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公主(?—?),又称长广公主,司马昭王元姬的女儿,司马炎的姐姐,广安恭公甄德的继妻。甄德是曹魏郭太后的堂弟,出继文昭甄皇后

生平简介

太和六年(232年),曹叡的女儿曹淑夭折,追封为平原公主,谥懿,与明帝母文昭甄皇后的侄孙甄黄结为冥婚。甄德过继给甄黄夫妇,封平原侯。司马师、司马昭辅政时,为了拉拢郭后,先后把女儿嫁给甄德。司马师的女儿早亡,在司马昭的安排下,甄德娶京兆公主为续弦。太康三年(282年),晋武帝下令胞弟齐王司马攸去封国,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其中包括甄德。由于太子司马衷暗弱愚蠢,人们对齐王寄予厚望。京兆公主应丈夫的要求,多次入宫泣请司马炎留下齐王,因此激怒了晋武帝,甄德从近臣迁为外朝官。四年(283年),齐王被迫离京,半路呕血而死。

相关史料

《晋书·卷三十一·后妃传》

文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郯人也。父王肃,魏中领军、兰陵侯。后年八岁,诵《诗》《论》,尤善丧服。苟有文义,目所一见,必贯于心。年九岁,遇母疾,扶侍不舍左右,衣不解带者久之。每先意候指,动中所适,由是父母令摄家事,每尽其理。祖王朗甚爱异之,曰:“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年十二,朗。后哀戚哭泣,发于自然,其父益加敬异。及,归于文帝,生武帝及辽东悼王定国、齐献王、城阳哀王兆、广汉市殇王广德、京兆公主。后事舅姑尽妇道,谦冲接下,妃嫔有序。及居父丧,身不胜衣,言与泪俱。

《三国志·卷五·后妃传》及裴松之注《晋诸公赞》

太和六年,明帝爱女淑薨,追封谥淑为曹淑,为之立庙。取后亡从孙黄与合葬,追封黄列侯,以夫人郭氏从弟德为之后,承文昭甄皇后姓,封德为平原侯,袭公主爵。

德字彦孙。司马景王辅政,以女妻德。妻早亡,文王复以女继室,即京兆长公主。景、文二王欲自结于郭后,是以频繁为婚。德为人贞素,加以世祖姊夫,是以遂贵当世。德暮年官更转为宗正,迁侍中。太康中,大司马齐王攸当之,德与左卫将军王济共谏请,时人嘉之。世祖以此望德,由此出德为大鸿胪,加侍中、光禄大夫,寻疾薨,赠中军大将军,开府侍中如故,谥恭公,子喜嗣。喜精粹有器美,历中书郎、右卫将军、侍中,位至辅国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喜与国姻亲,而经赵王伦、齐王事故,能不豫际会,良由其才短,然亦以退静免之。

《晋书·卷四十二·王济传》

齐王攸当之籓,济既陈请,又累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泣请帝留攸。

《晋起居注》《宋书·卷三十六·州郡志二》

咸宁市三年,以齐东部县为长广郡。领县四,户二千九百六十六,口二万二十三。去州五百;去京都一千九百五十。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司马昭司马昭

母亲:冯太后王元姬

丈夫

甄德

兄弟

司马炎,京兆公主同母弟

齐献王司马攸,京兆公主同母弟

城阳哀王司马兆,京兆公主同母弟

辽东悼惠王司马定国,京兆公主同母弟

广汉殇王司马广德市,京兆公主同母弟

乐安平王司马鉴

朱棣司马机

司马永祚

乐平王司马延

参考资料

晋书 列传第一.国学网.2013-02-09

三国志 魏书 后妃传第五.国学网.201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