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1790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柯卡尔迪小镇。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1740年获得了斯内尔奖学金,继续进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深造,1746年离开牛津大学。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经济学之父。
1748年,亚当·斯密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授课。1751年,他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又转至道德哲学教授职位,于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1764年他辞了教授,担任私人教师,并到欧洲旅行,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有很大影响。此后十年,他专心写作,于1776年出版《国富论》。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专员和苏格兰盐税专员,与母亲一起迁居爱丁堡。他于1787至1789年任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1790年7月17日逝世于爱丁堡。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奉为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道德情操论》也被视为伦理学的经典。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一个只有1500人左右的小镇寇克卡迪(Kirkcaldy)。
幼年聪明好学。
教育经历
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格拉斯哥),主修拉丁语、希腊语、数学以及道德哲学。
1740年,获得了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1746年8月15日,亚当·斯密离开了牛津大学,主要依据是其名字已经不再出现在学校食堂的簿册上。亚当·斯密退学的原因在于:在牛津就学期间,斯密面对牛津大学浓厚的宗教说教自然兴味索然,诚如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他在牛津的生活是“每天做两次祷告,每周上两次课”。可见在当时的牛津,对信教虔诚上要求严苛,对学业要求上却很松散。
工作经历
1748年,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几年后又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
1751年,回到母校格拉斯哥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在格拉斯哥大学任职期间,公开发表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
1763年底,政治家查理·汤孙德邀请斯密担任他儿子的私人家教。1764年,斯密受布克莱公爵之邀,离开格拉斯哥大学,到欧洲大陆旅行。
1787年,斯密应邀去伦敦为英国内阁成员讲授经济学,同年11月,又被推荐担任母校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
写作经历
1759年,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出版。
1776年,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经济学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终于完成。它的发表,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1790年7月17日,斯密逝世。斯密在临终前,他坚持将未完成的十几部手稿付之一炬。在他逝世后,后人根据他的学生所记的笔记,1796年整理出版了《正义、警察、岁入和军备讲稿》,其他遗稿也陆续整理出版,包括1793年的《哲学问题论集》,1795年的《天文学史》等等。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亲叫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
母亲叫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
健康状况
在写作《国富论》的过程中,斯密积劳成疾。自1784年开始,他健康状况持续恶化。1790年7月17日因病去世。
个人作品
主要理论
行为动机
《道德情操论》
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由六种自然的动机所推动的: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这些动机经过各种社会机制的细致平衡,会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至于与其他人的出现强烈地对立,由此而产生的自利行动必然在个人的利益追求中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由于深信人类动机的自然平衡和对自然秩序的信仰,斯密提出了他的论断: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作出分析的。
微观经济
在微观经济学方面,斯密的价值论把劳动看成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并且把每一种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视为是衡量交换价值的尺度,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考察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了竞争约束个人自利行为的作用形式和价格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运动过程。他的分配理论分析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决定.并考察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利润是雇佣劳动创造的、超出工资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但由于竞争的加剧和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利润率将趋于下降:至于地租.则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垄断权而获得的一种收入。但是.当他力图把价值论与分配论结合在一起时.斯密的论述有不少混乱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成为后来的学者各取所需的源泉。
宏观经济
《亚当·斯密传》
在宏观方面,斯密所关心的是经济增长的性质和动态变化过程,他分析得出了“市场机制本身驱使近代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的结论。按照他的分析,这部分地方归因于市场机制本身。因为,市场在鼓励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触发出他们的勤劳、节俭品质和创造精神,并通过竞争的力量,引导人们把其资源投向生产率最高的经济领域,从而促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基本的力量,那就是以劳动分工为主要基础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所推动的生产性就业人数的增加。因此,他一方面详细分析了分工如何导致劳动者技能的提高、时间的节约和技术进步,并进而考察分工发展的条件,提出“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的论点;另一方面考察了人口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对生产性就业量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资本积累的源泉——节俭和储蓄。
在经济政策方面,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因而倡导一种“自然的、简单明了的自由体系”。在其中,政府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以及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政府无需干预一般的经济事务,可以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有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他自然地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也就是说,自由的社会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人物影响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因而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因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人物评价
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在亚当·斯密手中,政治经济学已经发展到某种完整的地步,它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完备的轮廓。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学说史》)
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亚当·斯密在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贡献是很有代表性的,而且,事实上,总的来看他的著作就是很好的榜样,加之他对这门科学完善的、系统的论述,更增加了其重要性。”
后世纪念
曾经流通的正面印有英国女王头像、背面印有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头像的20英镑纸币到2010年6月30日为止不再流通,从2010年7月1日起将只使用正面印有女王头像、背面印有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头像的20英镑纸币。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提的这位英国学者,怎样改变了世界贸易.百家号.2025-04-28
About Adam Smith.Adam Smith Institute.2023-12-24
亚当·斯密三百年.经济观察报观察家.2023-12-25
亚当·斯密300年︱财富与道德.澎湃新闻.2023-12-25
亚当·斯密300年︱不值得在此用功——斯密时代的牛津大学.澎湃新闻.2024-01-19
绕不过的理论铺垫 管理学理论奠基人亚当斯密.新浪财经.2025-04-30
叶金毅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