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李燕,字壮北,1943年11月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中国书画家,著名画家李苦禅之子。 李燕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等职,曾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
李燕自幼在其父亲教导下学习画画和国学,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继卣等艺术大家。1972年后在北京荣宝斋编辑科工作六年。1984年,李燕应邀赴日本东乡美术馆举办画展。1989年又应邀赴印度,率先开启《艺术与科学》课题的国际交流与研究。1993年,李燕编著绘制的史上第一部《易经画传》出版。次年,和夫人孙燕华自费拍摄了13集电视系列片《胡同古韵》,成为第一次用电视记录京津曲艺曲种的电视系列片。
1999年,李燕的作品《大鹏图》是人类史上首件飞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绘画,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定为“世界第一幅乘航天器飞天凯旋图画”。2009年,以李燕为团长的访问团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组织下参访台湾进行文化交流。2012年,李燕于中南海紫光阁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23年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人物》栏目出品了李燕专题纪录片《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
李燕注重知识修养的整体性以及对经、史、文、哲、科技、民俗研究等类杂学的研究,作画自带幽默,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李燕的代表作品有《中华圣祖黄帝造像》《屈原少司命辞意》等,出版著作有《苦禅宗师艺缘录》《艺术大师之路·李苦禅》《李燕画集》等。曾获“绿色杯好新闻一等奖”“北京曲艺杰出成就艺术家奖”“中国国粹文化杰出成就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李燕1943年因为生在北京(旧称燕京),所以父亲李苦禅为其取名为“李燕”。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同时李燕的父亲李苦禅当时参与了八路军的地下工作,刚出生还没满月的李燕不得不由母亲带往济南市,住进回民区。
解放后回到父亲身边的李燕开始在其父亲的教导下学习画画。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学期间,李燕每个星期天一早,都去动物园画速写。少时画上三五十张,多的时候有100多张,那时候的李燕常常头戴一顶大草帽,携带一个军用水壶,穿着松紧带大裤衩,腰上别着一个口袋,口袋里是半张面饼和1块腌咸菜,即使画画满头大汗也不以为意。1960年,李燕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科学习八年,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继卣等艺术大家。
工作经历
1972年后,李燕在北京荣宝斋编辑科工作六年。1979年,李燕与父亲李苦禅一起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巨幅画《盛夏图》。1980年12月,父子二人还曾在香港举办过“李苦禅、李燕父子书画展”。1984年李燕应邀赴日本,其作品在东乡美术馆首次向日本观众展出。1989年又应邀赴印度,率先开启《艺术与科学》课题的国际交流与研究。
1992年,李燕创作《百猴图》长卷,凭借助现代工具充分展现水墨的洇化效果,呈现出明显空间感的蓬松质感。
1993年,李燕编著绘制的史上第一部《易经画传》由和平出版社出版,并由赵朴初题写书名。作为《周易》学者的李燕也在研习中发现自古以来无人作《易经画传》,于是他决定补此缺漏,他先将《周易》今本与马王堆汉墓《帛易》等出土文本对照,调整出一个自觉更正确的《周易》文本,而后译为白话文,并配白描插图450幅,《易经画传》首版后,又多次在大陆与台湾再版,并被译成英、法、德、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
次年,李燕和夫人孙燕华一起,为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曲艺,自费拍摄了13集电视系列片《胡同古韵》,成为第一次用电视记录京津曲艺曲种的电视系列片,并无偿提供BTV与CETV电视台播出,引起曲艺界和非遗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后来,李燕还制作了采访纪实片《爱国艺术家苦禅大师》十集等,亦应中国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多个栏目邀请,作撰稿人与嘉宾上镜。
1997年7月,在一次艺术家与科学家的特殊联谊会上,李燕即兴创作了一幅8尺大画《大鹏图》,百余位到场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在画上签名留念。1999年,这幅由李燕创作绘制,欧阳中石题词,百余名书画家、艺术家、科学家签名的《大鹏图》于当年11月20日6时30分随中国第一艘试验载人飞船神舟号实验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21小时的轨道运行,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返回陆地,完好无损,成为人类史上首件飞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绘画,《大鹏图》随后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定为“世界第一幅乘航天器飞天凯旋图画”,《大鹏图》后来曾在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山东李苦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书画家、科学家联谊笔会上展示,并得到科学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题词:“科学艺术齐飞,携手振兴中华”。
