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狮”战斗机(Kfir)是以色列首款国产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是以法国“幻影”5机体为基础,改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J79-GE-17涡喷发动机和以色列电子设备而成的改进型战斗机,研制厂商为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继初期批量生产型的“幼狮”C1之后,又制造了装备鸭翼的“幼狮”C2,武器系统升级后发展成“幼狮”C7。该机已从以色列退役,但出口对象国还在使用。

1969年9月,以色列根据“幻影”5图纸生产完成的“幼狮”原型机“鹰”(Nesher)首飞。1967年,以色列获得了为麦道F-4EJ战斗机配套的通用电气J79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以色列决定对“幼狮”原型机进行大改,核心就是把现有的法国“阿塔”发动机换为美国F-4E战斗机的J79-GE-17发动机。1975年4月14日新的飞机正式交付空军。并进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定名“幼狮”C1。在使用“幼狮”C1的过程中,以色列为其加装了小型切尖三角的鸭式前翼,改称“幼狮”C2型。1983年以色列启动了“幼狮”升级计划,基于“幼狮"C2改装新发动机和弹射座椅后的型号被称为“幼狮”C7。

“幼狮”C1。从外观上来看与法国“幻影”系列没有多大差别,直到1976年“幼狮”C2出现,IAI才算对“幻影”进行了彻底的改进。该机在进气道的正后方加装了一对鸭翼,在机头雷达罩两侧加装了小边条,提高了该机的格斗性能和可操纵性。“幼狮”C2的后期版本扩大了鸭式前翼,并在主翼翼展的40%处延长了前缘。以色列“幼狮”战斗机使用的J79-GE-17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干推力为52.80kN,后燃推力为79.62kN。以色列“幼狮”战斗机装备有1门以色列航太工业(德发)的30毫米航空机炮。在执行拦截任务时,“幼狮”战机可挂载AIM-9响尾蛇导弹“响尾蛇”空空导弹,或者以色列本国生产的“蜻蜓”(Shafrir)与“怪蛇”(Python)空对空导弹,具有使用LUZ-1空对地导弹的能力。“幼狮”C2装配备了拉斐尔·马哈特或IAI WDNS-141武器发射系统,最多可挂载5775千克武器。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色列空军所装备的主战机种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幻影”ⅢC。在“幻影”ⅢC项目合作期间,法以技术小组曾对这些“幻影”ⅢC作过大量改进,并据此培养了大批以色列技术人员,完善了配套的科研和保障体系。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这批“幻影”ⅢC起了重要作用。但法国反对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夏尔·戴高乐于1968年宣布对以色列实行全面的武器禁运,冻结包括“幻影”项目在内的一切军用技术交流,以色列原已定购的50架“幻影”5订单也被撤消。

以色列无法从法国获得这种令人满意的飞机以补充其在战争的损失,只能尝试向已获得“幻影”飞机生产权的瑞士购买,但是谨慎的瑞士政府拒绝了以色列人。这一切都迫使以色列决心自行研制战斗机。

研制历程

1969年,以色列启动了代号“黑帘”的秘密发展计划,第一步就是通过其情报组织摩萨德买通“幻影”战斗机的许可承制方瑞士苏赛尔飞机制造公司的工程师弗罗盖。弗罗盖向瑞士苏赛尔公司总经理提议,将“幻影”飞机图纸的存放库房腾出来,这样每年可以节省10万太平洋法郎。而飞机图纸则用微型胶卷复制下来后全部销毁。随后弗罗盖便在销毁图纸的必经之路上化名租了一间汽车房,每周四,作为司机的弗罗盖的表弟将载有图纸的汽车驶到汽车房,然后兄弟俩人迅速卸下装有图纸的盒子,然后换上另一批一模一样的盒子。弗罗盖利用图纸销毁的机会偷梁换柱,将几乎全套“幻影5图纸分批运回了以色列。接下来,以色列利用本国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汽车传感器资源,基于“幻影”5的总体结构和气动布局开始自行设计国产型号的战斗机。

1969年9月,根据“幻影”5图纸生产完成的“幼狮”原型机“鹰”(Nesher)首飞,可以说除了航空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是以色列国产的以外,这就是一架真正的“幻影”5。这种“幼狮”原型机随后被命名为“闪电”(Barak),1972年开始小批量交付以色列空军试用。该机使用埃尔塔公司的电子火控系统、马丁·贝克JM.6弹射座椅、“蜻蜓”空空导弹、一门30毫米“德发”553航空机炮,在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登场。

