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衍宣,男,生于1971年,四川大学博士毕业,现任广西大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冶金与新材料制备技术。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9.6-1999.12在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

1999.12-2002.4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地质学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2.4-2004.6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4.6至今在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副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课题

1.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藏高原盐湖矿产资源潜力评价”(97-924-01-03)高值化专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题负责人:文衍宣,项目负责人:郑绵平院士,已完成。该项目2001年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2.国土资源部项目“西藏高原盐湖资源潜力评价及锂,硼,提取技术探索研究》”(DKD2002001),主要成员。

3.“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及机理研究”,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盐开003),2003-2005,负责人,经费23.0万元。

4.“热解蔗糖制备锰酸锂碳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广西区教育厅项目(桂教科研22号),2004.1-2006.12),负责人,经费2.0万元。

5.“化学沉淀法合成纳米LiFePO4过程机理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4092),2005.1-2007.12,主要成员:文衍宣(排名第2),经费24.0万元,本人负责经费7.5万元。

6.“基于热力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设计研究”,桂科基0731010,2007-2010,负责人,经费5.0万元。

7.云通磁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真空碳热还原制备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2007.5-2009.6,负责人,经费20.0万元。

8.“糖蜜乙醇废液中多组分有机化合物耦合浸出软锰矿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6601),2009-2011,负责人,经费24.0万元。

9.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二氧化锰纳米线可控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桂科青0832010)”,2008.03-2011.03,主要成员,已完成。

10.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Li[CoNiMn]O2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制(09C26214502224)”,2008.10-2010.10,负责人:成志,主要成员:文衍宣,经费20.0万元。

11.南宁市科技局项目“采用自主技术研制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Li[CoNiMn]O2)”,2008.1-2009.12,负责人:成志,主要成员:吴宇平、文衍宣,已完成。

12.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锂离子电池多离子多位掺杂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研究(2011GXNSFA018015)2008.03-2011.03,负责人,在研,经费10.0万元。。

13.广西新晶科技有限公司:黄单胞菌发酵蔗糖生产黄原胶技术开发,2011.~2013,负责人,在研,经费15.0万元。

14.国土资源部项目:西藏盐湖锂钾资源调查评价(1212011120982),2011.~2012,子项目负责人,在研,子项目经费35.0万元。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林副产物低温焙烧还原低品位软锰矿的通用动力学模型研究(21166003)”,2012.1-2015.12,负责人,经费54.0万元

16.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优势专业),2011-2013,,负责人,经费50.0万元

1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蔗髓低温焙烧还原低品位软锰矿的机理研究(20114501110004),2012.1-2014.12,负责人,经费12.0万元

论文

磷矿脱镁废水中Mg2的交换平衡研究[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9,3(1):98-104

离子交换法脱除磷矿脱镁废水中Mg2的动力学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13(6):573-575

磷矿脱镁废水中的Mg2-NH4交换动力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32(1):101-104

离子交换分离磷矿脱镁废水中镁离子的动力学[J].过程工程学报,2003,(6):5237-527

模拟磷矿脱镁废水中镁离子的交换动力学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3,(10):913-916

橄榄石型正极材料LiMPO4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4,28(1):47-50

LiMgxFe1-xPO4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电池,2005,35(1):22-23

空气中LiMn2O4的热分解动力学[J].无机材料学报,2005,20(2):359-366

离子掺杂对LiFePO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9)1436-144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xFe1-xPO4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电源技术,2005,29(11):713-715

钛离子掺杂对LiFePO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6,21(1):115-120

镁离子掺杂对磷酸铁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6,37(12):1942-1945

废糖蜜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J].过程工程学报,2007,7(6):1089-1093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的湿化学方法[P].中国专利奖:ZL03102665.6,授权时间2005.6.29

化学沉淀法制备掺杂磷酸铁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36(6):954-95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复合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8,39(2):250-253

硫酸糖蜜乙醇废液浸出锰矿石的工艺研究[J].高校化学程学报,2008,22(5):779-784

球形碳酸锰微晶制备过程中的形貌控制[J].过程工程学报,2008.8(2):280-284

自蔓延高温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J].无机材料学报,2008,23,(2)286-290

一种软锰矿浸出工艺[P].中国专利奖:ZL200610122400.5,授权时间:2009.1.14

糖蜜酒精废液中大分子焦糖色素浸出软锰矿的动力学[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25(1):43-4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0.99Na0.01FePO4-C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11,26(6):623-63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3.99F0.01/C的结构与性能[J].功能材料,2011,42(5):963966

Na掺杂对Li3V2(PO4)3/4晶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43(4):520-52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