2009年,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组织下,以李燕为团长的访问团参访台湾。访问团参观了台北市“故宫博物院”等文化古迹与台湾艺术界、宗教界和普通民众进行了深入交流。2010年,李燕荣获“北京曲艺杰出成就艺术家奖”(北京市曲艺家协会颁发)、“中国国粹文化杰出成就奖”(上海市世博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组委会颁发)。2012年5月,李燕在山东济南李苦禅纪念馆举办“大国·大爱·大写意”艺术展。6月,于中南海紫光阁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次年,李燕重新增订的《易经画传》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再版发行。2015年4月18日,“三阳开泰春未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书画作品展”在天坛宝盈轩书画艺术研究院展馆举办,时隔三十年后李燕展出作品六十余幅,含人物、花鸟、动物等题材。
2022年4月,李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设李燕工作室花鸟画高研班,面向社会招生。8月11日,李燕参演的大型纪录片《荣宝斋》第四集《文会知音》于8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9月,李燕受邀参加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大岭山镇人民政府主办,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岭上美术馆承办得探寻“笔墨精神”!“文艺矩阵”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李燕的《情趣图》等作品参与展出。2023年11月12日,“壮北八十载·李燕艺术作品展”开幕仪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人物》栏目出品的李燕纪录片《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播出。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李燕的父亲是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一代宗师李苦禅,母亲是李苦禅的第三任妻子李慧文。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大弟子,也曾师从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被誉为“人民美术教育家”。李苦禅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为根基,学贯中西,形成了豪迈、朴厚、雄浑的个人艺术风格。李燕受父亲影响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燕有一个姐姐李嫦,是父亲李苦禅和第一任妻子所生,以及哥哥李杭,是李苦禅和第二任妻子凌嵋琳所生。
婚姻生活
李燕的妻子孙燕华退休前曾担任中学美术教师,获得过“优秀教师奖”,其父亲孙之俊是中国第一代漫画家、著名连环画与美术教育家。退休后的孙燕华历任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电视台书画艺术顾问、北京曲艺家协会艺术顾问、李苦禅纪念馆馆长助理等职,多年来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编和参与编辑了《李苦禅纪念文集》《思想·手迹·足迹》《孙之俊漫画集》等著作,并有大量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
兴趣爱好
李燕是北京动物园的常客,多少个节假日都在那些猛禽与鸣禽之中度过,是个地地道道的禽鸟大痴。他对禽鸟的这种痴爱之情,无不从他的笔端流泻出来。禽鸟的习性、典型动态、形象特征,他默记在心中,烂熟在心中。
人物作品
绘画作品
参考资料:
出版作品
除上述作品外,李燕还出版过《艺术大师之路·李苦禅》《李燕漫画》《钓鱼台边儿》《李燕画集》《百猴图长卷》《周易中的哲理》《李苦禅全集》《科学与艺术》《“人文环保”迫在眉睫》《大话宇宙与文明自尊》《以人为本——科学与艺术的根本之道》等多部著作或画集。
参演作品
创作特点
李燕是一位杂家,不仅仅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还热衷“科学与艺术”的课题,李燕最擅长写意动物与人物,他的书画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融中西技法于一身,善于在笔墨与形象之间抒写时代精神,以写意动物和人物为主攻方向,做到了在自然界体验生活,在艺术上超越生活。
李燕有一种创作手法叫“毛毛画法”,是他自己创造的一种技巧,不是毛笔画的。但这个不适合用在教学,他如果掌握不了解剖结构,用了这个之后的毛有时候戗着茬长的,解决什么问题,所有画毛都是朝着两方面长的,很难画往前对着你的毛,可是很多人画毛,有的像水洗了贴在上面,可是蓬松的毛,小老虎、大老虎它皮和毛露结构露得多,小老虎毛茸茸的,好玩儿就好玩儿在这,猴子也是这样,不止一种小动物都是毛茸茸的。
李燕所画的动物、人物、花鸟、山水皆有独到之处,无论是写意动物画还是人物画,自带幽默,这是一种对中原地区文化理解之后的生发,以及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史实、故事诸多方面的深邃理解。李燕笔下的鸟纲皆是有情之物,他的速写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力;他的禽鸟速写,不是对客体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深沉的思索、提炼之后的艺术形象。禽鸟的习性、典型动态、形象特征,他默记在心中,烂熟在心中。该强化夸张的就强化夸张,该删繁就简的就删繁就简。他的不少速写都具有艺术创作的欣赏价值。另外他用线有独到的功夫。线是中国画的灵魂。尤其是速写,几乎全靠线来表现客体的形态、质感和主体的情感。燕生用线娴熟,粗细、刚柔、急缓、虚实、疏密、长短运用都十分自然。