1967年起以色列开始接收美国产的先进战斗机,先后有“天鹰”和“鬼怪”1战斗机。此外,以色列还获得了为麦道F-4EJ战斗机配套的通用电气J79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以色列决定对“幼狮”原型机进行大改,核心就是把现有的法国“阿塔”发动机换为美国F-4E战斗机的J79-GE-17发动机。J79发动机比“阿塔”短60厘米,直径小28毫米,重量增加320千克,对冷却和耐热部件的要求高,机身修改量大,“幼狮”机身前部下表面被加宽并改平,垂尾根部增加冷却进气口,机身上加了4个小进气口,为加力燃烧室和后机身提供冷却空气。“幼狮”原型机的起落架被加固,采用长行程的油气减震支柱。座舱重新设计,改装以色列国产的座舱仪表和电子设备,增加了机内油箱。该机增加使用LUZ-1空地导弹的能力。新的飞机于1975年4月14日以色列独立日正式交付空军。并进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定名“幼狮”C1。 

在使用“幼狮”C1的过程中,以色列为其加装了小型切尖三角的鸭式前翼,改称“幼狮”C2型。如任务不需要高机动,可将鸭翼拆卸。“幼狮”C2与基本型不同之处还包括机翼前缘的锯齿,缩小的机头。这些改进使“幼狮”C2的攻击能力和飞行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幼狮”C2装有埃尔塔EL/M—2001或EL/M—2001B搜索雷达,以及国产武器投射系统。“幼狮”C2最多可挂载5775千克武器。  

1983年以色列启动了“幼狮”升级计划,基于“幼狮"C2改装新发动机和弹射座椅后的型号被称为“幼狮”C7。“幼狮”C7换装的新型号J79发动机加力推力略有增大,采用性能更好的马丁·贝克MKIL 10P零一零弹射座椅,在机翼下增加了两个外挂点,具有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幼狮”C7采用埃尔塔EM/L-2021B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座舱人机交互参考飞行员的意见重新布局,增加空中加油能力。最大起飞重量增大了1540千克,航程增大。

生产历程

“幼狮”战斗机制造商是以色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首批“幼狮”战斗机于1974年开始生产,以色列空军共接受了27架“幼狮”C1,以色列只有两个中队从1974年开始配备该型号。1976年“幼狮”C2出现,截至1980年,“幼狮”C2共生产了185架,其中包括“幼狮”TC2双座教练型。最后一架“幼狮”于1980年后期交付,全机挂点增加至9个,型号为“幼狮”C7。10架“幼狮”C2和两架“幼狮”TC2教练机于1983年出口到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空军则在1987年向以色列订购13架“幼狮”C7和两架“幼狮”TC7教练机。美国为了训练海军飞行员,曾购买了25架“幼狮”C1装备其假想敌中队,该机在美国军队中的编号为F-21A。

装备历程

1975年4月14日,首架装备了国产航电系统的“幼狮”战斗机进行了首飞。年底该型战斗机装备至驻哈佐尔基地的第101中队。没过多久,其中的2架就毁于事故。因此要对飞机进行一系列改进。自1977年起,制造商开始交付升级到新标准的“幼狮”C2战斗机。然而,“幼狮”C2战斗机的日子屈指可数,因为以色列空军已于1976年底开始装备Baz(F-15A和B)战斗机并打算在未来的3年内装备首批Netz(F-16A和B)战斗机。“幼狮”C2战斗机仅取得过一场空战的胜利,它从来都没有达到过其前任“幻影”IICJ和“鹰”式战斗机的水平。于是“幼狮”C2战斗机就被改装成了F-104战斗机,机身上增加了5个空地武器挂点:两侧进气口下面各一个,机身下2个(其中一个在中央附着点前面、另外两个在后面)。其武器装备也逐步现代化了,尤其是装备了“蜻蜓”和“怪蛇”3空空导弹以及“狮”激光制导炸弹。作为战斗一轰炸机,“幼狮”C2飞机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特别是在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中。然而,以色列空军更加青睐美制飞机。此后,他们大量装备了来自美国的飞机。结果,在第212架“幼狮”C2战斗机(包括几架“幼狮”TC2双座战斗机和“幼狮”C7单座战斗机在内)交付之后,该型飞机就于1986年停产了。自1993年起,“幼狮”C2战斗机就从常备军队中退役了,转而进入预备役。后者极少使用它们。

基本设计

机型结构

幼狮战斗机由法国“幻影”5战斗机的机身、通用电气J79-GE-17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以色列航空汽车传感器组成。机身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前机身横截面的底部比“幻影5”更宽、更平,机头锥靠近尖端的两侧各装有一小块水平边条,这个边条可以有效改善偏航时的机动性和大迎角时机头上的气流。前机身下的前轮舱的前方装有超高频天线。在“幼狮”C2型的后期生产批次中,改用了性能更加先进的EL/M-2001B雷达,因此机头加长,前翼也加大,主翼前襟翼的翼展增加40%。“幼狮”C7是该系列最后一种单座型号,生产时均用“幼狮”C2进行改装。

