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Nar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位于奈良县生驹市高山町的日本国立大学,是于1991年设立的日本国立大学。大学的简称为“NAIST”。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做为不设学部(本科)的大学院大学,于1991年起步,在有关情报、生物科学、物质创成科学等分野向国内外发表最先端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同时,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人材。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向志在研究学问的人们广开门户,培养具有高远志向和伦理观,掌握最先端科学技术,活跃于国际社会的人材。此外,学校还在不断推进情报、生物科学、物质创成科学的教育研究和相关融合分野的教育研究。坚持学问的自由,对解决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做为课题进行研究。同时学校还入选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37所大学重点发展的“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

专业设置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设有情报科学研究科(情报处理学专攻、情报系统学专攻、情报生命科学专攻)、生物科学研究科(细胞生物学专攻、分子生物学专攻)、物质创成科学研究科(物质创成科学专攻)。

基本情况

简介

NAIST不设学部(本科),且研究科数目与人数较少。NAIST与JAIST类似,形式上更像是类似于中科院,邮科院这样的研究所。

NAIST的情报(计算机)科学与生物科学在日本属于Top-class,部分博士生毕业后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富士通株式会社研究所等大学或者研究所取得教职或者研究员职位;一些硕士毕业生到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大学读博。其中就职不乏谷歌日本微软日本、IBM日本、雅虎日本丰田汽车索尼、三菱、日立制作所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所等大手公司。

NAIST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巴黎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法国科研中心CEMES等大学或研究机构分别在NAIST校内、NAIST校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内、法国科研中心CEMES内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此外,NAIST与一些世界顶级大学签约了交换项目,比如加州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亚琛工业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还有国内一些大学,比如香港城市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2016年,NAIST送出的海外交换生高达301人,占学生总人数比约30%   。

排名

以下是NAIST的部分排名情况:

NAIST稳居日本之首的指标包括:教师人均研究费、人均科研补助专案数、人均科研补助金、人均专利收入、人均大学风险投资数。此外:

1. 2015年国立大学法人评价(第2期)(2010年-2015年)日本前五,其中研究水平为“非常优秀”。

2. 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超级产学官联合本部”评分日本之首。

3. 2010年国立大学法人评价(第1期)(2005年-2010年)日本之首。

4. 汤森路透高被引论文 总体、植物与动物科学:日本之首。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微生物学:日本前三。

5. 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日本大学院大学之首。

知名校友

• Shinya Yamanaka- Former The Professor, 2012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winner

• Tadao Kasami- Former professor, IEEE Fellow

• Yuji Matsumoto-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homas N. SATO Professor of biology

• Satoshi Nakamura -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Hirokazu Kato -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Kiyohiro Shikano -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Shigehiko Kanaya-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Naokazu Yokoya-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Kazutoshi Takahashi(ja)- DR Shinya Yamanaka's doctoral student

知名研究

NAIST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是许多先进技术的发祥地,包括ChaSen、ARToolKit、Kakashi、Namazu、GETA、MeCab、二次元光电子分光器(DIANA)等。

诺贝尔奖获奖研究-iPS细胞诞生于NAIST,校内完整保存了山中荣誉教授的实验设备。

沿革

• 1986年 - 1988年:有关充实并改革大学院教育、建立先端科学技术的大学院大学的讨论,在日本政府中展开。

• 1989年5月:大阪大学设立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奈良)的创设准备室,以及创设准备委员会。

• 1991年:创设准备委员会编写“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构想概要”,确定设立国立大学的长期计划。同年10月,设立“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科、副署图书馆。

• 1992年4月:设立生物科学研究科、信息科学中心。

• 1993年4月:设立基因教育研究中心、信息科学硕士课程首届学生入学。

• 1994年4月:生物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首届学生入学,同年6月,设立先端科学技术研究调查中心。

• 1995年4月:信息科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首届学生入学。

• 1996年4月:生物科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首届学生入学,同年5月,设立材料科学研究科。

• 1998年4月:材料科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首届学生入学,设立材料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 2000年4月:材料科学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开始招生。总共3个研究科的构成完成。

• 2001年10月:创立10周年。

• 2004年4月:改制国立大学法人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 2005年:获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名列6所“超级产学官联合本部”菁英大学之首,评分超越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旧帝国大学。

• 2010年:国立大学法人评价(第1期)全国第1名。

• 2011年10月:创立20周年。

• 2014年:获文部科学省指定名列37所“超全球大学计划”顶尖大学之一,大学院大学唯一入选。

附属设施

研究科学领域

• 信息科学研究科

• 多专业培训(Triadicコース)

• 次世代机器人工程师培育(RTコース)

• 高级软件工程师培育(Spiralコース)

• 信息安全工程师和管理员培训(Keysコース)

• 计算机科学领域

• 媒体信息学领域

• 系统信息学领域

• 领域

• 信息技术Triadic(IT3):网络媒体社会培训课程

• 国际课程

• 信息科学专攻

• 生物科学研究科

• 生物专家课程(2年制)

• 前沿生物课程(5年一贯制)

• 植物科学领域

• 医学生物学领域

• 集成的系统生物学领域

• 领域

• 课程

• 生物科学攻

• 材料科学研究科

• α课程

• π课程

• τ课程

• α课程

• π课程

• σ课程

• 前期课程

• 后期课程

• 材料科学専攻

附属机关设施

• 综合资讯基础中心

• 附属图书馆(电子图书馆

• 一讯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团队

• 基因教育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 先端科学技术研究推进中心

• 产官学合作推进本部

• 国际合作推进本部

• 保健管理中心

• 男女共同参与室

• 就职支援室

• 环境安全卫生管理室

• 研究者交流设施“ゲストハウスせんたん”

参考资料