人物思想
三平格言
李燕比较著名的是他的“三平主义”格言,即作为一个画家、学者、教书匠,要“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做平常人”,他认为不能人人都要做大事。老子讲“圣人不能为大,故能成其大”。历史上推动历史进步的都是一个个普通人所做的小事。正是有那么多的普通人堆起的金字塔,才有金字塔的高度,如果都要当金字塔顶上的石头,底下的石头无人当,就不能有金字塔的高度。他说,伟大的中华文明正是由无数普通人做的小事积累起来的,所谓“四大名著”在当初也不是由普通人做的小事吗?而享誉“名著”也并非作者的初衷和预料。
传统文化是民族创新的基础
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和全国政协委员,李燕常说:“没有北京的文化环境,就没有李苦禅,没有老舍,没有齐白石。传统文化不代表陈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创新的基础,它就在你的血液里,在你的遗传基因里。”李燕不懈地为拯救中华传统文明、力倡人文教育、保护和恢复北京古都风貌而奔走。
“人文环保”的观点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李燕提出“人文环保”的观点,呼吁将人文教育提到关系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予以重视,提出了《人文环境保护亟待上马》的提案,多数提案都是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抢救北京古城墙残段的工作不应降温”“抢救文化熊猫——传统曲艺迫在眉睫”“保护南新仓的紧急提案”等等。
社会任职
截至2023年11月,李燕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等职,曾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
荣誉成就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社会活动
1997年年7月,李燕与夫人一起组织了艺术家与航天科学家的联谊会。感念于航天科学家们为了祖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现场李燕创作《大鹏图》。众多艺术家、科学家在画作上签名留念。
2014年6月,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在开封市举办,李燕等16名书画家,将他们创作的35幅书画作品,分别赠送给了世界客属总会屏东县分会、高雄市屏东客属同乡会、浙江客属海外联谊会、广东省中山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客属海外联谊会、中山市客家商会、岭南客家文化经济促进会、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宣传文化部等8家客家代表团和个人。
2023年5月20日上午,李燕应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之邀请,到北京老舍茶馆三楼讲堂进行关于《齐白石书画艺术》的学术讲座。
人物轶事
李燕在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时常去动物园速写,那时动物园很安静,有一次李燕正好碰见一只从四川省刚刚运来的、当地农民捡到的年幼大熊猫。饲养员把它放出来晒太阳,李燕平生第一次这么近的看熊猫,于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能不能再离近一点看,饲养员没表示反对,李燕就得寸进尺摸了摸小熊猫属,李燕看旁边没有人,又问能不能抱一抱,饲养员点点头,李燕就开心地把它抱起来,后来,李燕曾回忆到:“小熊猫其实很怕热,它的肚子总是贴着一块凉石头,还愿意稍微扭头往后看,两个小脚丫像胖小男孩的脚丫一样,我觉得这姿势太有趣了!所以,后来,我画小熊猫,主要就画这一个姿势:趴在石头上,脚心冲着观众,头稍微侧过来,太可爱了!”
人物评价
在当代中国的书画领域,李燕是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一位,他注重知识修养的整体性,对经、史、文、哲、科技、民俗研究等类杂学研究颇深,或诗、或文、或画、或书,无不日伴其身。李燕所画的动物、人物、花鸟、山水皆有独到之处,无论是写意动物画还是人物画,自带幽默,这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理解之后的生发,以及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史实、故事诸多方面的深邃理解。(《文汇报》 评)
李燕生刻苦奋斗追求不息,细读他的画作, 他笔下的禽鸟皆是有情之物。他是是个地地道道的禽鸟大痴。他对禽鸟的这种痴爱之情,无不从他的笔端流泻出来。他的最高追求是灵气和神韵,是意趣和意境。所以,他的不少速写都具有艺术创作的欣赏价值。(中国网娱乐 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已经八十岁高龄,李燕教授仍然精神矍铄,在现场挥毫作画,展现出卓越的国画技艺。他的画作风格独特,笔墨淋漓,令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他的幽默风趣与国画技艺相得益彰,让人在欣赏国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生活的乐趣。(《河南日报》 评)
李燕学识与功底深厚,其书画远避指端末技之形式主义的幻术,系以大自然天趣合大中华人文内涵形于笔墨,最擅长写意动物与人物。以勾沉补缺之旨作论文,亦时有诗、赋随缘即出,刊诸报章颇有读者,尤擅国学文艺之大型演讲;执教33载,师表何如已闻于公论。(荣宝斋在线 评)