“幼狮”C1。其实就从外观上来看,该机和“幻影”系列没有多大差别,直到1976年“幼狮”C2出现,IAI才算对“幻影”进行了彻底的改进。该机在进气道的正后方加装了一对鸭翼,在机头雷达罩两侧加装了小边条,提高了该机的格斗性能和可操纵性。“幼狮”C2型与“幼狮”C1型的区别在于其犬齿形外翼板、小型下倾边条。“幼狮”C2的后期版本扩大了鸭式前翼,并在主翼翼展的40%处延长了前缘。

动力系统

以色列“幼狮”战斗机使用通用电气J79-GE-17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作为动力。J79-GE-17的干推力为52.80kN,后燃推力为79.62kN。

J79是GE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单转子轴流式涡喷发动机。1952年开始研制,1954年6月首次试车,1956年8月通过150h定型试验,1958年交付空军使用。它是美国首台飞行速度达到Ma2的发动机,也是世界上首台使用压气机可调导流叶片技术的涡喷发动机。

武器系统

以色列“幼狮”战斗机装备有1门30毫米以色列航太工业(德发)机炮,在执行拦截任务时,“幼狮”战机可挂载AIM-9响尾蛇导弹“响尾蛇”空空导弹,或者以色列本国生产的“蜻蜓”(Shafrir)与“怪蛇”(Python)空对空导弹,具有使用LUZ-1空对地导弹的能力。“幼狮”C2装配备了Rafael Mahat或IAI WDNS-141武器发射系统,最多可挂载5775千克武器。

“幼狮”C7在机翼下增加了两个外挂点,具有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装备的武器是:两门30毫米DEFA 552加农炮,每门140发。可携带的武器种类繁多,包括蜻蜓-2、怪蛇3和AIM-9响尾蛇短程空对空导弹、Luz-1空地导弹和AGN-65“小牛”空对地导弹、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和AGM-78标准ARM反雷达导弹、“铺路”激光制导炸弹、GBU-15 HOBOS光电制导炸弹、自由落体或减速炸弹、子母炸弹、凝固汽油弹以及2.75英寸(70毫米)非制导火箭的多管发射器。

航电系统

1975年4月14日,首架“幼狮”战斗机装备了以色列国产航电系统,埃尔塔EL/M-2001雷达测距仪和Elbit80导航系统。“幼狮”C2装有埃尔塔EL/M—2001或EL/M—2001B搜索雷达。“幼狮”C2的后期版本在更长的机头上采用了改进的EL/M-2001B雷达。

座舱设计

以色列“鹰”式飞机采用马丁,贝克JM6 0-0弹射座椅。“幼狮”战斗机在此基础上,对座舱重新设计,改装以色列国产的座舱仪表和电子设备。“幼狮”C7采用性能更好的马丁·贝克MKIL 10P零一零弹射座椅,座舱人机界面参考飞行员的意见重新布局,具有更先进的航空电子和HOTAS控制的改进型驾驶舱。

性能数据

服役情况

采购国家

厄瓜多尔成为以色列“幼狮”战斗机的第一个采购客户。尽管厄瓜多尔空军已经拥有一个一级方程式锦标赛JE战斗机中队和一个“美洲虎”ES、EB战斗机中队,但它还是向以色列购买了10架“幼狮”C2战斗机和2架“幼狮”TC2战斗机,以便装备驻扎在陶拉的第2113战斗机中队。1982年,厄瓜多尔空军接收了刚从卢德生产线上下来的以色列战斗机。为了弥补损耗,它又于1996年购买了3架“幼狮”C2战斗机和1架“幼狮”TC2战斗机,于1999年购买了2架单座战斗机。它所购买的最后2架“幼狮”战斗机都是C10标准。厄瓜多尔对所属的部分“幼狮”C2战斗机进行了升级,这些升级后的战斗机接近C10标准,被厄瓜多尔人称为“CE"战斗机。

美国是购买以色列“幼狮”战斗机的第二个客户。美国曾租借了25架“幼狮”C1战斗机以装备两支假想敌部队,驻奥西安纳海军航空试验站的VF-43“挑战者”中队(1985~1988)和驻尤马海军陆战队航空试验站的VMFAT--401“狙击手”中队(1987~1989)。交付之前,这些飞机(美国人称之为“F-21A”战斗机)都加装了与“幼狮”C2战斗机一样的机头棱角和尺寸较小的鸭翼。这些改动并未触及机体结构,但却改善了飞机的可操纵性。

