定人心。逮捕了准备投日的商会会长徐兰洲、大豪绅黄筱山,枪毙了擅离职守的警察巡官张景良。
三月初,川军邓锡侯部四十一军、四十七军,从晋东火速赶来鲁南,布防在韩庄、台儿庄和滕州市界河西地区,阻击日军。这时共产党的滕县负责人李乐平会见了周同,就支援川军作战、保卫滕县等问题做了商谈。周同所属的滕县武装警察和保安团队五、六百人,配合川军保卫滕县城,阻击日军。保卫战前夕,周同偕同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巡视城墙要点,给战士们鼓舞。
三月十四日,日军开始炮轰滕县城,激战四昼夜,县城失守,日军又进行了屠城,军民死伤近万,到处断壁残墙,一片焦土,师长王铭章为国捐躯。
人物生平
1938年春,越过黄河沿津浦铁路南下的日本军队向鲁南(山东省南部)进犯,中国军队英勇抵抗。3月中旬,发生了壮烈的滕县保卫战。川军(原属四川省的军队)一二二师王铭章师长在守卫滕县县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这是人所共知的。在滕县失陷时,县长周同以身殉国,可能有许多人并不了解。下面我们专门来说一说周同的情况。
周同,抗日战争之前,他本来是山东省滋阳县(今兖州)的县长。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他也不容许他的下属官员为非作歹,一旦发现有贪赃枉法的事情,他必定严加究办。有一次,县里的警长有不法行为,他知道后,把那个警长斥责了一番。
哪里知道,那个警长是省长韩复榘的心腹人物。在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中,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如果碰上了不法分子有个硬后台,那么自己就要倒霉。周同遇到的正是这种情况。他追究不法分子,得罪了省长,结果连他自己的乌纱帽(县长职务)也丢了。倒是周同县长的上司,地区的专员,对他比较赏识,认为他有才干,对他敢作敢当很称许,并竭力推举周同。后来,周同当上了滕县县长。可是,周同当滕县县长才两三个月,就壮烈殉国了。
滕州市位于津浦铁路线上,是山东省的一个大县。当日本军队连陷济南市、泰安市等城,沿津浦路南下,曲阜庄县至腾县一带形势非常紧张,人心惶惶,有些人为躲避日本鬼子,纷纷外逃。
滕县城里有几个劣绅无赖准备组织“维持会”(这是一种汉奸性质的团体,等到日本军队来占领时,它帮助日本军队维持社会秩序),筹备酒肉,制作五色旗(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初期的国旗,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用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中国一部分地区被日本占领后,一些汉奸又打出五色旗,迎接日本人,表示投降),等待迎接日本侵略军。
这些人跑去见周县长,对周县长说:
“周县长,日本军队快要到滕县了。您县长留在这城里,必定是坚守县城。等到日本军队最后攻破县城,老百姓就要遭殃。您何不早点离开这里?我们可以组织维持会,迎接日本军队进城,县财库里有两万多元钱,您交给我们,好作招待费用。”
周县长听了他们这一番话,肺都快气炸了。他气愤地站了起来,圆睁着眼睛,拍着桌子说:
“你们这是一派胡言!是汉奸言论!日本鬼子还没有到,你们就先准备投降了。你们还像中国人吗?”
周县长涨红了脸,话声越来越大了:
“日本鬼子是中华民族的仇敌。全中国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卫国土,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日本人打到膝县,我们膝县人民也要拼死抵抗到底。有我周同在,滕县城里就不许谁说一个‘降’字!”
周县长义正词严,他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坚毅,沉着。在周县长一身正气的威逼下,那两个劣绅面面相觑,不敢再作声。
周县长接着说:
“我这县长是国家任命的。没有政府命令,我决不离开县长岗位,决不离开滕县。”他警告说:
“从现在起,谁敢搞什么维持会,准备迎接日本人成立即派人把他抓起来法办!”