李燕十分健谈,熟悉多个地区的方言。会讲故事且言语幽默,与他交流总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教。尤其是他模仿伟人和名人的讲话,更是形神俱备、惟妙惟肖,满满的正能量。是一位深得师生们爱戴的教授,德艺双馨的书画名家。(红船编辑部 评)
在当代中国的书画领域,李燕先生是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一位,作为艺术巨擘李苦禅之子,幼承家学,学问深厚,得其父苦禅大师亲授,继承了传统文人画风,同时注重知识修养的整体性,对经、史、文、哲、科技、民俗研究等类杂学研究颇深。(国际在线 评)
参考资料
书画家李燕:常德归朴 闻道勤行.非洲时报.2024-07-05
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百家号.2024-05-11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室.2024-07-05
中国美术家网.李燕.2024-05-11
“壮北八十载·李燕艺术作品展”开幕式暨《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纪录片播出仪式在荣宝斋大厦隆重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4-05-11
学古不泥古丨李燕.央视网.2024-05-11
李燕:著名画家(7月28日).央视网.2024-06-03
“七旬学子”李燕.国务院参事室.2024-07-05
书画家李苦禅人生苦多.新浪收藏.2024-07-05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燕教授作品欣赏(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4-07-05
国画家李燕个人主页.央视网书画.2024-07-10
第1531期:李燕——2019年最高成交价前10幅作品,中国画家拍卖成交指数!.搜狐网.2024-07-05
重新增订的《易经画传》新版近日面世.凤凰网文化.2024-07-05
李苦禅之子李燕: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津美术网.2024-07-05
中国神舟号载入太空的国画被收入吉尼斯之最.中国新闻网.2024-07-05
大国·大爱·大写意——著名书画家李燕先生艺术大展将在济南举行.中国文艺网.2024-05-11
李燕导师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2024-07-05
“壮北八十载·李燕艺术作品展”开幕式暨《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纪录片播出仪式在荣宝斋大厦隆重举行.腾讯网.2024-05-11
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央广网新闻.2024-05-11
展讯丨壮北八十载 · 李燕艺术作品展.央视网.2024-07-05
李燕聊父亲李苦禅:大画家怎么教自个儿孩子画画呀.澎湃新闻.2024-07-05
李苦禅之子李燕:我有种悲情,有些美术院校不负责任.凤凰网文化.2024-07-05
李苦禅之子李燕:我有种悲情,有些美术院校不负责任.中国台湾网.2024-05-11
德艺双馨 —— 记著名画家李燕.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2024-07-05
三阳开泰春未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书画作品展.国务院参事室.2024-06-03
结雅集 兴盛事 养文心 会知音 纪录片《荣宝斋》第四集《文会知音》.今日头条-国际在线.2022-08-11
探寻“笔墨精神”!“文艺矩阵”品牌推出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探寻“笔墨精神”!“文艺矩阵”品牌推出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2024-06-03
车夫、武生、特工、画家——“六边形战士”李苦禅.澎湃新闻.2024-07-05
画家李苦禅.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07-05
新书推荐 |《百年巨匠· 李苦禅》.文物出版社.2024-07-10
禽鸟速写大家 李燕生.百家号.2024-05-11
展讯丨壮北八十载 · 李燕艺术作品展.央广网新闻.2024-05-11
【教师佳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燕教授作品欣赏(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4-05-11
求实集.Google Books.2024-07-05
广义石头记: 苦禅先生藏金石碑帖题跋选.Google Books.2024-07-05
李燕聊李苦禅.豆瓣读书.2024-06-03
李燕聊齐白石.豆瓣读书.2024-06-03
李燕速写.豆瓣读书.2024-06-03
李苦禅纪念馆藏品精选.豆瓣读书.2024-07-05
李燕画猴技法.豆瓣读书.2024-06-03
李燕集.豆瓣读书.2024-06-03
苦禅宗师艺缘录 .豆瓣读书.2024-06-03
530 Origin DNS Error.人民网.2024-06-03
写意哲思游砚海·李燕(下).百家号.2024-05-11
书画家李燕:常德归朴 闻道勤行.北晚新视觉.2024-05-11
艺术顾问第1页.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2024-07-10
迎世界客属第27届恳亲大会——开封市百名书画家作品展揭幕.央广网.2024-06-03
民革开封中山书画院向恳亲客家人赠送书画作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024-06-03
说不尽的齐白石——李燕先生《齐白石书画艺术讲座》侧记.雅昌新闻.2024-05-11
苦禅大课堂济南开讲,李燕教授讲述苦禅先生故事.百家号.2024-06-03
国画大师李苦禅之子李燕:观众和时间是检验艺术的最高权威.红船编辑部.2024-06-03
书画家李燕:常德归朴 闻道勤行.百家号.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