1989年,哥伦比亚空军向以色列购买了12架陈旧的“幼狮”C2战斗机和1架“幼狮”TC2战斗机,将其分配给驻帕兰昆罗戈曼·奥拉诺空军基地的第213战斗机中队。与厄瓜多尔一样,哥伦比亚不愿继续购买此前法国达索公司出售给它的“幻影”5COA、COD和COR战斗机。它更愿意购买以色列的“幼狮”C2战斗机。后来,哥伦比亚空军的这些“幼狮”战斗机升级到了“幼狮”C7标准。

1996年,斯里兰卡政府为了对付斯里兰卡内战,决定采购“幼狮”战斗机以便协同歼-7作战。1997年初,来自以色列空军库存的5架“幼狮”C2和1架“幼狮”TC2战斗机被交付给驻卡图那亚凯(位于科伦坡国际机场边缘地带)的第10中队。后来,又有5架“幼狮”C7战斗机装备至该中队。2001年7月24日,猛虎组织对卡图那亚凯基地发动了攻击,政府军的2架“幼狮”C7战斗机被摧毁。

2002年,美国一家私营公司—ATAC公司租借了7架“幼狮”C2战斗机,这标志着“幼狮”战斗机又重返美国了。2005年,该公司购买了6架“幼狮”战斗机。

实战运用

1977年11月9日,“幼狮”战斗机被派往袭击黎巴嫩的恐怖分子训练基地Tel’Azia,并在执行任务时取得了巨大成功。1979年6月27日,在黎巴嫩上空,以色列F-15战斗机和“幼狮”战斗机与叙利亚米格-21战斗机发生空战。混战中,五架叙利亚米格-21被击落,“幼狮”战斗机完成首次击杀。

1981年6月9日,以色列空军派出了一个由F-16战斗机、F-15、“幼狮”等战斗机组成、战机总数超过60架的庞大攻击群,对贝卡谷地发起了猛烈攻击。以色列空军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摧毁位于贝卡谷地的叙利亚防空阵地,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进而为进攻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扫清障碍。在当天的战斗中,以色列空军的F-16展示出了强大攻击力,叙利亚为了保护自己的萨姆—6导弹阵地,还派出了米格-21战斗机来对抗以色列空军。然而战争的结果却是以色列空军以10架飞机的代价摧毁了所有的萨姆-6导弹阵地,耗资20亿美元的贝卡谷地防空体系毁于一旦。

2013年11月6日,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2架图-160轰炸机先后访问了委内瑞拉尼加拉瓜两国。另有西方媒体称,这2架图-160在从委内瑞拉飞往尼加拉瓜途中,涉嫌侵犯哥伦比亚领空。11月1日上午11时左右,哥伦比亚军方部署于圣安德烈的雷达探测到有两架图一160侵入哥伦比亚领空。哥空军随即派出2架“幼狮”战斗机进行跟踪监视,并在距离哥伦比亚沿海城市巴兰西亚约130千米处发现了俄军轰炸机。随后,这2架“幼狮”跟踪图一160直至它们飞离哥伦比亚领空,整个过程长达5分钟,这是图一160首次与南美洲国家的空军战斗机发生对峙。

延伸型号

总体评价

哥伦比亚空军共采购24架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英文简称IAI)制造的“幼狮”战机。为了满足国外客户需求,“幼狮”战机经历了多轮升级,目前已经升级为C-60标准。IAI表示,“幼狮”战机性能与美国F-16 Block52基本相当,是南美地区各国现役最先进的战机之一。(解放军报评)

纵观以色列第一种“自行”研制的战斗机“幼狮”,从一开始的立项、研发、试制,到后来的装备、作战使用,每一步无一不笼罩在重重的黑幕之中,研制成功和作战胜利几乎完全依靠间谍以及幕后交易,相比之下“幼狮”的战术技术指标,飞行品质以及作战实际表现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对于“幼狮来说,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航空世界杂志评)

参考资料

深度:狮和幼狮谁才是歼10战机的“犹太兄弟”.新浪网.2024-04-16

IAI Kfir Multi-role fighter.militarytoday.2024-04-16

这里有个战机“动物园”.中国军事图片中心.2024-04-16

幼狮.科普中国网.2024-04-16

Kfir Fighter - Israel.airforceworld.2024-04-17

Kfir F-21A.globalsecurity.2024-04-17

纵观以色列军事航空工业50年:“袖珍小邦”的航空梦 .新华网.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