在周县长的斥责下,那几个劣绅表示:“我们再也不敢了。”他们连忙从县政府退了出去。
这时滕县的驻军太少,援军尚未开到。周县长想等到援军开到后,再把那几个想迎接日本人的劣绅抓起来。
为了稳定人心,维护秩序,周县长与警察局长率领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上街巡逻。防守膝县的部队开到后周县长立即命令把那几个劣绅抓了起来。
周同县长想,抵抗日本军队,光靠正规部队总是不够的,还要设法组织民众抗日武装。他了解到,滕县民间藏枪很多,大约有八万枝,当地有红枪会、八卦教等组织。如果动员组织他们一起抗日,那么抗日武装力量就壮大了。他把这个想法同驻守滕县的团长商量,那位团长很赞成。他说:“组织民众武装的事,您尽管去做。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们大力协助。”周同听到团长这样说,心里很高兴。
周同打听到民众武装比较集中的地方桂堂有个头面人物,叫周士元,找到这个人,才能把民众武装组织起来。于是周县长决定亲自走访一下。这个桂堂村在滕县东北48公里远的地方,那里与邹县、费县、泗河等县很近。那周士元担任了费县、邹县、泗水、滕县“联防团长”的职务。周同带了一个军队的代表一道去找周士元,那年2月上旬,鲁南还下了一场大雪,平地积雪一尺。漫地皆白,千里一色,朔风扑面,寒彻肌骨。周县长与随行人员步行几十公里后才乘了一辆驼轿,抵达目的地城前集。
县长到下面访问,当地人非常感动,甚至流下眼泪。他们说:“历来当官的高不可攀,几十年也没有见过县长亲自下来的。今天周县长礼贤下士,动员老百姓打日本,我们二话不说,一定跟着干。”周士元立即召集几十人商量如何组织训练队伍,抵御日本军队的进攻。
见到周县长远道而来,周士元备办了酒席接待。酒席桌上菜肴非常丰盛,鸡鸭鱼肉齐全。临到吃饭,周同县长看到酒菜这么多,他拒绝入席。他说:“我这次来的目的,是为国家争生存,为同胞谋福利,怎么能扰我同胞?士元先生这样招待我,恐怕是把我周同也当成贪官污吏一样看待了。”
周县长这祥反对吃喝,严格律己,在场的人都很感动。周士元听了周县长的这一番话,非常惭愧。屋里不少人流下了眼泪。在吃喝成风的环境里,难得有这样清廉的官吏。于是周士元让手下人撤了酒席。后来,周同等人只吃了几碟蔬菜。
周县长与周士元等人共同商量组织抗日武装的事,又向当地青壮年讲话。他讲到当时的形势,说:日本军队快打到滕县来了,大家都要深明大义,保卫家乡,保卫国土。大家听了很受教育。当场就有些人或报告自己家里有枪,或者说自己有什么本事。大家都愿参加打日本,听从指挥。
不多久,日本军队大队人马包围滕县,有一支部队包抄到滕县南面的官桥。中国军队也在增援防守滕县的兵力,但是,有两个团被日本军队阻挡在滕县东面的龙山一带,受到日本军队的包围,很快就要弹尽粮绝了。后来幸亏得到了城前集民团武装的帮助,最终脱了险。可见,周同县长事先组织发动民团武装抗日起了作用。
当时敌军驻扎在滕县北面的两下店,有一百多个日本兵在北铺村据点驻守。中国游击队从几面包围,由于敌人火力强,攻了好几天没打下来。当地老百姓听说周县长到了城前集,风传他带了大队伍来,非常兴奋。一天夜里,当地父老乡亲出动扫雪,从城前集一直扫到北铺,扫出一条大道。敌军看到中国人这样有组织,发动得好,连夜退走了。防守滕县的一二二师也注意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战斗。他们与民众武装领袖商量,训练壮丁,清除汉奸,清除匪谍,集中食盐、粮食,储备军需品。至滕县陷落时,储备的盐还有上千包。
日本军队包围滕县县城,形势极为紧张。周同县长白天与军民一起布置守城,夜里办公,处理各种问题,直到滕县沦陷。
日本军队于14日从北面沿京沪铁路开过来。日军炮兵佯攻两翼,它的主力集中进攻香城,这里是我军的右派,力量薄弱。敌军15日逼进滕州市南面的官桥,滕县中国守军死守待援。周县长14日还出城与民团商量如何袭击敌人,听说滕城危急,连夜赶回滕县城内。当时城门已封闭,周县长只好城(从城墙上用绳索悬吊上下)而入。
周县长率领城内民众协助军队守城,日夜操劳不息。他的身形几天之间明显地消瘦下来了。
滕县县城16日被日军合围。敌军山炮向城内发射炮弹,约有万发。城内无处不受破坏。17日,敌人的炮火炸毁了南门。王铭章师长亲率特务连上城督战。敌人的炮弹打中了他的腹部,血流不止,衣裤染红了。但他仍指挥守军堵截城墙缺口。然而,他毕竟支持不住了,乃拔枪自尽。
周同县长听说王铭章师长殉国,赶到王师长身边,抚尸痛哭,悲伤欲绝。此时滕州市县城内已无任何抵抗能力,即将沦陷。周县长缓步登城,四处环顾,炮火连天,城内到处残破,烟火四漫。滕城眼看就要沦亡了。他对身边的人说:“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我要用行动表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会灭亡的!”他身边的人还没有领悟他的意思。周同县长突然纵身一跳,从城上坠下,以身殉国。周同县长与王铭章师长一样,壮烈殉国。他们宁死不向敌人屈服,表现出了民族英雄的气节。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参考资料
周同.人民网.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