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竞争的繁荣》是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于1952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该书主张,为了复兴西德经济,必须选择一种理性的经济模型,即自由市场经济。艾哈德认为,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式,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增加德国人民的福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借助市场方法来消除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以实现全民繁荣。艾哈德强调,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基本途径。《来自竞争的繁荣》是一部实证性的经济学著作,通过叙述实施总结出理论的一般通则。

作品目录

序言

内容简介

《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共十七章,全书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七章主要是通过历史事实做实证分析;第八章至第十六章主要阐述西德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式;第十七章是对未来的前景展望。

创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到处是一片废墟,几乎所有的城镇民房、工厂、铁路、发电站、通信系统和一个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个基础结构都遭到了巨大破坏。面对这样百废待兴的局面,政府和一些经济学家都在谋求恢复联邦德国经济的良策。以路德维希·艾哈德为代表的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者同社会民主党的代言人,围绕着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场争论具体表现于德国战后联邦的货币改革过程中。《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该书是艾哈德担任经济部长时所写。

作品思想

1、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目标

艾哈德认为,要复兴德国的经济,必须选择“理念经济模型”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自由市场经济”,让市场价格机制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的调节。社会市场经济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型最完美的体现。因此路德维希·艾哈德认为,联邦德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放松和废除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使消费和生产者从政府管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才是复兴联邦德国经济的必经之路。

社会市场经济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民走向富裕。也就是说,它要消灭社会上的贫富悬殊的现象,使绝大多数人享受到经济繁荣带来的好处。艾哈德认为,现代社会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两个阶层:第一阶层人数很少,但他们什么都买得起,这一阶层就是富豪阶层;第二阶层人数很多,但这些人的购买力普遍不足,也就是贫困阶层。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阶级界限,消除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敌对情绪,实现全民的共同繁荣。

2、实现社会市场经济目标的基本途径

该著作的书名是《来自竞争的繁荣》,由此我们知道,全民繁荣来自于经济竞争。也就是说,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基本途径。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市场经济理论所主张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与亚当·斯密所提倡的毫无控制的自由放任政策是不相同的,它是一种需要以国家调节为必要辅助的市场机制。

艾哈德主张,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将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很好地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更加合理,这是实行自由市场机制、实现经济繁荣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艾哈德强调自由竞争机制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国家干预的辅助作用。

3、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垄断

路德维希·艾哈德认为,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最经济、最合理的制度。社会市场经济要求产品的生产者能够自由地竞争,并且这些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的变动,自由地决定产品的价格。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地调整价格,对市场进行随时随地的调节,并使供求双方和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地趋于均衡。

垄断组织恰好与此相反。首先,它排斥自由竞争,排斥自由定价;其次,每一种垄断都隐藏着某种对消费者的欺骗行为,这是与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不相容的;最后,垄断组织吞食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得经济止步不前。

因此,要坚持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就必须要反对垄断制度。

4、新自由主义的一体化思想

路德维希·艾哈德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一体化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一思想已经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理论基础。艾哈德认为,国际自由经济政策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一体化体化,则是自由经济政策在国际间的具体表现。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实现经济自由,就要坚持自由贸易。基于这种思想,艾哈德坚决反对“双边协定”,认为要实现经济一体化,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应该贯彻统一的、自由的经济政策。建立欧洲共同体,只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行经济自由主义的初次尝试。为了实现欧洲经济的共同繁荣,不仅要在一国内部实行经济自由,并且在国与国之间,也应坚持经济自由的原则。

要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就应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建立自由的区域经济秩序上面。并且,不应该把欧洲一体化看成是一个组织,而应该把它视为自由经济合作的“功能”。因此,首要的工作是要致力于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而不是先让各国在政治上走向一体化,因为这样就会使欧洲共同体变成一个超国家的中央经济管制组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路德维希·艾哈德建议,应该建立一套自由的区域经济体制的具体措施。

艾哈德在对社会一致化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的同时,指出了欧洲共同体是一个永久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它决不是各个成员国在数量上的机械组合,而是立足于广泛的自由和竞争基础之上的更高一级的经济合作。社会一致化只能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各国生活方式的逐渐同化,慢慢地实现。

出版信息

英译本改名为《来自竞争的繁荣》,1957年由伦敦泰晤士河和赫德森出版社出版;中译本由祝世康、穆家骥译出,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1897年2月4日-1977年5月5日),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市场经济之父”。他从1949年到1963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和劳动部长,从1963年到1966年任联邦总理。艾哈德是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法兰克福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德国又重返国际市场》(1953)、《来自竞争的繁荣》(1957)、《德国的经济政策》(1962)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