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上达,1952年2月5日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科系荣休教授,养和医院肝脏外科中心主任。

1971年范上达进入香港大学医学院学习;1978年进入香港玛丽医院外科工作,并接受医学训练;1987年进入香港大学外科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高级讲师、教授、讲座教授;1988年担任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肝胆胰外科部主管;1992年成为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2001年获得香港大学颁发的卓越研究成就奖;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银紫荆星章;2008年担任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外科学系主任;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范上达主要研究肝脏移植及各种亚洲常见肝胆胰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等。

人物经历

1952年2月5日,范上达出生地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原籍汕头市潮阳区

1971年9月,进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学习(至1976年5月)。

1976年5月,获得首个学位——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1977年,获香港医生执照后一直是香港政府卫生署的医生。

1978年1月,进入香港玛丽医院外科工作,并接受医学训练(至1986年12月)。

1981年,成为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外科及内科医学院院士。

1987年1月,进入香港大学外科学系,开始其教学事业,先后担任讲师(1987年-1988年)、高级讲师(1988年-1990年)、教授(1990年-1993年)、讲座教授(1993年-)。

1988年1月,担任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部主管(至2008年6月)。

1990年,成为美国外科医学院院士。

1992年,考获香港大学外科硕士(博士衔),同年成为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

1994年,成为香港医学院(外科)院士。

1998年,考获香港大学医学博士后。

2001年,获得香港大学颁发的卓越研究成就奖。

2002年,复考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外科学)。同年获得香港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2006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银紫荆星章

2008年7月,担任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至2011年6月)。同年获得器官移植学会颁发TTS-Genzyme外科及科技创新奖。

201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

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1991年,范上达施行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手术。1996年,他领导的团队施行了世界首例成功的成人活体右半肝移植手术,该手术突破了活体供肝的体积限制,有助于缓解成人患者持续器官短缺的问题,被世界多个移植中心广泛采用,被认为是肝移植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范上达在国际医学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和临床报告,文章累计共800多篇,深入探讨肝脏移植及各种亚洲常见的肝胆胰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等。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以文章被引用次数排名,范上达名列全球顶尖1%临床医学科学家。

• 成果奖励

2005年,范上达和他的团队完成的项目《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获得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截至2010年,范上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培养了18位硕士、23位博士的导师,又训练了数十位外国及大陆和香港的外科人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截至2002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联合培养的博士信息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范上达对香港的肝脏移植服务提供了学术领导能力,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银紫荆星章评)

范上达持有四个博士学位,并是四间外科学院的院士。他不单是一位卓越的学者,还是一位好医生、好老师。他以父母之心,医治了不少病人;以树人之志,育才无数。 (何梁何利基金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