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平原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北接忻定盆地(忻府区、定襄县),南接渭河平原,是因汾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可分为北部的太原盆地(太原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是山西境内重要的农业区。
概述
汾河平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和南部,北接忻定盆地(忻县、定襄),南接渭河平原,走向为东北—西南向再转东西向,是因汾河冲积而成的河套平原。它大体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是在石岭关与灵石县间的太原盆地,海拔700—800米,是汾渭平原中最广阔的部分;南部为霍州市与稷山县之间的临汾盆地,海拔400—500米。土壤肥沃,灌溉发达,是山西省重要粮、棉产区。可分为南北临汾盆地和太原盆地。
太原盆地
长约150公里,宽约30~40公里,包括整个汾河中游,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约400~520毫米。太原市以南汾河两岸,阡陌相连,加以有潇河、文峪河较大支流,灌溉方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盆地边缘可见到被水分割的平顶黄土台地,有的已被流水切割成黄土丘陵。汾河贯穿盆地中部,沿岸广泛发育着二级阶地,由于河流比较小,泥沙含量多,河床宽浅,易受洪水威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改道。省会太原市,位居盆地北缘,是省内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本区农业生产水利化、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是山西农业高产区。
晋中盆地
晋中盆地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接吕梁山,北起黄寨的石岭关,南至介休市的绵山镇,东西两侧以断层崖与山地相接,盆地呈北东——南西向分布。晋中盆地长约150千米,宽约30~40千米,包括整个汾河中游,面积达5000平方千米。晋中盆地包括榆次区、祁县、太谷、平遥县、汾阳市、介休、孝义市、文水县、交城县等县区。
临汾盆地
临汾盆地北起韩侯岭,向南至侯马市折而向西直至黄河岸,盆地东西两侧分别以霍山大断层、罗云山,韩城大断层与山地相接,南部与峨嵋台地相接。盆地长约200公里,宽约20~25公里,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包括整个汾河下游地区以及陕西韩城山前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00~600毫米,水热条件较好。沿山前断裂带,有大型岩溶泉水出露,如郭庄泉、霍泉、龙子祠泉,水源丰富,是当地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临汾盆地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著名的“丁村人”就生活繁衍在这里,距今10万年。这里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发达,是山西省主要的粮棉产区之一
盆地城市
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汾阳市、孝义市、介休市、霍州市、侯马市。
参考资料
文化山西:盘点山西那些地理之最.百家号.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